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乘联会公布了6月份狭义乘用车批发销售情况。数据显示,6月乘用车批发销量153.1万辆,同比下降10.2%,相比2019年6月也出现了9%的下滑。乘联会分析,6月乘用车批发销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仍然是缺芯。由于芯片短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宣布停产或减产计划,这种现象在主流合资车企中尤为明显。因此,日系和德系合资品牌的销量在6月份都出现了下滑。
与此同时,6月狭义乘用车生产企业前十大批发销量较5月再次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1。除了一汽大众,前三的其他两个席位都有变化。其中吉利超越长安,挤进第二;二是自主品牌表现比较强势,奇瑞会再次入局;第三,主流合资车企中,只有一汽大众和东风日产还保持着体量优势,但同比增速明显走低。6月份,狭义乘用车生产企业批发销量前10名排名如下:
由吉利牵头,自主车系占四席。
在行业“缺芯”的大环境下,自主品牌呈现出罕见的“火爆”态势。吉利、长安、长城、奇瑞都挤进了6月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前十,其中吉利汽车仅次于一汽大众排名第二。
吉利汽车6月销量超过10万辆,环比增长4%,同比下降9%。今年上半年,吉利已完成63.02万辆的销量,完成全年153万辆销售目标的41%。
吉利汽车今年上半年的走势比较平稳,主要得益于帝豪、约伯、岳斌等主力车型保持了相对畅销的状态。此外,星锐作为吉利明星系列的旗舰产品,如今其月销量基本稳定在万辆以上,正逐渐成长为吉利的另一大主力。今年下半年,吉利还将推出两款明星系列车型,分别是星月L和星月S,两款车型都是基于CMA架构,而星月L在预售结束后订单量已经突破2万辆。随着这两款车型的推出,吉利在SUV领域的竞争力有望得到进一步巩固。
Link 09诞生于可扩展中大型模块架构SPA平台(来源:吉利汽车)。
吉利旗下高端品牌雷克萨斯6月实现1.71万辆,同比增长29%。6月领克推出首款中大型SUV领克09,基于SPA架构。领克09的推出,不仅意味着领克完成了在中大型SUV领域的产品布局,也预示着领克将向更高价位区发起进攻。
长安汽车年初以来一直处于“火爆”状态,6月实现销量8.6万辆,同比增长2.2%。尽管6月份长安汽车销量增速放缓,但在体量上仍超过大多数合资车企,在6月份狭义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排名中位列第四。长安汽车的产品中,逸动和CS75系列依然是销售主力,高端系列产品UNI-T和UNI-K的月销量基本稳定在6000台左右。当然,上市才三个月的UNI-K,未来仍有提升空间。
长城汽车6月销量8.3万辆,同比增长49.4%,在6月狭义乘用车生产企业批发销量中排名第六。长城6月销量大幅增长背后的主要贡献者是哈弗和欧拉,哈弗品牌6月销量增长27.55%。欧拉品牌6月销量为1.08万辆,同比增长309.5%。此外,坦克也成为长城汽车今年新的增长点。6月,Tanks 300贡献了7160辆,超过了WEY品牌的4707辆。
6月,坦克300销量达7160辆,环比上涨17.6%(数据来源:长城汽车)。
奇瑞再次挤进狭义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前十。业内人士认为,奇瑞的崛起是其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领域不断深耕的结果。例如,它正在使用的1.6TGDI发动机的热效率为37.1%,最大马力为197Ps,峰值扭矩为290N·m,这款发动机安装在奇瑞最畅销的车型瑞虎8上。在汽车行业向新能源领域深度转型的当下,奇瑞研发了混合动力DHT,这是中国品牌首款双电机驱动的DHT,将搭载在瑞虎加PHEV上。此外,奇瑞的努力也与捷途近年来在SUV领域的扩张密不可分。7月8日,捷途正式宣布品牌独立,未来不再作为奇瑞的产品序列存在。捷威在未来会有怎样的表现……“单飞”后的e也关系到奇瑞未来的市场宽度。
合资车企普遍下滑,德系受到重创。
受芯片短缺影响,主流合资车企销量持续下滑。其中,南北大众6月销量分别下滑32%和54.6%。正是因为南北大众6月销量重创,德系车市场份额再次缩小。
一汽大众6月批发销量12.1万辆,量超吉利,仍保持冠军排名。在一汽-大众产品体系中,奥迪的销量相对稳定,这主要是因为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消费者的置换和购买需求依然旺盛。
在一汽-大众的大众品牌产品中,速腾、谭跃和宝来现阶段仍保持畅销地位,它们在6月下旬的入市填补了一汽-大众在中大型SUV市场的空缺。在未来三孩政策的刺激下,该车型有望成长为一汽大众新的销量增长点。
一汽大众定位于中大型SUV,提供6/7座两种座椅(信息来源:一汽大众)。
上汽大众6月批发销量为6.5万辆,同比下降54.6%。尽管6月份SAIC大众的批发销量明显下降,但零售量相对强劲。据乘联会统计,6月上汽大众终端零售量为11万辆。一位业内资深分析师指出,上汽大众批零销售差距较大,反映出其在“缺芯”影响下工厂开工率不足,但也为消化现有库存提供了契机。
