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加斯帕汽车主办的“2021中国汽车座椅及内饰创新峰会”于2021年9月16日至17日在上海汽车城瑞丽酒店举行。会议为期两天,围绕中国汽车座椅市场、智能驾驶舱、中国汽车内饰发展、智能焊接技术、汽车座椅平台设计等热点话题展开。
大会吸引了300+线下嘉宾,15000+线上嘉宾。包括李尔、佛吉亚、大族激光、四维连接器、浙江双飞、中泰模具、顶尖创新材料、苏州新策、青岛张世、柯宇施乐、赛维塔索具等34家生态伙伴,以及车之联、典邦、汽车研究网、zaker、车晶社、第一电气网、OFweek威客网、环球汽车网、汽车时光网等。
(盖世汽车CEO周晓颖)大会主席、盖世汽车CEO周晓颖女士为大会致开幕词。现在对汽车的颜色材料,尤其是座椅内饰本身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户对汽车本身的第一感觉,只要坐上车,就离不开座椅和内饰。现在越来越多的车企关注到了这一点,不仅认为重要,而且认为极其重要。汽车智能化、电气化的发展,无论怎么推进,其实座椅内饰都是必需品。没有这个载体,所有想象的智能连接都无法实现。比如动力,以前是传统的发动机,现在变成了纯电,整个行业面临大的转折。对于内饰和座椅,要着眼于如何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反过来为车企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提出共创方案,为这个市场的拓展提出新的竞争力。
(盖世研究院行业分析师韩一可)盖世研究院行业分析师韩一可发表了题为《汽车座椅的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的演讲。整个汽车产品的定位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从机电一体化程度很高的机械设备,到智能可持续的移动终端。汽车电子成本占整车成本越来越大。车企积极推进转型。一方面,说到软件定义汽车,大家都在把重心和核心技术往软件领域发展。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推动高端品牌技术的转化。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驾驶舱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比如车载操作系统、车载人机交互、车载显示屏等技术。其实更多的创新技术是以内饰和座椅为载体呈现的。比如智能表面技术或者驾驶舱空间,这个内饰和座椅本身的重要性就比较突出。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趋势研究所所长傅炯)上海交通大学设计趋势研究所所长傅炯在《差异化时代与设计对策》的演讲中指出,今年汽车行业有五大趋势可玩:1。豪华运动。2、炫酷动感。3.超趣科技。4.愉快的社区。5.自然是真的。1.由于疫情,滑雪等奢侈运动不能出国玩,所以奢侈运动产业从去年开始在国内迅速发展。2,也就是说在运动感上有一种青春和清凉的感觉。在很多外墙装饰中,深色,尤其是灰色,有些深色有质感,有些深色有颗粒,都是换成深色。现在车企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3.潮趣主题比较年轻。近两年在汽车设计中可以看到它们与科技的结合,更有趣的设计语言是有高科技支撑的。4、宜人的社区,在车内会表现出对历史设计的归属感,在whi……线条是用来勾勒的,用线条来形成面感。5.自然,今年的上海车展和前两天刚结束的成都车展很热闹,但国人的审美是安静的。
(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模块化零部件战略经理向)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模块化零部件战略经理向在《可持续的奢华——宝马未来内饰趋势报告》中提出,可持续说起来简单,但如果只谈可持续而忽略消费者的审美,其实是很难的。可持续说起来简单,但是对于OEM来说,将其扩展到室内装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宝马集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这两款车,一个是宝马iX,一个是宝马i Vision Cicular。首先是仪表盘,有几个变化:1。它导致了非常扁平的设计。扁平化设计:人们通常会听更多的消费电子产品,苹果开创了这一趋势。首次将扁平化设计带到汽车仪表板上进行应用。这个仪表盘虽然被大面积覆盖,但实际上在周围位置有特殊的打孔和剥皮处理。2.高速行驶时需要细长的出风口,尤其是当驾驶员能够快速准确地控制常用部件时。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实体案例都可以虚拟化,但是在自动驾驶还不是很成熟的今天,对于内饰来说有点太超前了。还是希望驾驶员专心驾驶,行车过程中内饰控制的常用功能都以实体按键的形式展示在这里,方便其行车安全。3.隐藏的HUD。今天的HUD站在车外往里面看,你会看到仪表盘上有一个非常大的坑,但这是一个隐藏的HUD。站在车外,几乎看不到HUD硬件。作为司机,只能看到一个全彩HUD显示投射在玻璃上,效果还是很漂亮的。其投影面积比普通HUD高出15%。
