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只能上新能源牌照。油轮不会被许可。”正好滴滴GL8从双流机场到酒店。总之,司机居然自带情况,这也让参加第24届成都车展的记者感受到了新能源的冲击波。
虽然今年的成都车展因为新疫情推迟了两天,打乱了常规节奏,但最终,这个“越来越像大型展销会”的成都车展还是成功举办了。“你觉得我们摊位的位置怎么样?销售顾问说这个职位不错。”碰巧遇到一个自主品牌的销售负责人,他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就带出这种竞争的浓烈味道。不过,我马上说:“我还没选好地点。怎么才能和长安做一个博物馆?“看来我真的要避开长安城的边缘了。逛了一圈车展,自主品牌中最火的坦克300、氪气001、比亚迪的DM-i车型甚至都是半年后才交付。虽然有“缺芯”的因素,但自主头部车企这几年进步很大,这也是“光头上的虱子很明显”的事实。但是从本届车展最受欢迎的自主头部品牌长城、长安、吉利、奇瑞也能发现一个问题。其实都到了一个新的瓶颈期。至少在打法上,没有以前那么清晰了,有点乱。无论是色彩斑斓的“复古”长城,还是默默卖车的长安汽车,竞争西南市场的奇瑞,科技感十足的吉利,都各有各的苦衷。
从多品牌、虚实、对未来三个维度,从这些公司现阶段的表现可以看出各自的瓶颈是什么。所谓“问题即答案”,问对问题,这也是汽车媒体的价值所在。多品牌下的迷失,要说豪华,就必须看看奔驰的新C级。而要说独立,当然是号称“第24届保定车展”的长城汽车。本次车展,长城占据了四个展位,无疑是万众瞩目的“顶流”。就连Tik Tok V《虎哥谈车》都拖着美女跑遍了长城的所有展台,被长城的魅力所折服。“长城和柯灵这两个热门展位面对面呼应。前者的旅炮、猛兽、大狗被大山海啸包围,后者一如既往的以跳跃的色块和酷炫的风格赢得年轻人的青睐;再加上斜对面最大的展区奥迪,毫无疑问15号馆在媒体日吸引了最多的眼球,或许也只有新势力盘踞的10号馆能与之抗衡。“我们的主编石杰先生在《我想用长城股票赚的钱买一辆坦克》中,谈到了对长城所在的15号馆的印象。
而长城的“多品类战略”已经到了让里面所有人都觉得走火入魔的地步。目前长城已经达到9个品牌。今年长城参展。无论是坦克500和坦克400,欧拉的芭蕾猫、闪电猫和樱桃猫,哈佛的大狗和野兽,还是WEY的摩卡、玛奇朵和拿铁,都仿佛打开了一个魔盒。换句话说,长城“玩得太高了”。但“奥拉梅拉”、“欧拉版甲壳虫”、“前脸漫步者的屁股甲壳虫”、“坦克版野马”,厚重先进的众泰卷尺样式,让外界开始质疑长城。虽然车展上长城的四个展位很热闹,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百花齐放,烈火烹油的危机。我们知道多品牌最大的问题是资源分散。一位业内人士在车展上告诉记者,“你看长城,这么热闹,但是长城的底座哈弗H6的护城河正在受到强烈的冲击。”无论是长安的CS75,吉利的约伯,这次的约伯X,还是其他竞争对手的加入,都在拼命挑战这款自主SUV的NO.1。长城不仅有前院“星星之火”的消散可能,也有“后院起火”的危机。
其实不只是长城有这个问题。近年来,吉利也重新找到了其多品牌战略。2010年前后帝豪、英伦、全球鹰多品牌首轮过后,吉利回归“一个吉利”,达到150万辆的好局面。没想到,吉利现在已经开始了第二轮多品牌。所以我们也看到,比如几何品牌,图标模型,都陷入了成功学所说的“停止成功”的境地。但是吉利的多品牌之路并没有停下来,包括超豪华的莲花品牌等。吉利的品牌阵营还在不断扩大,深海风格参展的极氪就是最新的一个。刚刚迈过2000万辆里程碑的长安,目前最稳定,但加上长安品牌,已经达到子品牌欧尚、商用车品牌凯诚等四个品牌,正在打造全新的智能电动高端品牌(原A/B品牌)。而长安拓全的高端序列UNI也在UNI-K的弱势之下,不敢轻言品牌。就算聚在一起“KTV”,也会觉得力不从心。
奇瑞也是如此。上一轮一度和吉利踩多品牌“坑”。放开观致和伊凯控股权后,还有奇瑞、奇瑞新能源、捷威、星途...多品牌就像一个“幽灵”漂浮在自有品牌之上。一位业内大咖表示,怀疑多品牌是针对自主品牌的阴谋。吉利和奇瑞没招之前,背后都是跨国咨询公司的魔影。这次不知道自己怎么了,稍微有点成绩的自主品牌又开始多品牌了。长城锣鼓喧天,让我们看到了自主品牌的长足进步,但“过犹不及”的教训需要牢记。“飘”是我们对长城近期表现的定义,也希望长城更加从容。因为《乱世佳人》是最明显的失败标志。记者还听到了更震撼的一句话,说“WEY品牌可以抛弃了”。现在看坦克的独立性,摩卡,玛奇朵,拿铁诞生,VV系列黯然失色。我不禁要问,长城和自主品牌真的到了多品牌的时候了吗?我不知道答案,但我感觉到了暴风雨前的潮湿气息。古老的折磨虚与实的智慧告诉我们,只有对得起这个……我们能站在地上吗?但从近几年的行业氛围来看,这种吹过头顶的“虚火”在汽车行业大面积爆发。比如刚刚熄火的“自动驾驶”。
