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日本来说,目前的东京奥运会是一场全民注。不管疫情如何,他们掏空了财力,负债累累。从安倍晋三到菅义伟,最终目的都只是为了重振经济,为日本注入新的活力。
梦中的“招财猫”变成了凶猛的“吞金兽”,种种事与愿违的场景让很多人想到了“日本失去的十年”。自1992年经济泡沫破裂以来,日本经济长期低迷。接下来的十年,环境恶化,资产负债爆炸,企业投资也遇到了历史性的停顿。
有意思的是,本田作为日本汽车巨头,进入21世纪后也遭遇了“失去的十年”。不仅在模块化通用平台上出手慢,汽摩业务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大。
以2008年为分水岭,公司在中国市场奇迹的光环逐渐褪去。作为本田的“利润牛”,北美市场也开始患上“肠胃病”,业绩下滑,销量优势不再,伤透了管理层的心。
不碎,不立。
就在现任日本政府试图修复过去的“十年低迷”之际,本田在前任领导人田崎敬浩·康弘的领导下,正试图重现过去的辉煌。现在,本田复兴的使命落在了新东家洪敏的肩上。
“本田的优势不是发动机,而是工程师。”
谈到电气化改造,本田的新掌门人洪敏雄心勃勃,他的话语透露出他的自信。这位技术负责人在今年2月就任新CEO后,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大手术”,誓言拯救本田“失去的十年”。
从防守到进攻,他显然已经为本田定下了基调。三步洪敏从邦巴乡龙洪接手至今已近半年。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三步洪敏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已经颠覆了前任的战略部署。仅仅是2040年完全放弃传统燃油车的目标,就是一个激进的信号。
快速和慢速
今年4月1日,本田为洪敏的三个部门组织了一场盛大的交接仪式。在西方愚人节这个特殊的日子,这位新总统的讲话内容并不幽默。相反,整个场面是极其严肃的,因为随着三个洪敏的任命,他将在就职典礼上公开一揽子转型战略。
“我们将全力以赴保护环境和安全。”
三部洪敏在演讲开头强调的两个关键词,也是我们研究这个日本制造业巨头未来走向的前提。
这是本田在新时代的远期目标,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然而,除了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汽车业务和摩托车二轮业务,三步洪敏还突出了移动出行、清洁能源和机器人等新领域。蓝图慢慢展开,隐约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本田,更立体,更元。
我们来看看当时新掌门制定的转型节点:
在日本市场,本田计划到2030年实现所有车型的电气化改造,包括混合动力;关于电动汽车的销售比例,三步洪敏计划2030年实现纯电动汽车销售比例达到20%,2035年达到80%,2040年全面实现纯电动汽车销售。
最关键的是轻型纯电动汽车的推出。
2024年,这是三洪敏在本田轻型纯电动汽车成立仪式上设定的发布时间,而在随后的媒体采访中,相关车型对日本本土市场的重要性也被多次提及。
目前日本纯电动汽车销量仅占0.6%,混合动力汽车在日本市场仍占据领先地位。基于这种情况,三部洪敏认为,日本是本田电气化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特殊市场。无论是市场培育的维度,还是促进销售的维度,目前最关键的车型还是纯电动轻型车。
对于欧洲、北美、中国等核心市场,计划2030年纯电动销量占比达到40%,3035年达到80%,2040年达到100%。
当然,本田还计划在未来6年内投入5万亿日元用于电动化相关车辆的研发,力争成为日本第一家停止销售二氧化碳排放车辆的厂商。
就在洪敏的三次入职演讲结束后,本田内部和日本业界出现了许多批评声音,有人甚至批评其新政是一种飞跃。
面对这样的质疑,三部洪敏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在本田长期从事技术研发和管理岗位,在被指定为掌门人接班人的两到三年前,就已经开始思考公司电气化转型的实现路径。“这个决定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异想天开。我在几年前反复琢磨这件事,直到我成为新总统后才公布我的具体想法。”
接受和放弃
“一个好的策略我是动摇不了的。”
三部洪敏,一个技术出身的人,一直把本田的R&D优势作为新车制造的标准,但是当新四化的大潮如火如荼的时候,他才逐渐意识到,本田的优势不是发动机,而是工程师文化。这种文化同样适用于电气化改造的新时代。
