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新
● ● ●
7月15日,欧盟执委会提出2035年全面禁止销售搭载内燃机的新车,希望实现2030年比2021年碳排放减少55%的目标,远高于现有的碳排放减少37.5%的目标。同时将目标延长至203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00%。
早在6月份,欧洲就出现了针对汽车燃烧禁令的激烈争议,甚至有171名内燃机专家发起了“拯救内燃机的最后一次尝试”,联名致信欧盟,论证在欧盟推广电动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汽车碳排放问题。
为了彻底打破一些人对燃油车的幻想,7月8日,欧盟指责包括大众和宝马在内的公司推迟使用能源清洁技术,以此来释放他们的态度。电气化不再是讨论的话题,而是真正落实的方向。欧盟宣布禁燃后,尚未全面电动化的德国大众、戴姆勒、宝马集团相继召开战略会议,紧急宣布未来十几年准备全面电动化。
有人可能会问,在燃油汽车行业拥有领先地位的欧盟,为什么要“革自己的命”。欧盟全面转向电动化,不怕失去汽车产业的优势吗?
霍尔巴赫曾经说过,兴趣是人类行动的动力。碳中和的背后也是全球利益的重塑。
如果仅从汽车行业的角度来看,燃油车不仅前景巨大,利润和发展空间也很大。欧盟真的不应该放弃燃油车。然而,欧盟汽车禁令背后的思维不仅仅是汽车产业,根本原因是欧盟希望彻底推翻过去几十年奠定的化石能源的全球经济结构,以碳中和的方式重新制定有利于本地区的能源经济结构。从这个角度来看,汽车行业显然无法左右欧盟政策。
自2016年《巴黎协定》签署以来,欧盟一直在积极推动2020年后全球环境工作的统一安排,并在欧盟内部一次又一次地与世界展开竞争。作为欧盟最重要的两个国家,法国和德国都希望通过碳中和在欧盟拥有更大的发言权。
2019年,法国与西班牙等关系密切的国家一起,在绕过德国的前提下发布了“欧洲绿色协议”,提出欧盟地区到2050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碳中和”。从实际情况来看,德国在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时间和减碳效果上都优于法国,但法国人在上抓住了机会,率先搭上了德军。两天后,在第十届彼得堡气候对话上,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表示愿意加入其他欧盟国家的倡议,争取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已经成为德国中的一个争论点。
碳中和不仅成为欧盟国家之间竞争利益和权力的工具,也成为德国竞选的筹码。就在今年德国大选期间,绿党提出了一系列激进的碳中和计划,执政党也不甘示弱。默克尔宣布德国提前5年实现碳中和,2045年德国实现碳中和,成为全球首个承诺碳中和的大型经济体。德国车企股东为各自党派摇旗呐喊,将碳中和作为考核车企董事会的一大KPI。与内部博弈相比,碳中和正在为欧盟提供一个颠覆全球能源结构的绝佳机会。
……伊辛格曾说:“谁掌握了石油,谁就掌握了所有国家。”现在,欧盟试图通过碳中和的契机,彻底颠覆全球化石能源塑造的能源经济格局。
根据BP的统计,全球能源贸易,尤其是石油贸易,一直以来都是高度集中的。石油供应高度依赖中东、南美和俄罗斯,石油需求主要来自北美、欧洲和亚太。随着油气进口高峰的到来,欧盟不仅希望摆脱美国控制的全球化石能源格局,还希望将碳中和作为世界各国能源和经济交流的重要标准,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欧盟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绿色协定公约负责人弗朗斯·蒂默曼斯(Frans Hollande)表示,欧盟在2015年成功维护了一度濒临死亡的巴黎气候协定。这使得欧盟不再是对抗气候变化的唯一旗手。欧盟正在经历一场绿色工业革命,它很有可能决定21世纪中期全球经济强国的排名。
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签署。
弗朗斯·蒂默曼斯指出,近年来,欧盟很容易失去在手机等领先领域的优势,或者未能赶上互联网2.0和庞大且有利可图的数字数据发展等产业发展的列车。欧盟将不得不应对来自美国等其他国家的竞争。为此,欧盟必须抓住碳中和的机会,制定自己的全球经济规则。据预测,未来欧盟在绿色技术专利、绿色出版物和绿色贸易方面的全球市场份额将分别达到36%、45%和28%左右,超过美国、日本、中国和韩国。
欧盟碳中和的背后,有点“阴谋”,但也是“阴谋”。为了重塑全球能源格局,欧盟必须想出完全替代化石能源的办法,改变经济和环境格局。
大众酝酿了庞大的电气化改造计划。
欧盟计划到2030年,电力能源消费的30%为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比例将低于40%。欧盟将继续淘汰以化石能源为燃料的传统火力发电厂,积极发展使用新能源和采用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电厂,实现清洁能源产业的战略目标。
