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逝者 | 沉痛悼念中国汽车产业领军人物王秉刚先生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2021年8月4日上午,我们接到噩耗,我国汽车试验与可靠性技术的重要奠基人、我国清洁汽车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领军人物王炳刚于8月3日晚逝世,享年83岁。

faw

王炳刚接受盖世汽车等媒体采访;图片来源: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

回顾王老的一生,他于1938年3月出生于福建福州。1960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第二年就在第一汽车厂工作。直至1991年,任长春汽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海南试验场主任。

1991年至1999年加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其间历任该中心副主任、主任,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汽车质量管理协会副理事长、理事,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电动汽车标准化分会主任委员。为享受“国务院特岗”专家,授予“中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

1999年,王老退休了,但他并没有离开汽车行业。曾任国家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科技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总体组组长,被科技部授予“国家清洁汽车行动特别贡献奖”;

2009年后,任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督咨询专家组组长,中德可再生交通能源合作项目中方协调员;

2011年任四部委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监管专家组组长、科技部科技项目专员交通组组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顾问;2014年起任国家电动乘用车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曾任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随后,他继续活跃在汽车行业,为我国汽车测试技术的发展和汽车的转型升级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他的贡献,他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机械部和一汽的多项科学技术奖。2019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奖章”。

重要贡献

具体来说,他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一是提高整车试验和可靠性技术试验水平,二是推动我国清洁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

早在1965年,王炳刚就带领团队在新疆和西藏首次完成了中国汽车的“三高”试验,即高原(海拔5000m)、寒冷(-50℃)和高热试验(45℃)。他带领的试验团队建立了我国最早的车辆试验方法标准体系,自主研发了大型底盘测功机和货车测功机拖车,奠定了我国车辆试验技术的基础。

随后,1982年至1985年,负责完成中国汽车路面谱研究项目。他根据海南岛、新疆和东北地区实测路面不平度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中国汽车路面谱图,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疲劳强度设计、振动与乘坐舒适性研究、可靠性与寿命试验、试验场可靠性道路设计等领域。

他带领研究团队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设计出符合我国道路光谱特性的可靠性试验路面,比国际上主流使用的实际路面仿制方法更具典型性和先进性,目前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已应用于第一汽车厂试验场、海南汽车试验场、交通部汽车试验场等可靠性试验道路。海南试验场可靠性道路上采集的载荷谱已成为国内外汽车可靠性设计和试验的重要输入。

同时,他主持设计建设了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的汽车试验场——海南汽车试验场,并制定了第一个试验场的试验规范,为提高我国汽车试验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基于几十年的试验经验,他于1986年前后参加了全国汽车质量评定和改进工作,负责完成了“货车可靠性试验评定方法”课题。在中国汽车工业中,他首先将数理统计方法应用于可靠性评价和改进,制定了科学的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提高中国汽车可靠性的系统建议,并做了大量的培训和讲座,为扭转中国汽车可靠性水平的落后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主编的《汽车可靠性工程方法》一书至今仍是我国汽车可靠性技术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1998年,退休前一年,他开始担任国家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科技部“清洁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总体组组长,领导我国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天然气(LNG)汽车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工作,直至2009年卸任。

2006年至2016年,担任科技部中德可再生交通与能源合作项目中方协调员,“节能与新能源”重大项目监督咨询专家组组长……国家863计划“hicles”,三部委(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主持并推动了国家各类专项的实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重要成员,还参与了《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0技术路线图》、《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等重大战略规划和报告的研究编制,做出了重大贡献。

也是在2020年9月,他第一次代表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项目专家组表态,他要把“禁燃时间表”换成“全电驱动”。

还记得王师傅在接受盖世汽车等媒体采访时感慨的那句话。“对于未来,我们希望通过竞争使中国的汽车工业变得更强大。这个实力不仅仅是看整车,而是突破共同的基础技术。”在他看来,只有打造强大的产业链,中国的汽车强国梦才能真正实现。

文章最后感谢王先生这辈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希望一路走好。2021年8月4日上午,我们接到噩耗,我国汽车试验与可靠性技术的重要奠基人、我国清洁汽车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领军人物王炳刚于8月3日晚逝世,享年83岁。

faw

王炳刚接受盖世汽车等媒体采访;图片来源: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

回顾王老的一生,他于1938年3月出生于福建福州。1960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第二年就在第一汽车厂工作。直至1991年,任长春汽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海南试验场主任。

1991年至1999年加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其间历任该中心副主任、主任,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汽车质量管理协会副理事长、理事,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电动汽车标准化分会主任委员。为享受“国务院特岗”专家,授予“中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

