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汽车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部门之一,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TEDA)上,东风、长安、一汽、广汽、江淮、本田、零跑7家汽车企业的核心领导积极探讨低碳发展话题,并宣布了企业的相关计划和措施。以下是核心观点,供业内参考。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延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一个必要的话题。
中国汽车工业在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无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来自中国汽车庞大的存量规模,还来自不断扩大的增量规模。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92亿辆,居世界第一。据预测,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接近5.5亿。因此,有效控制排放,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是汽车企业必须履行的经济、和社会责任。这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东风汽车集团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战略推进“绿色东风2025”和“科技跨越”行动,从绿色产品、绿色制造、绿色生态入手,推动汽车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节能减排。
在提供绿色产品方面,东风汽车集团把握绿色消费升级趋势,制定了三个“百万”计划,即到2025年,商用车、自主乘用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达到100万辆。在传统汽车领域,将以绿色、高效为核心,打造商用车“龙擎”和乘用车“马赫”两大动力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坚持电动、混动、氢等绿色低碳技术路线,2024年实现主要乘用车品牌新车型电动化。
在推动绿色制造方面,我们坚持“节能环保造车”的理念,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努力降低制造环节的排放水平。全面建设绿色工厂,加强绿色工艺和低碳制造技术的应用,到2025年将碳排放强度降低15%。
在构建绿色生态系统方面,我们积极倡导与产业链和生态系统企业合作,构建绿色生态系统。公司正在与头部能源企业、电池企业合作,搭建电池技术管理平台,共同构建绿色生态管理体系。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王国强:力争2030年实现大部分自主乘用车电动化。
低碳、数字化、共享、生态、产业链阻断的趋势正在深刻改变汽车产业的现在和未来走向,重构汽车产业的新世界。在此背景下,中国一汽着力打造新时代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发展新格局,着力发展绿色低碳排放新路。我们在“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了11245的战略目标:
第一个“1”是到2025年,中国一汽销售收入突破万亿,销量突破650万,利润突破680亿。
第二个“1”是红旗品牌销量将突破100万辆,力争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意味着自主品牌整体数量突破200万,力争进入世界更先进行列。
“4”是指红旗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销售比例,占红旗百万辆销量的40%。到2025年,新能源在一汽集团的比重……ill超过20%,到2030年,力争实现大部分自主乘用车电动化。
“5”就是要实现五个目标:创新能力世界先进、员工能力行业一流、党建支撑央企先进、社会责任央企先进、消费偏好行业先进。
此外,中国一汽将以极致的梦想和体验,全力打造引爆市场消费的产品。到2025年,红旗产品将投入28个新产品和15个新能源产品。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李伟: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60%。
面对未来低碳、智能、安全新时代的竞争,长安将全力推进第三次创业的实施,并发布了新的目标和战略。
一是明确新定位,全面加快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重塑“新车+新生态”,打造伙伴长安、奋斗长安、共赢长安、价值长安、责任长安。未来五年,长安预计全产业链投入1500亿元,打造科技公司的科技生态,加快软件和智能能力建设。到2025年,智能软件人才占比达到50%。
二是树立新目标,向世界级品牌迈进。到2025年,长安品牌销量达到300万辆,新能源占比达到35%;2030年成为世界级品牌,销量450万辆,新能源占比60%,海外销量占比30%。
三是构建产业新模式,携手战略伙伴,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天上一朵云,空中一张网,中间一个平台,地上一个全场景”的产业新模式,构建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方案,开启共赢发展新格局。
