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上海能否摘得“智能汽车第一城”?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蓬勃发展。除了一线城市,很多二线城市也在抢占高地。就上海的发展而言,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上海速度最快,有很多“先行先试”的机会,堪称“第一城”;另一个是现在说上海是智能汽车第一城还为时过早。那么,上海为什么能获得如此高的呼声呢?在下一个商业化阶段,它能否获得“智能汽车第一城”的称号?从战略规划和政策支持来看,上海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一直走在前列。日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了《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示范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增加了智能网联汽车高速及快速路测试、准商业化示范运营、无人驾驶测试与示范、网络与数据安全、交通事故处理等多项相关内容。特别是明确了申请人可以进行无人驾驶测试,即没有安全员测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无人驾驶汽车在上海的驾驶测试。AutoX创始人兼董事长肖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无人驾驶测试与演示”首次单列一节,这在上海是前所未有的。这说明未来所有无人驾驶企业也有望在上海的开放道路上进行测试,但具体情况还有待细化。毫无疑问,这并不是上海第一次被给予“先行先试”的机会。2016年6月,由工信部批准的国内首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在上海嘉定国际汽车城启动。2018年3月,上海发放了全国首批3个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当时,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刚刚开始从R&D测试转向示范应用。

Beijing, Zebra, Tesla, Weilai

图片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智能网联汽车的实际出行场景不仅包括城市公共道路,还包括高速公路、公园、港口、矿区等。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延伸发展智能出行、汽车金融等服务领域。具体到自动驾驶这一细分领域,规划旨在进一步拓展自动驾驶道路的测试和应用场景,支持在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公共交通、公园、景区等特定场景的测试和应用。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共开放测试道路243条560公里,测试场景超过5000个,向24家企业发放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牌照184张,测试总里程超过190万公里。就2020年全年数据而言,上海已授予22家企业152辆汽车路测和示范应用资质,企业数量和牌照数量均居全国首位,整体建设发展水平全国领先。诚然,就广度和深度而言,在“示范应用”阶段,上海智能网联汽车在全国首屈一指。那么,在下一个商业化阶段,上海成为全国智能网联汽车第一城的概率有多大?上海有独特的汽车产业集群,聚集了大量的传统汽车企业和国际零部件供应商。放眼望去,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沃土。传统车企有SAIC,造车新势力有蔚来和特斯拉,车载芯片有地平线,车联网有斑马...企业调查数据显示,上海目前有624家公司的名称或经营范围包含“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无人驾驶”,占全国总数的12%。其中,74.2%的关联企业成立时间在5年以内。嘉定作为上海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拥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和配套人才。到2020年,嘉定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超过4300家,超过……0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云集,既有mainland China、博世、法雷奥等国外巨头,也有SAIC零束、华为、滴滴、AutoX等国内智能汽车领域知名企业。汽车工业总产值超过8500亿元,整车年产量超过200万辆。在政策规划和产业支持下,自动驾驶的商业应用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月早些时候,马骁知行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宣布,自驾车出行服务正式在上海开通。7月28日,上海百度Apollo Park在上海嘉定安亭汽车城开业。开园后,未来Apollo自动驾驶车辆的部署将逐步扩大到200辆以上,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自动驾驶车队,实现嘉定区的高密度运营。不仅仅是嘉定,上海自贸区临港新区正在迈向全球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新高地。5月,SAIC、麦格纳、上检中心等18个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落地临港新区,总投资超过160亿元。官方称,预计到2025年,整个新区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2000亿元,冲刺3000亿元。

