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HK.0175)发布2021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吉利汽车上半年收入达450.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3%,股东应占利润2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7%。
不过,除了这些营收和利润数字,吉利在半年报发布会上还发布了几个重要数字,比如今年153万辆的销售目标。同时,五年发展纲要中提出,到2025年,吉利汽车将达到365万辆的销量(含极氪汽车),其中智能电动车占比超过30%。同时,2025年氪在高端电动车市场的市场份额将达到全球前三,销量达到65万辆。
这个数字的背后是战略,是吉利对未来的思考。作为自主头部车企,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吉利为什么要提出一个看似激进的目标?那么这些数字背后的含义是什么呢?
450亿
关于450亿元的营收和23.8亿元的利润,这是对吉利上半年业绩的总结。好在两者都有不错的增长。收入和利润的背后是销售额的正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实现销量63万辆,同比增长19%,跑赢市场。
但面对涨幅,要辩证看待。从市场环境看,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带来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所以和行业内大多数企业一样,账面数据的增加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情况。
然后把半年报放在更长的时间段。2018年至2020年,吉利半年营收分别为537.1亿、475.6亿、368.2亿。在连续两年营收下滑后,2021年上半年迎来复苏。股东应占利润对应的趋势与营收相同,2018-2020年分别为66.7亿、40.1亿、22.9亿。经过两次下滑,2021年盈利情况也实现了小幅反弹。
这也就不难理解,在CMA框架引入吉利并推广到更多车型后,吉利汽车的产品力和平均售价都得到了提升,尤其是领克汽车在中高端市场取得的进步,为吉利整体带来了营收和利润。
今年上半年,领克累计销量达10.78万辆,同比增长96.9%。作为一个终端均价15万的品牌,领克的销售质量非常好。体现在平均售价上,上半年吉利(含雷克萨斯)自行车平均收入84184元,同比增长10%,品牌溢价能力持续提升。
作为合资公司,领克确实为吉利提供了技术、品牌、营收、利润的赋能。从半年报数据中还可以发现,上半年领汇集团营收达143.19亿元,同比增长78%。半年利润达4.62亿元,同比增长145.7%。也可以看出,Link Auto的单车平均收入高达13.28万元。
除了Link,吉利品牌还推出了三款基于CMA的产品,命名为“中华之星”系列,价格区间为12-19万元,进入合资品牌的价格腹地。同时,星锐到星月L的销量能力和趋势上个月突破万辆,未来CMA将继续为吉利带来销量、营收、利润的良好助力。
153万辆汽车
153万辆是吉利今年年初的年度销售目标。今年上半年,吉利以63万辆实现了这一目标的41%。
按照上半年45: 55的常规销售比例,可以说G……ly上半年的销量还是供不应求。但考虑到今年上半年的芯片因素,吉利今年上半年的产品切换周期,以及今年下半年几款产品的努力,按照正常的发展趋势,吉利今年153万辆的销量目标是有希望的,这也是吉利管理层对今年下半年市场表现非常有信心的原因。
首先是吉利的“中华之星”系列,目前星锐可以达到月销1万辆的高度。新上市的星星首月销量突破6000辆,目前持有3万辆订单。照这个趋势,月销量会过万。在得到内部消息之前,吉利对星月L下半年的目标是月销量要接近2万辆的区间。
此外,帝豪家族也迎来了全面更新。除了新帝豪S(帝豪GS的中改),第四代帝豪也将上市。下半年,帝豪GL也将更新换代,命名为帝豪l,作为吉利体系中销量最大的家族,帝豪家族将在下半年以产品更新为吉利提供更多的销售支持。
按照计划,约伯还将在下半年迎来一款新车,命名为约伯X,它将与约伯PRO和约伯百万款一起构建更强大的约伯家族市场。此外,岳斌也于日前进行了全新换代,这将进一步提升其在小型SUV市场的产品实力和销售水平。
下半年,莱克品牌将加入一款中大型SUV产品——莱克09,作为莱克SPA架构中的首款产品,与合资品牌在25-35万元细分市场的中型SUV产品直接竞争。随着高端产品的消费趋势越来越旺盛,09年的市场表现也非常看好。
极氪001也将于今年10月交付,但订单数量尚未公布。加上目前已经锁定的5000辆,验车和关注需求非常火爆,所以今年极氪品牌的销量将完全由产能决定。半年报显示,几何品牌还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一款A00 SUV产品,可能会走五菱MINIEV的路线。目前A00的需求非常旺盛,对吉利今年下半年销量的贡献可能不小。
对了,吉利的出口销售也不错。1-6月累计出口量达53,422辆,同比增长约173%。带领格莱美进军欧洲以及宝腾在东南亚的扩张将为吉利在今年下半年带来不错的销量增长。但至于芯片荒和疫情,也给今年下半年的市场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365万辆汽车
乍一看,365万辆的目标数字真的很激进。即使吉利今年能实现153万辆的目标,那么未来四年,吉利要实现从153万辆到365万辆的跨越,其中跨度是212万辆,也就是每年至少要有50万辆的净增。
这可能吗?