(李尔公司中国工程技术中心高级工程专家冯玉峰)李尔公司中国工程技术中心高级工程专家冯玉峰发表了题为《新现代化下的汽车座椅舒适性》的演讲:说到舒适性,汽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并且在不断的变化和创新。从最早开始,第一辆车是带软垫的板凳,路上很颠簸,对身体有害。后来逐渐产生了带大弹簧沙发的座椅。后来技术慢慢成长,卖的车越来越多。每个人都需要开车。整个需求改变后,需要设计满足更多人的座椅,所以需要开发更多的调节机制。
(赵丹诺贝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R&D副总裁)诺贝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R&D副总裁赵丹在《新四化进程中座椅和内饰的发展趋势》中指出,新四化是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有些是基础,有些是愿景。新四化也给国产车带来很大的机会,提升我们的竞争力,所以未来在海外的发展也是一个动力。在轻量化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碳纤维座椅的总重量只有4公斤。为了智能座舱,其实有两个机构比较重要,一个是电动长滑轨,一个是电动转盘。有了这两个,可以形成很多不同的场景。目前,我们还在开发一种轻型长滑轨。这个智能座椅有三个功能:位置智能,通过摄像头可以检测到乘客的身高体重,还可以通过坐垫上的压力检测到乘客的身高体重,所以它可以根据这个数据移动座椅,调整到更舒适的位置。调节身体压力可以消除高压区,使人体更加舒适。健康监测可以监测心跳、呼吸和血压。这种血压是非接触式的,测量方便……通过面部血流的血压。
(哪吒汽车概念设计总监张勇涛)哪吒汽车概念设计总监张勇涛的主题是“创新围城”。什么是创新或者如何进行内部创新?一般情况下,作为一个非奢侈品、非行业顶尖的企业,创新很简单,无非就是三点:越级对标、分散配置、降低成本。就看看奔驰S在做什么,再看看劳斯莱斯在做什么,然后运用到10万、20万、30万的车上。这就是创新。把配置去中心化,把高端车的东西用在低端车上卖,也是一种创新。最后,就是想办法降低成本。但如果用智能的标准来衡量,我想说这样的创新还不够。我非常希望未来我们能走这样一条路,就是让汽车满足不同的需求,这也是我们现在做得不够好的方向。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虽然汽车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如果现在智能化,我觉得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上汽大众座椅骨架开发经理魏志平)上汽大众座椅骨架开发经理魏志平带来了《产品创新开发理念与座椅应用》的分享。该产品创新的开发理念和座椅应用有三点:1 .需求识别和产品定义。2.专注于产品开发。3.产品价值概念与技术创新的实践方法。场景定义驾驶舱:也就是说,从最开始做一个产品,比如电动或者手动调节座椅滑轨,会逐渐提到一个应用场景,无论是工作模式、休息模式、休闲模式等等。现在更多的概念或者思想被提及,就是说谈论整个场景的概念。服务定义驾驶舱:软件赋能驾驶舱,服务定义软件。产品价值回归:第一原则,那么如何坚持第一原则呢?产品的价值必须回归到客户的价值。如果东西没用,顾客不可能不付钱。
(刘建军大族激光智能焊接产品单元华东区销售总监)大族激光智能焊接产品单元华东区销售总监刘建军发表了题为《智能焊接技术在汽车座椅零部件的广泛应用》的演讲。激光加工系统有两个核心部件,一个是激光器,一个是加工头,也就是焊接头、切割头等等,都是自己生产的。靠背、骨架、调角器、高音装置、滑轨是座椅中最常用的激光连接。目前正在积极降低这种设备的成本,主要是里面的核心部件要国产化,因为接触国内很多座椅公司,不管是核心部件,还是靠背,还是整把椅子,感觉激光焊接设备都比较贵。随着这两年大部分零件的国产化,相信未来三到五年,激光焊接设备不会比原来的电弧焊和点焊贵太多。现在一台设备相当于5-8个电弧焊,点焊设备成本有望降低到2倍甚至更低。
0
