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一平
● ● ●
6月28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市场与销售服务部总裁池再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华为不造车。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加入造车行业,以及华为在汽车行业布局的不断扩大,华为造车被业界反复提及。对此,华为多次表态,绝不造车。
华为在不造车的态度上一直很坚定。与之前不同的是,华为这次给出了两个官方不造车的理由。第一,华为认为德国是其ICT业务最重要的市场,德国的支柱产业是汽车。如果华为做汽车,会有直接竞争;第二,华为目前不具备制造整车的实力。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华为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持续投入,实现全年营收8913.68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欧洲、中东和非洲的销售收入达到1808.49亿元,占华为总收入的20.3%,是华为除中国以外最大的国家和地区。可见,欧洲、中东、非洲已经成为华为对外发展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华为是全球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的供应商,ICT基础设施业务是华为的核心业务之一。围绕信息的分发、交互、传输、处理和存储,通过创新的领先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客户可以构建面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基础设施。
从汽车工业来看,德国是现代汽车的发源地,也是汽车生产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据统计,汽车产业在德国GDP中的比重已经达到8%-9%。因此,德国汽车工业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经济发展水平。
在华为看来,ICT业务在欧洲市场有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数字经济的增速是全球GDP的2.5倍,投资ICT的效率是投资非ICT的6.7倍。在中国以外,欧洲是华为销售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此基础上,华为需要保护甚至发展欧洲市场。
华为认为,造车将直接与德国和欧洲的汽车行业竞争,这将对华为在欧洲的ICT业务合作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与德国汽车公司的合作。目前,华为主要通过咨询服务、云计算、AI等解决方案,帮助汽车企业自上而下推进数字化转型。与此同时,混合云和知识计算等解决方案的部署和应用,让车企降本增效。
华为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定位是增量零部件供应商,目标是帮助车企“造”车。华为通过ICT(信息通信技术)与车企合作,通过数字信息技术赋能车企。换句话说,华为只想和德国车企在技术上合作,不涉及整车制造。
对于“不造车”的第二个原因,华为认为汽车和手机终端有很大不同。目前华为的能力仅限于网络连接领域,尚不具备制造整车的实力。同时,华为不会持有或投资任何汽车企业,哪怕是1%。
目前,传统汽车正在加速与人工智能、新能源、5G、云服务等核心技术的融合。智能电动汽车将比以前想象的更快更深地影响每个人的生活。华为曾经说过,未来的智能汽车,除了底盘,四个轮子,外壳,座椅,都是华为的技术。比如华为在自动驾驶芯片、身体感应算法、车载计算平台等方面都有解决方案。
除了纯智能的“技术”,汽车制造是传统制造业,产业链也比较长。汽车制造不仅需要华为在R&D和生产上投入大量的资金、时间和人才,还需要建立自己的营销渠道来销售汽车,而这一系列将导致企业无法快速盈利,产出缓慢。
有专家指出,华为不会像做手机一样做汽车,而是会专注于三电、智能网联、智能工厂等技术,与车企合作。最终行业内不会有华为的车,但是所有的车都有华为技术的目的。同时,在汽车制造企业中,华为将加大参与提高汽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业务合作……工厂。或许这才是华为不造车的终极目标。
作者|王一平
● ● ●
6月28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市场与销售服务部总裁池再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华为不造车。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加入造车行业,以及华为在汽车行业布局的不断扩大,华为造车被业界反复提及。对此,华为多次表态,绝不造车。
华为在不造车的态度上一直很坚定。与之前不同的是,华为这次给出了两个官方不造车的理由。第一,华为认为德国是其ICT业务最重要的市场,德国的支柱产业是汽车。如果华为做汽车,会有直接竞争;第二,华为目前不具备制造整车的实力。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华为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持续投入,实现全年营收8913.68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欧洲、中东和非洲的销售收入达到1808.49亿元,占华为总收入的20.3%,是华为除中国以外最大的国家和地区。可见,欧洲、中东、非洲已经成为华为对外发展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华为是全球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的供应商,ICT基础设施业务是华为的核心业务之一。围绕信息的分发、交互、传输、处理和存储,通过创新的领先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客户可以构建面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基础设施。
从汽车工业来看,德国是现代汽车的发源地,也是汽车生产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据统计,汽车产业在德国GDP中的比重已经达到8%-9%。因此,德国汽车工业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经济发展水平。
在华为看来,ICT业务在欧洲市场有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数字经济的增速是全球GDP的2.5倍,投资ICT的效率是投资非ICT的6.7倍。在中国以外,欧洲是华为销售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此基础上,华为需要保护甚至发展欧洲市场。
华为认为,造车将直接与德国和欧洲的汽车行业竞争,这将对华为在欧洲的ICT业务合作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与德国汽车公司的合作。目前,华为主要通过咨询服务、云计算、AI等解决方案,帮助汽车企业自上而下推进数字化转型。与此同时,混合云和知识计算等解决方案的部署和应用,让车企降本增效。
华为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定位是增量零部件供应商,目标是帮助车企“造”车。华为通过ICT(信息通信技术)与车企合作,通过数字信息技术赋能车企。换句话说,华为只想和德国车企在技术上合作,不涉及整车制造。
对于“不造车”的第二个原因,华为认为汽车和手机终端有很大不同。目前华为的能力仅限于网络连接领域,尚不具备制造整车的实力。同时,华为不会持有或投资任何汽车企业,哪怕是1%。
目前,传统汽车正在加速与人工智能、新能源、5G、云服务等核心技术的融合。智能电动汽车将比以前想象的更快更深地影响每个人的生活。华为曾经说过,未来的智能汽车,除了底盘,四个轮子,外壳,座椅,都是华为的技术。比如华为在自动驾驶芯片、身体感应算法、车载计算平台等方面都有解决方案。
除了纯智能的“技术”,汽车制造是传统制造业,产业链也比较长。汽车制造不仅需要华为在R&D和生产上投入大量的资金、时间和人才,还需要建立自己的营销渠道来销售汽车,而这一系列将导致企业无法快速盈利,产出缓慢。
有专家指出,华为不会像做手机一样做汽车,而是会专注于三电、智能网联、智能工厂等技术,与车企合作。最终行业内不会有华为的车,但是所有的车都有华为技术的目的。同时,在汽车企业制造方面,华为将加大参与提高汽车工厂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业务合作。或许这才是华为不造车的终极目标。
标签:现代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福特堪萨斯装配厂(KansasCityAssemblyPlant)的全顺货车总产量突破了100万辆,该工厂为第100万辆全顺货车的下线举行了庆祝仪式。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随着我们的社会和交通运输系统逐渐向电气化转型,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在寻求效率更高、容量更大的存储系统。
1900/1/1 0:00:00作者张坤6月24日晚,小鹏汽车正式官宣启动香港公开发售计划,并于6月25日启动招股。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保时捷北美首席执行官KjellGruner表示,随着该公司计划向纯电动车品牌成功转型,保时捷销量正再现历史最高纪录。
1900/1/1 0:00:00近日,沃尔沃汽车在其技术盛会期间宣布其软件和硬件将发生重大变化。沃尔沃将与谷歌合作,自主开发推出全新的沃尔沃汽车操作系统OS,称为VolvoCarsOS。
1900/1/1 0:00:00来源:smart官方smart“回”来了,陌生又熟悉。2019年底,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正式成立。说smart“回”来了,不如说其实smart从没离开过。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