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个销量数字的主体——吉利汽车集团。事实上,吉利汽车集团旗下品牌多达7个,包括吉利、几何、领克、宝腾、莲花、smart、氪。目前大部分人认可的150万吉利汽车销量主要由吉利、几何、领克三个品牌构成。
那么未来四年,宝腾、莲花、smart、氪能带来多少销量呢?这真的很期待。比如宝腾品牌2020年的年销量是10万辆,随着吉利技术和管理的引进,以及向东南亚的扩张,未来四年有望达到30万辆的高度。
莲花是一个超跑的品牌……而且在数量上也未必能贡献太多。但是,Smart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成熟奢侈品牌。随着国产的推进,也有很大的市场机会。极限品牌希望2025年达到65万辆,这必须基于产品规划和市场预期。
所以365万辆的目标真的很有挑战性。至于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是不是第一,真的要看实际效果。想想长城提出的400万辆的目标销量?后者没有那么多品牌和那么多国际市场的支持。但我也怕吉利遇到系统性的问题,就像吉利在2018年提出2020年200万辆的销量目标,最终最高冲到151万辆,遇到了困难,徘徊前行。
事实上,提出如此高销量目标的不仅仅是吉利和长城,李计划到2025年达到160万辆的销量目标;恒大在目前没有一辆量产车的情况下,喊出了2025年产销100万辆的目标;零跑计划到2025年实现80万辆的年销量,但今年上半年仅售出1.5万辆。
如果把所有车企的销售目标加起来,中国市场的目标会扩大到什么程度?毫无疑问,有很多车企把卫星放在了目标中。有没有可能实现,车企领导都很清楚。毕竟这不符合市场规律。那么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用目标和计划吸引眼球。这是攫取资源和资金的最佳途径。毕竟现在造车越来越烧钱,每个车企都逃不过现阶段的游戏规则。
百分之三十
根据吉利的五年规划,智能电动车将占365万辆的30%,即2025年智能电动车的销量将达到109万辆,其中65万辆是极氪车,所以另外45万辆可能由smart和其他品牌共享,这是吉利对其海的广阔结构的信心。
毕竟新势力韦小立的月销量能达到近万辆的高度,证明了年轻消费者对高端智能电动车有着强烈的需求。随着95后、00后一代在车轮上长大,被互联网、电子信息、科技包围,他们对传统汽车的兴趣可能远不如新兴智能汽车品牌,这也是今天很多“野蛮人”加入造车大军的重要原因。
相比吉利提出的2015年200万辆,2020年新能源产品占90%的目标,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占比65%,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35%。这次提出的五年计划相对不那么激进。同时,吉利提出30%的智能电动车,而不是新能源的销量,主要是因为吉利把蓝色吉利行动分成了两部分。
蓝色行动计划1以智能节能和小排量新能源汽车为重点,包括混合动力和增程式插电式混合动力。吉利汽车计划今年推出全新的动力品牌,力争打造吉利GHS2.0智能混合动力系统,GHS2.0智能混合动力系统将首先搭载在“中华之星”上,三年内吉利10多款新车型将陆续搭载,首次向全球供应“中国动力”。
蓝色吉利Action II主打高端智能纯电动车。目前来看,极端氪气是主要原因。未来不排除加入smart,甚至有可能计算出SEA庞大架构的共享平台技术模式,比如百度、富士康。但是在智能电动车领域,芯片的短缺确实是未来的一个不确定因素。
总的来说,吉利的销量目标确实给资本市场带来了不错的信心。券商对此普遍给予正面看法,但注意筹码短缺的压力。19日早盘股价上涨,28元一度涨6.7%。大和表示,吉利的中期业绩已经巩固。尽管有成本压力,但其毛利率半年来有所改善。公司仍维持今年销售目标,维持“持有”评级。
