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为什么是马来西亚掐住了汽车的“芯”?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Century, Tesla, Departure

作者|李翔

编辑|王新

来源|汽车预言家

8月19日,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的一条朋友圈,让汽车企业松了一口气。"意法半导体的Mapo工厂已于8月18日重新开工."。

就在前一天,由于马来西亚疫情导致核心供应不足,徐大全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跳楼”等颇为无奈又略显调侃的话语,引得整车企业怨声载道。徐大全写道:“面对众多主机厂的欲望,在这里生不如死。”不久前,特斯拉马斯克还在社交平台上批评供应商供货中断,影响了车型的生产节奏。不难看出,作为一级供应商的博世,面对车企的狂奔和供应商的断供,也是进退两难。

最新数据显示,马来西亚确诊病例每天增加2万例,现在已经扩大到26万例。根据当地防疫政策,生产厂需要关闭停产。虽然马来西亚允许占GDP总量四分之一的半导体产业维持10%-20%的低水平运行,但难以满足全球市场的迫切需求。

让外界不解的是,为什么只有一个马来西亚会对全球汽车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报告的数据,马来西亚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量约占全球集成电路封装市场的13.7%,是全球主要的封装测试中心之一。半导体封装测试通常是指将通过测试的晶圆按照产品型号和功能要求加工成独立芯片的过程,封装测试被称为芯片的“最后一公里”。

到2020年底,马来西亚已经成为全球第七大半导体产品出口国。目前已有50多家半导体公司在当地设厂,马来西亚成为全球芯片的“中转站”。

得益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发达的航运条件,马来西亚的芯片出货量已与美国相当。2015年以来,马来西亚半导体封装测试收入快速增长,从118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287.6亿美元,占全国GDP的25%。虽然马来西亚是世界上重要的半导体代工厂,但马来西亚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商相对较弱,国外集成电路制造商占据主导地位。

从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来看,美国具有非常有竞争力的市场地位。根据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发布的报告,2019年,美国半导体公司占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的47%,南韩占19%,日本和欧洲各占10%,中国和中国省占6%,占5%。

不可否认,美国是集成电路的发明者,有70多年的历史。然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芯片制造过程中的化学物质会对人体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美国不得不将其芯片代工转移到国外,同时必须确保对芯片行业的强有力控制。非洲、马来西亚等地区早在上个世纪就进入了美国半导体协会的视线。

同时,根据IC Insights统计,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公司中,美国公司占了5家,其中英特尔2019年研发支出高达133.62亿美元,R&D投资占营收的18.57%。高通2019年的研发支出也高达53.98亿美元,R&D投资占营收的22.24%。

虽然美国在半导体研发上优势明显,但在制造环节上,荷兰在EUV光刻上有优势;日本在化学品和生产设备上有优势;韩国在存储芯片领域有优势;马来西亚和越南在ATP(测试和封装)方面有优势。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芯片分为存储芯片、逻辑芯片、计算芯片等细分类别,而汽车芯片多来自马来西亚。

如今减产、停产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缺芯”的局面。据机构统计,过去8个月,全球因疫情导致的汽车减产已达585.3万辆,预计年底将扩大至700万辆。其中华北和欧洲的损失最大,分别为187.4万辆和174.6万辆,而中国的汽车行业已经因芯片供应故障减产112.2万辆。

汽车预测人士通过多家经销商了解到,目前部分热门车型已进入“零车”状态,部分高配车型已确认断货。不可否认,芯片供应故障对汽车消费的负面影响正在扩大。

Century, Tesla, Departure

随着疫情的再次加重,部分工厂的关闭对于封测产业链本来就紧张的产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减产、停产、封国措施导致运输滞留,中转周期翻倍。有半导体行业人士告诉车先知,“正常的交货期在半个月左右,现在交货期平均上调2倍以上,部分产品的交货期甚至需要6个月。”

Century, Tesla, Departure

一项调查显示,国内部分车企的芯片库存难以支撑生产,市场处于“库存无芯片可扫描”的局面。仅博世供应中断一项,就将影响中国单月近90万辆汽车的生产。与此同时,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预测,8、9月份行业将减产200万辆,仅汽车制造业就至少影响4500亿人民币GDP。