1999年,王老退休了,但他并没有离开汽车行业。曾任国家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科技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总体组组长,被科技部授予“国家清洁汽车行动特别贡献奖”;

2009年后,任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督咨询专家组组长,中德可再生交通能源合作项目中方协调员;

2011年任四部委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监管专家组组长、科技部科技项目专员交通组组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顾问;2014年起任国家电动乘用车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曾任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随后,他继续活跃在汽车行业,为我国汽车测试技术的发展和汽车的转型升级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他的贡献,他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机械部和一汽的多项科学技术奖。2019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奖章”。

重要贡献

具体来说,他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一是提高整车试验和可靠性技术试验水平,二是推动我国清洁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

早在1965年,王炳刚就带领团队在新疆和西藏首次完成了中国汽车的“三高”试验,即高原(海拔5000m)、寒冷(-50℃)和高热试验(45℃)。他带领的试验团队建立了我国最早的车辆试验方法标准体系,自主研发了大型底盘测功机和货车测功机拖车,奠定了我国车辆试验技术的基础。

随后,1982年至1985年,负责完成中国汽车路面谱研究项目。他根据海南岛、新疆和东北地区实测路面不平度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中国汽车路面谱图,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疲劳强度设计、振动与乘坐舒适性研究、可靠性与寿命试验、试验场可靠性道路设计等领域。

他带领研究团队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设计出符合我国道路光谱特性的可靠性试验路面,比国际上主流使用的实际路面仿制方法更具典型性和先进性,目前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已应用于第一汽车厂试验场、海南汽车试验场、交通部汽车试验场等可靠性试验道路。海南试验场可靠性道路上采集的载荷谱已成为国内外汽车可靠性设计和试验的重要输入。

同时,他主持设计建设了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的汽车试验场——海南汽车试验场,并制定了第一个试验场的试验规范,为提高我国汽车试验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基于几十年的试验经验,他于1986年前后参加了全国汽车质量评定和改进工作,负责完成了“货车可靠性试验评定方法”课题。在中国汽车工业中,他首先将数理统计方法应用于可靠性评价和改进,制定了科学的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提高中国汽车可靠性的系统建议,并做了大量的培训和讲座,为扭转中国汽车可靠性水平的落后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主编的《汽车可靠性工程方法》一书至今仍是我国汽车可靠性技术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1998年,退休前一年,他开始担任国家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科技部“清洁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总体组组长,领导我国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天然气(LNG)汽车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工作,直至2009年卸任。

2006年至2016年,担任科技部中德可再生交通与能源合作项目中方协调员,“节能与新能源”重大项目监督咨询专家组组长……国家863计划“hicles”,三部委(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主持并推动了国家各类专项的实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重要成员,还参与了《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0技术路线图》、《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等重大战略规划和报告的研究编制,做出了重大贡献。

也是在2020年9月,他第一次代表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项目专家组表态,他要把“禁燃时间表”换成“全电驱动”。

还记得王师傅在接受盖世汽车等媒体采访时感慨的那句话。“对于未来,我们希望通过竞争使中国的汽车工业变得更强大。这个实力不仅仅是看整车,而是突破共同的基础技术。”在他看来,只有打造强大的产业链,中国的汽车强国梦才能真正实现。

文章最后感谢王先生这辈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希望一路走好。

标签:一汽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突发!著名汽车专家王秉刚离世

8月4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在朋友圈称,

1900/1/1 0:00:00
小鹏汽车7月交付量首破8000台,P7连续三个月破纪录

8月1日,小鹏汽车公布7月交付量。小鹏汽车7月总交付量首次突破八千,达到8040台,较六月环比激增22,大幅刷新了上月刚刚打破的历史月交付纪录。

1900/1/1 0:00:00
严打哄抬芯片价格,车企就不用缺芯三年了?

平地一声雷。8月3日最新消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称,针对汽车芯片市场哄抬炒作、价格高企等问题,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将根据价格监测和举报线索,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

1900/1/1 0:00:00
“空场的奥运会”填了哪些黑科技?

推迟一年举办,加上现场比赛观看人数大幅减少等表现,都让本届东京奥运会成了坎坷最多的一届奥运会,以至于被外界称呼为“空场奥运会”。

1900/1/1 0:00:00
丰田二季度营业利润达9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盖世汽车讯8月4日,丰田汽车正式公布了第二季度财报。得益于销量的反弹及其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好地抵御了全球芯片供应短缺的冲击,再加上有利的汇率波动的提振,丰田二季度营业利润创历史新高。

1900/1/1 0:00:00
寒武纪跃出地平线

如火如荼的地平线“征程与共,一路同行”战略发布会,将自动驾驶芯片的热度再次点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