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坤
编辑|王新
来源|汽车预言家
从今年年中开始,河北邯郸个体户小王结束了长期的奔波,开始断断续续地装修房子。用小王的话来说就是“今年不太好,趁着有空抓紧时间装修房子。”
与小王感觉市场疲软不同的是,相当一部分运输企业在此期间大大提高了车辆更新换代的速度。就在几个月前,唐钢集团某运输公司集体更换了30多辆明年将进入淘汰期的重型卡车。让负责人姜没想到的是,以往复杂的采购谈判过程出奇的顺利,不到10天就全部更新完毕,完成了上牌。姜总向车先知透露,采购谈判之所以能快速推进,是因为现阶段经销商车辆较多,自行车采购成本远低于历史同期。
汽车预测人士在走访环京各县市时发现,很多重卡品牌的4S店无人问津,汽车库存严重。经销商普遍打起了“价格战”,加大促销力度来套取资金。
小王、运输企业、经销商的一系列不同感受,与2021年重卡销售业绩的大起大落息息相关。
数据显示,2020年年中至2021年一季度,重卡市场迎来持续狂欢,销量持续攀升。2021年上半年,重卡累计销量103.5万辆,同比增长27%。销量为近年同期最高,累计同比增速排名第二。但在第二季度末,销量开始下滑,甚至延续到第三季度,销量下滑的程度堪比克里夫。2021年9月,重卡销量仅为5.9万辆,为近5年同期最低,比销量第二低的2018年9月减少1.77万辆,与2020年同期相比下降60.7%。
从“卖疯”到“卖不出去”,从市场顶峰到市场底部的时间只有4个月。是什么原因导致重卡市场销量大幅下滑?面对重卡市场,企业该如何思考变革?经过一周的实地调查,《汽车预言家》试图揭开重卡销量直线下降的背后的秘密。
国家五人组最后的疯狂
2021年9月中旬,车先知来到山东省某市车辆检测中心,发现大量新车等待上牌。根据国家此前发布的国六新政,2021年7月1日之后,国五排放车辆不得上牌,但考虑到国内部分省份仍有大量国五车辆库存,包括山东省在内的多个省份都推迟了上牌期限。根据山东省相关部门给出的指导意见,2021年9月30日前山东省内车辆仍可正常上牌。
对于这一政策,山东某汽车贸易公司经理透露,根据门店规模,国五车型储备高峰时达到150辆,截至9月中旬,仍有70辆未售。为了尽量减少排放标准切换的影响,公司先开了发票,所有库存车辆在账面上都是“已售”状态。
除了国五车型,国六车型的销量同样惨淡。据河北某经销商透露,国六车型销售一直疲软,月均销量不足20台。
在经销商看来,国五和国六排放标准的切换是重卡销量持续疲软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市场上仍有15万辆国五重卡……需要消化的食物。与乘用车不同,商用车属于生产资料,经销商有主动囤货的习惯。因为从历史经验来看,每一个排放标准的转换或切换,都会对老排放标准车型产生显著的销售效益,而对于新排放标准车型,前期市场观望情绪较大。“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相关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重卡销售疲软也出现在乘用车排放标准切换的过程中,应该说是意料之中的。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5月,重卡累计销售88.7万辆,同比增长37.6%。此后重卡市场开始一路走低,甚至近两个月销量减半。数据显示,今年8月,重卡销量为5.1万辆,同比下降60.5%;9月重卡市场整体销量为5.9万辆,同比下降60.7%。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据相关专家分析,近两年以及2021年一季度的商用车销售释放了大量新增需求,导致当前市场需求端持续疲软。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根据某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全国约有20万辆。这些模式有的以预开发票的形式进入流通环节,等待消费解决;有的还以库存车的形式在经销商环节,等待通过降价促销不断消化。
“国五车型短时间内难以消化,是当前重卡消费持续疲软的重要原因之一。”某机构权威分析师认为,前期国五车型的大量销售透支了当前重卡消费需求。即使在现阶段,国五车型的去库存仍然对当前重卡消费有影响;另一方面,国六车型技术标准的提高,推高了车价,制约了重卡在市场上的消费。
