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本经济新闻》的最新报道,丰田9月份的全球产量将比之前的计划减少约40%,成为最新一家因半导体芯片短缺而宣布大规模减产的主要汽车制造商。
在此之前,丰田在处理芯片短缺方面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即使在上半年,本田和日产因供应短缺频繁减产,丰田仍然能够依靠出色的供应链管理。
但是现阶段芯片荒在全球还是越来越严重,丰田的芯片库存毕竟还是有限的。按照正常汽车产销的芯片消耗速度,根本支撑不了芯片供应恢复的那一天。在之前的4-6月财季数据发布会上,丰田敲响了芯片供应的警钟,丰田只能在下半年减少使用。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丰田9月份的目标是生产略低于90万辆的汽车,但现在它已将该计划削减至约50万辆。
本月早些时候,丰田还表示,由于一些新兴经济体的新冠肺炎案件不断升级,半导体短缺和原材料价格飙升,它正面临着不可预测的商业环境。即便如此,丰田仍维持2021财年(2021年4月-2022年3月)870万辆的全球销量预期。
由于芯片和疫情,丰田将从9月初开始暂停部分日本生产线,包括爱知县的高冈工厂。据丰田内部人士透露,北美、中国和欧洲的产量也将酌情减少数万辆。
越南新冠肺炎地区继续肆虐,当地零部件供应有限。丰田在7月底至8月初停止了日本的一些装配线,包括其田原工厂。在泰国,丰田上个月也因疫情暂停了三家工厂的生产。
路透社爆料称,广汽丰田部分生产线因芯片短缺暂时停产,而据汽车公社透露,凯美瑞的主要销售车型也因为广丰部分生产线停产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丰田汽车7月29日发布了上半年全球销售业绩。包括大发和日野汽车在内,丰田在刚刚过去的1-6月销售了约546万辆新车,同比增长31%,创上半年历史新高。
据悉,破纪录的销售业绩主要得益于中国和美国的市场反弹,丰田在芯片短缺危机中的抗压能力强于竞争对手。因此上半年销量超过大众约497万辆(同比增长28%),连续两年全球第一。根据《日本经济新闻》的最新报道,丰田9月份的全球产量将比之前的计划减少约40%,成为最新一家因半导体芯片短缺而宣布大规模减产的主要汽车制造商。
在此之前,丰田在处理芯片短缺方面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即使在上半年,本田和日产因供应短缺频繁减产,丰田仍然能够依靠出色的供应链管理。
但是现阶段芯片荒在全球还是越来越严重,丰田的芯片库存毕竟还是有限的。按照正常汽车产销的芯片消耗速度,根本支撑不了芯片供应恢复的那一天。在之前的4-6月财季数据发布会上,丰田敲响了芯片供应的警钟,丰田只能在下半年减少使用。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丰田9月份的目标是生产略低于900,0……汽车,但现在它已将该计划削减至50万辆左右。
本月早些时候,丰田还表示,由于一些新兴经济体的新冠肺炎案件不断升级,半导体短缺和原材料价格飙升,它正面临着不可预测的商业环境。即便如此,丰田仍维持2021财年(2021年4月-2022年3月)870万辆的全球销量预期。
由于芯片和疫情,丰田将从9月初开始暂停部分日本生产线,包括爱知县的高冈工厂。据丰田内部人士透露,北美、中国和欧洲的产量也将酌情减少数万辆。
越南新冠肺炎地区继续肆虐,当地零部件供应有限。丰田在7月底至8月初停止了日本的一些装配线,包括其田原工厂。在泰国,丰田上个月也因疫情暂停了三家工厂的生产。
路透社爆料称,广汽丰田部分生产线因芯片短缺暂时停产,而据汽车公社透露,凯美瑞的主要销售车型也因为广丰部分生产线停产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丰田汽车7月29日发布了上半年全球销售业绩。包括大发和日野汽车在内,丰田在刚刚过去的1-6月销售了约546万辆新车,同比增长31%,创上半年历史新高。
据悉,破纪录的销售业绩主要得益于中国和美国的市场反弹,丰田在芯片短缺危机中的抗压能力强于竞争对手。因此上半年销量超过大众约497万辆(同比增长28%),连续两年全球第一。
曾经,为了丰富汽车的功能,车企大张旗鼓地往车上搭载各种ECU(汽车电子控制单元)。据悉,从1993年到2010年,奥迪A8车型上使用的ECU数量就从5个骤增至100余个。
1900/1/1 0:00:008月18日,宁德时代与四川发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宁德时代将与四川发展及6家控股公司深化合作,
1900/1/1 0:00:00云徙科技携专注于消费者数字体验的中台解决方案确认申报2021年金辑奖汽车新供应链百强评选活动。
1900/1/1 0:00:00打破边界、相融共生已经是当前汽车产业的新常态。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为了减少排气管污染,当今的汽油汽车和卡车都配备了含有铂族金属(如铑和钯)的催化转化器。而随着世界各国不断寻求降低车辆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和恶化的空气质量,市场对这些金属的需求不断增加。
1900/1/1 0:00:008月18日,吉利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HK0175)发布2021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吉利汽车营收达4503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3,股东应占溢利23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