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华为:特斯拉杀人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苏老师,你是看了你的文章才有这个想法的吗?”一个朋友这么半开玩笑地问我。

“这叫巧合。”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

在刚刚开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智能驾驶总裁苏青用了“谋杀”一词来形容特斯拉车祸。无独有偶,今年4月上海车展爆发了特斯拉维权事件,于是我们写了《从屠龙者到黑仔》这篇文章,并在6月份扩展成杂志封面故事。

“你和华为都是特斯拉黑”,如果有这样的评价,我一点都不惊讶。然而,特斯拉的捍卫者们并不知道2019-2020年,苏青或华为对特斯拉的评价有多高。在他参加的沟通会上,甚至有人从他的话里明白了“自动驾驶是华为和特斯拉之间的世界唯一”。作为一个汽车媒体人,从8年前我反驳前任大咖“特斯拉三年内必然倒闭”到3年前我不同意“销量打到一百万特斯拉必然在半路崩溃”,我一直为特斯拉辩护。

那么是什么让很多曾经为特斯拉辩护的声音站到了批评的对立面?这涉及到很多特斯拉粉不明白的“杀手”的真正含义。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

凶手本质上不是特斯拉或马斯克,而是对技术“不设防”的辱骂态度。

马斯克所倡导的极客思维,不仅可能打破刻板印象,在探索技术与人类体验的边界上有所突破,也可能在人类关系法律法规的版图上挑战原则越位。“杀人”警告并非针对特斯拉,也是对技术本身的谨慎和反思。

“特斯拉杀人”

“很抱歉提到特斯拉。其实这几年特斯拉的事故率一直挺高的。而且从第一个被杀的人到最近被杀的人,其事故类型非常相似。”这次人工智能大会上最惊艳的话被抛了出来。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

苏青是典型的理工科直男,更喜欢用技术直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通常,这种想法令人震惊,同时,他可能不知道自己“轰动了公众”。在此,我要感谢电动星球和螃蟹的主人欧阳先生。他们录制的视频让我们反复回顾和推敲,以免依靠有限的记忆进行不准确的重录。

就像我开头说的,我们“汽车公社”/“C元”从来没有真正和华为商量过“谋杀”的提法,相信更多人心里已经有了同样的表达。而且,在《从屠龙者到黑仔》的标题中,特斯拉粉丝们可能只看到了《黑仔》沮丧的压力,却忽略了《屠龙者》有多高。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

其实苏轼本人也不乏对特斯拉的认可。

关于操作域设计(ODD),“特斯拉的ODD很大,虽然自动驾驶技术水平不高”指的是各个自动驾驶系统的前提条件和适用范围。当所有条件都满足时,自动驾驶可以保证正常运行;如果缺少任何先决条件,系统可能会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紧急停车措施或由司机手动接管。特斯拉敢于在各种场景下使用其自动驾驶功能。“影子模式”让特斯拉团队在日常应用中不断积累数据,所以有很大的胜算。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

“从本质上说,我认为我们和特斯拉在同一条轨道上。高精地图只是一种技术手段。特斯拉选择和我们一样的基本面。首先我们相信自行车智能化,然后我们相信乘用车市场。希望解决日常通勤的连续性。你可以理解,大家都是先选奇数,再提升系统等级。如果有人在思维上和我们有点像,那一定是特斯拉。”这种扩大使用范围的理念得到了苏青的认可。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

为什么现在同一赛道的“队友”都得到“杀手”的评价?

“我在这个地方使用谋杀这个词。事实上,这听起来对每个人来说都很严重。但其实你想想,如果机器进入人类社会,与人类共存,机器肯定会造成事故率。说白了,叫谋杀。只是意味着我们要把它的概率降到尽可能低。”苏青其实看得很清楚,在可预见的未来,机器在人类社会必然失败;如果用在汽车等关乎人身安全的应用上,一旦风险机制出现漏洞,自然会导致人命事故——如果是因为追求极致体验而使用不成熟的技术,或者是因为商业利益,称之为“杀人”也不为过。