在采访调查中,多位消费者向车先知透露,目前市面上的国六重卡车型价格普遍比国五车型高出3 ~ 4万元。再加上后续车辆成本的增加,直接导致了车主对国六排放车型的质疑。
成本飙升和货运需求下降
除了“国五”/“国六”切换的政策影响,影响重卡市场的最大因素是年中以来货运需求的持续减少。
在参观交流中,本文开头提到的个体户小王给车先知算了一笔账。他曾经从上海拉建材到Xi安,近1600公里,只给了不到3000元的运费,但单程油费却接近3200多元。如果不是Xi安的高利润供应,这笔生意会亏本。
根据《中国道路货运白皮书2020》披露的数据,自2011年以来,中国道路货运成本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有四点:1)货运企业集中市场化运营持续拉低行业运输单价;2)近10年来,公路货运整体运能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导致竞争加剧,降低了运输单价;3)物流行业电子信息化的深入,使得货运市场的运输更加透明,不断推低行业价格;4)各种运输方式挤占了公路运输的供给。在绿色运输的大背景下,许多货物转向了货物排放量低的铁路和水路运输,这使得供大于求的状态继续凸显。
另一方面,对运输来源的需求也在减少。在车先知的走访中,山东一家物流公司的负责人说:“今年以来,货场不忙了,货源比去年减少了四五成。很多车连合适的货源都配不上。”
根据《中国道路货运白皮书2020》中的数据,2020年道路货运峰值约为470亿吨,预计2021年将降至430亿吨以下。运输需求的下降,意味着市场对重卡的需求直接减少。
另一方面,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也减少了对相关重卡的需求,如搅拌车、自卸车等;东南沿海的小微企业是大宗货物运输的主要需求者,但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微企业的经营情况并不乐观。
在个体户小王看来,现在干货运不赚钱的原因除了货源不足、运费低,还有就是油的成本不断上涨。
资料显示,2021年年中之前,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国内汽柴油价格低位运行,部分车主选择较低的运价来承接货运资源。然而,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国内汽柴油价格也进入上涨通道,但运费价格并未同步上涨。
场景需求成为重卡市场新未来
北京某商用车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车先知采访时表示,目前重卡销量下滑并不奇怪。在该负责人看来,商用车的市场需求具有很强的周期性,与外部政策和经济形势密切相关。这两年重卡一直处于销量上升的通道,这种周期性的调整也在意料之中。
该负责人判断,短期内商用重卡需求仍将在低位徘徊一段时间。但随着商用车场景的不断完善,重卡行业中长期仍是稳定积极的态度。
与该负责人的态度一致,在很多专家看来,特定场景是商用车未来发展的最大用处。
业内专家认为,与乘用车不同,满足特定运营场景和大规模市场需求的环保要求将是商用车发展的重点方向。同时,特定场景的工作环境也会对新能源产品提出更加严苛和专业的要求,只有根据场景需求准确定义产品开发,才能占据先机。
在传统商用车销售时代,商用车作为生产工具,承担着效益输出的主要载体,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是用户考虑的主要因素。随着新能源和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商用车特定场景的消费成为企业竞相追逐的利润高地。
0
尤其是典型场景,如环卫、矿山、建筑工地、港口等。,以特种改装和中重型商用车为主,时间计划性强,工作环境固定,工作路线短。在完善的充电设施安排和以环保零排放为主的清洁工作环境下,新能源商用车将成为商用车改革的催化剂。
目前大兴机场投入运营前,大规模引进新能源工作车;上海洋山港内部转运牵引车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可以按照预定路线转运集装箱...