Beijing, Zebra, Tesla, Weilai

图片来源:上海临港当然,产业链的完整只是一个层面,更重要的是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的储备。张江科学城拥有2.2万家创新企业和171家外资R&D中心,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未来智能驾驶相关核心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根据《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十五”规划》,十五期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达到20%左右,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达到15%左右。一批独角兽企业加速成长,一批龙头企业持续落地。核心技术的积累离不开高科技人才的储备。近年来,创新人才聚集速度明显加快。张江有40多万科技人才,被称为中国创新人才聚集的高地。另一方面,创新资源持续聚集,上海科技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近2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张江落地。根据前瞻经济学家提供的数据图表,从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代表企业分布来看,代表企业密集分布在广东、北京、上海,在江浙一带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广东、北京、上海的代表企业基本覆盖了全产业链,但相比较而言,北京和上海的外企中国总部更多。而且上海的另一个优势是江浙一带的产业链也可以对上海进行必要的补充。在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长三角三省一市相关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长三角地区国家级车联网试验区。被授予“国家车联网试点地区”后,相关城市发展智能汽车产业可享受国家层面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第一城市?智能网联汽车持续有效推广为时尚早。除了汽车本身的智能化,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也很重要,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统一协调、部署和推动。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林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上海已基本建成“1+1+N+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整体框架……智能网联汽车的协调发展。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的通知,上海入选首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从现实情况来看,这就要求上海站在更高的高度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Beijing, Zebra, Tesla, Weilai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综上所述,无论是战略规划、产业链配套,还是周边城市的产业协作,上海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似乎无可挑剔。然而,在美好未来的背后,与其他头部城市相比,上海仍有提升空间。一方面是立法。相比深圳的独立立法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智能汽车的商业化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上海在监管层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快。今年上半年,深圳市人大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主导意义在于,第47条全面规定了L3、L4、L5自动驾驶汽车的责任主体。根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智能交通处的解释,该条例属于深圳的一种立法,是以最重要、最高级别的立法权制定的。因此,深圳将成为全国首个以立法方式规范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城市。它的最终出台将直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从路测走向商业化。另一方面,目前明显缺乏整体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几家头部企业基本都不是上海的。相比之下,深圳不仅有华为这样的全球领导者,还有AutoX、荣源亓航、文远智行这样的知名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即便如此,智能网联汽车成果的积累还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多方的努力。凭借“示范应用”阶段的巨大成就、独特的产业链支撑和周边城市的产业合作,上海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成绩斐然。只是如果要争夺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第一城,还是要找准发力点,上一层楼。最终谁能夺得“智能汽车第一城”的称号,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毕竟从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都离终点很远。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蓬勃发展。除了一线城市,很多二线城市也在抢占高地。就上海的发展而言,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上海速度最快,有很多“先行先试”的机会,堪称“第一城”;另一个是现在说上海是智能汽车第一城还为时过早。那么,上海为什么能获得如此高的呼声呢?在下一个商业化阶段,它能否获得“智能汽车第一城”的称号?从战略规划和政策支持来看,上海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一直走在前列。日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了《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示范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增加了智能网联汽车高速及快速路测试、准商业化示范运营、无人驾驶测试与示范、网络与数据安全、交通事故处理等多项相关内容。特别是明确了申请人可以进行无人驾驶测试,即没有安全员测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无人驾驶汽车在上海的驾驶测试。AutoX创始人兼董事长肖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无人驾驶测试与演示”首次单列一节,这在上海是前所未有的。这说明未来所有无人驾驶企业也有望在上海的开放道路上进行测试,但具体情况还有待细化。毫无疑问,这并不是上海第一次被给予“先行先试”的机会。2016年6月,由工信部批准的国内首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在上海嘉定国际汽车城启动。2018年3月,上海发放了全国首批3个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当时,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刚刚开始从R&D测试转向示范应用。

Beijing, Zebra, Tesla, Weilai

图片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智能网联汽车的实际出行场景不仅包括城市公共道路,还包括高速公路、公园、港口、矿区等。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延伸发展智能出行、汽车金融等服务领域。具体到自动驾驶这一细分领域,规划旨在进一步拓展自动驾驶道路的测试和应用场景,支持在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公共交通、公园、景区等特定场景的测试和应用。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共开放测试道路243条560公里,测试场景超过5000个,向24家企业发放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牌照184张,测试总里程超过190万公里。就2020年全年数据而言,上海已授予22家企业152辆汽车路测和示范应用资质,企业数量和牌照数量均居全国首位,整体建设发展水平全国领先。诚然,就广度和深度而言,在“示范应用”阶段,上海智能网联汽车在全国首屈一指。那么,在下一个商业化阶段,上海成为全国智能网联汽车第一城的概率有多大?上海有独特的汽车产业集群,聚集了大量的传统汽车企业和国际零部件供应商。放眼望去,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沃土。传统车企有SAIC,造车新势力有蔚来和特斯拉,车载芯片有地平线,车联网有斑马...企业调查数据显示,上海目前有624家公司的名称或经营范围包含“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无人驾驶”,占全国总数的12%。其中,74.2%的关联企业成立时间在5年以内。嘉定作为上海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拥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和配套人才。到2020年,嘉定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超过4300家,超过……0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云集,既有mainland China、博世、法雷奥等国外巨头,也有SAIC零束、华为、滴滴、AutoX等国内智能汽车领域知名企业。汽车工业总产值超过8500亿元,整车年产量超过200万辆。在政策规划和产业支持下,自动驾驶的商业应用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月早些时候,马骁知行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宣布,自驾车出行服务正式在上海开通。7月28日,上海百度Apollo Park在上海嘉定安亭汽车城开业。开园后,未来Apollo自动驾驶车辆的部署将逐步扩大到200辆以上,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自动驾驶车队,实现嘉定区的高密度运营。不仅仅是嘉定,上海自贸区临港新区正在迈向全球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新高地。5月,SAIC、麦格纳、上检中心等18个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落地临港新区,总投资超过160亿元。官方称,预计到2025年,整个新区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2000亿元,冲刺3000亿元。