过度营销在长城尤为明显。“动物园”的一大波产品接踵而至,各种传播铺天盖地。也是车展上最热闹最流动的地方。然而,这些“看起来很美”的场景真的好吗?这种现象的背后,是行业内浮动的不和谐音符。无论是UNI-V的前脸看起来像奥迪A7,还是更“复古”的欧拉芭蕾猫,这种设计上的“复古”借口其实是懒惰和缺乏创新,正在侵蚀行业的正常发展。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毕竟市场来教育长城,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时候了。太多就是太多。冷静分析一下就知道,长城真的有这么挥霍的资本。据业内人士分析,打造高端品牌,50亿元为基数。那么,就算少,共同打造长城九大品牌需要多少资源和资金?而且,这么多产品,消费者能记住多少,又有多少平台能支持产品?短时间内要生产这么多产品,长城的技术研发体系是否像娇子一样有足够的积累支撑?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市场营销的快速发展还是需要停下来等待技术的“灵魂”。
而长安,UNI系列真的从本质上提升了产品力吗?不完全是。更重要的是,起亚的腾飞得益于彼得·希瑞尔的设计。外貌的提升最容易看到效果,但内功的修炼才是根本的决定。在这一点上,长安真的几乎是有趣的。但是,关于UNI的“星球”宣传,却把地球带到了宇宙。国内的消费者早就被市场教育好了,过度营销的最终结果很容易打脸。比如氪气001过度营销导致的预订问题就是一个例子。一位吉利车主发现,从发布设计稿,到效果图,到内饰绘制,到平台或配置,到亮相,到宣布预售,到初期抢购,到正式上市,最后,产能爬坡后开始交付车辆。这些步骤使得一辆车的外观和拿到新车的过程非常漫长。当消费者的胃口被吊起来,但是到了车的时候发现被“减”了,就变得很尴尬了。那么,如何把握虚实的尺度呢?这成为了考验自主品牌实力的关键。诚然,营销是做不出来的,产品问题最终会以蝴蝶效应的形式回来,比如最近饱受林文钦事件困扰的蔚来。
要说长城在过度营销下越来越妖娆,产品系列越来越“长”。就像公社里的“长城”梗,我们不希望长城成为“烂尾篇”。未来有风险记者在本次成都车展观察到的另一个趋势是,在纯电领域耕耘数年的造车新势力开始了探索产品和价格的攻势。这就把我们带到了这一节的重点。也就是长安和奇瑞,还有长城和吉利,你什么未来?此次,记者在10号馆零跑汽车和威马汽车展台分别在C11和W6车上体验。从外观和内饰来看,做工相当不错。更好的是价格。两款起步价15 ~ 16万元的车开始在传统燃油车的强势领域敲敲门。这是一个充满意义的强烈信号。什么信号?传统车企对纯电动汽车的准备和决心是否已经太迟?纯电领域时代,在今年小米造车,OPPO造车,百度造车的情况下,它……eems特斯拉接近年销量100万辆,韦小立进入月销量10000辆。它离尘埃越来越近了。
那么自主品牌的掌门人都是怎么准备的呢?先说奇瑞。奇瑞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发布了“4.0时代的全球动力架构”和鲲鹏动力。换句话说,奇瑞上了混动路线。奇瑞一位技术负责人曾对记者表示,奇瑞选择混合路线,是因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去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0技术路线图指出,“到2035年,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销量各占50%;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全部为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销量占比超过50%。“换句话说,即使到了2035年,混动依然能占据50%的市场份额,这是奇瑞对未来下注的底限。而5年20亿元的投入,无疑会让在混合动力领域投入大量资源的奇瑞在纯电领域难以放手。奇瑞新能源虽然在这次车展上加了一个“QQ冰淇淋”,但除了独撑大局的小蚁情商,还是A00级车。而且和特斯拉一样,决心远离纯电领域,只有中国的造车新势力才能毫无负担的跟进。但是,对于一个传统车企来说,在未来的时候,如果路线错了,那是致命的。毕竟换轨的时间成本太高,来不及了。
问题是传统车企很难全力投入新能源领域。毕竟燃料领域的利益还在,不可能放弃。让奇瑞放弃现在的燃油系统,改用纯电动。即使强如大众,也还是跌跌撞撞。ID系列在国内举步维艰。再来说说长安汽车。自2017年10月发布“香格里拉计划”到4.0版本,首款机型C385姗姗来迟。除了奔奔E星,长安前面的EV460(现E生)也是延续了几年的老产品了。让长安放下纯电动车也不现实,比如这次车展上的一排CS系列SUV。“商用车只能上新能源牌照。油轮不会被许可。”正好滴滴GL8从双流机场到酒店。总之,司机居然自带情况,这也让参加第24届成都车展的记者感受到了新能源的冲击波。
