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AION S Plus,要做的不只是推销自己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中国汽车工业从量变到质变的契机。互联网经济的崛起,让这场产业争夺战的主导权向中国倾斜。所以,如果要对新能源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下结论,外界总是可以用“无与伦比”这个词来形容。

尤其是随着以蔚来、小鹏为首的造车新势力越来越好,来自传统车企的自主新能源品牌纷纷崛起,这一观点日益成为所有业内人士的共识。但在今天,我们也必须看到,新能源行业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整个移动出行的改革。

ean, aion s, aion y, aion LX, aion v

也就是说,对于玩家来说,将新能源汽车的布局重点,从之前所依赖的共享出行领域或者某个细分车辆市场的逻辑,完全转移到真正能触动用户的消费终端,才是发展的核心思路。这也是去年刚从广汽乘用车走出来的广汽爱安面临的重要课题。

基于这样的背景,为了再次提振整个品牌,AION S Plus进入15 ~ 20万元的纯电车市场变得极为关键。要抹去AION S在B端市场的固有形象,或者强化AION在核心竞争圈的市场地位,以“13.96万~ 17.26万元”价格上市的AION S Plus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

有必要走出舒适区!是的,回顾AION S系列汽车诞生以来的表现。得益于广汽GEP纯电动平台的空间最大化、续航最大化、整车优化等特点,AION S在同级竞争中从未掉队。从市场反馈来看,也是AION S这几年打下的良好基础,让爱安对AION LX、AION V等更高级别的车型的后续规划有了规划

ean, aion s, aion y, aion LX, aion v

甚至在一个多月前,负责爱安销售的AION S就踏入了10万辆的大门。然而,自2019年5月上市以来,这一成绩已经创下了该级别纯电动汽车市场的行业纪录,在整个全球新能源市场中表现极为抢眼。然而随之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问题的关键在于,在爱安销量大幅提升的同时,AION S一直以来在出行市场建立的核心车型优势似乎也开始形成了一堵墙,阻碍了爱安的扩张步伐。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和大多数发展新能源的传统车企一样,广汽爱安这几年的快速发展,肯定离不开B端市场的贡献。不仅如此,随着BAIC新能源等竞争对手的陆续出局,竞争压力也在逐渐减小,让爱安短期内无需为销量焦虑。

ean, aion s, aion y, aion LX, aion v

数据显示,中国汽车相关出行用户数量持续增长,巨大的市场需求驱动着这一市场的有序增长。预计到2025年,中国合规网约车数量将达到240万辆。在这样的有利背景下,爱安在AION S奠定的基础上寻找增量并不太难..

再一个,由于对电动网约车的大规模投入,开始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只是时间推动了整个市场的成熟,伊恩没必要这么早就换轨。

但现实是,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步伐从来没有遵循过去的规律。为了与主打高端市场的蔚来、特斯拉区分开来,大部分新二线造车力量开始进入20万元以下的纯电车市场,主流传统车企也逐渐从低端市场进入该领域。以及其他现实因素迫使爱安做出新的调整。

ean, aion s, aion y, aion LX, aion v

你说自从品牌独立以来,面对市场的潜在危机,新车AION Y在试图进入私人消费市场方面变得过于激进。在4月的上海车展上,AION Y作为10万元智能座舱上市,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看来要实现自我转型,就要迎合年轻一代,打造潮流机型,价格越来越亲民。

但我总觉得,在目前的环境下,爱安要想在销量上达到新的高度,走出原有的舒适区是唯一有效的手段。所以,如果说,AION Y截至目前累计订单15000台的表现,已经证明了爱安在实现整体市场转型上首战告捷。那么,AION S Plus不计成本继续进军私人消费市场,就是为爱安抓住了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在后续的市场竞争中保留备用产能的机会。

讲好转型的故事

在这几年的谋求发展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基于第一代GEP纯电动平台打造的GE3为爱安的诞生开了一个好头,AION S在B端市场的大力推广在声量上全面支撑了爱安,AION LX和AION V努力提升品牌形象,AION Y正在努力为爱安换阵地...艾安几乎已经完成了一个新的车企所需要的所有建设。

ean, aion s, aion y, aion LX, aion v

因此,期待只是开始……来自私人消费者对当前广汽爱安的广泛认可。无论是刚刚上市的AION Y,还是已经上市的AION S Plus,相信在广汽爱安的版图上,无论是选择用产品说话,还是用思维打造未来,争夺新能源市场的主导权仍将是爱安不会放弃的目标。

今年,爱安制定了1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这一数字比去年60,033辆的累计销量高出50%。自然意味着像往年一样依赖B端市场不是现阶段的主要方向。与此同时,如何有效打造独立后宣称自己是高端电动车品牌的爱安的品牌形象,显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前者很好理解。在市场容量和相对固定的变化周期的制约下,私人消费市场的潜力远大于共享出行。尤其是在整个AION S车系所在的15万元车市场中,一旦EV时代彻底到来,谁能提前布局,就预示着谁能脱颖而出。

ean, aion s, aion y, aion LX, aion v

而且早在4月15日,广汽爱安就宣布将扩建其智能生态工厂,预计投资约5亿元。计划2022年初实现产能翻番,在原有10万辆的基础上,年产能扩大至20万辆。通过这种方式,AION Y可以加强爱安在入门级智能电动市场的战力,并瞄准今年销售10万辆的目标。那么,AION S Plus的使命必然会变得沉重。