(中汽研(天津)汽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经理秦)中汽研(天津)汽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经理秦分享了《基于中国人体特征的汽车座椅舒适性研究》。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人与车内环境的关系,中国的人机工程学发展非常落后,包括标准和座椅舒适性模板或者SAE版本。其实不仅仅是座椅舒适性,包括智能驾驶舱、自动驾驶、人机共驾,都涉及到人机工程学,也就是如何从人的角度去思考和设计产品,让用户体验更好。事实上,座位设计……n是一个统计学问题,即座椅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舒适需求,只能满足大多数人或固定用户的需求。
1
(张晓佳爱知汽车有限公司内饰设计经理)爱知汽车有限公司内饰设计经理张晓佳谈“天生玩家”——Z世代圈汽车座舱设计研究。由加斯帕汽车主办的“2021中国汽车座椅及内饰创新峰会”于2021年9月16日至17日在上海汽车城瑞丽酒店举行。会议为期两天,围绕中国汽车座椅市场、智能驾驶舱、中国汽车内饰发展、智能焊接技术、汽车座椅平台设计等热点话题展开。
大会吸引了300+线下嘉宾,15000+线上嘉宾。包括李尔、佛吉亚、大族激光、四维连接器、浙江双飞、中泰模具、顶尖创新材料、苏州新策、青岛张世、柯宇施乐、赛维塔索具等34家生态伙伴,以及车之联、典邦、汽车研究网、zaker、车晶社、第一电气网、OFweek威客网、环球汽车网、汽车时光网等。
(盖世汽车CEO周晓颖)大会主席、盖世汽车CEO周晓颖女士为大会致开幕词。现在对汽车的颜色材料,尤其是座椅内饰本身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户对汽车本身的第一感觉,只要坐上车,就离不开座椅和内饰。现在越来越多的车企关注到了这一点,不仅认为重要,而且认为极其重要。汽车智能化、电气化的发展,无论怎么推进,其实座椅内饰都是必需品。没有这个载体,所有想象的智能连接都无法实现。比如动力,以前是传统的发动机,现在变成了纯电,整个行业面临大的转折。对于内饰和座椅,要着眼于如何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反过来为车企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提出共创方案,为这个市场的拓展提出新的竞争力。
(盖世研究院行业分析师韩一可)盖世研究院行业分析师韩一可发表了题为《汽车座椅的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的演讲。整个汽车产品的定位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从机电一体化程度很高的机械设备,到智能可持续的移动终端。汽车电子成本占整车成本越来越大。车企积极推进转型。一方面,说到软件定义汽车,大家都在把重心和核心技术往软件领域发展。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推动高端品牌技术的转化。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驾驶舱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比如车载操作系统、车载人机交互、车载显示屏等技术。其实更多的创新技术是以内饰和座椅为载体呈现的。比如智能表面技术或者驾驶舱空间,这个内饰和座椅本身的重要性就比较突出。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趋势研究所所长傅炯)上海交通大学设计趋势研究所所长傅炯在《差异化时代与设计对策》的演讲中指出,今年汽车行业有五大趋势可玩:1。豪华运动。2、炫酷动感。3.超趣科技。4.愉快的社区。5.自然是真的。1.由于疫情,滑雪等奢侈运动不能出国玩,所以奢侈运动产业从去年开始在国内迅速发展。2,也就是说在运动感上有一种青春和清凉的感觉。在许多外部装饰中,深色,尤其是灰色,有些……rk颜色有质感,有些深色有颗粒,都是深色变的。现在车企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3.潮趣主题比较年轻。近两年在汽车设计中可以看到它们与科技的结合,更有趣的设计语言是有高科技支撑的。4、宜人的社区,在车上会表现出对设计历史的归属感,在其中用线条来勾勒,用线条来形成面子感。5.自然,今年的上海车展和前两天刚结束的成都车展很热闹,但国人的审美是安静的。