虽然今年的成都车展因为新疫情推迟了两天,打乱了常规节奏,但最终,这个“越来越像大型展销会”的成都车展还是成功举办了。“你觉得我们摊位的位置怎么样?销售顾问说这个职位不错。”碰巧遇到一个自主品牌的销售负责人,他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就带出这种竞争的浓烈味道。不过,我马上说:“我还没选好地点。怎么才能和长安做一个博物馆?“看来我真的要避开长安城的边缘了。逛了一圈车展,自主品牌中最火的坦克300、氪气001、比亚迪的DM-i车型甚至都是半年后才交付。虽然有“缺芯”的因素,但自主头部车企这几年进步很大,这也是“光头上的虱子很明显”的事实。但是从本届车展最受欢迎的自主头部品牌长城、长安、吉利、奇瑞也能发现一个问题。其实都到了一个新的瓶颈期。至少在打法上,没有以前那么清晰了,有点乱。无论是色彩斑斓的“复古”长城,还是默默卖车的长安汽车,竞争西南市场的奇瑞,科技感十足的吉利,都各有各的苦衷。
从多品牌、虚实、对未来三个维度,从这些公司现阶段的表现可以看出各自的瓶颈是什么。所谓“问题即答案”,问对问题,这也是汽车媒体的价值所在。多品牌下的迷失,要说豪华,就必须看看奔驰的新C级。而要说独立,当然是号称“第24届保定车展”的长城汽车。本次车展,长城占据了四个展位,无疑是万众瞩目的“顶流”。就连Tik Tok V《虎哥谈车》都拖着美女跑遍了长城的所有展台,被长城的魅力所折服。“长城和柯灵这两个热门展位面对面呼应。前者的旅炮、野兽和大狗被大山和海啸包围,而……atter一如既往的以跳跃的色块和酷炫的风格赢得了年轻人的青睐;再加上斜对面最大的展区奥迪,毫无疑问15号馆在媒体日吸引了最多的眼球,或许也只有新势力盘踞的10号馆能与之抗衡。“我们的主编石杰先生在《我想用长城股票赚的钱买一辆坦克》中,谈到了对长城所在的15号馆的印象。
而长城的“多品类战略”已经到了让里面所有人都觉得走火入魔的地步。目前长城已经达到9个品牌。今年长城参展。无论是坦克500和坦克400,欧拉的芭蕾猫、闪电猫和樱桃猫,哈佛的大狗和野兽,还是WEY的摩卡、玛奇朵和拿铁,都仿佛打开了一个魔盒。换句话说,长城“玩得太高了”。但“奥拉梅拉”、“欧拉版甲壳虫”、“前脸漫步者的屁股甲壳虫”、“坦克版野马”,厚重先进的众泰卷尺样式,让外界开始质疑长城。虽然车展上长城的四个展位很热闹,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百花齐放,烈火烹油的危机。我们知道多品牌最大的问题是资源分散。一位业内人士在车展上告诉记者,“你看长城,这么热闹,但是长城的底座哈弗H6的护城河正在受到强烈的冲击。”无论是长安的CS75,吉利的约伯,这次的约伯X,还是其他竞争对手的加入,都在拼命挑战这款自主SUV的NO.1。长城不仅有前院“星星之火”的消散可能,也有“后院起火”的危机。
其实不只是长城有这个问题。近年来,吉利也重新找到了其多品牌战略。2010年前后帝豪、英伦、全球鹰多品牌首轮过后,吉利回归“一个吉利”,达到150万辆的好局面。没想到,吉利现在已经开始了第二轮多品牌。所以我们也看到,比如几何品牌,图标模型,都陷入了成功学所说的“停止成功”的境地。但是吉利的多品牌之路并没有停下来,包括超豪华的莲花品牌等。吉利的品牌阵营还在不断扩大,深海风格参展的极氪就是最新的一个。刚刚迈过2000万辆里程碑的长安,目前最稳定,但加上长安品牌,已经达到子品牌欧尚、商用车品牌凯诚等四个品牌,正在打造全新的智能电动高端品牌(原A/B品牌)。而长安拓全的高端序列UNI也在UNI-K的弱势之下,不敢轻言品牌。就算聚在一起“KTV”,也会觉得力不从心。
奇瑞也是如此。上一轮一度和吉利踩多品牌“坑”。放开观致和伊凯控股权后,还有奇瑞、奇瑞新能源、捷威、星途...多品牌就像一个“幽灵”漂浮在自有品牌之上。一位业内大咖表示,怀疑多品牌是针对自主品牌的阴谋。吉利和奇瑞没招之前,背后都是跨国咨询公司的魔影。这次不知道自己怎么了,稍微有点成绩的自主品牌又开始多品牌了。长城锣鼓喧天,让我们看到了自主品牌的长足进步,但“过犹不及”的教训需要牢记。“飘”是我们对长城近期表现的定义,也希望长城更加从容。因为《乱世佳人》是最明显的失败标志。记者还听到了更震撼的一句话,说“WEY品牌可以抛弃了”。现在看坦克的独立性,摩卡,玛奇朵,拿铁诞生,VV系列黯然失色。我不禁要问,长城和自主品牌真的到了多品牌的时候了吗?我不知道答案,但我感觉到了暴风雨前的潮湿气息。古老的折磨虚与实的智慧告诉我们,只有对得起这个……我们能站在地上吗?但从近几年的行业氛围来看,这种吹过头顶的“虚火”在汽车行业大面积爆发。比如刚刚熄火的“自动驾驶”。
