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0月21日小鹏·田慧宣布获得超过5亿美元的A轮融资后,小鹏在飞行汽车领域又有了新进展。
10月24日,在科技日的最后15分钟,x Peng Motors CEO何正式发布了六代机的概念视频。
据介绍,小鹏的六代机通过对机臂、桨叶折叠系统和锁定机构的创新设计,实现了飞行和陆地飞行的一体化。陆地飞行长度为4.98米,宽度为2.01米。桨叶展开后,飞行飞行状态长度7.01米,宽度12.2米,整体重量约为小鹏P7(小鹏P7约1.9吨)的50%。
出于安全考虑,小鹏的六代机还配备了三余度飞行控制系统和双余度动力系统(电池-电机电子控制),还放置了多个分布式降落伞和避雷装置。
飞行汽车在起飞、降落和飞行时,驾驶辅助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会根据驾驶意图和对周围环境的评估,协助驾驶员在空中安全起飞、降落和飞行。
在飞机操作方面,为了更容易操作,小鹏还在六代机上集成了飞机和汽车的控制。
具体来说,小鹏的六代机在飞行过程中采用与方向盘解耦的单杆操作模式,即陆地上的方向盘操作(前、后、左、右转向、平面)和飞行过程中的单杆操作(三维、8自由度控制、前、后、左、右上下和Z轴旋转)。同时,飞控系统会辅助驾驶员执行驾驶意图,减少误操作的影响。
“我们期望把飞机+汽车+智能这三个技术逻辑一起放到飞行汽车上,但我们主要是用汽车的工程逻辑体系来做飞行汽车。”何肖鹏在科技日上表示,真正的飞行汽车应该是安全廉价的,还可以随时从陆地状态切换到飞行状态。
何还表示,小鹏六代机的目标是2024年实现量产,销售价格要控制在100万元以内,有望成为全球首家低空载人飞行设备制造商。
最近,在小鹏之外,其他汽车公司也活跃在飞行汽车领域。比如吉利旗下的沃尔沃天空(Volvo Sky)与德国城市空中旅行公司Volocopter成立合资公司Volong Kongtai本田公布了VTOL的开发计划;丰田透露已经开始测试电动垂直起降等技术。
车企对飞行汽车的野心不言而喻。
参与者:飞行不是梦。
事实上,近年来有很多车企研究飞行汽车的例子,生产出来的产品形态各异。然而,对于最终的飞行汽车的合适形状是什么,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舆论。
吉利是一家活跃在航空旅行领域的汽车公司。
2017年,吉利完成了对飞行汽车公司美国Teleforce的收购,并计划在2025年量产全球首款垂直起降飞机。
2019年,吉利参与了德国航空旅行公司Volocopter的C+轮融资。当时吉利表示,将通过融资的方式帮助Volocopter的Volocity车型在未来三年内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的商业认证,从而进一步助推商业化进程。
从目前的进展来看,李泰飞行汽车Transition(TF-1)已于今年1月获得全球首张FAA飞行汽车适航证,这也是FAA首次向现代飞行汽车产品颁发适航证。
据介绍,TF-1采用混合动力技术,机身以复合材料为主,设计最大起飞重量约850kg,巡航速度每小时167km,巡航高度可达3,000m,航程可达670km,可搭载2人。
TF-1除了能在天上飞,还能在地上跑。在地面行驶时,TF-1的机翼会折叠起来。由于创新的动力切换系统,TF-1可以通过滑行500多米,在一分钟内从地面驾驶模式转换为飞机模式。
能跑能飞,是人们对“飞行汽车”概念的最初想象。然而,由于目前的城市基础设施无法支持需要跑道的飞行车辆,在现阶段,汽车公司更致力于生产基于电动垂直起降技术的飞机。
EVTOL是电动垂直起降的缩写。在电力驱动下,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可以实现垂直起降和空中悬停。
与上面提到的第一代产品不同,李泰飞行者的第二代飞机TF-2A是电动垂直起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配备三点式轮式起落架,采用单鸥形机翼。机翼两侧的撑杆上分布着8个升力电机,螺旋桨高度在2米以上,这样飞行器基本可以消除升力部件对周围人的安全隐患。
Xpeng汽车公司也很担心电动垂直起降飞机。
2020年9月,Xpeng Motors,创始人何、与广州Ad雅特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广州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雅特”),何持股60%,主要从事智能飞行器的制造和销售。
2020年底和2021年年中,小鹏田慧先后展出了超载客机旅行者T1和X2,其中旅行者T1主要由下方的座椅和上方的8轴螺旋桨组成,可实现5-25m的超低空飞行,而旅行者X2采用封闭式座舱,可搭载两名乘客,续航35分钟,主要满足市内短途出行的需求。