根据最新的产品计划,本田将在2040年停止所有传统燃油车的生产。在公司内部,大多数员工仍然对过去的辉煌充满怀念。7月,三部洪敏告诉《日本经济新闻》记者,即使令人遗憾,时代的潮流也是不可阻挡的。“发展方向绝不能动摇。即使是电气化相关的核心技术,本田也有足够的信心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这一次,三部选择了改变本田自己的人生。
自前总裁田崎敬浩·康弘以来,本田一直致力于改善低利润的汽车业务,包括关闭一些低效工厂,削减落后产能和公司内部的组织变革。如果说,八乡田崎敬浩的改革只是本田大举进攻的前奏,那三个闵四郎才是推动本田从保守走向进攻的操盘手,肩负着本田历史上最艰巨的“手术”任务。能否将本田拉回进攻轨道,将是新政成败的关键。
首先是砍掉一些销量低迷的车型。
本田最近在今年6月宣布,决定取消高端车型Legend的燃油版和MPV Odyssey的燃油版,以加快在2040年前只销售纯电动和燃料电池车型的改革。联想、奥德赛等车型的生产与本田关闭埼玉县Asayama工厂的计划同时终止,该工厂的其他车型将移交给其他生产基地。
其次,调整燃料电池汽车的战略路径。
根据三民宏的计划,本田将停止生产氢燃料电池……但本田和通用汽车联合开发氢燃料汽车的项目并未暂停,未来还将推出新车型。
当丰田在氢燃料电池领域使用Mirai未来组合模式时,属于日系阵营的本田自然不甘落后。2016年发布氢燃料电池版Clarity。当时这款车型的价格约为783万日元,比较贵,加氢站等硬件配套也不到位,销量一度低迷。
2013年起,本田开始与通用汽车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展开合作,并于2017年共同成立了燃料电池汽车合资公司。尽管本田自己已经按下了氢燃料电池车型的生产暂停按钮,但该公司的R&D和相关领域的销售业务将继续与通用汽车保持密切合作。
最后,采取了更加开放的合作策略。
与同属日系阵营的丰田、日产相比,本田这两年对自己一直奉行的“不结盟战略”感到越来越恐慌。
近年来,丰田与铃木、斯巴鲁、大发、马自达等企业的资本合作越来越密切,日产和三菱也结盟多年。业内普遍认为“只有年销量1000万辆的企业或联盟,才能在四化时代生存”。目前,本田在大规模生产和成本分摊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越来越多。
事实上,本田并没有完全执行孤立发展的“单一政策”。他们在传统燃油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与通用汽车合作,还入股了丰田和软银联合发起的出行服务公司MONET。但汽车制造作为核心业务,在资本层面一直是独立的。由于过去的独身主义倾向和不断增加的R&D费用,本田仍然难以融入新四化最艰难的斗争。
7月初,三部洪敏表示,本田愿意组成新的联盟来实现电动汽车业务的盈利。如果可以通过联盟尽快完成既定的转型目标,那么公司愿意以开放的心态组建或加入新的联盟。
寻找新的价值
三部洪敏长期处于本田技术研发的管理一线,深谙战略布局和公司管理,近年来还主导了本田与通用汽车、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的技术合作。业界普遍认为,本田将研发一把手提拔为公司新掌门人,是加速新四化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现实选择。
对于改革,三部洪敏有自己的想法。
在他看来,纯电动汽车在操控性等基本性能上很难与传统燃油汽车有所区别。未来,汽车厂商能否提供包括移动互联网在内的“新空间价值”,将是下一轮竞争的终极较量。“软件能力是本田必须紧紧抓住的东西。我们应该用软件创造新的价值,弥补硬件无法实现的差异。”
衡量转型成败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利润率。
三部洪敏在公布2020财年(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业绩的记者会上表示,即使在电气化转型最困难的年份,也希望本田的合并营业利润率能维持在7%左右。不过,三部洪敏也坦承,本田尚未制定出实现这一利润目标的具体措施。
达到这个数字并不容易。本田2019财年和2020财年的营业利润率分别为4.2%和5%。由于芯片短缺等负面因素,2021财年的营业利润率预计为4……日本媒体曾经算过一笔账。通过生产端的改革,2021财年本田的年产能将降至500万辆。假设营业收入能达到此前预计的15.2万亿日元,利润也将增加4000亿日元,增长约60%,从而实现7%的营业利润率。
0
利润率提升的难点在哪里?
