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的发布会主要是分阶段向股东说明,吸引新的投资者。这已经是正常的行业惯例,创维的汽车也是如此。
发布会的热闹也暴露了资金链的隐忧。知情人士透露:黄鸿升前期“空手套白狼”运作的创维汽车(三个月前名为江苏凯沃汽车),未能兑现与徐州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徐州经开区)的对协议,导致徐州经开区投资比预期少3亿元,也使黄鸿升的创业项目陷入资金瓶颈。
当然,黄鸿升作为创维集团的大股东,也不是没钱。只是放弃他自己的钱的问题。“空手套白狼”还能继续吗?就看你能不能演好戏了。市场缺的是好项目。
对于创维汽车来说,最大的问题除了销量,还有生产资质的问题。造车资质久未取得,只能用南京金龙的牌照“挂狗肉”。本质上,造车是违法的。
黄鸿升的梦想是进行人生中的第二次创业,这看起来很棒,但现实却很琐碎。徐州经开区和投资人都不是傻子。创维做汽车,资本市场的故事还能继续吗?
渠道支撑的销量和“张观戴笠”的非法造车资质
“关于创维的车,徐州经开区已经通过政府投资平台郭盛公司投资了6.3亿。”知情人士透露。“按照原来的规划,徐州经开区的出资要达到9亿元以上。但因为对协议中的销量没有如期完成,徐州造车资质也没有兑现,徐州经开区只投入了600多万。
公开资料显示,创维汽车(包括江苏凯沃汽车)自去年新车上市以来,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就超过1000辆。粤冠车市从内部人士处证实,这1000多辆车大部分卖给了经销商,租给了政府。
据知情人士透露,创维的网络管理相当混乱,为了实现自己的销售而牺牲渠道商的利益。
创维汽车对经销商加盟没有限制,尤其是二三四线城市的经销商。只要有人愿意投资,就会加入。一个经销商只需要批发3到5辆车就可以给销售资质。能发展一个是一个,通过经销商消费销售。
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第一个买车之前,开了第二个。去年10月下线,销量1000多辆,渠道60多个。而且布局极不合理。一个小县城就有两三个,比如苏州常州。已经有两家了,两家相距不过三公里,属于同一个商圈。
知情人士透露,这不仅是徐州经开区减少投资的主要问题,还有生产资质问题。明明是徐州基地生产的车辆产品,却要在南京拍照才能拿证;明明是南京的资质,生产基地却在徐州。这是徐州经开区心中的痛,也是黄鸿升靠着这棵大树——徐州经开区不积极出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知情人士透露:创维的整车生产资质是借用南京金龙客车,而徐州凯沃只有零部件的生产资质。异地扩产需要产地产能不够,但南京金龙没有组装厂。所以每次徐州生产的车运到南京拍照拿证,其实都是非法营运。
“空手套白狼”二次创业是梦想还是投机
知情人士透露,创维造车资金已经捉襟见肘。因为对于这样规模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来说,供应商在资金方面的要求本来就很高,一般都要求先付款后交货。另外,销量不好,产品周转不上,资金链面临紧张。
甚至有消息称,创维的汽车账户现在只有几千万的流动资金,新车要到明年1月份才能上市。如果不能资助,可能会戛然而止。
7月27日,65岁的创维集团创始人黄鸿升在创维汽车新品发布会上,依然谈到自己二次创业、造车的愿景和目标,依然激情满满。
当然,这只是给投资者看的。投资者能否相信,决定了他们的“空手套白狼”之举能否走下去。
进入汽车行业,有人说是黄鸿升的梦想,他将二次创业。但我看不出黄鸿升的诚意,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他抓住机会的“投机”。
回顾黄鸿升的历史,“彩电大王”黄鸿升因创维电视而成名。2004年,黄鸿升因串谋盗窃和创维5000多万港元被香港廉政公署调查,2006年被判入狱6年。出狱后,他不能再担任创维的法定代表人,但黄鸿升仍是创维的最大股东。
能理解黄鸿升进军汽车行业的人都知道,这跟他的梦想有多大关系,但跟地方政府补贴和地方政府羊毛有很大关系。