Beijing, Zebra, Tesla, Weilai

图片来源:上海临港当然,产业链的完整只是一个层面,更重要的是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的储备。张江科学城拥有2.2万家创新企业和171家外资R&D中心,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未来智能驾驶相关核心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根据《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十五”规划》,十五期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达到20%左右,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达到15%左右。一批独角兽企业加速成长,一批龙头企业持续落地。核心技术的积累离不开高科技人才的储备。近年来,创新人才聚集速度明显加快。张江有40多万科技人才,被称为中国创新人才聚集的高地。另一方面,创新资源持续聚集,上海科技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近2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张江落地。根据前瞻经济学家提供的数据图表,从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代表企业分布来看,代表企业密集分布在广东、北京、上海,在江浙一带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广东、北京、上海的代表企业基本覆盖了全产业链,但相比较而言,北京和上海的外企中国总部更多。而且上海的另一个优势是江浙一带的产业链也可以对上海进行必要的补充。在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长三角三省一市相关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长三角地区国家级车联网试验区。被授予“国家车联网试点地区”后,相关城市发展智能汽车产业可享受国家层面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第一城市?智能网联汽车持续有效推广为时尚早。除了汽车本身的智能化,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也很重要,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统一协调、部署和推动。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林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上海已基本建成“1+1+N+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整体框架……智能网联汽车的协调发展。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的通知,上海入选首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从现实情况来看,这就要求上海站在更高的高度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Beijing, Zebra, Tesla, Weilai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综上所述,无论是战略规划、产业链配套,还是周边城市的产业协作,上海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似乎无可挑剔。然而,在美好未来的背后,与其他头部城市相比,上海仍有提升空间。一方面是立法。相比深圳的独立立法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智能汽车的商业化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上海在监管层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快。今年上半年,深圳市人大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主导意义在于,第47条全面规定了L3、L4、L5自动驾驶汽车的责任主体。根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智能交通处的解释,该条例属于深圳的一种立法,是以最重要、最高级别的立法权制定的。因此,深圳将成为全国首个以立法方式规范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城市。它的最终出台将直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从路测走向商业化。另一方面,目前明显缺乏整体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几家头部企业基本都不是上海的。相比之下,深圳不仅有华为这样的全球领导者,还有AutoX、荣源亓航、文远智行这样的知名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即便如此,智能网联汽车成果的积累还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多方的努力。凭借“示范应用”阶段的巨大成就、独特的产业链支撑和周边城市的产业合作,上海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成绩斐然。只是如果要争夺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第一城,还是要找准发力点,上一层楼。最终谁能夺得“智能汽车第一城”的称号,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毕竟从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都离终点很远。

标签:北京斑马特斯拉蔚来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杨铭:奔驰要做的是当市场需要时积极提供,当市场转变时积极转变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铭(JanMadeja)作者田大鹏7月6日,

1900/1/1 0:00:00
研究团队升级回收塑料垃圾 将其转化为高性能机械润滑剂

盖世汽车讯寻找新的塑料垃圾解决方案,可以显着改善全球可持续发展实践,并有助于实现绿色未来。据外媒报道,一研究团队致力于将塑料垃圾升级为液体润滑剂,包括油、液压油、传热流体和油脂。

1900/1/1 0:00:00
天纳克加入开发合成燃料的合作项目 可使汽车排放减少50%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为了进一步了解合成燃料技术,全球领先的汽车配套及零部件供应企业天纳克(Tenneco)加入由汽车供应商、车辆和燃料制造商、化学公司、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和大学组成的联盟,

1900/1/1 0:00:00
美国政府拟要求车企承诺2030年电动汽车销售占比达40%

据知情人士称,美国政府正与汽车制造商进行谈判,要求他们承诺到2030年在美国销售的汽车中至少40将是电动汽车。而这些公司表示,达到这一目标将需要政府来帮助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

1900/1/1 0:00:00
特斯拉同意支付150万美元和解电池降压诉讼

北京时间7月30日早间消息,据报道,特斯拉同意支付150万美元和解因为软件升级导致1743辆ModelS汽车最大电池电压降低引发的官司。

1900/1/1 0:00:00
采埃孚发布上半年财报,销售额同比激增43%

采埃孚集团7月29日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财报。财报显示,公司取得良好销售和盈利数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