重建业绩不佳的四轮业务是未来提高利润率的关键。长期以来,本田二轮业务的利润率高达10%以上,但四轮业务长期徘徊在1%-2%,成为整体利润率的最大绊脚石。
此外,本田的结构改革已初见成效,公司很难通过抑制投资和降低成本来继续增加利润。“节流”的效果已经接近天花板,只能靠销售维度的“开源”来促进利润。
1
那么,如何开源呢?
一方面是陆续推出新车型,把整体销售盘子做大;另一方面,是中大型车对提升利润贡献更大的<:大型车尤其是SUV车型的销售占比。对于日本来说,目前的东京奥运会是一场全民注。不管疫情如何,他们掏空了财力,负债累累。从安倍晋三到菅义伟,最终目的都只是为了重振经济,为日本注入新的活力。
梦中的“招财猫”变成了凶猛的“吞金兽”,种种事与愿违的场景让很多人想到了“日本失去的十年”。自1992年经济泡沫破裂以来,日本经济长期低迷。接下来的十年,环境恶化,资产负债爆炸,企业投资也遇到了历史性的停顿。
有意思的是,本田作为日本汽车巨头,进入21世纪后也遭遇了“失去的十年”。不仅在模块化通用平台上出手慢,汽摩业务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大。
以2008年为分水岭,公司在中国市场奇迹的光环逐渐褪去。作为本田的“利润牛”,北美市场也开始患上“肠胃病”,业绩下滑,销量优势不再,伤透了管理层的心。
不碎,不立。
就在现任日本政府试图修复过去的“十年低迷”之际,本田在前任领导人田崎敬浩·康弘的领导下,正试图重现过去的辉煌。现在,本田复兴的使命落在了新东家洪敏的肩上。
“本田的优势不是发动机,而是工程师。”
谈到电气化改造,本田的新掌门人洪敏雄心勃勃,他的话语透露出他的自信。这位技术负责人在今年2月就任新CEO后,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大手术”,誓言拯救本田“失去的十年”。
从防守到进攻,他显然已经为本田定下了基调。三步洪敏从邦巴乡龙洪接手至今已近半年。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三步洪敏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已经颠覆了前任的战略部署。仅仅是2040年完全放弃传统燃油车的目标,就是一个激进的信号。
快速和慢速
今年4月1日,本田为洪敏的三个部门组织了一场盛大的交接仪式。在西方愚人节这个特殊的日子,这位新总统的讲话内容并不幽默。相反,整个场面是极其严肃的,因为随着三个洪敏的任命,他将在就职典礼上公开一揽子转型战略。
“我们将全力以赴保护环境和安全。”
三部洪敏在演讲开头强调的两个关键词,也是我们研究这个日本制造业巨头未来走向的前提。
这是本田在新时代的远期目标,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然而,除了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汽车业务和摩托车二轮业务,三步洪敏还突出了移动出行、清洁能源和机器人等新领域。蓝图慢慢展开,隐约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本田,更立体,更元。
我们来看看当时新掌门制定的转型节点:
在日本市场,本田计划到2030年实现所有车型的电气化改造,包括混合动力;关于电动汽车的销售比例,三步洪敏计划2030年实现纯电动汽车销售比例达到20%,2035年达到80%,2040年全面实现纯电动汽车销售。
最关键的是轻型纯电动汽车的推出。
2024年,这是三洪敏在本田轻型纯电动汽车成立仪式上设定的发布时间,而在随后的媒体采访中,相关车型对日本本土市场的重要性也被多次提及。
目前日本纯电动汽车销量仅占0.6%,混合动力汽车在日本市场仍占据领先地位。基于这种情况,三部洪敏认为,日本是本田电气化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特殊市场。无论是市场培育的维度,还是促进销售的维度,目前最关键的车型还是纯电动轻型车。
对于欧洲、北美、中国等核心市场,计划2030年纯电动销量占比达到40%,3035年达到80%,2040年达到100%。
当然,本田还计划在未来6年内投入5万亿日元用于电动化相关车辆的研发,力争成为日本第一家停止销售二氧化碳排放车辆的厂商。
就在洪敏的三次入职演讲结束后,本田内部和日本业界出现了许多批评声音,有人甚至批评其新政是一种飞跃。
面对这样的质疑,三部洪敏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在本田长期从事技术研发和管理岗位,在被指定为掌门人接班人的两到三年前,就已经开始思考公司电气化转型的实现路径。“这个决定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异想天开。我在几年前反复琢磨这件事,直到我成为新总统后才公布我的具体想法。”