在特斯拉上,最大的问题是ODD的应用范围很广。同时,特斯拉的防范机制也不够严密,安全性相对来说也没有那么强。

比如其自动驾驶芯片的计算能力,目前只有144TOPS。虽然在处理视觉上做了优化,比其他同等标签计算能力的自动驾驶系统更强,但仍然无法适应需要400TOPS甚至1,000TOPS以上的L4场景。其他厂商的自动驾驶系统大多采用保守策略。比如通用SuperCruise在驾驶员视线偏离后有三级预警机制,所以甚至投入大量资源做人脸识别信息库等研发。这些都是特斯拉缺乏的保障,也是过于信任特斯拉系统的车主频繁撞车的根本原因。

就在特斯拉的话题引起正反方争议的时候,鲜血继续流淌。4月21日,广州通报称,“4月17日,广州增城一辆特斯拉在东江大道北撞右侧水泥墙后自燃。事故造成一名副驾驶乘客当场死亡……”。5月,特斯拉在韶关发生追尾事故,一名退休警察身亡。5月17日,特斯拉车祸造成两名执勤交警受伤,其中一人死亡。关于6月和7月的特斯拉事故,仍然有很多新的报道...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

根据北京智能汽车产业创新中心的报告,自2013年以来,特斯拉在全球已发生数百起交通事故,共造成175人死亡。这个血淋淋的数字还没有算上今年最新的死亡事故。虽然有人为特斯拉辩护“中国每年有10万人死于车祸”,但实际数字约为6万,其中碰撞结果严重的商用车占大多数,而普通乘用车远低于直接使用计算的结果。基于特斯拉目前的保有量和车辆持续时间,发生事故和致命车祸的概率确实太高了。

至于“突然加速”和“刹不住车”,特斯拉在坚持了很长时间“都是车主误操作”的借口后,终于在中国召回,并承认是自适应巡航技术上的误判。虽然还是有“砸车主”的嫌疑,但还是免不了“打自己脸”——这只是解释了“突然加速”,恐怕“停不了车”还会重复。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

在这方面,特斯拉和马斯克的疏忽不能称之为“杀人”?

科技,突破极限敬畏生命

很多人对特斯拉的判断都是肤浅的,而批评特斯拉往往是从道德失范的角度考虑。支持特斯拉的多是指责批评者是“黑子”、“反对者派来的水军”。比如我们这篇文章,80%都是要被某些人有意无意地说是“被华为充值,用来套特斯拉”。

那是幼稚,天真!我们要追寻的是特斯拉事故的本质和背后更深远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切断再次发生的可能。那就是:科技虽然给了人类社会百年来飞速发展的机遇,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愉悦和便捷体验,但也是一把双刃剑。新的风险小的导致个体事故,重的咬着人类社会。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

而如今,特斯拉就是为了终极发展速度而违背这一规律的“开膛手”,所以“杀人犯”的帽子会被戴在它的头上。如果有一天,华为、蔚来或者小鹏违反了这条定律,那么“杀人犯”的称号就会像对待坏疽一样对待他们——此时技术的阴暗面就是一种“敌对势力”。

对于深层原因,苏青指出,主持人的“特斯拉不小心”问题并不是真正的答案。

“这不是粗心。从概率上来说,是可能的事情,只是概率的问题。对吗?你必须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现在做的系统是什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如果我们的自动驾驶系统变得更加先进,普通用户其实一开始会有一种信任新技术产品的倾向,但是一旦他尝试了,感觉不错,就会变得非常非常信任。这个时间其实是事故的开始,特斯拉(事故)其实是这样过来的。”句子不美,但对用户心理变化的把握还是很到位的。

正是因为消费者无法像机器一样准确设置应用,所以消除风险的功能应该由企业来承担。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

即使华为已经成为中国自动驾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公司之一,我们还是能从苏青的谈话中看出一种谨慎。

L4和L5的全自动驾驶一定是一个技术目标:“我相信在先进的自动驾驶推出后,这个事情会变得更加严重。那么这就会导致我们的系统设计思考一个问题:首先,无论我们如何定义这个法律责任,我们都需要整机的基本能力无限接近L4——也就是说,我们希望它能够尽可能处理所有的场景,尽可能处理尽可能多的极端场景。这是毫无疑问的。这是我们付出巨大资源和努力去做的事情。”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0

但商业应用层面一定要谨慎:“同时我们也深刻意识到,机器进入人类社会之后,尤其是中国的交通环境之后,在有限的几年甚至十年时间里,肯定会遇到一些无法处理的极端场景。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间,一定要有很强的技术角度来要求用户监督这个车,而不是完全去中心化。我说的就是这个。我们将尽力在技术上建立一个L4系统。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我们是在做生意,我们会把它限制在L 2.9。”