虽然马来西亚的“封国”措施为半导体产业开了绿灯,但始终难以解渴全球汽车。芯片供应危机也直接导致相关厂商涨价,进而导致领先的封测企业也提高了其整个产品线的价格。一些制造商的商业条款也可能发生变化,如预付款比例的提高和交货周期的进一步延长。

WSTS(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上调销售预测的报告也证明了芯片价格上调的事实。根据WSTS发布的最新数据,对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的预测被上调。该组织预测,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有25.1%的显著增长。

Century, Tesla, Departure

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存储芯片(37.1%),其次是模拟芯片(29.1%)和逻辑芯片(26.2%)。根据WSTS的分析,2021年,全球主要地区预计将出现两位数的增长。亚太地区预计增长34.9%,欧洲增长26.4%,美洲增长21.5%。

在业内人士看来,产能下降,产值增加,意味着在芯荒大潮下,涨价成为芯片厂的唯一选择。一位企业采购负责人告诉汽车预言家:“去年3.5元的部分德国产芯片,今年已经涨到16.5元,涨了近5倍。”

与此同时,WSTS预测,到202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有望继续增长10.1%,达到6060亿美元。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很多预测略有不同的是,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汽车预言家》:“2022年芯片市场的增长预期一方面来自于产量的逐步恢复,另一方面来自于芯片价格整体上涨的持续影响。”Century, Tesla, Departure

作者|李翔

编辑|王新

来源|汽车预言家

8月19日,一圈朋友……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的话让汽车企业松了一口气。"意法半导体的Mapo工厂已于8月18日重新开工."。

就在前一天,由于马来西亚疫情导致核心供应不足,徐大全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跳楼”等颇为无奈又略显调侃的话语,引得整车企业怨声载道。徐大全写道:“面对众多主机厂的欲望,在这里生不如死。”不久前,特斯拉马斯克还在社交平台上批评供应商供货中断,影响了车型的生产节奏。不难看出,作为一级供应商的博世,面对车企的狂奔和供应商的断供,也是进退两难。

最新数据显示,马来西亚确诊病例每天增加2万例,现在已经扩大到26万例。根据当地防疫政策,生产厂需要关闭停产。虽然马来西亚允许占GDP总量四分之一的半导体产业维持10%-20%的低水平运行,但难以满足全球市场的迫切需求。

让外界不解的是,为什么只有一个马来西亚会对全球汽车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报告的数据,马来西亚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量约占全球集成电路封装市场的13.7%,是全球主要的封装测试中心之一。半导体封装测试通常是指将通过测试的晶圆按照产品型号和功能要求加工成独立芯片的过程,封装测试被称为芯片的“最后一公里”。

到2020年底,马来西亚已经成为全球第七大半导体产品出口国。目前已有50多家半导体公司在当地设厂,马来西亚成为全球芯片的“中转站”。

得益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发达的航运条件,马来西亚的芯片出货量已与美国相当。2015年以来,马来西亚半导体封装测试收入快速增长,从118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287.6亿美元,占全国GDP的25%。虽然马来西亚是世界上重要的半导体代工厂,但马来西亚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商相对较弱,国外集成电路制造商占据主导地位。

从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来看,美国具有非常有竞争力的市场地位。根据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发布的报告,2019年,美国半导体公司占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的47%,南韩占19%,日本和欧洲各占10%,中国和中国省占6%,占5%。

不可否认,美国是集成电路的发明者,有70多年的历史。然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芯片制造过程中的化学物质会对人体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美国不得不将其芯片代工转移到国外,同时必须确保对芯片行业的强有力控制。非洲、马来西亚等地区早在上个世纪就进入了美国半导体协会的视线。

同时,根据IC Insights统计,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公司中,美国公司占了5家,其中英特尔2019年研发支出高达133.62亿美元,R&D投资占营收的18.57%。高通2019年的研发支出也高达53.98亿美元,R&D投资占营收的22.24%。

虽然美国在半导体研发上优势明显,但在制造环节上,荷兰在EUV光刻上有优势;日本在化学品和生产设备上有优势;韩国在存储芯片领域有优势;马来西亚和越南在ATP(测试和封装)方面有优势。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芯片分为存储芯片、逻辑芯片、计算芯片等细分类别,而汽车芯片多来自马来西亚。