(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模块化零部件战略经理向)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模块化零部件战略经理向在《可持续的奢华——宝马未来内饰趋势报告》中提出,可持续说起来简单,但如果只谈可持续而忽略消费者的审美,其实是很难的。可持续说起来简单,但是对于OEM来说,将其扩展到室内装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宝马集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这两款车,一个是宝马iX,一个是宝马i Vision Cicular。首先是仪表盘,有几个变化:1。它导致了非常扁平的设计。扁平化设计:人们通常会听更多的消费电子产品,苹果开创了这一趋势。首次将扁平化设计带到汽车仪表板上进行应用。这个仪表盘虽然被大面积覆盖,但实际上在周围位置有特殊的打孔和剥皮处理。2.高速行驶时需要细长的出风口,尤其是当驾驶员能够快速准确地控制常用部件时。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实体案例都可以虚拟化,但是在自动驾驶还不是很成熟的今天,对于内饰来说有点太超前了。还是希望驾驶员专心驾驶,行车过程中内饰控制的常用功能都以实体按键的形式展示在这里,方便其行车安全。3.隐藏的HUD。今天的HUD站在车外往里面看,你会看到仪表盘上有一个非常大的坑,但这是一个隐藏的HUD。站在车外,几乎看不到HUD硬件。作为司机,只能看到一个全彩HUD显示投射在玻璃上,效果还是很漂亮的。其投影面积比普通HUD高出15%。
(李尔公司中国工程技术中心高级工程专家冯玉峰)李尔公司中国工程技术中心高级工程专家冯玉峰发表了题为《新现代化下的汽车座椅舒适性》的演讲:说到舒适性,汽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并且在不断的变化和创新。从最早开始,第一辆车是带软垫的板凳,路上很颠簸,对身体有害。后来逐渐产生了带大弹簧沙发的座椅。后来技术慢慢成长,卖的车越来越多。每个人都需要开车。整个需求改变后,需要设计满足更多人的座椅,所以需要开发更多的调节机制。
(赵丹诺贝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R&D副总裁)诺贝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R&D副总裁赵丹在《新四化进程中座椅和内饰的发展趋势》中指出,新四化是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有些是基础,有些是愿景。新四化也给国产车带来很大的机会,提升我们的竞争力,所以未来在海外的发展也是一个动力。在轻量化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碳纤维座椅的总重量只有4公斤。为了智能座舱,其实有两个机构比较重要,一个是电动长滑轨,一个是电动转盘。有了这两个,可以形成很多不同的场景。目前,我们还在开发一种轻型长滑轨。这款智能座椅有三个功能:位置智能,身高和体重……通过摄像头可以检测到乘客的身高和体重,通过坐垫上的压力也可以检测到乘客的身高和体重,因此它可以根据这些数据移动座椅,并将其调整到更舒适的位置。调节身体压力可以消除高压区,使人体更加舒适。健康监测可以监测心跳、呼吸和血压。这种血压是非接触式的,通过面部血流检测血压很方便。
(哪吒汽车概念设计总监张勇涛)哪吒汽车概念设计总监张勇涛的主题是“创新围城”。什么是创新或者如何进行内部创新?一般情况下,作为一个非奢侈品、非行业顶尖的企业,创新很简单,无非就是三点:越级对标、分散配置、降低成本。就看看奔驰S在做什么,再看看劳斯莱斯在做什么,然后运用到10万、20万、30万的车上。这就是创新。把配置去中心化,把高端车的东西用在低端车上卖,也是一种创新。最后,就是想办法降低成本。但如果用智能的标准来衡量,我想说这样的创新还不够。我非常希望未来我们能走这样一条路,就是让汽车满足不同的需求,这也是我们现在做得不够好的方向。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虽然汽车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如果现在智能化,我觉得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上汽大众座椅骨架开发经理魏志平)上汽大众座椅骨架开发经理魏志平带来了《产品创新开发理念与座椅应用》的分享。该产品创新的开发理念和座椅应用有三点:1 .需求识别和产品定义。2.专注于产品开发。3.产品价值概念与技术创新的实践方法。场景定义驾驶舱:也就是说,从最开始做一个产品,比如电动或者手动调节座椅滑轨,会逐渐提到一个应用场景,无论是工作模式、休息模式、休闲模式等等。现在更多的概念或者思想被提及,就是说谈论整个场景的概念。服务定义驾驶舱:软件赋能驾驶舱,服务定义软件。产品价值回归:第一原则,那么如何坚持第一原则呢?产品的价值必须回归到客户的价值。如果东西没用,顾客不可能不付钱。