根据一些研究机构的判断,经过几年的探索,新能源重卡已经找到了市场的突破点,即目前的模式主要集中在工程专用车辆(港口、矿山、工地车辆)和市政车辆(环卫、渣土、搅拌等。),但整体规模尚未达到预期。但机构预测,随着场景探索的不断完善,重卡市场即将迎来新的发展裂变点。
作者|张坤
编辑|王新
来源|汽车预言家
从今年年中开始,河北邯郸个体户小王结束了长期的奔波,开始断断续续地装修房子。用小王的话来说就是“今年不太好,趁着有空抓紧时间装修房子。”
与小王感觉市场疲软不同的是,相当一部分运输企业在此期间大大提高了车辆更新换代的速度。就在几个月前,唐钢集团某运输公司集体更换了30多辆明年将进入淘汰期的重型卡车。让负责人姜没想到的是,以往复杂的采购谈判过程出奇的顺利,不到10天就全部更新完毕,完成了上牌。姜总向车先知透露,采购谈判之所以能快速推进,是因为现阶段经销商车辆较多,自行车采购成本远低于历史同期。
汽车预测人士在走访环京各县市时发现,很多重卡品牌的4S店无人问津,汽车库存严重。经销商普遍打起了“价格战”,加大促销力度来套取资金。
小王、运输企业、经销商的一系列不同感受,与2021年重卡销售业绩的大起大落息息相关。
数据显示,2020年年中至2021年一季度,重卡市场迎来持续狂欢,销量持续攀升。2021年上半年,重卡累计销量103.5万辆,同比增长27%。销量为近年同期最高,累计同比增速排名第二。但在第二季度末,销量开始下滑,甚至延续到第三季度,销量下滑的程度堪比克里夫。2021年9月,重卡销量仅为5.9万辆,为近5年同期最低,比销量第二低的2018年9月减少1.77万辆,与2020年同期相比下降60.7%。
从“卖疯”到“卖不出去”,从市场顶峰到市场底部的时间只有4个月。是什么原因导致重卡市场销量大幅下滑?面对重卡市场,企业该如何思考变革?经过一周的实地调查,《汽车预言家》试图揭开重卡销量直线下降的背后的秘密。
国家五人组最后的疯狂
2021年9月中旬,车先知来到山东省某市车辆检测中心,发现大量新车等待上牌。根据国家此前发布的国六新政,2021年7月1日之后,国五排放车辆不得上牌,但考虑到国内部分省份仍有大量国五车辆库存,包括山东省在内的多个省份都推迟了上牌期限。根据山东省相关部门给出的指导意见,2021年9月30日前山东省内车辆仍可正常上牌。
对于这一政策,山东某汽车贸易公司经理透露,根据门店规模,国五车型储备高峰时达到150辆,截至9月中旬……11月,仍然有70个未售出的模型。为了尽量减少排放标准切换的影响,公司先开了发票,所有库存车辆在账面上都是“已售”状态。
除了国五车型,国六车型的销量同样惨淡。据河北某经销商透露,国六车型销售一直疲软,月均销量不足20台。
在经销商看来,国五和国六排放标准的切换是重卡销量持续疲软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市场上还有15万辆国五库存重卡需要消化。与乘用车不同,商用车属于生产资料,经销商有主动囤货的习惯。因为从历史经验来看,每一个排放标准的转换或切换,都会对老排放标准车型产生显著的销售效益,而对于新排放标准车型,前期市场观望情绪较大。”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相关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重卡销售疲软也出现在乘用车排放标准切换的过程中,应该说是意料之中的。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5月,重卡累计销售88.7万辆,同比增长37.6%。此后重卡市场开始一路走低,甚至近两个月销量减半。数据显示,今年8月,重卡销量为5.1万辆,同比下降60.5%;9月重卡市场整体销量为5.9万辆,同比下降60.7%。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据相关专家分析,近两年以及2021年一季度的商用车销售释放了大量新增需求,导致当前市场需求端持续疲软。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根据某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全国约有20万辆。这些模式有的以预开发票的形式进入流通环节,等待消费解决;有的还以库存车的形式在经销商环节,等待通过降价促销不断消化。
“国五车型短时间内难以消化,是当前重卡消费持续疲软的重要原因之一。”某机构权威分析师认为,前期国五车型的大量销售透支了当前重卡消费需求。即使在现阶段,国五车型的去库存仍然对当前重卡消费有影响;另一方面,国六车型技术标准的提高,推高了车价,制约了重卡在市场上的消费。
在采访调查中,多位消费者向车先知透露,目前市面上的国六重卡车型价格普遍比国五车型高出3 ~ 4万元。再加上后续车辆成本的增加,直接导致了车主对国六排放车型的质疑。
成本飙升和货运需求下降
除了“国五”/“国六”切换的政策影响,影响重卡市场的最大因素是年中以来货运需求的持续减少。
在参观交流中,本文开头提到的个体户小王给车先知算了一笔账。他曾经从上海拉建材到Xi安,近1600公里,只给了不到3000元的运费,但单程油费却接近3200多元。如果不是Xi安的高利润供应,这笔生意会亏本。