自从收购南汽金龙,涉足汽车产业后,黄鸿升就善于利用地方政府的各种鼓励和扶持政策,利用汽车产业赚钱。
黄鸿升的第一个汽车项目是南京金龙。
2010年,黄鸿升低调出狱后,抛售1亿股创维股票,套现约9亿港元,成立创元天地(中国)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创元天地”)。
2011年,创元天地重组南京金龙,持股60%,之后继续增持至88%。厦门金龙和南京东宇的持股比例最终被稀释至3.6%和8.4%。
重组后,南京金龙一年后顺利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当时新能源刚刚起步,在公交项目上获得政府补贴是非常好的商机。”知情人士认为,黄鸿升毕竟是一名商人,他有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公车补贴方面,一辆100万的公车,补贴105万,主机厂生产出来就可以直接赚钱。补贴超过售价。
也正是在这样的高额补贴下,公车成为重灾区。有些汽车没有配备电池。有了车架号,他们可以直接拿到补贴。只是在造假被曝光后,大量企业面临罚款。
“其实当时所有的客车厂家都是这么做的,只是程度不同,是否及时叫停。”据知情人士透露,最坏的结果是……总经理像苏州金龙一样跳楼自杀。
无独有偶,2016年5月,在财政部等相关部委联合批准对车企补进行调查时,位于黄鸿升的南京创元天地更名为凯沃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凯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金龙低调更换标识,“南京金龙”字样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凯沃汽车。
这也让南京金龙侥幸逃脱。但近年来,随着公交补贴的下降,凯沃汽车在公交优势板块面临资金压力,必须寻找新的资金来源。按照原计划,凯沃汽车2018年正式宣布IPO,冲击a股,计划融资2亿元,但至今未果,客车行业只支付三分之一,这也让凯沃资金链紧张,连工资都迟迟不发。
黄鸿升汽车板块的另一个项目是新能源物流车,前期也有国家补贴。但随着奇瑞吉利等老牌汽车企业的进入,竞争越来越大。
黄鸿升的算盘打得很好。如果创维汽车(江苏凯沃,凯沃汽车的乘用车)的项目能成功,一切都可以解决。创维汽车在黄鸿升是一个不赚钱的项目。徐州经开区的土地是无偿的,投资是徐州经开区的,工厂设备和人员的工资都是由徐州经开区的资金来执行。如果创维的产品卖得好,徐州经开区的钱可以支撑,资本也加入进来,那么项目就“空手套白狼”地启动了,钱不够用,于是黄鸿升自己不用出一分钱就完成了汽车帝国的构建。但是产品没有市场,生产资质也没有着落。由于相应的对协议,徐州经开区承诺的配套资金无法获得,黄鸿升只能再次进行大规模融资。
算上黄鸿升在汽车制造帝国中的份额吧!真的造车测试!发布会上,黄鸿升齐昊发布了创维汽车1-3-3-3的宏伟目标,即创维汽车已投入100亿元建立商务和乘客两用生态系统;未来他将再投入300亿实现创维汽车前10的目标,届时挂钩资本市场市值将达到3000亿。他将再奋斗30年,培养企业家队伍,见证2049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残酷。黄鸿升的汽车业务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先不说初期投资是否有水分(据知情人士透露,黄鸿升本人没有为乘用车出一分钱,全部由徐州经开区投资)。后期产品的竞争力如何?消费者为什么买单?
创维汽车的中坚力量是野马汽车的团队。知情人士透露,不仅没有大型代工经验,而且内斗激烈。随着各地新能源项目的如雷贯耳,地方政府越来越谨慎,地方政府的钱也越来越难拿。徐州经开区在房地产上集中支持合格的麦基汽车,忽视不合格的创维汽车是合理的。
当然可以,但黄鸿升作为创维汽车的投资者,同时也是两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他完全有能力将创维汽车从资金链的困境中拯救出来。然而,黄鸿升愿意用真金白银投资吗?