(刘建军大族激光智能焊接产品单元华东区销售总监)大族激光智能焊接产品单元华东区销售总监刘建军发表了题为《智能焊接技术在汽车座椅零部件的广泛应用》的演讲。激光加工系统有两个核心部件,一个是激光器,一个是加工头,也就是焊接头、切割头等等,都是自己生产的。靠背、骨架、调角器、高音装置、滑轨是座椅中最常用的激光连接。目前正在积极降低这种设备的成本,主要是里面的核心部件要国产化,因为接触国内很多座椅公司,不管是核心部件,还是靠背,还是整把椅子,感觉激光焊接设备都比较贵。随着这两年大部分零件的国产化,相信未来三到五年,激光焊接设备不会比原来的电弧焊和点焊贵太多。现在一台设备相当于5-8个电弧焊,点焊设备成本有望降低到2倍甚至更低。
0
(中汽研(天津)汽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经理秦)中汽研(天津)汽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经理秦分享了《基于中国人体特征的汽车座椅舒适性研究……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人与车内环境的关系,中国的人机工程学发展非常落后,包括标准和座椅舒适性模板或者SAE版本。其实不仅仅是座椅舒适性,包括智能驾驶舱、自动驾驶、人机共驾,都涉及到人机工程学,也就是如何从人的角度去思考和设计产品,让用户体验更好。其实座椅设计是一个统计学问题,即座椅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舒适需求,只能满足大多数人或固定用户的需求。
1
(张晓佳爱知汽车有限公司内饰设计经理)爱知汽车有限公司内饰设计经理张晓佳谈“天生玩家”——Z世代圈汽车座舱设计研究。说到汽车驾驶舱,我们知道智能时代已经到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见车内的驾驶和辅助驾驶功能会逐渐弱化,比如方向盘、手球、后视镜等产品。没有了机械零件的束缚,汽车驾驶舱的形状会变得更加多样化,有更多的可能性。那么Z世代旅行座舱是什么样子的呢?多样化的用户体验一定是产品的关键。
4
(北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极狐产品线内外饰技术经理金)北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极狐产品线内外饰技术经理金发表了题为《高端电动汽车座椅的平台开发》的演讲。其实电动车板块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行业内的高端电动车也是近几年才被市场认可的,尤其是造车新势力提出的我们产品的颠覆性概念也得到大众的认可。说到座位平台化,我们会想到其他的词,通用化,模块化,标准化。这些概念基本上是互补的概念。平台化离不开开放性、模块化和标准化。用户可能看到的是一把外形美观的椅子。其实是在很多平台上开发的,增加了很多模块,比如腰部支撑,通风,加热等等。
5
(佛吉亚汽车座椅中国战略与合作总监黄镇)佛吉亚汽车座椅中国战略与合作总监黄镇给我们演讲的主题是“面向智能驾驶舱时代的座椅系统:发展与进化”。驾驶舱,我们认为只是座椅上面的智能或者内饰的小修小补,或者是汽车电子上面的所谓域控制器,或者是所谓的系统。不能称之为智能驾驶舱,但首先需要软硬件的结合,也需要后期从硬件角度考虑座椅、内饰或者环境光的结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可以称之为智能驾驶舱。简单来说,智能驾驶舱不是单一的突破,而是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
6
随后是题为“智能时代座椅与内饰的发展趋势”的圆桌讨论主持人:诺布尔汽车副总裁赵丹嘉宾:哪吒汽车概念设计总监、大族激光智能焊接产品华东事业部销售总监刘建军、佛吉亚汽车座椅中国区战略与合作总监、爱知、汽车内饰设计经理、北京新能源极狐产品线内外饰技术经理金,
7
(杨设计战略总监、合伙人黄晓静)杨设计战略总监、合伙人黄晓静发表的演讲是《2021-2022年中国汽车内饰CMF设计趋势》。从2013年开始,就有这样的趋势对外发布。经过近十年的梳理,我们也对中国的发展进行了演绎和梳理……设计趋势。比如2017-2018年,我们看到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人们的网购行为增加,所以我们提出了“袁环”的主题,主要是强烈的金属色和渐变色。2018-2019年,由于新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他们有收藏和炫耀的爱好,所以最大的应用就是包浆色。这里可以看到汽车内饰和消费电子的应用。预测了2019-2020年城市人想要慢下来的心态,称之为“慢封顶”。在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有一片带有北欧风格的树叶,它也被应用到了MINI去年主打的汽车造型上。2020-2021年,我们看到了国民科幻的崛起,于是重新预测了银色主流色的回归。
