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氢燃料电池汽车迎来新风口,国内外还存在哪些差距?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近年来,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政策不断增加。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多个城市已颁布超过40项氢能产业专项政策。在此背景下,车企也是动作频频,纷纷加大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

Toyota, Discovery, Hyundai

图片来源:FCVC 2021

但是面对较早引入氢能源交通概念的欧美,以及技术相对成熟的丰田、现代等车企,中国的差距在哪里?这些差距有多大?国内企业能赶上吗?

技术成熟度还有一定差距。

从发展时间上看,中国氢燃料电池自动启动还不算晚。资料显示,早在1999年,清华大学就做出了第一辆氢燃料电池观光车。但由于行业整体布局不清晰,只有SAIC等少数车企长期推动,大部分都是在近几年政策趋势强劲的情况下开始发力。整体推广应用时间较晚,技术成熟度必然有一定差距。

对此,威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在接受Gaspar采访时表示,国内外技术指标处于同一水平,但产品成熟度仍有差距:

首先,由于商业化推广模式研究、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技术仍处于验证和考核阶段,在集成度、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和寿命、成本控制、储氢等方面将逐年缩小国内外技术水平的差距。

其次,燃料电池发动机以电堆为核心,车载储氢系统以氢瓶为核心。电堆的膜电极、氢瓶的碳纤维等关键材料的国产化和成本降低是实现氢能汽车商业化的核心技术和成本因素。

我国燃料电池电堆技术发展迅速,电堆和产业链企业逐渐增多,能源生产水平逐步提高。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成熟技术的电堆厂商并存,但关键部件的材料性能和生产亟待提高。

目前原材料进口多一点。虽然本地化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新的行业有新的起点。也许这些企业发展快了,差距就小了。

Toyota, Discovery, Hyundai

陈威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总体来说,我们在产品成熟度和一致性上,与丰田等车企还有一定差距。毕竟已经量产了。但是在产品性能上差别不大。国内企业这几年在技术上也有很大进步,国内和国外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陈对说:

国内企业集中度有待提高。

“从一个第三方机构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市场空间很大,氢燃料电池汽车这几年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中国企业非常高效、灵活,但集中度有待提高。”TUV莱茵全球电力电子产品服务副总裁、大中华区太阳能及商用产品服务总经理李伟纯说。

Toyota, Discovery, Hyundai

德国莱茵集团电力电子储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服务部及大中华区全球总经理李伟纯。

李伟纯指出,相比较而言,国外更注重细分市场和具体应用,而中国是全面开放、全覆盖,标准有待提高。“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有更专注、更集中,才能更专业、更精准。”

此外,什么李伟纯fel……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深深感受到中国企业对安全和质量的重视。

“在巨大的市场机会面前,大家的关注点更多的是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和应用落地,而在安全方面的思考和规划还是有所欠缺。企业一定要重视,因为安全和质量将决定一个行业能走多远。”李伟纯直言不讳地说道。

国内市场应用空间大,前景看好。

虽然国内外还有一定差距,但很多人直言这种差距在逐渐缩小。在技术方面,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高指出:“与五年前相比,中国燃料电池的各项性能指标都有了很大提高。比如,与五年前相比,人均寿命提高了300%,从十三五之初的3000小时提高到现在的12000小时。”他预计,未来几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和量级将会有很大提高。

此外,国内市场应用空间大,企业进步快,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前景普遍看好。

对此,上海杰氢科技有限公司系统开发部总监蔡骏表示:“虽然在国外有深厚的技术研发积累,但我们也有自己不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市场应用。例如,我们的第三代燃料电池产品已经应用于20多个型号。正是因为应用多,我们在应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品迭代也快。”

Toyota, Discovery, Hyundai

蔡骏,上海杰氢科技有限公司系统开发部总监

“中国市场巨大,机会很多,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尝试探索。此外,中国市场还有一个特点。只要是在正确的产业方向上,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政府都会给予很大的支持,企业很快就会投入进去,夜以继日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标准和技术也会越来越成熟和完善。因此,我们非常看好中国的氢能和燃料电池市场前景,中国标准也有望引领全球。”李伟纯补充道。

总体而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充满机遇。尤其是在“3060”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背景下,无碳排放的氢能作为汽车燃料无疑是更好的选择之一。这将进一步为国内企业带来发展空间,并相应加快燃料电池新技术的迭代进程,提升国内整体技术水平和整车性能,促进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具有非常广阔的配套市场前景。近年来,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政策不断增加。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多个城市已颁布超过40项氢能产业专项政策。在此背景下,车企也是动作频频,纷纷加大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

Toyota, Discovery, Hyundai

图片来源:FCVC 2021

但是面对较早引入氢能源交通概念的欧美,以及技术相对成熟的丰田、现代等车企,中国的差距在哪里?这些差距有多大?国内企业能赶上吗?