建银国际表示,吉利中期业绩符合预期,预计短期毛利率将承压。由于预计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比例将会增加,且相信芯片短缺问题在今年第三季度中期之前不会得到解决,因此决定将其今年和明年的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4%和18%,以反映由于新车型的推出而导致的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综合10家券商的投资评级和目标价,多数评级为买入、增持、持有,其中两家评级为中性。同时,仅有3家公司给出了低于当前股价的目标价,其中仅有摩根士丹利给出了减持评级和13元目标价。8月18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HK.0175)发布了其……2021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吉利汽车上半年收入达450.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3%,股东应占利润2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7%。
不过,除了这些营收和利润数字,吉利在半年报发布会上还发布了几个重要数字,比如今年153万辆的销售目标。同时,五年发展纲要中提出,到2025年,吉利汽车将达到365万辆的销量(含极氪汽车),其中智能电动车占比超过30%。同时,2025年氪在高端电动车市场的市场份额将达到全球前三,销量达到65万辆。
这个数字的背后是战略,是吉利对未来的思考。作为自主头部车企,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吉利为什么要提出一个看似激进的目标?那么这些数字背后的含义是什么呢?
450亿
关于450亿元的营收和23.8亿元的利润,这是对吉利上半年业绩的总结。好在两者都有不错的增长。收入和利润的背后是销售额的正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实现销量63万辆,同比增长19%,跑赢市场。
但面对涨幅,要辩证看待。从市场环境看,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带来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所以和行业内大多数企业一样,账面数据的增加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情况。
然后把半年报放在更长的时间段。2018年至2020年,吉利半年营收分别为537.1亿、475.6亿、368.2亿。在连续两年营收下滑后,2021年上半年迎来复苏。股东应占利润对应的趋势与营收相同,2018-2020年分别为66.7亿、40.1亿、22.9亿。经过两次下滑,2021年盈利情况也实现了小幅反弹。
这也就不难理解,在CMA框架引入吉利并推广到更多车型后,吉利汽车的产品力和平均售价都得到了提升,尤其是领克汽车在中高端市场取得的进步,为吉利整体带来了营收和利润。
今年上半年,领克累计销量达10.78万辆,同比增长96.9%。作为一个终端均价15万的品牌,领克的销售质量非常好。体现在平均售价上,上半年吉利(含雷克萨斯)自行车平均收入84184元,同比增长10%,品牌溢价能力持续提升。
作为合资公司,领克确实为吉利提供了技术、品牌、营收、利润的赋能。从半年报数据中还可以发现,上半年领汇集团营收达143.19亿元,同比增长78%。半年利润达4.62亿元,同比增长145.7%。也可以看出,Link Auto的单车平均收入高达13.28万元。
除了Link,吉利品牌还推出了三款基于CMA的产品,命名为“中华之星”系列,价格区间为12-19万元,进入合资品牌的价格腹地。同时,星锐到星月L的销量能力和趋势上个月突破万辆,未来CMA将继续为吉利带来销量、营收、利润的良好助力。
153万辆汽车
153万辆是吉利今年年初的年度销售目标。今年上半年,吉利以63万辆实现了这一目标的41%。
按照上半年45: 55的常规销售比例,可以说吉利上半年的销量还是供不应求的。但是,考虑到前半段的芯片因素……今年的吉利今年上半年的产品切换周期,加上今年下半年几款产品的努力,按照正常的发展趋势,吉利今年153万辆的销量目标是有希望的,这也是吉利管理层对今年下半年市场表现非常有信心的原因。