过度营销在长城尤为明显。“动物园”的一大波产品接踵而至,各种传播铺天盖地。也是车展上最热闹最流动的地方。然而,这些“看起来很美”的场景真的好吗?这种现象的背后,是行业内浮动的不和谐音符。无论是UNI-V的前脸看起来像奥迪A7,还是更“复古”的欧拉芭蕾猫,这种设计上的“复古”借口其实是懒惰和缺乏创新,正在侵蚀行业的正常发展。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毕竟市场来教育长城,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时候了。太多就是太多。冷静分析一下就知道,长城真的有这么挥霍的资本。据业内人士分析,打造高端品牌,50亿元为基数。那么,就算少,共同打造长城九大品牌需要多少资源和资金?而且,这么多产品,消费者能记住多少,又有多少平台能支持产品?短时间内要生产这么多产品,长城的技术研发体系是否像娇子一样有足够的积累支撑?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市场营销的快速发展还是需要停下来等待技术的“灵魂”。
而长安,UNI系列真的从本质上提升了产品力吗?不完全是。更重要的是,起亚的腾飞得益于彼得·希瑞尔的设计。外貌的提升最容易看到效果,但内功的修炼才是根本的决定。在这一点上,长安真的是几乎有意思了。但是,关于UNI的“星球”宣传,却把地球带到了宇宙。国内的消费者早就被市场教育好了,过度营销的最终结果很容易打脸。比如氪气001过度营销导致的预订问题就是一个例子。一位吉利车主发现,从发布设计稿,到效果图,到内饰绘制,到平台或配置,到亮相,到宣布预售,到初期抢购,到正式上市,最后,产能爬坡后开始交付车辆。这些步骤使得一辆车的外观和拿到新车的过程非常漫长。当消费者的胃口被吊起来,但是到了车的时候发现被“减”了,就变得很尴尬了。那么,如何把握虚实的尺度呢?这成为了考验自主品牌实力的关键。诚然,营销是做不出来的,产品问题最终会以蝴蝶效应的形式回来,比如最近饱受林文钦事件困扰的蔚来。
要说长城在过度营销下越来越妖娆,产品系列越来越“长”。就像公社里的“长城”梗,我们不希望长城成为“烂尾篇”。未来有风险记者在本次成都车展观察到的另一个趋势是,在纯电领域耕耘数年的造车新势力开始了探索产品和价格的攻势。这就把我们带到了这一节的重点。也就是长安和奇瑞,还有长城和吉利,你什么未来?此次,记者在10号馆零跑汽车和威马汽车展台分别在C11和W6车上体验。从外观和内饰来看,做工相当不错。更好的是价格。两款起步价15 ~ 16万元的车开始在传统燃油车的强势领域敲敲门。这是一个充满意义的强烈信号。什么信号?传统车企对纯电动汽车的准备和决心是否已经太迟?纯电领域时代,在今年小米造车,OPPO造车,百度造车的情况下,它……eems特斯拉接近年销量100万辆,韦小立进入月销量10000辆。它离尘埃越来越近了。
那么自主品牌的掌门人都是怎么准备的呢?先说奇瑞。奇瑞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发布了“4.0时代的全球动力架构”和鲲鹏动力。换句话说,奇瑞上了混动路线。奇瑞一位技术负责人曾对记者表示,奇瑞选择混合路线,是因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去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0技术路线图指出,“到2035年,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销量各占50%;传统能源驱动的乘用车都是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主流,占销量的50%以上。”换句话说,即使到了2035年,混动依然能占据50%的市场,这是奇瑞对未来的注的底。而5年20亿元的投入,无疑会让在混合动力领域投入大量资源的奇瑞在纯电领域难以放手。奇瑞新能源虽然在这次车展上加了一个“QQ冰淇淋”,但除了独撑大局的小蚁情商,还是A00级车。而且和特斯拉一样,决心远离纯电领域,只有中国的造车新势力才能毫无负担的跟进。但是,对于一个传统车企来说,在未来的时候,如果路线错了,那是致命的。毕竟换轨的时间成本太高,来不及了。
问题是传统车企很难全力投入新能源领域。毕竟燃料领域的利益还在,不可能放弃。让奇瑞放弃现在的燃油系统,改用纯电动。即使强如大众,也还是跌跌撞撞。ID系列在国内举步维艰。再来说说长安汽车。自2017年10月发布“香格里拉计划”到4.0版本,首款机型C385姗姗来迟。除了奔奔E星,长安前面的EV460(现E生)也是延续了几年的老产品了。让长安放下纯电动车也不现实,比如这次车展上的一排CS系列SUV。8月30日,广汽集团发布2021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广汽集团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约2042.82亿元,同比增长约27.91%。合并口径营业总收入约345.72亿元,同比增长约34.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3.37亿元,同比增长约87.07%。
0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半年报
产销量增长20%以上,新产品拉动市场增长。