上汽通用6月批发销量为8.5万辆,同比下降35%。看来,加快向新四化转型,提升别克的品牌形象,稳固凯迪拉克在豪华品牌中的地位,是上汽通用接下来的重点工作。
日本市场份额萎缩,丰田相对稳定。
6月狭义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前十有三家日系车企入围,分别是东风日产、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其中,东风日产6月销量9.1万辆,排名第三。和其他大多数合资车企一样,东风日产6月销量也下降了21%,但这一降幅略好于南北大众。
在东风日产的产品中,轩逸依然脱颖而出。然而,它将注压在琦君的新一代身上。6月下旬,新一代琦君开始预售,起价19.99万元。尽管这一价格略高于当前车型,但业内人士认为,配备了多项日产最新技术的新一代琦君有信心支持更高的价格。
一汽丰田4月推出RAV4房融双擎E+(信息来源:一汽丰田)
在TNGA产品的辅助下,丰田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即使在核心缺失、行业普遍下滑的背景下,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的销售业绩依然好于大多数合资车企。6月,一汽丰田销售7.5万辆,同比下降7.9%;广汽丰田销售7.3万辆,同比增长9%。
据了解,丰田的RAV4房融、汉兰达等紧俏车型现阶段依然火热;与此同时,其相关混动车型在中国市场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如RAV4混动、凯美瑞混动、雷凌混动、亚洲龙混动等,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销售态势。然而,丰田PHEV车型在中国的市场接受度有待提高。日前,乘联会公布了6月份狭义乘用车批发销售情况。数据显示,6月乘用车批发销量153.1万辆,同比下降10.2%,相比2019年6月也出现了9%的下滑。乘联会分析,6月乘用车批发销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仍然是缺芯。由于芯片短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宣布停产或减产计划,这种现象在主流合资车企中尤为明显。因此,日系和德系合资品牌的销量在6月份都出现了下滑。
与此同时,6月狭义乘用车生产企业前十大批发销量较5月再次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1。除了一汽大众,前三的其他两个席位都有变化。其中吉利超越长安,挤进第二;二是自主品牌表现比较强势,奇瑞会再次入局;第三,主流合资车企中,只有一汽大众和东风日产还保持着体量优势,但同比增速明显走低。6月份,狭义乘用车生产企业批发销量前10名排名如下:
由吉利牵头,自主车系占四席。
在行业“缺芯”的大环境下,自主品牌呈现出罕见的“火爆”态势。吉利、长安、长城、奇瑞都挤进了6月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前十,其中吉利汽车仅次于一汽大众排名第二。
吉利汽车6月销量超过10万辆,环比增长4%,同比下降9%。今年上半年,吉利已完成63.02万辆的销量,完成全年153万辆销售目标的41%。
吉利汽车今年上半年的走势比较平稳,主要得益于帝豪、约伯、岳斌等主力车型保持了相对畅销的状态。此外,星锐作为吉利明星系列的旗舰产品,如今其月销量基本稳定在万辆以上,正逐渐成长为吉利的另一大主力。今年下半年,吉利还将推出两款明星系列车型,分别是星月L和星月S,两款车型都是基于CMA架构,而星月L在预售结束后订单量已经突破2万辆。随着这两款车型的推出,吉利在SUV领域的竞争力有望得到进一步巩固。
Link 09诞生于可扩展中大型模块架构SPA平台(来源:吉利汽车)。
吉利旗下高端品牌雷克萨斯6月实现1.71万辆,同比增长29%。6月领克推出首款中大型SUV领克09,基于SPA架构。领克09的推出,不仅意味着领克完成了在中大型SUV领域的产品布局,也预示着领克将向更高价位区发起进攻。
长安汽车年初以来一直处于“火爆”状态,6月实现销量8.6万辆,同比增长2.2%。尽管6月份长安汽车销量增速放缓,但在体量上仍超过大多数合资车企,在6月份狭义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排名中位列第四。长安汽车的产品中,逸动和CS75系列依然是销售主力,高端系列产品UNI-T和UNI-K的月销量基本稳定在6000台左右。当然,上市才三个月的UNI-K,未来仍有提升空间。
长城汽车6月销量8.3万辆,同比增长49.4%,在6月狭义乘用车生产企业批发销量中排名第六。长城6月销量大幅增长背后的主要贡献者是哈弗和欧拉,哈弗品牌6月销量增长27.55%。欧拉品牌6月销量为1.08万辆,同比增长309.5%。此外,坦克也成为长城汽车今年新的增长点。6月,Tanks 300贡献了7160辆,超过了WEY品牌的4707辆。
6月,坦克300销量达7160辆,环比上涨17.6%(数据来源:长城汽车)。