回到品牌层面,众所周知,为了品牌形象最大化,爱安早早推出AION LX,进军30万元智能电动车领域,与一代新势力抗衡。

如此一来,由于没有与竞争对手相似的产品理念和品牌定位,销量没有突破的AION LX很难给予爱安很高的品牌溢价。

ean, aion s, aion y, aion LX, aion v

所以,为了突破形象禁锢,作为在私人用户市场重新塑造全新形象的又一力作,AION S Plus能做的就是在价格提升不多的前提下,尽可能用现有技术全面武装自己。

因此,在产品力上,AION S Plus将拿出与现在的AION S完全不同的“调调”,与以往不同的是,AION S以续航里程和空间大小为卖点,打造全新的科技属性,面对“她经济”的上升趋势,试图用美颜功能(全新冰玫瑰粉的机身配色)找到打破圈子的方法,为安全全面搭载最新杂志电池...现在,这已经成为AION加号突破的最新措施。

虽然分散到终端市场,但这样的举动能否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答案。毕竟专注于技术、设计、生态的纯电车公司比比皆是。作为一个传统车企出身的新能源品牌,仅仅靠一款车型很难赢得你想要的一切。无论如何,在讲述爱安需要脱胎换骨的故事上,有必要更新AION S,并在两年后推出AION S Plus。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中国汽车工业从量变到质变的契机。互联网经济的崛起,让这场产业争夺战的主导权向中国倾斜。所以,如果要对新能源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下结论,外界总是可以用“无与伦比”这个词来形容。

尤其是随着以蔚来、小鹏为首的造车新势力越来越好,来自传统车企的自主新能源品牌纷纷崛起,这一观点日益成为所有业内人士的共识。但在今天,我们也必须看到,新能源行业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整个移动出行的改革。

ean, aion s, aion y, aion LX, aion v

也就是说,对于玩家来说,将新能源汽车的布局重心从共享出行领域或者说逻辑上彻底转移,才是发展的核心思路……他们之前所依赖的汽车市场的某个细分市场转移到真正能够触及用户的消费者终端。这也是去年刚从广汽乘用车走出来的广汽爱安面临的重要课题。

基于这样的背景,为了再次提振整个品牌,AION S Plus进入15 ~ 20万元的纯电车市场变得极为关键。要抹去AION S在B端市场的固有形象,或者强化AION在核心竞争圈的市场地位,以“13.96万~ 17.26万元”价格上市的AION S Plus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

有必要走出舒适区!是的,回顾AION S系列汽车诞生以来的表现。得益于广汽GEP纯电动平台的空间最大化、续航最大化、整车优化等特点,AION S在同级竞争中从未掉队。从市场反馈来看,也是AION S这几年打下的良好基础,让爱安对AION LX、AION V等更高级别的车型的后续规划有了规划

ean, aion s, aion y, aion LX, aion v

甚至在一个多月前,负责爱安销售的AION S就踏入了10万辆的大门。然而,自2019年5月上市以来,这一成绩已经创下了该级别纯电动汽车市场的行业纪录,在整个全球新能源市场中表现极为抢眼。然而随之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问题的关键在于,在爱安销量大幅提升的同时,AION S一直以来在出行市场建立的核心车型优势似乎也开始形成了一堵墙,阻碍了爱安的扩张步伐。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和大多数发展新能源的传统车企一样,广汽爱安这几年的快速发展,肯定离不开B端市场的贡献。不仅如此,随着BAIC新能源等竞争对手的陆续出局,竞争压力也在逐渐减小,让爱安短期内无需为销量焦虑。

ean, aion s, aion y, aion LX, aion v

数据显示,中国汽车相关出行用户数量持续增长,巨大的市场需求驱动着这一市场的有序增长。预计到2025年,中国合规网约车数量将达到240万辆。在这样的有利背景下,爱安在AION S奠定的基础上寻找增量并不太难..

