在电波之下,必然会诞生新的游戏。
经过多年的行业洗牌,汽车行业未来的趋势一定是合作>:竞争,这个观点已经逐渐被大多数人接受,从BAIC与麦格纳的合作,到华为与赛勒斯的合作。另一方面,传统车企与各种造车新势力之间的恩怨,终将随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暗战愈演愈烈。
对于后来进入市场的造车新势力来说依然如此,对于今年才成型的汽车来说必然更是如此。
6月1日,距离百度和吉利正式造车只有100天。杜畿汽车在京召开第二季度媒体沟通会。关键信息包括新车售价不会低于20万元,品牌发布会将于今年10月举行,新车将于明年4月的北京车展正式亮相。
你说吉利和百度联手在智能汽车驾驶领域从终端抢占地盘,或者从源头把脉,都是合理的。依靠各自领域积累的经验,共同努力实现传统车企和第一批造车新势力无法实现的目标,不会太难。可惜新能源发展至今,市场从来没有因为花言巧语而善意过。
参军一百天,杜畿在做什么?
今年3月初,在大家的猜测和质疑下,百度正式宣布成立智能汽车公司“杜畿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法人代表夏,以整车厂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吉利控股集团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
根据声明,新成立的杜畿汽车将面向乘用车市场,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的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和技术推广;汽车零部件及附件制造等。新公司将充分发挥百度在车载软件、生态方面的优势,以及吉利在汽车工程技术和制造方面的优势,或将在吉利的vast (SEA)框架上开发产品。
此时,夏表示汽车拥有100名员工,涵盖了从汽车设计到工程研发的各个领域的人才。同时,就在上周,公司已经确定了首款车型的内外装饰设计方案,随后将进入污泥车型的研发阶段。到2022年4月北京车展,杜畿首款产品将亮相,量产率将达到95%。
相比之下,雷军和他的小米汽车,是不是有点“雷声大雨点小”?
在这次沟通会上,夏总说汽车的竞争优势将是“智能”。尤其是对于自动驾驶的红利,更是信心满满。我们都知道,当新势力造车,进入2.0时代,任何没有“两把刷子”的人,除了静静等待被市场清除,别无选择。自动驾驶的未来可以不确定,但不妨碍这项技术成为百度造车的开始。
其实早在百度的AI开发者大会上,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就和百度董事长李彦宏一起演示了吉利的汽车之家互联功能。其次,双方还宣布将在智能网联、智能驾驶等领域达成合作。自此,从吉利约伯PRO开始,吉利汽车全面搭载集成了小型车载交互系统的GKUI19。
显然,自百度成为吉利汽车车载系统服务商以来,双方的合作掀起了科技巨头造车的新浪潮,更增添了时代背景。
再者,夏之所以把汽车的未来押在“智能”二字上,是因为他认为新能源汽车可以承接阿波罗业务的基本属性,这也是他看中的。
早在去年,百度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总经理李振宇就在内部信中斩钉截铁地说:“百度在这个领域做了7年,还没赚到钱,我们还要再做7年!"
但到了今年的百度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大家似乎已经开始意识到,当李彦宏说自动驾驶在未来10年甚至20年都不会真正成熟,需要持续投入的时候,他更担心的是这项技术真正能“变现”的节点何时到来。
对于李彦宏来说,当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造车,涌入自动驾驶等相关技术领域,现阶段的百度低估了R&D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投入,缺乏能够支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百度仅去年一年就投入了200亿,这可能需要10年甚至20年的长期投入。更何况,产业兴衰造就的表面繁荣,未必能支撑每个人的梦想。
抓着智能不放还不晚?