奇瑞再次挤进狭义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前十。业内人士认为,奇瑞的崛起是其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领域不断深耕的结果。例如,它正在使用的1.6TGDI发动机的热效率为37.1%,最大马力为197Ps,峰值扭矩为290N·m,这款发动机安装在奇瑞最畅销的车型瑞虎8上。在汽车行业向新能源领域深度转型的当下,奇瑞研发了混合动力DHT,这是中国品牌首款双电机驱动的DHT,将搭载在瑞虎加PHEV上。此外,奇瑞的努力也与捷途近年来在SUV领域的扩张密不可分。7月8日,捷途正式宣布品牌独立,未来不再作为奇瑞的产品序列存在。捷威在未来会有怎样的表现……“单飞”后的e也关系到奇瑞未来的市场宽度。
合资车企普遍下滑,德系受到重创。
受芯片短缺影响,主流合资车企销量持续下滑。其中,南北大众6月销量分别下滑32%和54.6%。正是因为南北大众6月销量重创,德系车市场份额再次缩小。
一汽大众6月批发销量12.1万辆,量超吉利,仍保持冠军排名。在一汽-大众产品体系中,奥迪的销量相对稳定,这主要是因为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消费者的置换和购买需求依然旺盛。
在一汽-大众的大众品牌产品中,速腾、谭跃和宝来现阶段仍保持畅销地位,它们在6月下旬的入市填补了一汽-大众在中大型SUV市场的空缺。在未来三孩政策的刺激下,该车型有望成长为一汽大众新的销量增长点。
一汽大众定位于中大型SUV,提供6/7座两种座椅(信息来源:一汽大众)。
上汽大众6月批发销量为6.5万辆,同比下降54.6%。尽管6月份SAIC大众的批发销量明显下降,但零售量相对强劲。据乘联会统计,6月上汽大众终端零售量为11万辆。一位业内资深分析师指出,上汽大众批零销售差距较大,反映出其在“缺芯”影响下工厂开工率不足,但也为消化现有库存提供了契机。
上汽通用6月批发销量为8.5万辆,同比下降35%。看来,加快向新四化转型,提升别克的品牌形象,稳固凯迪拉克在豪华品牌中的地位,是上汽通用接下来的重点工作。
日本市场份额萎缩,丰田相对稳定。
6月狭义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前十有三家日系车企入围,分别是东风日产、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其中,东风日产6月销量9.1万辆,排名第三。和其他大多数合资车企一样,东风日产6月销量也下降了21%,但这一降幅略好于南北大众。
在东风日产的产品中,轩逸依然脱颖而出。然而,它将注压在琦君的新一代身上。6月下旬,新一代琦君开始预售,起价19.99万元。尽管这一价格略高于当前车型,但业内人士认为,配备了多项日产最新技术的新一代琦君有信心支持更高的价格。
一汽丰田4月推出RAV4房融双擎E+(信息来源:一汽丰田)
在TNGA产品的辅助下,丰田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即使在核心缺失、行业普遍下滑的背景下,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的销售业绩依然好于大多数合资车企。6月,一汽丰田销售7.5万辆,同比下降7.9%;广汽丰田销售7.3万辆,同比增长9%。
据了解,丰田的RAV4房融、汉兰达等紧俏车型现阶段依然火热;与此同时,其相关混动车型在中国市场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如RAV4混动、凯美瑞混动、雷凌混动、亚洲龙混动等,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销售态势。然而,丰田PHEV车型在中国的市场接受度有待提高。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大众监事会将在7月9日讨论是否延长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的合同。
1900/1/1 0:00:007月9日,大陆集团宣布在重庆成立中国软件与系统研发中心。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7月8日,欧盟委员会对大众和宝马处以了总额为875亿欧元(约10亿美元)的罚款,理由是两家公司共谋抑制使用排放净化技术。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尽管电动汽车业务蓬勃发展,但在很多应用中,电力传动系统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当载重较大的牵引拖车行驶在陡峭的上坡路,或者高速行驶在超长高速公路时,其电池电量会迅速下降。
1900/1/1 0:00:007月9日,福特中国公布最新销量成绩。数据显示,福特2021年上半年在华共销售汽车306707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4。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7月8日,欧盟委员会对大众和宝马处以了总额为875亿欧元(约10亿美元)的罚款,理由是两家公司共谋抑制使用排放净化技术。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