上半年,尽管面临芯片短缺、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广汽集团仍实现了产销良好增长。数据显示,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0.14万辆和102.65万辆,同比增长25.61%和24.49%,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5.62%和2.70%。国内市场份额为7.96%。
从品牌表现来看,都表现不错。其中,合资品牌广汽丰田实现产销40.96万辆和41.72万辆,同比增长32.32%和30.02%;广汽本田实现产销36.87万辆和37.16万辆,同比增长19.86%和16.68%。自主品牌方面,广汽乘用车连续12个月实现销量同比正增长,分别实现产销14.05万辆和15.1万辆,同比增长24.84%和28.29%。
在这种情况下,营收的提升基本是必然的。此外,新产品的不断发布也对市场起到了强大的拉动作用。报告期内,广汽集团新推出的传祺影豹、传祺GS4 PLUS、传祺M6 PRO、AION Y、AION S Plus、凯美瑞中盖、第四代汉兰达PHEV、C-HR中盖、尚领、EA6等车型深受市场欢迎。
1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
加快“新四化”转型,大力推进数字营销。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新四化”进程的加快,各汽车公司逐渐开始向科技公司转型。在这一愿景下,广汽集团不断加大创新发展力度,新增专利申请1343件,其中发明专利614件,累计专利申请量超过9300件,其中发明申请3300件。
在电动化方面,广汽集团在2021广汽科技日发布了动力电池技术战略“中子星战略”,深入开展动力电池和电池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据了解,其自主研发的海绵硅负极电池技术已成功将锂离子电池的体积和重量分别降低了20%和14%,搭载海绵硅负极电池技术的AION LX可实现高达1000km的综合续航。此外,其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首次实现了三元锂电池整包不着火,并搭载了AION Y应用。
2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
在智能网联方面,基于新型电子电气架构,广汽集团在云服务、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舱等领域取得突破。,并在车云集成集中计算电子电气架构、L2++飞行员驾驶辅助系统、ADiGO 4.0智能IOT系统等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同时将与华为共同定义、开发、联合打造搭载华为面向未来的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智能汽车系列。首款车型计划于2023年底上市。
3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
除了加快“新四化”转型,广汽集团还同步实施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数字化营销。截至报告期末,广汽集团及合资公司共有2,491家乘用车4S门店,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为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积极探索营销模式创新,打造“直销+经销、线上+线下、汽车城+超市”双轨模式。
新能源产能扩张
今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21.5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均增长2倍,与2019年全年水平持平。在此背景下,广汽新能源汽车持续热销。其中,自主品牌上半年销量超过4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12%。
根据集团“十四五”规划,广汽计划2025年新能源销量占比20%,传统燃油车占比超过20%。其中,自主品牌将全面电子化……由…编辑
为了进一步推进电气化进程,除了加大研发力度,广汽集团在产能上的投入也有所加快。据悉,广汽丰田年产2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能扩建项目一期已于7月正式投产。时代广汽动力电池建设项目预计9月投产,将填补集团在动力电池制造领域的空白。广汽爱安宣布将扩建其智能生态工厂,预计投资约5亿元。计划2022年初实现产能翻番,在原有10万辆的基础上,年产能扩大至20万辆。