8
(威马汽车CMF经理柯戴维)威马汽车CMF经理柯戴维分享的主题是“建筑空间&;第三空间。为什么在智能汽车大会上和大家分享建筑设计相关的内容?因为建筑设计会深深影响我们每个人,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审美和生活方式,我们都在潜移默化中。作为设计师,设计出适合消费者再创造的手段,是设计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设计能力。根据装置艺术和自媒体时代的特点,我们对室内空间的未来发展有两种想法。首先是提高车内摄像功能,其次是增加车内投影功能。现在大家都喜欢自拍,但是有了手机和自拍杆,照片里少了一只手,车内空间也可以利用。结合我之前讲的消费后期设计、透明设计、绿色设计、模块化设计,我预计未来的智能驾驶舱会是这样的。首先有一个乘坐模块,通过连接移动模块可以穿越城市,然后可以插入不同的模块化场景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比如让家用车的状态切换到简单的救护车。连接水上模块可以实现水上救援,更换低空飞行模块可以实现像直升机一样的城市急救。
9
(圣戈班高功能塑料(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专家高)圣戈班高功能塑料(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专家高做了“关键部件对创新座椅有很大影响”的主题演讲。因为零件很小,所以用在汽车座椅上或汽车内饰或外饰上。它是一种复合材料,在骨骼关节所有能转动和滑动的部位起辅助设计作用,吸收公差和对中,吸收振动和噪声中的振动和噪声,使用寿命长,免维护的效果。PTFE比较厚,贴在金属上达到高承重耐磨的效果,是一种非常常规的产品,一直用在汽车座椅或者前后脚垫上。另一个环形产品在汽车内部,在转向和防盗应用中,它上面有许多波纹。这是一种冲压出不同波纹的弹簧钢,可以有效吸收公差,降低振动和噪音,间隙配合和过盈配合可以有效避免间隙配合,避免配合过程中装配难度太大的问题。这两个素材已经整合,这个素材是2019年上线的。我们称之为SPRINGLIDE,它是我刚才提到的两种材料的结合体。附聚四氟乙烯和弹簧钢,既有耐磨的作用,又有各轴孔配合公差时的弹簧点和吸收干涉的作用。
0
(中汽研凯瑞认证/认证项目负责人徐开秀)中汽研凯瑞认证/认证项目负责人徐开秀就“健康加”座舱高品质认证在中汽研的实践”发表演讲。对比中国近20年的汽车总销量和第三方评测机构的研究可以看出,前10年可能更关注汽车的被动安全性,比如C-NCAP和C-IASI。近年来,我们更加关注C-NCAP、健康指数、I-VISTA和EV-TEST。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消费者更加关注健康。这个研究背景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时候,也是构建这个认证体系的初衷。二是汽车定位的直接转变,从原来作为通勤功能的汽车产品转变为第二生活空间。美国环保局有研究数据显示,在加州这样的城市,一个人上下班待在车里的时间是2.7小时,而在中国,有数据显示,平均每个城市每天在车里的时间超过1小时。第三,目前没有健康考虑的评价体系,这是做这件事的背景。
1
(李智哲杰……ng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内饰件管理专家)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内饰件管理专家李智的演讲主题是“通过感官内饰材料提升汽车智能健康座舱”。智能驾驶舱的定义包括功能部分和物理部分。物理部分突出驾驶舱内部系统,主要实现智能驾驶舱的整体功能和结构以及电子系统的模块化发展状态。智能驾驶舱的发展阶段是随着客户和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断变化的。前期使用的驾驶舱和客车,后期只配备简单的机械屏或电子屏和液晶屏。到现在,整个屏幕都需要和消费者互动,功能不同,设计人性化。智能驾驶舱我们分为三个模块:1 .数字智能驾驶舱。2.吉利Galaxy OS系统。3.智能和进化的电子和电气架构。比较有特色的是我们提供本地化的智能语音,更贴近消费者对本地化的需求。同时,全车配备7个声音区和7个麦克风,不仅驾驶员,后排乘客也有良好的语音交互体验。还有25.6英寸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器,采用FOTA云智能升级系统。精彩的花絮