根据低碳产业政策,欧盟将保留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等低能耗、高排放部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排放生产业务。高科技材料、环保材料和节能材料将广泛应用于产品制造,以减少产品的碳足迹;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成为发展的焦点。ICT是低能耗低排放的产业,ICT可以广泛应用于欧盟其他部门的节能减排。
宝马电动化战略全面加速。
欧盟委员会在《2020年智能报告》中预测,在采用ICT和其他相关技术后,到2020年交通领域的碳排放量将减少27%。随着更多新技术的应用,能源运输和电力配送、工业原材料和产品运输、日常生活和商业用品配送所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将大幅减少。
从清洁能源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智能交通、新能源产业、绿色建筑产业四个维度来看,包括汽车产业在内的所有产业都必须遵循欧盟碳中和的整体战略框架,实现新能源和信息通信技术的碳中和,调整经济结构,从而帮助欧洲实现利用碳中和重塑全球经济和能源格局的愿景。
奔驰已经宣布全面电气化。
欧盟7月禁止汽车燃烧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回应了欧洲的一句话:“智者能看到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他们在洪水之前养鸭,而不是养鸡。”现在大众、宝马、戴姆勒都很聪明。
作者|王新
● ● ●
7月15日,欧盟执委会提出2035年全面禁止销售搭载内燃机的新车,希望实现2030年比2021年碳排放减少55%的目标,远高于现有的碳排放减少37.5%的目标。同时将目标延长至203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00%。
早在6月份,欧洲就出现了针对汽车燃烧禁令的激烈争议,甚至有171名内燃机专家发起了“拯救内燃机的最后一次尝试”,联名致信欧盟,论证在欧盟推广电动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汽车碳排放问题。
为了彻底打破一些人对燃油车的幻想,7月8日,欧盟指责包括大众和宝马在内的公司推迟使用能源清洁技术,以此来释放他们的态度。电气化不再是讨论的话题,而是真正落实的方向。欧盟宣布禁燃后,尚未全面电动化的德国大众、戴姆勒、宝马集团相继召开战略会议,紧急宣布未来十几年准备全面电动化。
有人可能会问,在燃油汽车行业拥有领先地位的欧盟,为什么要“革自己的命”。欧盟全面转向电动化,不怕失去汽车产业的优势吗?
霍尔巴赫曾经说过,兴趣是人类行动的动力。碳中和的背后也是全球利益的重塑。
如果仅从汽车行业的角度来看,燃油车不仅前景巨大,利润和发展空间也很大。欧盟真的不应该放弃燃油车。然而,欧盟汽车禁令背后的思维不仅仅是汽车产业,根本原因是欧盟希望彻底推翻过去几十年奠定的化石能源的全球经济结构,以碳中和的方式重新制定有利于本地区的能源经济结构。从这个角度来看,汽车行业显然无法左右欧盟政策。
自2016年签署《巴黎协定》以来,欧盟一直在积极推动2020年后全球环境工作的统一安排,并一直在与世界一次又一次地竞争……。作为欧盟最重要的两个国家,法国和德国都希望通过碳中和在欧盟拥有更大的发言权。
2019年,法国与西班牙等关系密切的国家一起,在绕过德国的前提下发布了“欧洲绿色协议”,提出欧盟地区到2050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碳中和”。从实际情况来看,德国在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时间和减碳效果上都优于法国,但法国人在上抓住了机会,率先搭上了德军。两天后,在第十届彼得堡气候对话上,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表示愿意加入其他欧盟国家的倡议,争取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已经成为德国中的一个争论点。
碳中和不仅成为欧盟国家之间竞争利益和权力的工具,也成为德国竞选的筹码。就在今年德国大选期间,绿党提出了一系列激进的碳中和计划,执政党也不甘示弱。默克尔宣布德国提前5年实现碳中和,2045年德国实现碳中和,成为全球首个承诺碳中和的大型经济体。德国车企股东为各自党派摇旗呐喊,将碳中和作为考核车企董事会的一大KPI。与内部博弈相比,碳中和正在为欧盟提供一个颠覆全球能源结构的绝佳机会。
基辛格曾说:“谁掌握了石油,谁就掌握了所有国家。”现在,欧盟试图通过碳中和的契机,彻底颠覆全球化石能源塑造的能源经济格局。