目前,小鹏田慧的旅行者X2正在进行符合性测试(如高海拔测试)。在这个1024小鹏科技日,小鹏公布的第六代飞行汽车概念,主打“跑飞”,并不是下车的主流方案,确实是一次非常大胆勇敢的尝试。
奥迪对飞行汽车有更大胆的想象。
2017年,奥迪和空客提出了Pop。Up概念飞行出租车,既可以作为汽车,也可以作为垂直起降。该车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乘客舱、奥迪设计的四轮地面适应系统和用于城市飞行的四轴飞行器。
设计理念是车辆可以在家接乘客,然后带他们去直升机场,在机场实现车辆与飞行模块的连接。2018年,缩小版的Pop。Up进行了成功的试飞。
然而,由于Pop的复杂性和挑战性。Up解决方案,奥迪宣布2019年暂停相关工作。
今年7月,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亚当·乔纳斯也在一份报告中预测……特斯拉最终可能会向“飞行汽车”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因为“潜在的技能可转移性和网络接近性太强了”。
此外,阿斯顿马丁、东风、戴姆勒、优步、通用、劳斯莱斯、丰田、本田、现代、长城、红旗、大众等车企也相继进行了空中飞行产品的布局或研发。
梦为什么会开始?
飞行汽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为什么现在车企都重拾飞行梦了?
目前汽车整体销量增长日趋放缓。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迅猛,智能汽车一路高歌。然而,在这场盛宴中,传统车企已经错失了先机,只能跟随特斯拉、比亚迪等公司,无奈追赶,充满焦虑。
如何进行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增加科技基因,找到业务增长的新起点,是当今车企共同的命题。
在此背景下,全球各大汽车公司都开始研发或投资飞行汽车。这背后的关键词是“UAM(城市空中交通)”,即城市空中交通。目标是利用飞机在城市中提供载人交通和物流运输应用,被认为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
现代汽车于2019年成立了UAM专属部门,旨在到2028年通过商业化实现“飞行普及”。
现代汽车表示,UAM飞机的制造将使用汽车制造领域的专业知识,如电池、发动机、轻质材料等目前,现代正在为UAM市场、空气动力学设计和飞行软件工程制定战略计划。
根据现代“UAM-PBV-枢纽”智能出行解决方案,现代将与优步合作开发现代版电动垂直起降个人飞机(PAV);
PBV(专用车辆)是指一种特殊的车辆,其设计用于提供各种功能,如餐厅、诊所、办公室等。运输过程中。PBV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并使用人工智能来寻找最佳路线和分组旅行。
第三个模块是Hub (Hub Space),它将被设计成一个全新的移动空间,连接空中的无人机和地面的PBV。它将成为连接人们和创造一个新的创新社区的枢纽。根据PBV的连接模式,枢纽将成为一个新的城市空间,具有无限的应用可能性。
然而,交通拥堵的本质原因是交通供需失衡,是城市交通方式与现有城市路网结构的矛盾。
因此,为了适应和验证自动驾驶汽车、共享出行、AI机器人等新型出行工具,丰田专门规划了一个名为织城的实验场,占地约70万㎡,并于今年2月在富士山脚下的静冈县开工建设。
根据概念,丰田将把未来的城市道路分为三类,并将它们的道路建成一个网络:
1)快速车道,只允许使用全自动驾驶、零排放的出行工具。
2)行人与慢行个人出行工具并存的长走廊道路。
3)公园内的行人专用通道
从丰田渲染的关于“编织城市”的视频来看,城市空中有物流配送无人机,有轨道列车,有人驾驶飞机,再加上地铁。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同时,未来的城市形态、商业模式、生活方式都将发生巨大改变。不难想象,还将引发一系列的产业变革。
真诚投资的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李建伟今年观察到,UAM已经越来越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UAM产业将在未来五年内快速增长。“你会看到很多厂商会进来,自称是UAM;;一些上市公司表示,如果我们要改造UAM,其股价将会上涨。"
市场研究机构BRAND ESSENCE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行业报告预测,2021年至2027年,全球电动垂直起降市场将以18.5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让汽车公司能够设计和生产UAM飞机的关键词包括自动驾驶技术和分布式电力推进系统(DEP)。