首先是吉利的“中华之星”系列,目前星锐可以达到月销1万辆的高度。新上市的星星首月销量突破6000辆,目前持有3万辆订单。照这个趋势,月销量会过万。在得到内部消息之前,吉利对星月L下半年的目标是月销量要接近2万辆的区间。
此外,帝豪家族也迎来了全面更新。除了新帝豪S(帝豪GS的中改),第四代帝豪也将上市。下半年,帝豪GL也将更新换代,命名为帝豪l,作为吉利体系中销量最大的家族,帝豪家族将在下半年以产品更新为吉利提供更多的销售支持。
按照计划,约伯还将在下半年迎来一款新车,命名为约伯X,它将与约伯PRO和约伯百万款一起构建更强大的约伯家族市场。此外,岳斌也于日前进行了全新换代,这将进一步提升其在小型SUV市场的产品实力和销售水平。
下半年,莱克品牌将加入一款中大型SUV产品——莱克09,作为莱克SPA架构中的首款产品,与合资品牌在25-35万元细分市场的中型SUV产品直接竞争。随着高端产品的消费趋势越来越旺盛,09年的市场表现也非常看好。
极氪001也将于今年10月交付,但订单数量尚未公布。加上目前已经锁定的5000辆,验车和关注需求非常火爆,所以今年极氪品牌的销量将完全由产能决定。半年报显示,几何品牌还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一款A00 SUV产品,可能会走五菱MINIEV的路线。目前A00的需求非常旺盛,对吉利今年下半年销量的贡献可能不小。
对了,吉利的出口销售也不错。1-6月累计出口量达53,422辆,同比增长约173%。带领格莱美进军欧洲以及宝腾在东南亚的扩张将为吉利在今年下半年带来不错的销量增长。但至于芯片荒和疫情,也给今年下半年的市场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365万辆汽车
乍一看,365万辆的目标数字真的很激进。即使吉利今年能实现153万辆的目标,那么未来四年,吉利要实现从153万辆到365万辆的跨越,其中跨度是212万辆,也就是每年至少要有50万辆的净增。
这可能吗?
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个销量数字的主体——吉利汽车集团。事实上,吉利汽车集团旗下品牌多达7个,包括吉利、几何、领克、宝腾、莲花、smart、氪。目前大部分人认可的150万吉利汽车销量主要由吉利、几何、领克三个品牌构成。
那么未来四年,宝腾、莲花、smart、氪能带来多少销量呢?这真的很期待。比如宝腾品牌2020年的年销量是10万辆,随着吉利技术和管理的引进,以及向东南亚的扩张,未来四年有望达到30万辆的高度。
莲花是超跑品牌,在数量上未必能贡献太多。但是,Smart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成熟奢侈品牌。……随着国内生产的进步,也有很大的市场机会。极限品牌希望2025年达到65万辆,这必须基于产品规划和市场预期。
所以365万辆的目标真的很有挑战性。至于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是不是第一,真的要看实际效果。想想长城提出的400万辆的目标销量?后者没有那么多品牌和那么多国际市场的支持。但我也怕吉利遇到系统性的问题,就像吉利在2018年提出2020年200万辆的销量目标,最终最高冲到151万辆,遇到了困难,徘徊前行。
事实上,提出如此高销量目标的不仅仅是吉利和长城,李计划到2025年达到160万辆的销量目标;恒大在目前没有一辆量产车的情况下,喊出了2025年产销100万辆的目标;零跑计划到2025年实现80万辆的年销量,但今年上半年仅售出1.5万辆。
如果把所有车企的销售目标加起来,中国市场的目标会扩大到什么程度?毫无疑问,有很多车企把卫星放在了目标中。有没有可能实现,车企领导都很清楚。毕竟这不符合市场规律。那么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用目标和计划吸引眼球。这是攫取资源和资金的最佳途径。毕竟现在造车越来越烧钱,每个车企都逃不过现阶段的游戏规则。
百分之三十
根据吉利的五年规划,智能电动车将占365万辆的30%,即2025年智能电动车的销量将达到109万辆,其中65万辆是极氪车,所以另外45万辆可能由smart和其他品牌共享,这是吉利对其海的广阔结构的信心。