财务上,2020年创维集团实现营收400.93亿元,同比增长7.6%,净利润18.35亿元,同比增长77.98%。2020年创维数字营收85.1亿,同比下滑4.4%,归母净利润3.8亿。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无论融资能否成功,黄鸿升都不会亏钱,投资人在汽车项目上肯定能捞到不少羊毛。
首先,创维黄鸿升并没有为此买单,而是当地政府投资的。创维汽车使用的软件系统属于创维酷开,创维酷开的车载系统负责人是黄鸿升之子金霖。
第二,在投资汽车项目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地方政府的配套房地产项目。知情人士透露:“基地布局在哪里,配套项目建在哪里?”以南京为例,黄鸿升还是南京创元天地建设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黄鸿升创元天地境内,有南京怡华房地产开发公司、南通深商置业有限公司等多家房地产相关企业..
第三,日常成本,据知情人士透露,三个月前,凯沃品牌变更为创维品牌,江苏凯沃拿出2800万,相当于黄鸿升从徐州经开区投资的江苏凯沃套现2800万。
关羽车市认为,汽车圈不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和完善的计划,但“挥霍越来越有吸引力”。无论是政府、投资者还是经销商,擦亮眼睛才是正途。庞大的发布会主要是分阶段向股东说明,吸引新的投资者。这已经是正常的行业惯例,创维的汽车也是如此。
发布会的热闹也暴露了资金链的隐忧。知情人士透露:黄鸿升前期“空手套白狼”运作的创维汽车(三个月前名为江苏凯沃汽车),未能兑现与徐州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徐州经开区)的对协议,导致徐州经开区投资比预期少3亿元,也使黄鸿升的创业项目陷入资金瓶颈。
当然,黄鸿升作为创维集团的大股东,也不是没钱。只是放弃他自己的钱的问题。“空手套白狼”还能继续吗?就看你能不能演好戏了。市场缺的是好项目。
对于创维汽车来说,最大的问题除了销量,还有生产资质的问题。长期以来,没有获得制造汽车的资格……时间,所以只能用南京金龙的牌照“卖狗肉”。本质上,造车是违法的。
黄鸿升的梦想是进行人生中的第二次创业,这看起来很棒,但现实却很琐碎。徐州经开区和投资人都不是傻子。创维做汽车,资本市场的故事还能继续吗?
渠道支撑的销量和“张观戴笠”的非法造车资质
“关于创维的车,徐州经开区已经通过政府投资平台郭盛公司投资了6.3亿。”知情人士透露。“按照原来的规划,徐州经开区的出资要达到9亿元以上。但因为对协议中的销量没有如期完成,徐州造车资质也没有兑现,徐州经开区只投入了600多万。
公开资料显示,创维汽车(包括江苏凯沃汽车)自去年新车上市以来,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就超过1000辆。粤冠车市从内部人士处证实,这1000多辆车大部分卖给了经销商,租给了政府。
据知情人士透露,创维的网络管理相当混乱,为了实现自己的销售而牺牲渠道商的利益。
创维汽车对经销商加盟没有限制,尤其是二三四线城市的经销商。只要有人愿意投资,就会加入。一个经销商只需要批发3到5辆车就可以给销售资质。能发展一个是一个,通过经销商消费销售。
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第一个买车之前,开了第二个。去年10月下线,销量1000多辆,渠道60多个。而且布局极不合理。一个小县城就有两三个,比如苏州常州。已经有两家了,两家相距不过三公里,属于同一个商圈。
知情人士透露,这不仅是徐州经开区减少投资的主要问题,还有生产资质问题。明明是徐州基地生产的车辆产品,却要在南京拍照才能拿证;明明是南京的资质,生产基地却在徐州。这是徐州经开区心中的痛,也是黄鸿升靠着这棵大树——徐州经开区不积极出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知情人士透露:创维的整车生产资质是借用南京金龙客车,而徐州凯沃只有零部件的生产资质。异地扩产需要产地产能不够,但南京金龙没有组装厂。所以每次徐州生产的车运到南京拍照拿证,其实都是非法营运。
“空手套白狼”二次创业是梦想还是投机