广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兴亚:2025年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25%。
广汽集团抓住绿色电气化和智联两大发展新机遇,力争2025年实现汽车销量350万辆,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25%。力争实现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50%,新能源汽车100%配备车联网。
新能源方面,广汽成绩斐然。比如配备大容量电池的电动汽车LX,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最新研发的超快充电技术,可实现8分钟0%-80%充电时间。此外,广汽正积极探索在更多车型,甚至是全系车型上采用换电模式,推动和参与智慧城市和能源生态的建设。
在智能网联方面,广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车云集成电子电气架构,在支持L4自动驾驶的同时,可以满足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的双重需求。此外,广汽还推出了国内首个全功能智能驾驶舱孵化平台GIEC智能驾驶舱,自主研发的L4级自动驾驶仪已投入正常运行测试。
未来,广汽将强化双碳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今年,广汽发布了玻璃计划,这代表着广汽要走一条绿色、可持续、低碳的道路。2021-2035年,以广汽智联新能源产业为基础,以新能源为核心,构建从购买到使用的绿色低碳新生态,提高能源效率,进一步推进绿色低碳智能制造。同时,还将加强汽车、电池、动力电池相关产品的报废回收技术和产业布局。
姜奇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向兴初:建议有关部门明确碳减排的时间表和具体要求,引导企业行动。
姜奇集团始终将绿色低碳发展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江淮集团将从轻量化和技术研究两方面推动降碳节油,MIS昊学可实现40%以上的节能降耗。此外,江淮还开发了4大子技术和14小子技术,使产品平均能耗每年降低5%以上。新能源汽车方面,目前,姜奇集团已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17万辆,累计行驶里程51亿公里,相当于种下85万棵树。
从行业整体来看,落实国家碳排放、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要求,要结合行业实际,抓住突出问题,着眼长远,系统思考和明确行业低碳发展路径,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建议如下:
第一,尽快明确低碳产业发展路线图。实现双碳目标的总体布局还缺乏中长期规划,碳中和的细则还没有出台。此外,减碳投资规模巨大,大部分车企处于高科技投入期。希望有关部门明确碳减排的时间表和具体要求,引导车企以更好的行动实现双碳目标。
二是引导双……进行碳交易的国际政策。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已基本形成,但由于汽车道路交通行业尚未建立碳交易机制,顶层设计、配额分配、能耗统计、工作协调等都有待完善。在汽车产业尚未真正纳入全国交易市场和碳交易范围的情况下,应综合考虑管理重点方向、交易体系的差价和量差、汽车产业的碳排放管理边界,加快汽车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总裁吴保军:新机遇、新势力、新挑战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界人士加入。作为新型造车企业的一员,零跑汽车凭借技术优势和大股东大华股份的成功创业经验,在过去几年里发展迅速。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8月,零跑汽车订购7607辆,交付4488辆。其中,主力车型T03 8月订单达到7228辆,几乎提前实现全年目标(T03原计划12月实现7300辆订单)。
虽然前景广阔,但造车新势力的发展仍面临三大挑战:
首先是财政挑战。零跑的目标是用户数量在某一点快速增长,2025年年销量达到80万台。当用户数量达到一定数量时,毛利率会迅速转正,实现快速增长。这样的目标就是通过持续的融资,持续投入产品研发和商业模式创新。
目前,新势力的主要融资方式是股权融资,直至在公开市场发行股票。今年以来,零跑共募集资金88亿元,其中1月份募集43亿元,超额募集13亿元,8月份募集45亿元。首次公开募股也在计划中。我们需要更多的融资方式:如债券融资、信托融资、信贷融资、项目银行贷款等等。我们希望得到各类金融机构的支持,包括投行、基金、券商、银行,尤其是能为新生力量开发专业化金融产品的金融企业。
第二是能力挑战。造车新势力月销量不断创新高。8月份T03完成订单7228台,基本提前达到12月份的目标。加上10月上市的C11,今年12月将突破12000台,明年达到20万台是可以实现的。此外,明年还将推出一款新车。这样23年可以预期达到40万台,24年60万台,25年80万台。而产能不足,继续扩大产能的挑战在此时尤为突出。产能扩张的方法无非就是新建工厂,购买其他企业的过剩产能,贴牌生产。而新建面临土地、资金、产能扩张前提条件等问题,收购面临债务问题、资金问题、人员整合问题,代工生产面临代工企业自身各种能力的问题。所以扩容的挑战是非常大的。