根据运作模式,UAM市场可分为有人值守和可选有人值守。例如,目前航空飞行公司Joby和Volocopter的飞机由全职飞行员操作,而小鹏田慧公司更多地依赖自动驾驶技术。
李建伟认为,从经济性和安全性来看,需要驾驶员的技术思路可能在后期会面临很大的挑战,最终会被自动驾驶取代。
随着陆地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步发展,小鹏田慧总裁赵德利告诉新智家,自动驾驶技术是飞行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发展的必要条件。
“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增强飞行的稳定性,防止飞行汽车进入危险状态,并感知飞行环境,自动避开障碍物,从而提高飞行安全性,减轻驾驶员的操控负荷。自动驾驶技术对于飞行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非常重要。”赵德利说。
近年来分布式电力推进系统(DEP)的发展也使得UAM飞机具备了商业应用的可能性。
分布式电力推进(DEP)飞机是随着电动飞机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概念飞机。推进系统由分布在机翼或机身上的多个螺旋桨或风扇组成,由电机驱动,为飞机提供主要推力。
数据表明,DEP飞机可以利用推进-气动耦合效应,大幅度改善飞机的气动特性,减小机翼面积,从而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其次,DEP螺旋桨没有高压涡轮叶片,气动噪声的总声压级可以通过功率分散进一步降低。
此外,分布式推进器结合推力矢量技术可以为飞行器提供直接的力控制,从而减少飞行器对尾翼和操纵面的依赖,多个推进器的冗余可以为飞行器提供更可靠的推力支持。
总之,与传统飞机(如直升机)相比,DEP飞机有很多优势,包括更高的稳定性、更低的噪音、无排放、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运营成本、紧凑性、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安全性。即使一个或两个电机或螺旋桨出现故障,其他螺旋桨也能使飞机安全着陆。
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区,无人机供应产业链已经成熟,飞控、导航等技术发展迅速,也为无人机飞行器的相关技术和商业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有钱人的玩具?
然而,电动垂直起降飞机从设计、载人测试、批量生产、商业推广和运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实践来看,整个行业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
赵德利说,目前世界上有300-400家飞行汽车公司,有些已经实物飞行,大部分还在探索过程中,还在PPT阶段。
而且飞机实物的价格一般都在百万元以上。据《电动垂直起降》杂志报道,若比航空公司每架飞机的制造成本估计为130万美元。
在赵德利的计划中,小鹏·田慧最终的飞行汽车将是一款能跑能飞的产品,但它需要真正实现汽车与航空的耦合,其难度不亚于将两个皇冠级别的工业系统融合在一起。
因此,小鹏·田慧的第一辆真正的飞行汽车会考虑牺牲一些飞行性能,从而做出良好的道路造型。继10月21日小鹏·田慧宣布获得超过5亿美元的A轮融资后,小鹏在飞行汽车领域又有了新进展。
10月24日,在科技日的最后15分钟,x Peng Motors CEO何正式发布了六代机的概念视频。
据介绍,小鹏的六代机通过对机臂、桨叶折叠系统和锁定机构的创新设计,实现了飞行和陆地飞行的一体化。陆地飞行长度为4.98米,宽度为2.01米。桨叶展开后,飞行飞行状态长度7.01米,宽度12.2米,整体重量约为小鹏P7(小鹏P7约1.9吨)的50%。
出于安全考虑,小鹏的六代机还配备了三余度飞行控制系统和双余度动力系统(电池-电机电子控制),还放置了多个分布式降落伞和避雷装置。
飞行汽车在起飞、降落和飞行时,驾驶辅助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会根据驾驶意图和对周围环境的评估,协助驾驶员在空中安全起飞、降落和飞行。
在飞机操作方面,为了更容易操作,小鹏还在六代机上集成了飞机和汽车的控制。
具体来说,小鹏的六代机在飞行过程中采用与方向盘解耦的单杆操作模式,即陆地上的方向盘操作(前、后、左、右转向、平面)和飞行过程中的单杆操作(三维、8自由度控制、前、后、左、右上下和Z轴旋转)。同时,飞控系统会辅助驾驶员执行驾驶意图,减少误操作的影响。