另一方面,特斯拉早就声称将在2021年实现正宗的L5。2016年,当theverge.com首次曝光FSD的存在时,马斯克直接表示要达到L5的最高水平。去年12月,马斯克在个人推特上提到,FSD系统允许司机在驾驶时玩视频游戏。即使在今年1月的电话会议上,他仍然表示,特斯拉将在2021年实现SAE L5无人干预自动驾驶。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1

那么,FSD L5是自动驾驶吗?错了,连L3都达不到。这一点特斯拉的法律顾问已经通过邮件向加州交管局承认了。

"从技术上来说,作为从事这一行的学生,我们必须尽力而为,这是毫无疑问的。"苏老师,看了你的文章有这个想法吗?”一个朋友这么半开玩笑地问我。

“这叫巧合。”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

在刚刚开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智能驾驶总裁苏青用了“谋杀”一词来形容特斯拉车祸。无独有偶,今年4月上海车展上也爆发了特斯拉维权事件……,所以我们写了这篇文章“从屠龙者到黑仔”,并在6月份将其扩展为杂志封面故事。

“你和华为都是特斯拉黑”,如果有这样的评价,我一点都不惊讶。然而,特斯拉的捍卫者们并不知道2019-2020年,苏青或华为对特斯拉的评价有多高。在他参加的沟通会上,甚至有人从他的话里明白了“自动驾驶是华为和特斯拉之间的世界唯一”。作为一个汽车媒体人,从8年前我反驳前任大咖“特斯拉三年内必然倒闭”到3年前我不同意“销量打到一百万特斯拉必然在半路崩溃”,我一直为特斯拉辩护。

那么是什么让很多曾经为特斯拉辩护的声音站到了批评的对立面?这涉及到很多特斯拉粉不明白的“杀手”的真正含义。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

凶手本质上不是特斯拉或马斯克,而是对技术“不设防”的辱骂态度。

马斯克所倡导的极客思维,不仅可能打破刻板印象,在探索技术与人类体验的边界上有所突破,也可能在人类关系法律法规的版图上挑战原则越位。“杀人”警告并非针对特斯拉,也是对技术本身的谨慎和反思。

“特斯拉杀人”

“很抱歉提到特斯拉。其实这几年特斯拉的事故率一直挺高的。而且从第一个被杀的人到最近被杀的人,其事故类型非常相似。”这次人工智能大会上最惊艳的话被抛了出来。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

苏青是典型的理工科直男,更喜欢用技术直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通常,这种想法令人震惊,同时,他可能不知道自己“轰动了公众”。在此,我要感谢电动星球和螃蟹的主人欧阳先生。他们录制的视频让我们反复回顾和推敲,以免依靠有限的记忆进行不准确的重录。

就像我开头说的,我们“汽车公社”/“C元”从来没有真正和华为商量过“谋杀”的提法,相信更多人心里已经有了同样的表达。而且,在《从屠龙者到黑仔》的标题中,特斯拉粉丝们可能只看到了《黑仔》沮丧的压力,却忽略了《屠龙者》有多高。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

其实苏轼本人也不乏对特斯拉的认可。

关于操作域设计(ODD),“特斯拉的ODD很大,虽然自动驾驶技术水平不高”指的是各个自动驾驶系统的前提条件和适用范围。当所有条件都满足时,自动驾驶可以保证正常运行;如果缺少任何先决条件,系统可能会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紧急停车措施或由司机手动接管。特斯拉敢于在各种场景下使用其自动驾驶功能。“影子模式”让特斯拉团队在日常应用中不断积累数据,所以有很大的胜算。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

“从本质上说,我认为我们和特斯拉在同一条轨道上。高精地图只是一种技术手段。特斯拉选择和我们一样的基本面。首先我们相信自行车智能化,然后我们相信乘用车市场。希望解决日常通勤的连续性。你可以理解,大家都是先选奇数,再提升系统等级。如果有人在思维上和我们有点像,那一定是特斯拉。”这种扩大使用范围的理念得到了苏青的认可。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

为什么现在同一赛道的“队友”都得到“杀手”的评价?