毕竟新势力韦小立的月销量能达到近万辆的高度,证明了年轻消费者对高端智能电动车有着强烈的需求。随着95后、00后一代在车轮上长大,被互联网、电子信息、科技包围,他们对传统汽车的兴趣可能远不如新兴智能汽车品牌,这也是今天很多“野蛮人”加入造车大军的重要原因。
相比吉利提出的2015年200万辆,2020年新能源产品占90%的目标,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占比65%,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35%。这次提出的五年计划相对不那么激进。同时,吉利提出30%的智能电动车,而不是新能源的销量,主要是因为吉利把蓝色吉利行动分成了两部分。
蓝色行动计划1以智能节能和小排量新能源汽车为重点,包括混合动力和增程式插电式混合动力。吉利汽车计划今年推出全新的动力品牌,力争打造吉利GHS2.0智能混合动力系统,GHS2.0智能混合动力系统将首先搭载在“中华之星”上,三年内吉利10多款新车型将陆续搭载,首次向全球供应“中国动力”。
蓝色吉利Action II主打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目前来看,极端氪气是主要原因。未来不排除加入smart,甚至有可能计算出SEA庞大架构的共享平台技术模式,比如百度、富士康。但是在智能电动车领域,芯片的短缺确实是未来的一个不确定因素。
总的来说,吉利的销量目标确实给资本市场带来了不错的信心。券商对此普遍给予正面看法,但注意筹码短缺的压力。19日早盘股价上涨,28元一度涨6.7%。大和表示,吉利的中期业绩已经巩固。尽管有成本压力,但其毛利率半年来有所改善。公司仍维持今年销售目标,维持“持有”评级。
建银国际表示,吉利中期业绩符合预期,预计短期毛利率将承压。由于预计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比例将会增加,且相信芯片短缺问题在今年第三季度中期之前不会得到解决,因此决定将其今年和明年的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4%和18%,以反映由于新车型的推出而导致的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综合10家券商的投资评级和目标价,多数评级为买入、增持、持有,其中两家评级为中性。同时,仅有3家公司给出了低于当前股价的目标价,其中仅有摩根士丹利给出了减持评级和13元目标价。
《日本经济新闻》最新报道,丰田汽车9月的全球产量将比之前的计划减少40左右,成为最新公布因半导体芯片短缺而大规模减产的主要汽车制造商。
1900/1/1 0:00:00打破边界、相融共生已经是当前汽车产业的新常态。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为了减少排气管污染,当今的汽油汽车和卡车都配备了含有铂族金属(如铑和钯)的催化转化器。而随着世界各国不断寻求降低车辆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和恶化的空气质量,市场对这些金属的需求不断增加。
1900/1/1 0:00:00日前,卧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宣布,
1900/1/1 0:00:008月20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汽车之家承办的“818中国汽车新消费论坛”以线上的方式隆重召开。
1900/1/1 0:00:00“中国汽车品牌,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只有在这三至五年的时间里,快速放大优势,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这个新赛道上领跑。而且,中国汽车品牌的机会,只有一次。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