“我们期望把飞机+汽车+智能这三个技术逻辑一起放到飞行汽车上,但我们主要是用汽车的工程逻辑体系来做飞行汽车。”何肖鹏在科技日上表示,真正的飞行汽车应该是安全廉价的,还可以随时从陆地状态切换到飞行状态。
何还表示,小鹏六代机的目标是2024年实现量产,销售价格要控制在100万元以内,有望成为全球首家低空载人飞行设备制造商。
最近,T外……ki,其他车企也活跃在飞行汽车领域。比如吉利旗下的沃尔沃天空(Volvo Sky)与德国城市空中旅行公司Volocopter成立合资公司Volong Kongtai本田公布了VTOL的开发计划;丰田透露已经开始测试电动垂直起降等技术。
车企对飞行汽车的野心不言而喻。
参与者:飞行不是梦。
事实上,近年来有很多车企研究飞行汽车的例子,生产出来的产品形态各异。然而,对于最终的飞行汽车的合适形状是什么,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舆论。
吉利是一家活跃在航空旅行领域的汽车公司。
2017年,吉利完成了对飞行汽车公司美国Teleforce的收购,并计划在2025年量产全球首款垂直起降飞机。
2019年,吉利参与了德国航空旅行公司Volocopter的C+轮融资。当时吉利表示,将通过融资的方式帮助Volocopter的Volocity车型在未来三年内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的商业认证,从而进一步助推商业化进程。
从目前的进展来看,李泰飞行汽车Transition(TF-1)已于今年1月获得全球首张FAA飞行汽车适航证,这也是FAA首次向现代飞行汽车产品颁发适航证。
据介绍,TF-1采用混合动力技术,机身以复合材料为主,设计最大起飞重量约850kg,巡航速度每小时167km,巡航高度可达3,000m,航程可达670km,可搭载2人。
TF-1除了能在天上飞,还能在地上跑。在地面行驶时,TF-1的机翼会折叠起来。由于创新的动力切换系统,TF-1可以通过滑行500多米,在一分钟内从地面驾驶模式转换为飞机模式。
能跑能飞,是人们对“飞行汽车”概念的最初想象。然而,由于目前的城市基础设施无法支持需要跑道的飞行车辆,在现阶段,汽车公司更致力于生产基于电动垂直起降技术的飞机。
EVTOL是电动垂直起降的缩写。在电力驱动下,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可以实现垂直起降和空中悬停。
与上面提到的第一代产品不同,李泰飞行者的第二代飞机TF-2A是电动垂直起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配备三点式轮式起落架,采用单鸥形机翼。机翼两侧的撑杆上分布着8个升力电机,螺旋桨高度在2米以上,这样飞行器基本可以消除升力部件对周围人的安全隐患。
Xpeng汽车公司也很担心电动垂直起降飞机。
2020年9月,Xpeng Motors,创始人何、与广州Ad雅特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广州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雅特”),何持股60%,主要从事智能飞行器的制造和销售。
2020年底和2021年年中,小鹏田慧先后展出了超载客机旅行者T1和X2,其中旅行者T1主要由下方的座椅和上方的8轴螺旋桨组成,可实现5-25m的超低空飞行,而旅行者X2采用封闭式座舱,可搭载两名乘客,续航35分钟,主要满足市内短途出行的需求。
目前,小鹏田慧的旅行者X2正在进行符合性测试(如高海拔测试)。在这个1024小鹏科技日,小鹏公布的第六代飞行汽车概念,主打“跑飞”,并不是下车的主流方案,确实是一次非常大胆勇敢的尝试。
奥迪对飞行汽车有更大胆的想象。
2017年,奥迪和空客提出了Pop。Up概念飞行出租车,既可以作为汽车,也可以作为垂直起降。该车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乘客舱、奥迪设计的四轮地面适应系统和用于城市飞行的四轴飞行器。
设计理念是车辆可以在家接乘客,然后带他们去直升机场,在机场实现车辆与飞行模块的连接。2018年,缩小版的Pop。Up进行了成功的试飞。
然而,由于Pop的复杂性和挑战性。Up解决方案,奥迪宣布2019年暂停相关工作。
今年7月,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亚当·乔纳斯也在一份报告中预测……特斯拉最终可能会向“飞行汽车”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因为“潜在的技能可转移性和网络接近性太强了”。
此外,阿斯顿马丁、东风、戴姆勒、优步、通用、劳斯莱斯、丰田、本田、现代、长城、红旗、大众等车企也相继进行了空中飞行产品的布局或研发。
梦为什么会开始?