“我在这个地方使用谋杀这个词。事实上,这听起来对每个人来说都很严重。但其实你想想,如果机器进入人类社会,与人类共存,机器肯定会造成事故率。说白了,叫谋杀。只是意味着我们要把它的概率降到尽可能低。”苏青其实看得很清楚,在可预见的未来,机器在人类社会必然失败;如果用在汽车等关乎人身安全的应用上,一旦风险机制出现漏洞,自然会导致人命事故——如果是因为追求极致体验而使用不成熟的技术,或者是因为商业利益,称之为“杀人”也不为过。

在特斯拉上,最大的问题是ODD的应用范围很广。同时,特斯拉的防范机制也不够严密,安全性相对来说也没有那么强。

比如其自动驾驶芯片的计算能力,目前只有144TOPS。虽然在处理视觉上做了优化,比其他同等标签计算能力的自动驾驶系统更强,但仍然无法适应需要400TOPS甚至1,000TOPS以上的L4场景。其他厂商的自动驾驶系统大多采用保守策略。比如通用SuperCruise在驾驶员视线偏离后有三级预警机制,所以甚至投入大量资源做人脸识别信息库等研发。这些都是特斯拉缺乏的保障,也是过于信任特斯拉系统的车主频繁撞车的根本原因。

就在特斯拉的话题引起正反方争议的时候,鲜血继续流淌。4月21日,广州通报称,“4月17日,广州增城一辆特斯拉在东江大道北撞右侧水泥墙后自燃。事故造成一名副驾驶乘客当场死亡……”。5月,特斯拉在韶关发生追尾事故,一名退休警察身亡。5月17日,特斯拉车祸造成两名执勤交警受伤,其中一人死亡。关于6月和7月的特斯拉事故,仍然有很多新的报道...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

根据北京智能汽车产业创新中心的报告,自2013年以来,特斯拉在全球发生了数百起交通事故,共导致175人死亡。这个血淋淋的数字还没有算上今年最新的死亡事故。虽然有人为特斯拉辩护“中国每年有10万人死于车祸”,但实际数字约为6万,其中碰撞结果严重的商用车占大多数,而普通乘用车远低于直接使用计算的结果。基于特斯拉目前的保有量和车辆持续时间,发生事故和致命车祸的概率确实太高了。

至于“突然加速”和“刹不住车”,特斯拉在坚持了很长时间“都是车主误操作”的借口后,终于在中国召回,并承认是自适应巡航技术上的误判。虽然还是有“砸车主”的嫌疑,但还是免不了“打自己脸”——这只是解释了“突然加速”,恐怕“停不了车”还会重复。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

在这方面,特斯拉和马斯克的疏忽不能称之为“杀人”?

科技,突破极限敬畏生命

很多人对特斯拉的判断都是肤浅的,而批评特斯拉往往是从道德失范的角度考虑。支持特斯拉的多是指责批评者是“黑子”、“反对者派来的水军”。比如我们这篇文章,80%都是要被某些人有意无意地说是“被华为充值,用来套特斯拉”。

那是幼稚,天真!我们要追寻的是特斯拉事故的本质和背后更深远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切断再次发生的可能。那就是:科技虽然给了人类社会百年来飞速发展的机遇,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愉悦和便捷体验,但也是一把双刃剑。新的风险小的导致个体事故,重的咬着人类社会。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

而如今,特斯拉就是为了终极发展速度而违背这一规律的“开膛手”,所以“杀人犯”的帽子会被戴在它的头上。如果有一天,华为、蔚来或者小鹏违反了这条定律,那么“杀人犯”的称号就会像对待坏疽一样对待他们——此时技术的阴暗面就是一种“敌对势力”。

对于深层原因,苏青指出,主持人的“特斯拉不小心”问题并不是真正的答案。

“这不是粗心。从概率上来说,是可能的事情,只是概率的问题。对吗?你必须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现在做的系统是什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如果我们的自动驾驶系统变得更加先进,普通用户其实一开始会有一种信任新技术产品的倾向,但是一旦他尝试了,感觉不错,就会变得非常非常信任。这个时间其实是事故的开始,特斯拉(事故)其实是这样过来的。”句子不美,但对用户心理变化的把握还是很到位的。

正是因为消费者无法像机器一样准确设置应用,所以消除风险的功能应该由企业来承担。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

即使华为已经成为中国自动驾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公司之一,我们还是能从苏青的谈话中看出一种谨慎。