第三是人才挑战。我公司在杭州的汽车行业人才明显不足,尤其是电动车R&D和管理人才。我们从今年年初的1200人增加到现在的3300人,对人才的需求很大。但由于杭州缺乏大型国际合资汽车品牌,杭州汽车人才数量和优秀人才能力的差距参差不齐,非常明显。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坚持把“快”作为破局的关键。技术需要“快”迭代,销量需要“快”增长,用户体验需要“快”提升,成本需要快速优化。战胜挑战,全力冲刺……你的力量。
本田技研产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西村早苗:2030年,企业的EV和FCV将提高到40%。
面对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实现零碳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我们提出了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先进市场,2030年将EV和FCV提升至40%,2035年提升至80%,2040年提升至100%的目标。为了确保EV产品的竞争力,实现大容量、低成本的新一代电池,本田正在自主进行全固态电池的研究,力争在2020年代末应用于车辆。此外,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氢能的普及受到人们的期待。本田长期致力于FC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FC系统在商用卡车上的应用,积极探索定制用途,努力降低成本,实现氢能社会。在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汽车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部门之一,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TEDA)上,东风、长安、一汽、广汽、江淮、本田、零跑7家汽车企业的核心领导积极探讨低碳发展话题,并宣布了企业的相关计划和措施。以下是核心观点,供业内参考。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延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一个必要的话题。
中国汽车工业在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无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来自中国汽车庞大的存量规模,还来自不断扩大的增量规模。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92亿辆,居世界第一。据预测,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接近5.5亿。因此,有效控制排放,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是汽车企业必须履行的经济、和社会责任。这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东风汽车集团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战略推进“绿色东风2025”和“科技跨越”行动,从绿色产品、绿色制造、绿色生态入手,推动汽车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节能减排。
在提供绿色产品方面,东风汽车集团把握绿色消费升级趋势,制定了三个“百万”计划,即到2025年,商用车、自主乘用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达到100万辆。在传统汽车领域,将以绿色、高效为核心,打造商用车“龙擎”和乘用车“马赫”两大动力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坚持电动、混动、氢等绿色低碳技术路线,2024年实现主要乘用车品牌新车型电动化。
在推动绿色制造方面,我们坚持“节能环保造车”的理念,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努力降低制造环节的排放水平。全面建设绿色工厂,加强绿色工艺和低碳制造技术的应用,到2025年将碳排放强度降低15%。
在构建绿色生态系统方面,我们积极倡导与产业链和生态系统企业合作,构建绿色生态系统。公司正在与头部能源企业、电池企业合作,搭建电池技术管理平台,共同构建绿色生态管理体系。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王国强:力争2030年实现大部分自主乘用车电动化。
……低碳、数字化、共享、生态、产业链阻断的趋势正在深刻改变汽车产业的现在和未来走向,重构汽车产业的新世界。在此背景下,中国一汽着力打造新时代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发展新格局,着力发展绿色低碳排放新路。我们在“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了11245的战略目标:
第一个“1”是到2025年,中国一汽销售收入突破万亿,销量突破650万,利润突破680亿。
第二个“1”是红旗品牌销量将突破100万辆,力争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意味着自主品牌整体数量突破200万,力争进入世界更先进行列。
“4”是指红旗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销售比例,占红旗百万辆销量的40%。到2025年,一汽集团新能源占比超过20%,到2030年,力争实现大部分自主乘用车电动化。