飞行汽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为什么现在车企都重拾飞行梦了?
目前汽车整体销量增长日趋放缓。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迅猛,智能汽车一路高歌。然而,在这场盛宴中,传统车企已经错失了先机,只能跟随特斯拉、比亚迪等公司,无奈追赶,充满焦虑。
如何进行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增加科技基因,找到业务增长的新起点,是当今车企共同的命题。
在此背景下,全球各大汽车公司都开始研发或投资飞行汽车。这背后的关键词是“UAM(城市空中交通)”,即城市空中交通。目标是利用飞机在城市中提供载人交通和物流运输应用,被认为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
现代汽车于2019年成立了UAM专属部门,旨在到2028年通过商业化实现“飞行普及”。
现代汽车表示,UAM飞机的制造将使用汽车制造领域的专业知识,如电池、发动机、轻质材料等目前,现代正在为UAM市场、空气动力学设计和飞行软件工程制定战略计划。
根据现代“UAM-PBV-枢纽”智能出行解决方案,现代将与优步合作开发现代版电动垂直起降个人飞机(PAV);
PBV(专用车辆)是指一种特殊的车辆,其设计用于提供各种功能,如餐厅、诊所、办公室等。运输过程中。PBV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并使用人工智能来寻找最佳路线和分组旅行。
第三个模块是Hub (Hub Space),它将被设计成一个全新的移动空间,连接空中的无人机和地面的PBV。它将成为连接人们和创造一个新的创新社区的枢纽。根据PBV的连接模式,枢纽将成为一个新的城市空间,具有无限的应用可能性。
然而,交通拥堵的本质原因是交通供需失衡,是城市交通方式与现有城市路网结构的矛盾。
因此,为了适应和验证自动驾驶汽车、共享出行、AI机器人等新型出行工具,丰田专门规划了一个名为织城的实验场,占地约70万㎡,并于今年2月在富士山脚下的静冈县开工建设。
根据概念,丰田将把未来的城市道路分为三类,并将它们的道路建成一个网络:
1)快速车道,只允许使用全自动驾驶、零排放的出行工具。
2)行人与慢行个人出行工具并存的长走廊道路。
3)公园内的行人专用通道
从丰田渲染的关于“编织城市”的视频来看,城市空中有物流配送无人机,有轨道列车,有人驾驶飞机,再加上地铁。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同时,未来的城市形态、商业模式、生活方式都将发生巨大改变。不难想象,还将引发一系列的产业变革。
真诚投资的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李建伟今年观察到,UAM已经越来越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UAM产业将在未来五年内快速增长。“你会看到很多厂商会进来,自称是UAM;;一些上市公司表示,如果我们要改造UAM,其股价将会上涨。"
市场研究机构BRAND ESSENCE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行业报告预测,2021年至2027年,全球电动垂直起降市场将以18.5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让汽车公司能够设计和生产UAM飞机的关键词包括自动驾驶技术和分布式电力推进系统(DEP)。
根据运作模式,UAM市场可分为有人值守和可选有人值守。例如,目前航空飞行公司Joby和Volocopter的飞机由全职飞行员操作,而小鹏田慧公司更多地依赖自动驾驶技术。
李建伟认为,从经济性和安全性来看,需要驾驶员的技术思路可能在后期会面临很大的挑战,最终会被自动驾驶取代。
随着陆地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步发展,小鹏田慧总裁赵德利告诉新智家,自动驾驶技术是飞行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发展的必要条件。
“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增强飞行的稳定性,防止飞行汽车进入危险状态,并感知飞行环境,自动避开障碍物,从而提高飞行安全性,减轻驾驶员的操控负荷。自动驾驶技术对于飞行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非常重要。”赵德利说。
近年来分布式电力推进系统(DEP)的发展也使得UAM飞机具备了商业应用的可能性。
分布式电力推进(DEP)飞机是随着电动飞机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概念飞机。推进系统由分布在机翼或机身上的多个螺旋桨或风扇组成,由电机驱动,为飞机提供主要推力。