再一个,由于对电动网约车的大规模投入,开始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只是时间推动了整个市场的成熟,伊恩没必要这么早就换轨。

但现实是,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步伐从来没有遵循过去的规律。为了与主打高端市场的蔚来、特斯拉区分开来,大部分新二线造车力量开始进入20万元以下的纯电车市场,主流传统车企也逐渐从低端市场进入该领域。以及其他现实因素迫使爱安做出新的调整。

ean, aion s, aion y, aion LX, aion v

你说自从品牌独立以来,面对市场的潜在危机,新车AION Y在试图进入私人消费市场方面变得过于激进。在4月的上海车展上,AION Y作为10万元智能座舱上市,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看来要实现自我转型,就要迎合年轻一代,打造潮流机型,价格越来越亲民。

但我总觉得,在目前的环境下,爱安要想在销量上达到新的高度,走出原有的舒适区是唯一有效的手段。所以,如果说,AION Y截至目前累计订单15000台的表现,已经证明了爱安在实现整体市场转型上首战告捷。那么,AION S Plus不计成本继续进军私人消费市场,就是为爱安抓住了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在后续的市场竞争中保留备用产能的机会。

讲好转型的故事

在这几年的谋求发展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基于第一代GEP纯电动平台打造的GE3为爱安的诞生开了一个好头,AION S在B端市场的大力推广在声量上全面支撑了爱安,AION LX和AION V努力提升品牌形象,AION Y正在努力为爱安换阵地...艾安几乎已经完成了一个新的车企所需要的所有建设。

ean, aion s, aion y, aion LX, aion v

因此,期待只是开始……来自私人消费者对当前广汽爱安的广泛认可。无论是刚刚上市的AION Y,还是已经上市的AION S Plus,相信在广汽爱安的版图上,无论是选择用产品说话,还是用思维打造未来,争夺新能源市场的主导权仍将是爱安不会放弃的目标。

今年,爱安制定了1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这一数字比去年60,033辆的累计销量高出50%。自然意味着像往年一样依赖B端市场不是现阶段的主要方向。与此同时,如何有效打造独立后宣称自己是高端电动车品牌的爱安的品牌形象,显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前者很好理解。在市场容量和相对固定的变化周期的制约下,私人消费市场的潜力远大于共享出行。尤其是在整个AION S车系所在的15万元车市场中,一旦EV时代彻底到来,谁能提前布局,就预示着谁能脱颖而出。

ean, aion s, aion y, aion LX, aion v

而且早在4月15日,广汽爱安就宣布将扩建其智能生态工厂,预计投资约5亿元。计划2022年初实现产能翻番,在原有10万辆的基础上,年产能扩大至20万辆。通过这种方式,AION Y可以加强爱安在入门级智能电动市场的战力,并瞄准今年销售10万辆的目标。那么,AION S Plus的使命必然会变得沉重。

回到品牌层面,众所周知,为了品牌形象最大化,爱安早早推出AION LX,进军30万元智能电动车领域,与一代新势力抗衡。

如此一来,由于没有与竞争对手相似的产品理念和品牌定位,销量没有突破的AION LX很难给予爱安很高的品牌溢价。

ean, aion s, aion y, aion LX, aion v

所以,为了突破形象禁锢,作为在私人用户市场重新塑造全新形象的又一力作,AION S Plus能做的就是在价格提升不多的前提下,尽可能用现有技术全面武装自己。

因此,在产品力上,AION S Plus将拿出与现在的AION S完全不同的“调调”,与以往不同的是,AION S以续航里程和空间大小为卖点,打造全新的科技属性,面对“她经济”的上升趋势,试图用美颜功能(全新冰玫瑰粉的机身配色)找到打破圈子的方法,为安全全面搭载最新杂志电池...现在,这已经成为AION加号突破的最新措施。

虽然分散到终端市场,但这样的举动能否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答案。毕竟专注于技术、设计、生态的纯电车公司比比皆是。作为一个传统车企出身的新能源品牌,仅仅靠一款车型很难赢得你想要的一切。无论如何,在讲述爱安需要脱胎换骨的故事上,有必要更新AION S,并在两年后推出AION S Plus。

标签:埃安AION SAION YAION LXAION V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从限到疏,国内车市又一个细分市场要起来了?

从2008年“皮卡解禁”议题正式在全国两会上公开讨论开始,皮卡这个早就在国内出现但体量始终有限的细分市场,逐渐有了春风徐来的意思。

1900/1/1 0:00:00
传Europcar拒绝大众26亿美元收购要约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透露,汽车租赁企业EuropcarMobilityGroup已经拒绝了来自大众22亿欧元(约26亿美元)的收购要约。

1900/1/1 0:00:00
普拉迪常州68个重大项目竣工签约,国家高新区重大项目再启程

6月21日上午,广东普拉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拉迪”)常州分公司竣工生产基地举行常州国家高新区2021年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再启程大会,其中包括38个重大项目集中竣工投产,

1900/1/1 0:00:00
Proterra计划未来几年在美国建电芯工厂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此前加入了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NasdaqGlobalSelectMarket)的Proterra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在美国建立一座电芯生产工厂。

1900/1/1 0:00:00
马自达终于肯“低头”了

谁也未曾想到,在中国这个年轻的汽车市场上,里面的暗潮汹涌能够媲美国外百年的汽车发展。尤其是这两年,自主品牌份额不断增长,合资品牌被围剿。中国车市的云波诡谲,让身处其中者开始察觉其深浅。

1900/1/1 0:00:00
雷诺、Arrival与意法半导体达成芯片供应协议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雷诺集团已经与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此来确保雷诺从2026年开始,其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可以获得充足的功率芯片。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