L4和L5的全自动驾驶一定是一个技术目标:“我相信在先进的自动驾驶推出后,这个事情会变得更加严重。那么这就会导致我们的系统设计思考一个问题:首先,无论我们如何定义这个法律责任,我们都需要整机的基本能力无限接近L4——也就是说,我们希望它能够尽可能处理所有的场景,尽可能处理尽可能多的极端场景。这是毫无疑问的。这是我们付出巨大资源和努力去做的事情。”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0

但商业应用层面一定要谨慎:“同时我们也深刻意识到,机器进入人类社会之后,尤其是中国的交通环境之后,在有限的几年甚至十年时间里,肯定会遇到一些无法处理的极端场景。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间,一定要有很强的技术角度来要求用户监督这个车,而不是完全去中心化。我说的就是这个。我们将尽力在技术上建立一个L4系统。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我们是在做生意,我们会把它限制在L 2.9。”

另一方面,特斯拉早就声称将在2021年实现正宗的L5。2016年,当theverge.com首次曝光FSD的存在时,马斯克直接表示要达到L5的最高水平。去年12月,马斯克在个人推特上提到,FSD系统允许司机在驾驶时玩视频游戏。即使在今年1月的电话会议上,他仍然表示,特斯拉将在2021年实现SAE L5无人干预自动驾驶。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1

那么,FSD L5是自动驾驶吗?错了,连L3都达不到。这一点特斯拉的法律顾问已经通过邮件向加州交管局承认了。

“从技术上来说,作为学生这一行的工作,我们必须尽力而为,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我们认为机器人时代会到来,我们应该做出这种努力。但另一方面,我认为不毁掉这个行业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需要让这个行业在未来五年的危险期尽可能平稳的度过。否则,我们可能是历史的罪人。”很难想象理工科男会表达出如此沉重的感情,但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 img alt = "特斯拉,北京,concept,Model Y,蔚来" src = "/eeimg/jndp/img……023030321048004437/13.jpg"/>

“廉价版”Model Y上市后,很多声音宣称“特斯拉为XX品牌电动车举起了屠刀”。但是,如果任由这种滥用技术、毫无防范的思想蔓延,“特斯拉杀人”的流血事件还会继续。

届时,众多特斯拉粉的“喜爱”恰恰会成为人类社会电气化、智能化发展的一大障碍。如果我们认为机器人时代会到来,我们应该做出这种努力。但另一方面,我认为不毁掉这个行业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需要让这个行业在未来五年的危险期尽可能平稳的度过。否则,我们可能是历史的罪人。“很难想象理工科男会表达出如此沉重的感情,但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Tesla, Beijing, concept, Model Y, Weilai4

“廉价版”Model Y上市后,很多声音宣称“特斯拉为XX品牌电动车举起了屠刀”。但是,如果任由这种滥用技术、毫无防范的思想蔓延,“特斯拉杀人”的流血事件还会继续。

届时,众多特斯拉粉的“喜爱”恰恰会成为人类社会电气化、智能化发展的一大障碍。

标签:特斯拉北京理念Model Y蔚来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松下CEO称出售特斯拉股票不会影响双方合作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松下新任CEO在7月8日表示,在该公司出售了所持有的全部特斯拉股份之后,两家企业之间的电池供应关系依然非常稳固。

1900/1/1 0:00:00
吉利的爆发力又回来了

中国汽车怎样甩掉“大而不强”的帽子?每当上升遭遇瓶颈,那么继续进步的诀窍在于:不要只去堆数字,而是切换到一个更高的维度。

1900/1/1 0:00:00
全球超400座 蔚来发布2025换电站计划

7月9日,蔚来举办了NIOPowerDay2021活动,活动现场蔚来介绍了NIOPower的发展与技术,并发布NIOPower2025换电站布局计划。

1900/1/1 0:00:00
2021上半年七大“爆冷”事件

2021年业已过半,回顾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不少,如芯片短缺限制整个汽车产业发展、跨界造车再起风云、特斯拉“维权”事件持续发酵等。

1900/1/1 0:00:00
注意力分散成开车“隐形杀手”,驾驶员安全监测引发重视

现如今,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然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一些问题的发生,如大量交通事故的发生。据数据分析,我国每年发生近20万起交通事故。

1900/1/1 0:00:00
2021十大FLAG期中考|销量最高之翻车记

由于火山老师的“离开”(他永远活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