数据表明,DEP飞机可以利用推进-气动耦合效应,大幅度改善飞机的气动特性,减小机翼面积,从而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其次,DEP螺旋桨没有高压涡轮叶片,气动噪声的总声压级可以通过功率分散进一步降低。
此外,分布式推进器结合推力矢量技术可以为飞行器提供直接的力控制,从而减少飞行器对尾翼和操纵面的依赖,多个推进器的冗余可以为飞行器提供更可靠的推力支持。
总之,与传统飞机(如直升机)相比,DEP飞机有很多优势,包括更高的稳定性、更低的噪音、无排放、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运营成本、紧凑性、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安全性。即使一个或两个电机或螺旋桨出现故障,其他螺旋桨也能使飞机安全着陆。
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区,无人机供应产业链已经成熟,飞控、导航等技术发展迅速,也为无人机飞行器的相关技术和商业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有钱人的玩具?
然而,电动垂直起降飞机从设计、载人测试、批量生产、商业推广和运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实践来看,整个行业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
赵德利说,目前世界上有300-400家飞行汽车公司,有些已经实物飞行,大部分还在探索过程中,还在PPT阶段。
而且飞机实物的价格一般都在百万元以上。据《电动垂直起降》杂志报道,若比航空公司每架飞机的制造成本估计为130万美元。
在赵德利的计划中,小鹏·田慧最终的飞行汽车将是一款能跑能飞的产品,但它需要真正实现汽车与航空的耦合,其难度不亚于将两个皇冠级别的工业系统融合在一起。
因此,小鹏·田慧的第一辆真正的飞行汽车会考虑牺牲一些飞行性能,从而做出良好的道路造型。“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做的飞行汽车能跑能飞。它90%的时间会在路上行驶,10%的时间会在天上飞行。当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政策的不断开放,路上可能会少一些,空中飞的部分可能会多一些。”
赵德利认为,要实现城市空中交通,在政策、技术和安全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用于城市空中交通的飞行汽车将会出现一段时间,也许10年,也许15年,”赵德利说。“但面向C端用户的飞行汽车将在五年后问世。”
李建伟认为,UAM设备、低空安全和低空空域管理、场景和服务设计将是企业未来五年在UAM市场发展的关键环节。
“未来的UAM市场应该有非常明确的产品形态定义。”李建伟说,“如果不能垂直起降,不能完成自动驾驶,不能组团飞行,不能在线飞行,基本上我觉得不会有票。只有能垂直起降、自动驾驶的飞机才能进入未来的UAM市场。”
从技术角度来说,这涉及到车体结构、飞行控制和动力推进三个技术领域。由于动力推进技术的专业门槛和难度较高,目前对飞行汽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前两个领域。
在飞行控制和驾驶方面,飞行自动驾驶仪和陆地自动驾驶仪在系统上是相似的,包括感知、决策、定位和控制四个部分。但由于飞行是三维运动,场景允许比地面更高的运行速度,这就要求飞机的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实现全方位的立体感知和更远的感知距离,同时也要求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动力推进方面,目前的UAM飞机更多的是对现有技术和产品的选择、系统集成和应用,研究较少,导致有效载荷低、航程短的问题。
李建伟认为,如果将飞机作为一项业务来运营,下一个技术突破将是改变电力。“如果飞一次或者十次就换电,会很实用的。”
在商业运营方面,相关企业也面临着飞机to B还是to C,直接载人还是首装的选择。
DJI的一位经理告诉新智家,用飞机直接载人是不现实的……nt城市路况,因为需要城市形态的配套改造,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回报周期长。
在他看来,在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数据积累的基础上,可以先进行大载荷的飞机运输,运输距离必须从中短距离的社区运输逐步发展,否则不经济,不可靠。
从易商业化的场景来看,飞机很有可能会在观光、飞行后勤、急救急救等领域落地。
赵德利坚持飞行汽车直接载人的to C方向。
他认为电动垂直起降的产品to C更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个人飞行才是最终的梦想。“to B不是我们喜欢的场景,想象空间不够大。如果to B不是卖给个人,而是卖给公司出租,你觉得哪个比卖给个人更有想象力?”