“5”就是要实现五个目标:创新能力世界先进、员工能力行业一流、党建支撑央企先进、社会责任央企先进、消费偏好行业先进。
此外,中国一汽将以极致的梦想和体验,全力打造引爆市场消费的产品。到2025年,红旗产品将投入28个新产品和15个新能源产品。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李伟: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60%。
面对未来低碳、智能、安全新时代的竞争,长安将全力推进第三次创业的实施,并发布了新的目标和战略。
一是明确新定位,全面加快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重塑“新车+新生态”,打造伙伴长安、奋斗长安、共赢长安、价值长安、责任长安。未来五年,长安预计全产业链投入1500亿元,打造科技公司的科技生态,加快软件和智能能力建设。到2025年,智能软件人才占比达到50%。
二是树立新目标,向世界级品牌迈进。到2025年,长安品牌销量达到300万辆,新能源占比达到35%;2030年成为世界级品牌,销量450万辆,新能源占比60%,海外销量占比30%。
三是构建产业新模式,携手战略伙伴,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天上一朵云,空中一张网,中间一个平台,地上一个全场景”的产业新模式,构建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方案,开启共赢发展新格局。
广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兴亚:2025年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25%。
广汽集团抓住绿色电气化和智联两大发展新机遇,力争2025年实现汽车销量350万辆,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25%。力争实现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50%,新能源汽车100%配备车联网。
新能源方面,广汽成绩斐然。比如配备大容量电池的电动汽车LX,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最新研发的超快充电技术,可实现8分钟0%-80%充电时间。此外,广汽正积极探索在更多车型,甚至是全系车型上采用换电模式,推动和参与智慧城市和能源生态的建设。
在智能网联方面,广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车云集成电子电气架构,在支持L4自动驾驶的同时,可以满足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的双重需求。此外,广汽还推出了国内首个全功能智能驾驶舱孵化平台GIEC智能驾驶舱,自主研发的L4级自动驾驶仪已投入正常运行测试。
未来,广汽将强化双碳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今年,广汽发布了玻璃计划,这代表着广汽要走一条绿色、可持续、低碳的道路。2021-2035年,以广汽智联新能源产业为基础,以新能源为核心,构建从购买到使用的绿色低碳新生态,提高能源效率,进一步推进绿色低碳智能制造。同时,还将加强汽车、电池、动力电池相关产品的报废回收技术和产业布局。
姜奇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向兴初:建议有关部门明确碳减排的时间表和具体要求,引导企业行动。
姜奇集团始终将绿色低碳发展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江淮集团将从轻量化和技术研究两方面推动降碳节油,MIS昊学可实现40%以上的节能降耗。此外,江淮还开发了4大子技术和14小子技术,使产品平均能耗每年降低5%以上。新能源汽车方面,目前,姜奇集团已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17万辆,累计行驶里程51亿公里,相当于种下85万棵树。
从行业整体来看,落实国家碳排放、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要求,要结合行业实际,抓住突出问题,着眼长远,系统思考和明确行业低碳发展路径,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建议如下:
第一,尽快明确低碳产业发展路线图。实现双碳目标的总体布局还缺乏中长期规划,碳中和的细则还没有出台。此外,减碳投资规模巨大,大部分车企处于高科技投入期。希望有关部门明确碳减排的时间表和具体要求,引导车企以更好的行动实现双碳目标。
二是引导双……进行碳交易的国际政策。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已基本形成,但由于汽车道路交通行业尚未建立碳交易机制,顶层设计、配额分配、能耗统计、工作协调等都有待完善。在汽车产业尚未真正纳入全国交易市场和碳交易范围的情况下,应综合考虑管理重点方向、交易体系的差价和量差、汽车产业的碳排放管理边界,加快汽车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总裁吴保军:新机遇、新势力、新挑战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界人士加入。作为新型造车企业的一员,零跑汽车凭借技术优势和大股东大华股份的成功创业经验,在过去几年里发展迅速。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8月,零跑汽车订购7607辆,交付4488辆。其中,主力车型T03 8月订单达到7228辆,几乎提前实现全年目标(T03原计划12月实现7300辆订单)。