2
3
4
5
6
7
8说起汽车驾驶舱,我们知道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见车内的驾驶和辅助驾驶功能会逐渐弱化,比如方向盘、手球、后视镜等产品。没有了机械零件的束缚,汽车驾驶舱的形状会变得更加多样化,有更多的可能性。那么Z世代旅行座舱是什么样子的呢?多样化的用户体验一定是产品的关键。
4
(北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极狐产品线内外饰技术经理金)北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极狐产品线内外饰技术经理金发表了题为《高端电动汽车座椅的平台开发》的演讲。其实电动车板块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行业内的高端电动车也是近几年才被市场认可的,尤其是造车新势力提出的我们产品的颠覆性概念也得到大众的认可。说到座位平台化,我们会想到其他的词,通用化,模块化,标准化。这些概念基本上是互补的概念。平台化离不开开放性、模块化和标准化。用户可能看到的是一把外形美观的椅子。其实是在很多平台上开发的,增加了很多模块,比如腰部支撑,通风,加热等等。
5
(佛吉亚汽车座椅中国战略与合作总监黄镇)佛吉亚汽车座椅中国战略与合作总监黄镇给我们演讲的主题是“面向智能驾驶舱时代的座椅系统:发展与进化”。驾驶舱,我们认为只是座椅上面的智能或者内饰的小修小补,或者是汽车电子上面的所谓域控制器,或者是所谓的系统。不能称之为智能驾驶舱,但首先需要软件和硬件的结合,还需要座椅、内饰或者……从硬件的角度来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可以称之为智能驾驶舱。简单来说,智能驾驶舱不是单一的突破,而是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
6
随后是题为“智能时代座椅与内饰的发展趋势”的圆桌讨论主持人:诺布尔汽车副总裁赵丹嘉宾:哪吒汽车概念设计总监、大族激光智能焊接产品华东事业部销售总监刘建军、佛吉亚汽车座椅中国区战略与合作总监、爱知、汽车内饰设计经理、北京新能源极狐产品线内外饰技术经理金,
7
(杨设计战略总监、合伙人黄晓静)杨设计战略总监、合伙人黄晓静发表的演讲是《2021-2022年中国汽车内饰CMF设计趋势》。从2013年开始,就有这样的趋势对外发布。经过近十年的梳理,我们也对中国设计趋势的发展进行了演绎和梳理。比如2017-2018年,我们看到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人们的网购行为增加,所以我们提出了“袁环”的主题,主要是强烈的金属色和渐变色。2018-2019年,由于新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他们有收藏和炫耀的爱好,所以最大的应用就是包浆色。这里可以看到汽车内饰和消费电子的应用。预测了2019-2020年城市人想要慢下来的心态,称之为“慢封顶”。在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有一片带有北欧风格的树叶,它也被应用到了MINI去年主打的汽车造型上。2020-2021年,我们看到了国民科幻的崛起,于是重新预测了银色主流色的回归。
8
(威马汽车CMF经理柯戴维)威马汽车CMF经理柯戴维分享的主题是“建筑空间&;第三空间。为什么在智能汽车大会上和大家分享建筑设计相关的内容?因为建筑设计会深深影响我们每个人,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审美和生活方式,我们都在潜移默化中。作为设计师,设计出适合消费者再创造的手段,是设计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设计能力。根据装置艺术和自媒体时代的特点,我们对室内空间的未来发展有两种想法。首先是提高车内摄像功能,其次是增加车内投影功能。现在大家都喜欢自拍,但是有了手机和自拍杆,照片里少了一只手,车内空间也可以利用。结合我之前讲的消费后期设计、透明设计、绿色设计、模块化设计,我预计未来的智能驾驶舱会是这样的。首先有一个乘坐模块,通过连接移动模块可以穿越城市,然后可以插入不同的模块化场景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比如让家用车的状态切换到简单的救护车。连接水上模块可以实现水上救援,更换低空飞行模块可以实现像直升机一样的城市急救。
9