是的,自2013年投资这项技术以来,百度领导的Apollo正在走向成为一个可以整合自动驾驶汽车娱乐和智能交通等不同技术的综合平台。2017年4月,百度Apollo首次亮相,其目标是为汽车行业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
但是,商人从来都是逐利的。在新四化中,智能科技已经和汽车产业深度融合,这种车企和科技公司齐头并进造车的模式当然不会止步于此。而互联网公司深入技术底层后的产出,必然需要一个能够承载这项技术,实现真正创收的行业。
华为官方宣布不造车,但深入汽车产业链。其实也是在智能装备的技术储备上寻找下家;雷军选择拖小米造车军的目的更是无与伦比。
所以,既然百度的造车理念是“用人工智能、Apollo自动驾驶、小型车、百度地图等核心技术全面赋能汽车企业,支撑其快速成长。它不仅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最佳实践,也是智能出行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
这说明百度联手吉利,一方面是为了实现造车阶段的供应链建设和新车机械的研发,另一方面是想以SEA这个广阔的平台为基地,借助其开放的架构、超大的带宽和灵活的扩展,让百度Apollo自动驾驶等即将到来的技术有了适用的载体。
三个月,百度直接跨过了造车势力做PPT的阶段。面对外界的质疑,夏甚至用一句“杜畿汽车没有竞品”表达了百度的自信。别忘了,从二线零跑、威马等脑袋里的“威小李”,更别说智能电动车的发展能否及时平衡投入产出。在交付现有模型几年后,盈利对玩家来说仍然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针对“晚不晚”的问题,百度的回答是:不晚。而不是空谈理想,空洞表达决心,外界对这类新车的期待将聚焦于实际产量。
杜畿汽车的成立依附于吉利和百度的现有体系,但有自己的发展思路,独立运营。在这样的前提下,把第一辆车的价格提高到20万以上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这几年来,我们看到太多玩弄资本的投机者被驱逐出市场。你可以为未来的汽车生活描绘一幅华丽的画卷,但请在既定的计划中用实力说话。
距离明年的北京车展还有十个月的时间。到那时,我希望杜畿能拿出一辆比氪气001更有吸引力的智能汽车。否则,那句“谁靠造汽车赚钱”的潜台词也同样适用于夏和他的专注。在电波之下,必然会诞生新的游戏。
经过多年的行业洗牌,汽车行业未来的趋势一定是合作>:竞争,这个观点已经逐渐被大多数人接受,从BAIC与麦格纳的合作,到华为与赛勒斯的合作。另一方面,传统车企与各种造车新势力之间的恩怨,终将随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暗战愈演愈烈。
对于后来进入市场的造车新势力来说依然如此,对于今年才成型的汽车来说必然更是如此。
6月1日,距离百度和吉利正式造车只有100天。杜畿汽车在京召开第二季度媒体沟通会。关键信息包括新车售价不会低于20万元,品牌发布会将于今年10月举行,新车将于明年4月的北京车展正式亮相。
你说吉利和百度联手在智能汽车驾驶领域从终端抢占地盘,或者从源头把脉,都是合理的。依靠各自领域积累的经验,共同努力实现传统车企和第一批造车新势力无法实现的目标,不会太难。可惜新能源发展至今,市场从来没有因为花言巧语而善意过。
参军一百天,杜畿在做什么?
今年3月初,在大家的猜测和质疑下,百度正式宣布成立智能汽车公司“杜畿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法人代表夏,以整车厂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吉利控股集团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
< img alt = "杜畿,北京,吉利汽车,氪星,概念" src = "/eeimg/jndp/img/20……0303212735894861/2.jpg"/>
根据声明,新成立的杜畿汽车将面向乘用车市场,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的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和技术推广;汽车零部件及附件制造等。新公司将充分发挥百度在车载软件、生态方面的优势,以及吉利在汽车工程技术和制造方面的优势,或将在吉利的vast (SEA)框架上开发产品。
此时,夏表示汽车拥有100名员工,涵盖了从汽车设计到工程研发的各个领域的人才。同时,就在上周,公司已经确定了首款车型的内外装饰设计方案,随后将进入污泥车型的研发阶段。到2022年4月北京车展,杜畿首款产品将亮相,量产率将达到95%。
相比之下,雷军和他的小米汽车,是不是有点“雷声大雨点小”?
在这次沟通会上,夏总说汽车的竞争优势将是“智能”。尤其是对于自动驾驶的红利,更是信心满满。我们都知道,当新势力造车,进入2.0时代,任何没有“两把刷子”的人,除了静静等待被市场清除,别无选择。自动驾驶的未来可以不确定,但不妨碍这项技术成为百度造车的开始。
其实早在百度的AI开发者大会上,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就和百度董事长李彦宏一起演示了吉利的汽车之家互联功能。其次,双方还宣布将在智能网联、智能驾驶等领域达成合作。自此,从吉利约伯PRO开始,吉利汽车全面搭载集成了小型车载交互系统的GKUI19。
显然,自百度成为吉利汽车车载系统服务商以来,双方的合作掀起了科技巨头造车的新浪潮,更增添了时代背景。
再者,夏之所以把汽车的未来押在“智能”二字上,是因为他认为新能源汽车可以承接阿波罗业务的基本属性,这也是他看中的。
早在去年,百度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总经理李振宇就在内部信中斩钉截铁地说:“百度在这个领域做了7年,还没赚到钱,我们还要再做7年!"