根据BP的统计,全球能源贸易,尤其是石油贸易,一直以来都是高度集中的。石油供应高度依赖中东、南美和俄罗斯,石油需求主要来自北美、欧洲和亚太。随着油气进口高峰的到来,欧盟不仅希望摆脱美国控制的全球化石能源格局,还希望将碳中和作为世界各国能源和经济交流的重要标准,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欧盟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绿色协定公约负责人弗朗斯·蒂默曼斯(Frans Hollande)表示,欧盟在2015年成功维护了一度濒临死亡的巴黎气候协定。这使得欧盟不再是对抗气候变化的唯一旗手。欧盟正在经历一场绿色工业革命,它很有可能决定21世纪中期全球经济强国的排名。
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签署。
弗朗斯·蒂默曼斯指出,近年来,欧盟很容易失去在手机等领先领域的优势,或者未能赶上互联网2.0和庞大且有利可图的数字数据发展等产业发展的列车。欧盟将不得不应对来自美国等其他国家的竞争。为此,欧盟必须抓住碳中和的机会,制定自己的全球经济规则。据预测,未来欧盟在绿色技术专利、绿色出版物和绿色贸易方面的全球市场份额将分别达到36%、45%和28%左右,超过美国、日本、中国和韩国。
欧盟碳中和的背后,有点“阴谋”,但也是“阴谋”。为了重塑全球能源格局,欧盟必须想出完全替代化石能源的办法,改变经济和环境格局。
大众酝酿了庞大的电气化改造计划。
欧盟计划到2030年,电力能源消费的30%为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比例将低于40%。欧盟将继续淘汰以化石能源为燃料的传统火力发电厂,积极发展使用新能源的发电厂,并采用碳捕集和封存技术……加速技术进步,实现清洁能源产业的战略目标。
根据低碳产业政策,欧盟将保留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等低能耗、高排放部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排放生产业务。高科技材料、环保材料和节能材料将广泛应用于产品制造,以减少产品的碳足迹;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成为发展的焦点。ICT是低能耗低排放的产业,ICT可以广泛应用于欧盟其他部门的节能减排。
宝马电动化战略全面加速。
欧盟委员会在《2020年智能报告》中预测,在采用ICT和其他相关技术后,到2020年交通领域的碳排放量将减少27%。随着更多新技术的应用,能源运输和电力配送、工业原材料和产品运输、日常生活和商业用品配送所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将大幅减少。
从清洁能源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智能交通、新能源产业、绿色建筑产业四个维度来看,包括汽车产业在内的所有产业都必须遵循欧盟碳中和的整体战略框架,实现新能源和信息通信技术的碳中和,调整经济结构,从而帮助欧洲实现利用碳中和重塑全球经济和能源格局的愿景。
奔驰已经宣布全面电气化。
欧盟7月禁止汽车燃烧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回应了欧洲的一句话:“智者能看到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他们在洪水之前养鸭,而不是养鸡。”现在大众、宝马、戴姆勒都很聪明。
作者王一萍今年7月份,几乎可以算作是欧洲车企最“忙碌”的一段时间,忙碌的重点在于如何实现“碳中和”。
1900/1/1 0:00:00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近日表示,集团必须改变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销售策略,以应对多款纯电动车型销量不佳的尴尬局面。
1900/1/1 0:00:00“积极者在每次忧患中看到机会,消极者则在每次机会前充满忧患”。
1900/1/1 0:00:00转眼,2021年已经过半。尽管,这半年里芯片紧缺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车企,尤其是6月更可谓哀鸿遍野,但得益于去年初的低基数,上半年车市依旧交出大幅增长的答卷。
1900/1/1 0:00:00从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氢气为奥运主火炬提供动力,到氢能源汽车和加氢站的持续投入和运营,再到日本首个全面引入氢能源的奥运选手村,以奥运会为展示平台,日本正在向以氢气为基础的社会展示前进的道路。
1900/1/1 0:00:00一周之前,河南大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泡水车”也成为了汽车行业广泛关注的话题,除了如何避免车辆进水,如何逃生以及车辆泡水如何处置之外,电动车与燃油车在水中的表现孰强孰劣也引发了不少的讨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