(圣戈班高功能塑料(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专家高)圣戈班高功能塑料(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专家高做了“关键部件对创新座椅有很大影响”的主题演讲。因为零件很小,所以用在汽车座椅上或汽车内饰或外饰上。它是一种复合材料,在骨骼关节所有能转动和滑动的部位起辅助设计作用,吸收公差和对中,吸收振动和噪声中的振动和噪声,使用寿命长,免维护的效果。PTFE比较厚,贴在金属上达到高承重耐磨的效果,是一种非常常规的产品,一直用在汽车座椅或者前后脚垫上。另一个环形产品在汽车内部,在转向和防盗应用中,它上面有许多波纹。这是一种冲压出不同波纹的弹簧钢,可以有效吸收公差,降低振动和噪音,间隙配合和过盈配合可以有效避免间隙配合,避免配合过程中装配难度太大的问题。这两个素材已经整合,这个素材是2019年上线的。我们称之为SPRINGLIDE,它是我刚才提到的两种材料的结合体。附聚四氟乙烯和弹簧钢,既有耐磨的作用,又有各轴孔配合公差时的弹簧点和吸收干涉的作用。
0
(中汽研凯瑞认证/认证项目负责人徐开秀)中汽研凯瑞认证/认证项目负责人徐开秀就“健康加”座舱高品质认证在中汽研的实践”发表演讲。对比中国近20年的汽车总销量和第三方评测机构的研究可以看出,前10年可能更关注汽车的被动安全性,比如C-NCAP和C-IASI。近年来,我们更加关注C-NCAP、健康指数、I-VISTA和EV-TEST。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消费者更加关注健康。这个研究背景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时候,也是构建这个认证体系的初衷。二是汽车定位的直接转变,从原来作为通勤功能的汽车产品转变为第二生活空间。美国环保局有研究数据显示,在加州这样的城市,一个人上下班待在车里的时间是2.7小时,而在中国,有数据显示,平均每个城市每天在车里的时间超过1小时。第三,目前没有健康考虑的评价体系,这是做这件事的背景。
1
(李智哲杰……ng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内饰件管理专家)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内饰件管理专家李智的演讲主题是“通过感官内饰材料提升汽车智能健康座舱”。智能驾驶舱的定义包括功能部分和物理部分。物理部分突出驾驶舱内部系统,主要实现智能驾驶舱的整体功能和结构以及电子系统的模块化发展状态。智能驾驶舱的发展阶段是随着客户和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断变化的。前期使用的驾驶舱和客车,后期只配备简单的机械屏或电子屏和液晶屏。到现在,整个屏幕都需要和消费者互动,功能不同,设计人性化。智能驾驶舱我们分为三个模块:1 .数字智能驾驶舱。2.吉利Galaxy OS系统。3.智能和进化的电子和电气架构。比较有特色的是我们提供本地化的智能语音,更贴近消费者对本地化的需求。同时,全车配备7个声音区和7个麦克风,不仅驾驶员,后排乘客也有良好的语音交互体验。还有25.6英寸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器,采用FOTA云智能升级系统。精彩的花絮
2
3
4
5
6
7
8
一周前,五菱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上再度调高音量。当“Hi,Ling”的空灵之声洒在一片星辰之下,整个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都为之动容,五菱用“这很五菱”的方式召开了这场品牌之夜。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过去几周,芯片短缺导致的全球汽车市场减产量大幅增长,但目前,减产形势已趋于平缓。
1900/1/1 0:00:00日前,一组东风日产ePOWER中国首款车型谍照被曝光,这也是ePOWER首款车型路试谍照的首次曝光。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沙特阿拉伯基本工业股份公司(简称沙基工业,Sabic)推出NORYLGTX9500树脂。
1900/1/1 0:00:00极氪来了今日,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开城计划在上海正式开启,意味着极氪服务能力已开始覆盖上海大区市场。
1900/1/1 0:00:00由SMAS主办,儒拉玛特(苏州)承办,苏州欧洲商会(DUSA)协办的“第四届智能制造发展与应用大会”即将于10月28日在苏州举办,诚邀您参加伴随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数智绿色发展的时代潮流,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