根据《中国道路货运白皮书2020》披露的数据,自2011年以来,中国道路货运成本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有四点:1)货运企业集中市场化运营持续拉低行业运输单价;2)近10年来,公路货运整体运能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导致竞争加剧,降低了运输单价;3)物流行业电子信息化的深入,使得货运市场的运输更加透明,不断推低行业价格;4)各种运输方式挤占了公路运输的供给。在绿色运输的大背景下,许多货物转向了货物排放量低的铁路和水路运输,这使得供大于求的状态继续凸显。
另一方面,对运输来源的需求也在减少。在车先知的走访中,山东一家物流公司的负责人说:“今年以来,货场不忙了,货源比去年减少了四五成。很多车连合适的货源都配不上。”
根据《中国道路货运白皮书2020》中的数据,2020年道路货运峰值约为470亿吨,预计2021年将降至430亿吨以下。运输需求的下降,意味着市场对重卡的需求直接减少。
另一方面,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也减少了对相关重卡的需求,如搅拌车、自卸车等;东南沿海的小微企业是大宗货物运输的主要需求者,但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微企业的经营情况并不乐观。
在个体户小王看来,现在干货运不赚钱的原因除了货源不足、运费低,还有就是油的成本不断上涨。
资料显示,2021年年中之前,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国内汽柴油价格低位运行,部分车主选择较低的运价来承接货运资源。然而,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国内汽柴油价格也进入上涨通道,但运费价格并未同步上涨。
场景需求成为重卡市场新未来
北京某商用车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车先知采访时表示,目前重卡销量下滑并不奇怪。在该负责人看来,商用车的市场需求具有很强的周期性,与外部政策和经济形势密切相关。这两年重卡一直处于销量上升的通道,这种周期性的调整也在意料之中。
该负责人判断,短期内商用重卡需求仍将在低位徘徊一段时间。但随着商用车场景的不断完善,重卡行业中长期仍是稳定积极的态度。
与该负责人的态度一致,在很多专家看来,特定场景是商用车未来发展的最大用处。
业内专家认为,与乘用车不同,满足特定运营场景和大规模市场需求的环保要求将是商用车发展的重点方向。同时,特定场景的工作环境也会对新能源产品提出更加严苛和专业的要求,只有根据场景需求准确定义产品开发,才能占据先机。
在传统商用车销售时代,商用车作为生产工具,承担着效益输出的主要载体,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是用户考虑的主要因素。随着新能源和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商用车特定场景的消费成为企业竞相追逐的利润高地。
0
尤其是典型场景,如环卫、矿山、建筑工地、港口等。,以特种改装和中重型商用车为主,时间计划性强,工作环境固定,工作路线短。在完善的充电设施安排和以环保零排放为主的清洁工作环境下,新能源商用车将成为商用车改革的催化剂。
目前大兴机场投入运营前,大规模引进新能源工作车;上海洋山港内部转运牵引车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可以按照预定路线转运集装箱...
根据一些研究机构的判断,经过几年的探索,新能源重卡已经找到了市场的突破点,即目前的模式主要集中在工程专用车辆(港口、矿山、工地车辆)和市政车辆(环卫、渣土、搅拌等。),但整体规模尚未达到预期。但机构预测,随着场景探索的不断完善,重卡市场即将迎来新的发展裂变点。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大陆集团将其对2021年营业利润率的预期从之前估计的65至7之间下调到了52至56之间。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由于挥之不去的芯片短缺持续影响着全球汽车生产,奥托立夫第三季度收益低于此前的预期,此外该公司还削减了其全年预期。
1900/1/1 0:00:00来源:特斯拉官网作者秦章勇编辑王妍特斯拉又涨价了。
1900/1/1 0:00:00作者王鑫来源汽车预言家10月16日,一汽丰田旗下全新中型SUV凌放开启预售,预售价格区间为22万31万元。
1900/1/1 0:00:00当汽车行业忽然向着智能的方向转弯时,一场传统车企与新兴闯入者之间的“人才保卫战”也悄然打响。
1900/1/1 0:00:0010月26日,一份比亚迪电池价格上调联络函在市场上传开。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