但到了今年的百度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大家似乎已经开始意识到,当李彦宏说自动驾驶在未来10年甚至20年都不会真正成熟,需要持续投入的时候,他更担心的是这项技术真正能“变现”的节点何时到来。
对于李彦宏来说,当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造车,涌入自动驾驶等相关技术领域,现阶段的百度低估了R&D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投入,缺乏能够支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百度仅去年一年就投入了200亿,这可能需要10年甚至20年的长期投入。更何况,产业兴衰造就的表面繁荣,未必能支撑每个人的梦想。
抓着智能不放还不晚?
是的,自2013年投资这项技术以来,百度领导的Apollo正在走向成为一个可以整合自动驾驶汽车娱乐和智能交通等不同技术的综合平台。2017年4月,百度Apollo首次亮相,其目标是为汽车行业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
但是,商人从来都是逐利的。在新四化中,智能科技已经和汽车产业深度融合,这种车企和科技公司齐头并进造车的模式当然不会止步于此。而互联网公司深入技术底层后的产出,必然需要一个能够承载这项技术,实现真正创收的行业。
华为官方宣布不造车,但深入汽车产业链。其实也是在智能装备的技术储备上寻找下家;雷军选择拖小米造车军的目的更是无与伦比。
所以,既然百度的造车理念是“用人工智能、Apollo自动驾驶、小型车、百度地图等核心技术全面赋能汽车企业,支撑其快速成长。它不仅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最佳实践,也是智能出行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
这说明百度联手吉利,一方面是为了实现造车阶段的供应链建设和新车机械的研发,另一方面是想以SEA这个广阔的平台为基地,借助其开放的架构、超大的带宽和灵活的扩展,让百度Apollo自动驾驶等即将到来的技术有了适用的载体。
三个月,百度直接跨过了造车势力做PPT的阶段。面对外界的质疑,夏甚至用一句“杜畿汽车没有竞品”表达了百度的自信。别忘了,从二线零跑、威马等脑袋里的“威小李”,更别说智能电动车的发展能否及时平衡投入产出。在交付现有模型几年后,盈利对玩家来说仍然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针对“晚不晚”的问题,百度的回答是:不晚。而不是空谈理想,空洞表达决心,外界对这类新车的期待将聚焦于实际产量。
杜畿汽车的成立依附于吉利和百度的现有体系,但有自己的发展思路,独立运营。在这样的前提下,把第一辆车的价格提高到20万以上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这几年来,我们看到太多玩弄资本的投机者被驱逐出市场。你可以为未来的汽车生活描绘一幅华丽的画卷,但请在既定的计划中用实力说话。
距离明年的北京车展还有十个月的时间。到那时,我希望杜畿能拿出一辆比氪气001更有吸引力的智能汽车。否则,那句“谁靠造汽车赚钱”的潜台词也同样适用于夏和他的专注。
诺基亚,又赢下一场专利诉讼。
1900/1/1 0:00:00来源:吉利官方作者吴晓宇编辑王妍从“蛇吞象”吃下沃尔沃,入股戴姆勒,到将宝腾、路特斯等品牌收入囊中,过去十年间,凭借一系列资本操作,吉利不断开疆扩土,
1900/1/1 0:00:00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总在思考,究竟一部足够出色,能够满足各方面需求的智能电动车,应该具有怎样的特性?在我看来,首先,外观要具有一定设计感,能够直接看出与燃油车的不同,并且原创至上。
1900/1/1 0:00:00尽管美国三大股指周三均出现上扬,但特斯拉的股价却创下了三周来的最大跌幅。当天早些时候业内机构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特斯拉4月在全球电动车市场上的份额出现大幅下滑。
1900/1/1 0:00:00可以肯定是,补能焦虑正在进一步蔓延。当车主们不再满足电车仅被用来上班代步,实现长距离持续补能则成为一件必须正视的事。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丰田的一位高管表示,如果市场需求继续增长,该公司有可能会将电动汽车的生产转移到美国。这一迹象表明,与其他汽车制造商一样,丰田也正在拥抱电动汽车技术。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