他告诉新智家,飞行汽车在城市空中交通的到来还需要一段时间,可能是10 -15年。“但是能面对终端客户和C端用户的飞行汽车会在未来五年内到来,因为在这五年内,我们可以先在一些特定区域飞行,至少这种汽车还能行驶。这是我们的逻辑之一。”
何肖鹏也认为,飞行汽车将会有无限的前景。他认为,在未来5-10年,飞行将改变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交通体验。“也许10年或20年后,会有10%-20%的人在空中飞行。
摘要
第一个飞行汽车专利是1918年发布的,在大起大落中从未走向大众市场。但城市空中交通(UAM)概念的引入,让飞行汽车有了更具体的发展趋势。热钱涌入的同时,也吸引了小鹏、丰田、本田等企业孜孜不倦地探索。飞行汽车的梦想从未褪色。
飞行汽车无疑是令人兴奋的,但它的成功运营需要相应基础设施的建设,法律法规和技术的完善,等等。在未来各种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冲突和问题中,如何在这种创新的旅行计划和整体旅行模式之间找到平衡,任重而道远。
参考资料:
对话投资李建伟:探索全球城市空中交通突然变暖背后的现象(UAM)
https://mp.weixin.qq.com/s/_vXNPvYPmln2-mzcrPKRew
怎么会有人相信飞行汽车?
https://mp.weixin.qq.com/s/u0s4pLjhtplyl46Cdwq9rw
EVTOL飞机市场预测
https://brandessenceresearch . com/aviation/evtol-aircraft-market
黄军。分布式电推进飞机设计技术综述[J]。航空学报,2021,42 (3): 624037。
飞行汽车:上天容易,“着陆”有点难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0-10/19/c_1126627964.htm
小鹏·田慧·赵德利:五年内制造飞行汽车,专注于C端市场。
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1642add8e9f091676723400
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做的飞行汽车能跑能飞。它90%的时间会在路上行驶,10%的时间会在天上飞行。当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政策的不断开放,路上可能会少一些,空中飞的部分可能会多一些。”
赵德利认为,要实现城市空中交通,在政策、技术和安全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用于城市空中交通的飞行汽车将会出现一段时间,也许10年,也许15年,”赵德利说。“但面向C端用户的飞行汽车将在五年后问世。”
李建伟认为,UAM设备、低空安全和低空空域管理、场景和服务设计将是企业未来五年在UAM市场发展的关键环节。
“未来的UAM市场应该有非常明确的产品形态定义。”李建伟说,“如果不能垂直起降,不能完成自动驾驶,不能组团飞行,不能在线飞行,基本上我觉得不会有票。只有能垂直起降、自动驾驶的飞机才能进入未来的UAM市场。”
从技术角度来说,这涉及到车体结构、飞行控制和动力推进三个技术领域。由于动力推进技术专业门槛高、难度大……logy,目前对飞行汽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前两个领域。
在飞行控制和驾驶方面,飞行自动驾驶仪和陆地自动驾驶仪在系统上是相似的,包括感知、决策、定位和控制四个部分。但由于飞行是三维运动,场景允许比地面更高的运行速度,这就要求飞机的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实现全方位的立体感知和更远的感知距离,同时也要求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动力推进方面,目前的UAM飞机更多的是对现有技术和产品的选择、系统集成和应用,研究较少,导致有效载荷低、航程短的问题。
李建伟认为,如果将飞机作为一项业务来运营,下一个技术突破将是改变电力。“如果飞一次或者十次就换电,会很实用的。”
在商业运营方面,相关企业也面临着飞机to B还是to C,直接载人还是首装的选择。
DJI一位管理人员告诉新智家,在目前的城市路况下,用飞机直接载人不太现实,因为需要城市形态的配套改造,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回报周期长。
在他看来,在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数据积累的基础上,可以先进行大载荷的飞机运输,运输距离必须从中短距离的社区运输逐步发展,否则不经济,不可靠。
从易商业化的场景来看,飞机很有可能会在观光、飞行后勤、急救急救等领域落地。
赵德利坚持飞行汽车直接载人的to C方向。
他认为电动垂直起降的产品to C更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个人飞行才是最终的梦想。“to B不是我们喜欢的场景,想象空间不够大。如果to B不是卖给个人,而是卖给公司出租,你觉得哪个比卖给个人更有想象力?”