知情人士透露,创维造车资金已经捉襟见肘。因为对于这样规模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来说,供应商在资金方面的要求本来就很高,一般都要求先付款后交货。另外,销量不好,产品周转不上,资金链面临紧张。
甚至有消息称,创维的汽车账户现在只有几千万的流动资金,新车要到明年1月份才能上市。如果不能资助,可能会戛然而止。
7月27日,65岁的创维集团创始人黄鸿升在创维汽车新品发布会上,依然谈到自己二次创业、造车的愿景和目标,依然激情满满。
当然,这只是给投资者看的。投资者能否相信,决定了他们的“空手套白狼”之举能否走下去。
进入汽车行业,有人说是黄鸿升的梦想,他将二次创业。但我看不出黄鸿升的诚意,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他抓住机会的“投机”。
回顾黄鸿升的历史,“彩电大王”黄鸿升因创维电视而成名。2004年,黄鸿升因串谋盗窃和创维5000多万港元被香港廉政公署调查,2006年被判入狱6年。出狱后,他不能再担任创维的法定代表人,但黄鸿升仍是创维的最大股东。
能理解黄鸿升进军汽车行业的人都知道,这跟他的梦想有多大关系,但跟地方政府补贴和地方政府羊毛有很大关系。
自从收购南汽金龙,涉足汽车产业后,黄鸿升就善于利用地方政府的各种鼓励和扶持政策,利用汽车产业赚钱。
黄鸿升的第一个汽车项目是南京金龙。
2010年,黄鸿升低调出狱后,抛售1亿股创维股票,套现约9亿港元,成立创元天地(中国)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创元天地”)。
2011年,创元天地重组南京金龙,持股60%,之后继续增持至88%。厦门金龙和南京东宇的持股比例最终被稀释至3.6%和8.4%。
重组后,南京金龙一年后顺利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当时新能源刚刚起步,在公交项目上获得政府补贴是非常好的商机。”知情人士认为,黄鸿升毕竟是一名商人,他有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公车补贴方面,一辆100万的公车,补贴105万,主机厂生产出来就可以直接赚钱。补贴超过售价。
也正是在这样的高额补贴下,公车成为重灾区。有些汽车没有配备电池。有了车架号,他们可以直接拿到补贴。只是在造假被曝光后,大量企业面临罚款。
“其实当时所有的客车厂家都是这么做的,只是程度不同,是否及时叫停。”据知情人士透露,最坏的结果是……总经理像苏州金龙一样跳楼自杀。
无独有偶,2016年5月,在财政部等相关部委联合批准对车企补进行调查时,位于黄鸿升的南京创元天地更名为凯沃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凯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金龙低调更换标识,“南京金龙”字样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凯沃汽车。
这也让南京金龙侥幸逃脱。但近年来,随着公交补贴的下降,凯沃汽车在公交优势板块面临资金压力,必须寻找新的资金来源。按照原计划,凯沃汽车2018年正式宣布IPO,冲击a股,计划融资2亿元,但至今未果,客车行业只支付三分之一,这也让凯沃资金链紧张,连工资都迟迟不发。
黄鸿升汽车板块的另一个项目是新能源物流车,前期也有国家补贴。但随着奇瑞吉利等老牌汽车企业的进入,竞争越来越大。
黄鸿升的算盘打得很好。如果创维汽车(江苏凯沃,凯沃汽车的乘用车)的项目能成功,一切都可以解决。创维汽车在黄鸿升是一个不赚钱的项目。徐州经开区的土地是无偿的,投资是徐州经开区的,工厂设备和人员的工资都是由徐州经开区的资金来执行。如果创维的产品卖得好,徐州经开区的钱可以支撑,资本也加入进来,那么项目就“空手套白狼”地启动了,钱不够用,于是黄鸿升自己不用出一分钱就完成了汽车帝国的构建。但是产品没有市场,生产资质也没有着落。由于相应的对协议,徐州经开区承诺的配套资金无法获得,黄鸿升只能再次进行大规模融资。