技术成熟度还有一定差距。

从发展时间上看,中国氢燃料电池自动启动还不算晚。资料显示,早在1999年,清华大学就做出了第一辆氢燃料电池观光车。但由于行业整体布局不清晰,只有SAIC等少数车企长期推动,大部分都是在近几年政策趋势强劲的情况下开始发力。整体推广应用时间较晚,技术成熟度必然有一定差距。

对此,威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加斯帕认为,国内外的技术指标处于同一水平,但在产品成熟度上仍有差距:

首先,由于商业化推广模式研究、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技术仍处于验证和考核阶段,在集成度、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和寿命、成本控制、储氢等方面将逐年缩小国内外技术水平的差距。

其次,燃料电池发动机以电堆为核心,车载储氢系统以氢瓶为核心。电堆的膜电极、氢瓶的碳纤维等关键材料的国产化和成本降低是实现氢能汽车商业化的核心技术和成本因素。

我国燃料电池电堆技术发展迅速,电堆和产业链企业逐渐增多,能源生产水平逐步提高。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成熟技术的电堆厂商并存,但关键部件的材料性能和生产亟待提高。

目前原材料进口多一点。虽然本地化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新的行业有新的起点。也许这些企业发展快了,差距就小了。

Toyota, Discovery, Hyundai

陈威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总体来说,我们在产品成熟度和一致性上,与丰田等车企还有一定差距。毕竟已经量产了。但是在产品性能上差别不大。国内企业这几年在技术上也有很大进步,国内和国外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陈对说:

国内企业集中度有待提高。

“从一个第三方机构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市场空间很大,氢燃料电池汽车这几年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中国企业非常高效、灵活,但集中度有待提高。”TUV莱茵全球电力电子产品服务副总裁、大中华区太阳能及商用产品服务总经理李伟纯说。

Toyota, Discovery, Hyundai

德国莱茵集团电力电子储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服务部及大中华区全球总经理李伟纯。

李伟纯指出,相比较而言,国外更注重细分市场和具体应用,而中国是全面开放、全覆盖,标准有待提高。“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有更专注、更集中,才能更专业、更精准。”

此外,李伟纯在职业生涯中感受最深的是,中国企业更加重视安全和质量。

“在巨大的市场机会面前,大家的关注点更多的是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和应用落地,而在安全方面的思考和规划还是有所欠缺。企业一定要重视,因为安全和质量将决定一个行业能走多远。”李伟纯直言不讳地说道。

国内市场应用空间大,前景看好。

虽然国内外还有一定差距,但很多人直言这种差距在逐渐缩小。在技术方面,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高指出:“与五年前相比,中国燃料电池的各项性能指标都有了很大提高。比如,与五年前相比,人均寿命提高了300%,从十三五之初的3000小时提高到现在的12000小时。”他预计,未来几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和量级将会有很大提高。

此外,国内市场应用空间大,企业进步快,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前景普遍看好。

对此,上海杰氢科技有限公司系统开发部总监蔡骏表示:“虽然有深厚的技术研究积累……而在国外发展,我们也有自己不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市场应用。例如,我们的第三代燃料电池产品已经应用于20多个型号。正是因为应用多,我们在应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品迭代也快。"

Toyota, Discovery, Hyundai

上海杰氢科技有限公司系统开发部总监蔡骏

“中国市场巨大,机会很多,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尝试探索。此外,中国市场还有一个特点。只要是在正确的产业方向上,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政府都会给予很大的支持,企业很快就会投入进去,夜以继日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标准和技术也会越来越成熟和完善。因此,我们非常看好中国的氢能和燃料电池市场前景,中国标准也有望引领全球。”李伟纯补充道。

总体而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充满机遇。尤其是在“3060”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背景下,无碳排放的氢能作为汽车燃料无疑是更好的选择之一。这将进一步为国内企业带来发展空间,并相应加快燃料电池新技术的迭代进程,提升国内整体技术水平和整车性能,促进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具有非常广阔的配套市场前景。

标签:丰田发现现代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特斯拉Model 3重获消费者报告和美国保险协会安全推荐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6月29日,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和《消费者报告》恢复了特斯拉Model3的“首选”安全推荐。

1900/1/1 0:00:00
奥迪与KIT合作回收汽车生产塑料废料 再制成汽车部件原料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作为智库工业资源策略(ThinktankIndustrialResourceStrategies)的一部分,

1900/1/1 0:00:00
Autostop Saver获全球首个自动启停存储模块专利 可锁定相关功能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美国专利及商标局(USPTO)授予AutostopSaver公司一项专利,其发明标题为“控制车辆发动机自动启停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1900/1/1 0:00:00
陈虹续任!上汽“换帅”传言不攻自破!

纷纷扰扰的流言蜚语止于一纸公文。6月28日,上海市政府发布的一组人事任免通知中显示:上海市人民政府已经同意陈虹任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900/1/1 0:00:00
700万一个高管:大厂造车抢人,撒钱只是第一步

来源:集度作者吴晓宇编辑王妍出任集度汽车CEO三个月,招聘占据了夏一平的大部分精力,即便是周末,他也会从早上9点开始,连续面试12个小时直到晚上。

1900/1/1 0:00:00
J.D. Power研究:主流车销售服务满意度22年来首次赶超豪华车

2021年6月30日,上海全球领先的消费者洞察与市场研究机构JD。Power(君迪)近日正式发布2021中国销售服务满意度研究SM(SSI)。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