虽然前景广阔,但造车新势力的发展仍面临三大挑战:
首先是财政挑战。零跑的目标是用户数量在某一点快速增长,2025年年销量达到80万台。当用户数量达到一定数量时,毛利率会迅速转正,实现快速增长。这样的目标就是通过持续的融资,持续投入产品研发和商业模式创新。
目前,新势力的主要融资方式是股权融资,直至在公开市场发行股票。今年以来,零跑共募集资金88亿元,其中1月份募集43亿元,超额募集13亿元,8月份募集45亿元。首次公开募股也在计划中。我们需要更多的融资方式:如债券融资、信托融资、信贷融资、项目银行贷款等等。我们希望得到各类金融机构的支持,包括投行、基金、券商、银行,尤其是能为新生力量开发专业化金融产品的金融企业。
第二是能力挑战。造车新势力月销量不断创新高。8月份T03完成订单7228台,基本提前达到12月份的目标。加上10月上市的C11,今年12月将突破12000台,明年达到20万台是可以实现的。此外,明年还将推出一款新车。这样23年可以预期达到40万台,24年60万台,25年80万台。而产能不足,继续扩大产能的挑战在此时尤为突出。产能扩张的方法无非就是新建工厂,购买其他企业的过剩产能,贴牌生产。而新建面临土地、资金、产能扩张前提条件等问题,收购面临债务问题、资金问题、人员整合问题,代工生产面临代工企业自身各种能力的问题。所以扩容的挑战是非常大的。
第三是人才挑战。我公司在杭州的汽车行业人才明显不足,尤其是电动车R&D和管理人才。我们从今年年初的1200人增加到现在的3300人,对人才的需求很大。但由于杭州缺乏大型国际合资汽车品牌,杭州汽车人才数量和优秀人才能力的差距参差不齐,非常明显。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坚持把“快”作为破局的关键。技术需要“快”迭代,销量需要“快”增长,用户体验需要“快”提升,成本需要快速优化。战胜挑战,全力冲刺……你的力量。
本田技研产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西村早苗:2030年,企业的EV和FCV将提高到40%。
面对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实现零碳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我们提出了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先进市场,2030年将EV和FCV提升至40%,2035年提升至80%,2040年提升至100%的目标。为了确保EV产品的竞争力,实现大容量、低成本的新一代电池,本田正在自主进行全固态电池的研究,力争在2020年代末应用于车辆。此外,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氢能的普及受到人们的期待。本田长期致力于FC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FC系统在商用卡车上的应用,积极探索定制用途,努力降低成本,实现氢能社会。在中国,本田投放了4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因其低油耗、高性能、高可靠性而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我们致力于提供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和产品。未来我们将继续扩大HEV和PHEV产品,还将开发本田独有的EV技术。未来五年将在中国市场投放10款本田品牌电动汽车。在中国,本田投放了4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因其低油耗、高性能、高可靠性而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我们致力于提供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和产品。未来我们将继续扩大HEV和PHEV产品,还将开发本田独有的EV技术。未来五年将在中国市场投放10款本田品牌电动汽车。
2021年9月6日今日,五菱汽车重磅宣布,周迅正式成为五菱全球代言人。作为兼顾实力与美誉的演员,周迅将携手五菱,掀开全球化战略新篇章,让中国汽车品牌在世界舞台璀璨闪耀,迈向全球品质发展新高度。
1900/1/1 0:00:00格力控股银隆新能源8月31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宣称,格力通过司法拍卖的方式,以约1828亿元的价格竞得银隆新能源约336亿股份,占银隆新能源总股本的3047。
1900/1/1 0:00:002021年9月5日,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的全国首家极氪中心在杭州西湖景区正式开业,
1900/1/1 0:00:00CP感十足的雷布斯和董小姐,从2013年的十亿局开始,就被某种神秘力量绑定在了一起。
1900/1/1 0:00:00旗下几大品牌的展台都能做到流量收割,声势大到让人直呼这是“保定车展”。表面上看是这样的,尤其是欧拉、坦克、WEY牌三大展台,放出不同的大招,让自主品牌的展台完全可以媲美豪华品牌展台。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大众集团负责人赫伯特迪斯(HebertDiess)在9月5日表示,未来“真正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将是自动驾驶汽车,而不是电动汽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