算上黄鸿升在汽车制造帝国中的份额吧!真的造车测试!发布会上,黄鸿升齐昊发布了创维汽车1-3-3-3的宏伟目标,即创维汽车已投入100亿元建立商务和乘客两用生态系统;未来他将再投入300亿实现创维汽车前10的目标,届时挂钩资本市场市值将达到3000亿。他将再奋斗30年,培养企业家队伍,见证2049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残酷。黄鸿升的汽车业务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先不说初期投资是否有水分(据知情人士透露,黄鸿升本人没有为乘用车出一分钱,全部由徐州经开区投资)。后期产品的竞争力如何?消费者为什么买单?
创维汽车的中坚力量是野马汽车的团队。知情人士透露,不仅没有大型代工经验,而且内斗激烈。随着各地新能源项目的如雷贯耳,地方政府越来越谨慎,地方政府的钱也越来越难拿。徐州经开区在房地产上集中支持合格的麦基汽车,忽视不合格的创维汽车是合理的。
当然可以,但黄鸿升作为创维汽车的投资者,同时也是两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他完全有能力将创维汽车从资金链的困境中拯救出来。然而,黄鸿升愿意用真金白银投资吗?
财务上,2020年创维集团实现营收400.93亿元,同比增长7.6%,净利润18.35亿元,同比增长77.98%。2020年创维数字营收85.1亿,同比下滑4.4%,归母净利润3.8亿。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无论融资能否成功,黄鸿升都不会亏钱,投资人在汽车项目上肯定能捞到不少羊毛。
首先,创维黄鸿升并没有为此买单,而是当地政府投资的。创维汽车使用的软件系统属于创维酷开,创维酷开的车载系统负责人是黄鸿升之子金霖。
第二,在投资汽车项目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地方政府的配套房地产项目。知情人士透露:“基地布局在哪里,配套项目建在哪里?”以南京为例,黄鸿升还是南京创元天地建设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黄鸿升创元天地境内,有南京怡华房地产开发公司、南通深商置业有限公司等多家房地产相关企业..
第三,日常成本,据知情人士透露,三个月前,凯沃品牌变更为创维品牌,江苏凯沃拿出2800万,相当于黄鸿升从徐州经开区投资的江苏凯沃套现2800万。
关羽车市认为,汽车圈不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和完善的计划,但“挥霍越来越有吸引力”。无论是政府、投资者还是经销商,擦亮眼睛才是正途。
日前有媒体报道,广汽丰田iA丰田agt
1900/1/1 0:00:00新能源汽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动力性、经济性、通用性、安全性是主机厂共性需求点。
1900/1/1 0:00:008月3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称,针对汽车芯片市场哄抬炒作、价格高企等突出问题,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价格监测和举报线索,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
1900/1/1 0:00:00平心而论,已经很久没有像昨晚那般兴奋了北京时间8月1日晚8点50分,站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的跑道上,苏炳添刚刚创造了历史。
1900/1/1 0:00:007月30日,中国电子商会智能电动汽车专委会、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新能源汽车委员会在京联合举办了“2021年二季度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售销量数据发布会”。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大众汽车正不断加强其在汽车软件集成方面的专业知识。目前,高性能汽车功能只能通过将许多单独的软件和硬件组件互联实现。因此集成这些组件并进行测试是大众汽车的一项关键开发任务。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