如今减产、停产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缺芯”的局面。据机构统计,过去8个月,全球因疫情导致的汽车减产已达585.3万辆,预计年底将扩大至700万辆。其中华北和欧洲的损失最大,分别为187.4万辆和174.6万辆,而中国的汽车行业已经因芯片供应故障减产112.2万辆。

汽车预测人士通过多家经销商了解到,目前部分热门车型已进入“零车”状态,部分高配车型已确认断货。不可否认,芯片供应故障对汽车消费的负面影响正在扩大。

Century, Tesla, Departure

随着疫情的再次加重,部分工厂的关闭对于封测产业链本来就紧张的产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减产、停产、封国措施导致运输滞留,中转周期翻倍。有半导体行业人士告诉车先知,“正常的交货期在半个月左右,现在交货期平均上调2倍以上,部分产品的交货期甚至需要6个月。”

Century, Tesla, Departure

一项调查显示,国内部分车企的芯片库存难以支撑生产,市场处于“库存无芯片可扫描”的局面。仅博世供应中断一项,就将影响中国单月近90万辆汽车的生产。与此同时,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预测,8、9月份行业将减产200万辆,仅汽车制造业就至少影响4500亿人民币GDP。

虽然马来西亚的“封国”措施为半导体产业开了绿灯,但始终难以解渴全球汽车。芯片供应危机也直接导致相关厂商涨价,进而导致领先的封测企业也提高了其整个产品线的价格。一些制造商的商业条款也可能发生变化,如预付款比例的提高和交货周期的进一步延长。

WSTS(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上调销售预测的报告也证明了芯片价格上调的事实。根据WSTS发布的最新数据,对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的预测被上调。该组织预测,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有25.1%的显著增长。

Century, Tesla, Departure

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存储芯片(37.1%),其次是模拟芯片(29.1%)和逻辑芯片(26.2%)。根据WSTS的分析,2021年,全球主要地区预计将出现两位数的增长。亚太地区预计增长34.9%,欧洲增长26.4%,美洲增长21.5%。

在业内人士看来,产能下降,产值增加,意味着在芯荒大潮下,涨价成为芯片厂的唯一选择。一位企业采购负责人告诉汽车预言家:“去年3.5元的部分德国产芯片,今年已经涨到16.5元,涨了近5倍。”

与此同时,WSTS预测,到202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有望继续增长10.1%,达到6060亿美元。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很多预测略有不同的是,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汽车预言家》:“2022年芯片市场的增长预期一方面来自于产量的逐步恢复,另一方面来自于芯片价格整体上涨的持续影响。”

标签:世纪特斯拉启运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同增75% 神龙超越去年总销量

这是对拼搏努力的最好回报。

1900/1/1 0:00:00
为什么地产商造不成车?

恒大的漩涡还在继续,这头东方雄狮病了,还病得不轻。8月19日,恒大被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约谈了,大概意思就是恒大作为房地产行业的头部企业,最近负面新闻很多,要稳住别崩了。

1900/1/1 0:00:00
C前沿 | 比亚迪半导体被中止上市;特斯拉AI Day如期举行

马来西亚疫情严重,芯荒再加剧8月17日,博世中国区总裁徐总在微信朋友圈发文称:8月份后续,芯片或将基本处于断供状态。

1900/1/1 0:00:00
安卓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诞生带来驾驶座舱新体验

业界首款安卓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安波福供图)前言: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能够不断接收安全补丁和应用更新,提供直观的用户界面,与其它设备无缝集成组成一个强大的应用生态,对此,

1900/1/1 0:00:00
丰田“造城”记(七)——最清洁的氢能源

作者王鑫王一萍编辑王鑫来源汽车预言家温室气体大量累计,导致气候频频出现极端变化,威胁人们日常生活。

1900/1/1 0:00:00
爱驰引领全球智慧绿色出行生活

作为中国新能源全球化先行者,爱驰在出口一年多的时间里,全球化版图遥遥领先,目前已陆续登陆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丹麦、以色列等国,版图横跨亚洲、欧洲、非洲,其他大洲市场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