4
广汽阿亚恩智能生态工厂
综合来看,广汽集团上半年显然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对于下半年的车市判断和企业发展,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红表示,“下半年国内经济有望继续复苏,对稳定汽车消费将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但是,全球经济复苏和疫情防控仍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如何保证芯片的稳定供应,打造自主、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仍然是汽车行业的重要课题。然而,挑战意味着新的机遇。广汽集团将继续推进“稳增长、提业绩、严对标、保供应、强自主、谋发展、创品牌”七大行动,不断破路径、克困难,全力冲刺年度计划,确保“十四五”良好开局。”8月30日,广汽集团发布2021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广汽集团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约2042.82亿元,同比增长约27.91%。合并口径营业总收入约345.72亿元,同比增长约34.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3.37亿元,同比增长约87.07%。
0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半年报
产销量增长20%以上,新产品拉动市场增长。
上半年,尽管面临芯片短缺、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广汽集团仍实现了产销良好增长。数据显示,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0.14万辆和102.65万辆,同比增长25.61%和24.49%,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5.62%和2.70%。国内市场份额为7.96%。
从品牌表现来看,都表现不错。其中,合资品牌广汽丰田实现产销40.96万辆和41.72万辆,同比增长32.32%和30.02%;广汽本田实现产销36.87万辆和37.16万辆,同比增长19.86%和16.68%。自主品牌方面,广汽乘用车连续12个月实现销量同比正增长,分别实现产销14.05万辆和15.1万辆,同比增长24.84%和28.29%。
在这种情况下,营收的提升基本是必然的。此外,新产品的不断发布也对市场起到了强大的拉动作用。报告期内,广汽集团新推出的传祺影豹、传祺GS4 PLUS、传祺M6 PRO、AION Y、AION S Plus、凯美瑞中盖、第四代汉兰达PHEV、C-HR中盖、尚领、EA6等车型深受市场欢迎。
1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
加快“新四化”转型,大力推进数字营销。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新四化”进程的加快,各汽车公司逐渐开始向科技公司转型。在这一愿景下,广汽集团不断加大创新发展力度,新增专利申请1343件,其中发明专利614件,累计专利申请量超过9300件,其中发明申请3300件。
在电动化方面,广汽集团在2021广汽科技日发布了动力电池技术战略“中子星战略”,深入开展动力电池和电池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据了解,其自主研发的海绵硅负极电池技术已成功将锂离子电池的体积和重量分别降低了20%和14%,搭载海绵硅负极电池技术的AION LX可实现高达1000km的综合续航。此外,其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首次实现了三元锂电池整包不着火,并搭载了AION Y应用。
2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
在智能网联方面,基于新型电子电气架构,广汽集团在云服务、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舱等领域取得突破。,并在车云集成集中计算电子电气架构、L2++飞行员驾驶辅助系统、ADiGO 4.0智能IOT系统等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同时将与华为共同定义、开发、联合打造搭载华为面向未来的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智能汽车系列。首款车型计划于2023年底上市。