接受和放弃
“一个好的策略我是动摇不了的。”
三部洪敏,一个技术出身的人,一直把本田的R&D优势作为新车制造的标准,但是当新四化的大潮如火如荼的时候,他才逐渐意识到,本田的优势不是发动机,而是工程师文化。这种文化同样适用于电气化改造的新时代。
根据最新的产品计划,本田将在2040年停止所有传统燃油车的生产。在公司内部,大多数员工仍然对过去的辉煌充满怀念。7月,三部洪敏告诉《日本经济新闻》记者,即使令人遗憾,时代的潮流也是不可阻挡的。“发展方向绝不能动摇。即使是电气化相关的核心技术,本田也有足够的信心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这一次,三部选择了改变本田自己的人生。
自前总裁田崎敬浩·康弘以来,本田一直致力于改善低利润的汽车业务,包括关闭一些低效工厂,削减落后产能和公司内部的组织变革。如果说,八乡田崎敬浩的改革只是本田大举进攻的前奏,那三个闵四郎才是推动本田从保守走向进攻的操盘手,肩负着本田历史上最艰巨的“手术”任务。能否将本田拉回进攻轨道,将是新政成败的关键。
首先是砍掉一些销量低迷的车型。
本田最近在今年6月宣布,决定取消高端车型Legend的燃油版和MPV Odyssey的燃油版,以加快在2040年前只销售纯电动和燃料电池车型的改革。联想、奥德赛等车型的生产与本田关闭埼玉县Asayama工厂的计划同时终止,该工厂的其他车型将移交给其他生产基地。
其次,调整燃料电池汽车的战略路径。
根据三民宏的计划,本田将停止生产氢燃料电池……但本田和通用汽车联合开发氢燃料汽车的项目并未暂停,未来还将推出新车型。
当丰田在氢燃料电池领域使用Mirai未来组合模式时,属于日系阵营的本田自然不甘落后。2016年发布氢燃料电池版Clarity。当时这款车型的价格约为783万日元,比较贵,加氢站等硬件配套也不到位,销量一度低迷。
2013年起,本田开始与通用汽车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展开合作,并于2017年共同成立了燃料电池汽车合资公司。尽管本田自己已经按下了氢燃料电池车型的生产暂停按钮,但该公司的R&D和相关领域的销售业务将继续与通用汽车保持密切合作。
最后,采取了更加开放的合作策略。
与同属日系阵营的丰田、日产相比,本田这两年对自己一直奉行的“不结盟战略”感到越来越恐慌。
近年来,丰田与铃木、斯巴鲁、大发、马自达等企业的资本合作越来越密切,日产和三菱也结盟多年。业内普遍认为“只有年销量1000万辆的企业或联盟,才能在四化时代生存”。目前,本田在大规模生产和成本分摊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越来越多。
事实上,本田并没有完全执行孤立发展的“单一政策”。他们在传统燃油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与通用汽车合作,还入股了丰田和软银联合发起的出行服务公司MONET。但汽车制造作为核心业务,在资本层面一直是独立的。由于过去的独身主义倾向和不断增加的R&D费用,本田仍然难以融入新四化最艰难的斗争。
7月初,三部洪敏表示,本田愿意组成新的联盟来实现电动汽车业务的盈利。如果可以通过联盟尽快完成既定的转型目标,那么公司愿意以开放的心态组建或加入新的联盟。
寻找新的价值
三部洪敏长期处于本田技术研发的管理一线,深谙战略布局和公司管理,近年来还主导了本田与通用汽车、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的技术合作。业界普遍认为,本田将研发一把手提拔为公司新掌门人,是加速新四化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现实选择。
对于改革,三部洪敏有自己的想法。
在他看来,纯电动汽车在操控性等基本性能上很难与传统燃油汽车有所区别。未来,汽车厂商能否提供包括移动互联网在内的“新空间价值”,将是下一轮竞争的终极较量。“软件能力是本田必须紧紧抓住的东西。我们应该用软件创造新的价值,弥补硬件无法实现的差异。”
衡量转型成败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利润率。
三部洪敏在公布2020财年(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业绩的记者会上表示,即使在电气化转型最困难的年份,也希望本田的合并营业利润率能维持在7%左右。不过,三部洪敏也坦承,本田尚未制定出实现这一利润目标的具体措施。
达到这个数字并不容易。本田2019财年和2020财年的营业利润率分别为4.2%和5%。由于芯片短缺等负面因素,2021财年的营业利润率预计为4……日本媒体曾经算过一笔账。通过生产端的改革,2021财年本田的年产能将降至500万辆。假设营业收入能达到此前预计的15.2万亿日元,利润也将增加4000亿日元,增长约60%,从而实现7%的营业利润率。
0
利润率提升的难点在哪里?