他告诉新智家,飞行汽车在城市空中交通的到来还需要一段时间,可能是10 -15年。“但是能面对终端客户和C端用户的飞行汽车会在未来五年内到来,因为在这五年内,我们可以先在一些特定区域飞行,至少这种汽车还能行驶。这是我们的逻辑之一。”
何肖鹏也认为,飞行汽车将会有无限的前景。他认为,在未来5-10年,飞行将改变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交通体验。“也许10年或20年后,会有10%-20%的人在空中飞行。
摘要
第一个飞行汽车专利是1918年发布的,在大起大落中从未走向大众市场。但城市空中交通(UAM)概念的引入,让飞行汽车有了更具体的发展趋势。热钱涌入的同时,也吸引了小鹏、丰田、本田等企业孜孜不倦地探索。飞行汽车的梦想从未褪色。
飞行汽车无疑是令人兴奋的,但它的成功运营需要相应基础设施的建设,法律法规和技术的完善,等等。在未来各种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冲突和问题中,如何在这种创新的旅行计划和整体旅行模式之间找到平衡,任重而道远。
参考资料:
对话投资李建伟:探索全球城市空中交通突然变暖背后的现象(UAM)
https://mp.weixin.qq.com/s/_vXNPvYPmln2-mzcrPKRew
怎么会有人相信飞行汽车?
https://mp.weixin.qq.com/s/u0s4pLjhtplyl46Cdwq9rw
EVTOL飞机市场预测
https://brandessenceresearch . com/aviation/evtol-aircraft-market
黄军。分布式电推进飞机设计技术综述[J]。航空学报,2021,42 (3): 624037。
飞行汽车:上天容易,“着陆”有点难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0-10/19/c_1126627964.htm
小鹏·田慧·赵德利:五年内制造飞行汽车,专注于C端市场。
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1642add8e9f091676723400
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日前,汽车底盘线控与主动安全产品供应商英创汇智宣布完成2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新央企运营基金领投,德联资本、中关村前沿基金、中关村种子基金、龙鼎投资、上汽恒旭资本跟投。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燃料电池具有高效率和环保特性,因此在燃料电池汽车(FCV)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汽车、叉车、公共汽车和飞机等。然而,这种电池的催化剂生产成本高,使其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受到阻碍。
1900/1/1 0:00:00北京时间10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特斯拉上周日正式推出FSDBeta103更新。根据特斯拉车主社区成员观察,只有安全评分获得99分及以上的车主才有资格获得本次更新。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美国赫氏公司(Hexcel)与意大利惠普复合材料(HPComposites)公司合作开发了碳纤维A级车身面板。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西班牙汽车金属部件制造商Segura集团与钢铁制造商安塞乐米塔尔(ArcelorMittal)合作完成一个研发项目,
1900/1/1 0:00:00汽车之家获悉,10月25日,宁德时代盘初拉升一度涨近4,再创历史新高价62516元,市值145万亿元,位居A股第三。近日,宁德时代先后携手多家央企发力储能业务。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