3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
除了加快“新四化”转型,广汽集团还同步实施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数字化营销。截至报告期末,广汽集团及合资公司共有2,491家乘用车4S门店,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为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积极探索营销模式创新,打造“直销+经销、线上+线下、汽车城+超市”双轨模式。
新能源产能扩张
今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21.5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均增长2倍,与2019年全年水平持平。在此背景下,广汽新能源汽车持续热销。其中,自主品牌上半年销量超过4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12%。
根据集团“十四五”规划,广汽计划2025年新能源销量占比20%,传统燃油车占比超过20%。其中,自主品牌将全面电子化……由…编辑
为了进一步推进电气化进程,除了加大研发力度,广汽集团在产能上的投入也有所加快。据悉,广汽丰田年产2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能扩建项目一期已于7月正式投产。时代广汽动力电池建设项目预计9月投产,将填补集团在动力电池制造领域的空白。广汽爱安宣布将扩建其智能生态工厂,预计投资约5亿元。计划2022年初实现产能翻番,在原有10万辆的基础上,年产能扩大至20万辆。
4
广汽阿亚恩智能生态工厂
综合来看,广汽集团上半年显然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对于下半年的车市判断和企业发展,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红表示,“下半年国内经济有望继续复苏,对稳定汽车消费将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但是,全球经济复苏和疫情防控仍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如何保证芯片的稳定供应,打造自主、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仍然是汽车行业的重要课题。然而,挑战意味着新的机遇。广汽集团将继续推进“稳增长、提业绩、严对标、保供应、强自主、谋发展、育品牌”七大行动,不断破题攻坚,全力冲刺年度计划,确保“十四五”良好开局。”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8月31日,印度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玛鲁蒂铃木(MarutiSuzuki)表示,受芯片短缺影响,其9月汽车产量将减少60。
1900/1/1 0:00:00根据乘联会的批发销量,继6月超过大众拔得头筹之后,7月丰田再次成为国内单月品牌销量的冠军。这是丰田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首次连续获得此殊荣,亦是大众初次接连两个月无缘榜首之位。
1900/1/1 0:00:00有时总在思考,当电动化的潮水扑面而来,作为旁观者,我们是不是将太多的注意力放置在了这个仍处在起步初期的板块。
1900/1/1 0:00:00今日,宝骏KiWiEV正式上市,新车提供基础版设计师、高阶版艺术家两款车型,分别售价698万元、788万元。
1900/1/1 0:00:00刚刚结束的成都车展媒体日,并未见到特斯拉的身影,或许是上海车展那起维权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太过恶略,致使这家长时间陷入舆论漩涡之中的美国新势力造车,
1900/1/1 0:00:00第二十四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成都国际车展)于2021年8月29日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盛大开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