重建业绩不佳的四轮业务是未来提高利润率的关键。长期以来,本田二轮业务的利润率高达10%以上,但四轮业务长期徘徊在1%-2%,成为整体利润率的最大绊脚石。
此外,本田的结构改革已初见成效,公司很难通过抑制投资和降低成本来继续增加利润。“节流”的效果已经接近天花板,只能靠销售维度的“开源”来促进利润。
1
那么,如何开源呢?
一方面是陆续推出新车型,把整体销售盘子做大;另一方面,是中大型车对提升利润贡献更大的<:大型车尤其是SUV车型的销售占比。但是,三步洪敏自己也很清楚,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去积累。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要实现7%的目标,本田不仅要应对开发和生产成本高昂的电气化转型,还要兼顾碳中和与盈利这两个新目标。
4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回顾本田发展史的风风雨雨,历代总裁各有功过,各有时代使命。
以1990年上任的第四代社长川本野彦为例,他在履新后也曾被泡沫经济、日元升值等不利因素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最终通过R&D和生产改革推出了奥德赛、CR-V等热销车型。经过八年的努力,他终于恢复了公司后期的发展势头。
关于第五代社长田崎敬浩八乡的大胆改革,我们在《死忠赤字,本田汽车业务改革进入最艰难时刻》、《手术中的本田:当工匠们为自己举刀》等文章中也有详细梳理。最令人肃然起敬的是,面对公司内部“研究院”和“商业运营”两派的复杂斗争,田崎敬浩八乡终于下定决心开始组织架构调整,转战至高技术研究院。
5
三步洪敏面临的主要改革课题是加速电气化改造、提升汽车业务收入和探索外部联盟模式。
每门学科周期都很长,注定很难。作为一个激进分子,三步洪敏冲到了轨道转换的最前沿。这次他能带领本田走多远?但是,三步洪敏自己也很清楚,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去积累。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要实现7%的目标,本田不仅要应对开发和生产成本高昂的电气化转型,还要兼顾碳中和与盈利这两个新目标。
4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回顾本田发展史的风风雨雨,历代总裁各有功过,各有时代使命。
以1990年上任的第四代社长川本野彦为例,他在履新后也曾被泡沫经济、日元升值等不利因素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最终通过R&D和生产改革推出了奥德赛、CR-V等热销车型。经过八年的努力,他终于恢复了公司后期的发展势头。
关于第五代社长田崎敬浩八乡的大胆改革,我们在《死忠赤字,本田汽车业务改革进入最艰难时刻》、《手术中的本田:当工匠们为自己举刀》等文章中也有详细梳理。最令人肃然起敬的是,面对公司内部“研究院”和“商业运营”两派的复杂斗争,田崎敬浩八乡终于下定决心开始组织架构调整,转战至高技术研究院。
5
三步洪敏面临的主要改革课题是加速电气化改造、提升汽车业务收入和探索外部联盟模式。
每门学科周期都很长,注定很难。作为一个激进分子,三步洪敏冲到了轨道转换的最前沿。这次他能带领本田走多远?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ElonMusk)日前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指出,公司正在进行“长期转变”,即在其储能产品和一些入门级电动汽车中使用更成熟、更便宜的磷酸铁锂电池(LFP)电池。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WorcesterPolytechnicInstitute,WPI)的一名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师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授予的CAREER奖,
1900/1/1 0:00:007月29日,微信号“上海嘉定”发布消息称,上海市外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于7月28日举行,嘉定区委副书记、区长高香代表嘉定区政府,就6个外资项目与签约代表签订意向投资协议,本次签约项目投资总额9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阿斯顿马丁提高了其SUV车型在中国的销量,帮助该公司第二季度业绩超出了预期。此外,该公司还成功避开了困扰着整个汽车行业的芯片危机。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7月28日,印度最大汽车制造商玛鲁蒂铃木发布了最新财报,结果显示,在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第一财季中,其净利润为44亿卢比,低于分析师的预期。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特斯拉联合创始人JBStraubel建立的电池回收初创企业RedwoodMaterials完成了最新一轮的融资,金额超过7亿美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