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煮酒论车丨大众ID.3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中国消费者可能对ID.3有点陌生,但在国外消费者心目中却是众所周知的。它不仅是大众MEB平台下的首款量产产品,也是欧洲纯电动汽车市场上的佼佼者。10月22日,国产大众ID.3(参数|询价)终于正式上市,159888-173888元的售价瞬间引起了业内的广泛讨论。毕竟是海外品牌在纯电动紧凑型车领域为数不多的重磅产品。

由于中国消费者对SUV的偏爱以及大众中国对电气化改造的重视,这家公司原本选择用ID.4替代ID.3,成为第一批国产MEB车型。随着ID.4和ID.6系列车型的上市,ID家族的月销量连续突破10000辆,知名度也逐渐提高,大众ID.3终于与国内的消费者见面了。这个时候,几乎是这款车最优惠的时候了。

但在中国的纯电动车市场,紧凑型车的行走能力似乎并不强,而大众ID.3作为海外品牌的战略车型,又不得不面对其他中国品牌的新生力量和竞争。在这种环境下,大众ID.3能否达到应有的销售规模,从而实现这款车型诞生之初的战略目标?

意义和使命

在进入中国之前,大众ID.3就已经在欧洲市场大放异彩。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大众ID.3成为欧洲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三名,前两名分别是雷诺ZOE和Model 3。在全球电动车销量排名中,大众id . 3 2021年1-8月累计销量仍在前十。

大众ID.3

尽管背负了这么多光环,大众ID.3的到来还是让很多人捏了一把汗。因为国内消费者对两厢车型的偏好在下降,这一点从高尔夫、福克斯等车型的销售趋势就可以看出来。在一些人看来,燃油车时代的这种偏见也会遗传到电动车时代。

Volkswagen, Model 3,MINI, Hongguang MINIEV, Tucki

"大众ID.3 "

从风险的角度来看,作为燃油车时代非常成功的企业,电动化的路径应该是这样的:找一款最有前景的车型(比如SUV),其余车型甚至都没有在国内上市;控制产能,避免过剩;保持之前的销售体系,不增加任何渠道成本。

但这样做不叫转型,应该叫试水。你不会犯太多错误,也不会有什么结果。日产、现代等很多公司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大众也早就过了这个阶段。投入海量资源后,大众寻求的是全面转型。既然是全面改造,首先要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汽车肯定是重中之重。从这个角度来说,大众在国内推出ID.3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

另外,前面提到的燃油车时代对两厢车的偏见,也是继承到新能源市场的前提,至少要等到新能源市场成熟,所有细分市场全覆盖。至少目前来看,新能源市场还处于开疆拓土的阶段,很多细分市场还存在空白。比如大众ID.3所在的海外品牌纯电动紧凑型车市场。

Volkswagen, Model 3,MINI, Hongguang MINIEV, Tucki

“23.8万元起的轩逸纯电动,大概是海外品牌在这个细分市场的缩影。”

汽车之家车库数据显示,在纯电动紧凑型车品类中,海外品牌能提供的产品非常少,大部分都是“油改电”试水。这导致了这个细分市场的混乱:消费者的选择有限,只能在中国品牌中徘徊。

而且电动车的消费者毕竟和传统燃油车有很大不同。电动车各大细分市场火不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行者”。纵观今天的市场表现,不难看出,2021年1-9月,市场排名前十的纯电动汽车大致可以分为四种:Model 3及其追随者、Model Y(目前还没有追随者)、洪光MINIEV及其追随者、致力于B端的Aion S。

这种现象的原因不难理解。Model 3国产化后,市场销量迅速扩大。称其为中国电动车私人消费时代后最耀眼的明星并不为过。Model 3成功后,其他车企或多或少都会瞄准Model 3,比如比亚迪韩靠的是叶片电池的大空间和安全性,Xpeng Motors P7靠的是智能和美观,在同一个细分市场与Model 3竞争。

Volkswagen, Model 3,MINI, Hongguang MINIEV, Tucki

『模型3』

之后就轮到五菱了。在洪光MINIEV发布之前,没有人认为这种类型的汽车会受欢迎。上市之初,甚至有人称之为“汽车工业的倒退”,但最终的销量却打了很多人的脸。洪光MINIEV爆炸后,众多厂商纷纷跟进,如奔奔E星、奇瑞冰淇淋、思豪E10X、朋克多多、雷丁芒果等等。可以说,五菱依靠洪光MINIEV让微型电动车市场瞬间火爆起来,也为其他厂商让出了一条路。

Volkswagen, Model 3,MINI, Hongguang MINIEV, Tucki

“洪光·米尼耶夫”

但对于紧凑型车来说,这个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极其重要的市场,依然没有“先行者”。唯一挤进榜单前十的Aion S更依赖B端销量,复制会有更高的门槛。换句话说,这个市场的酒类私人消费能否奏效,取决于一个“先锋”。作为海外品牌在该领域的首款重量级车型,ID.3有资格成为“先锋”,对于大众而言,这既是使命,也是机遇。

在这方面,大众ID.3将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定价。定价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尤其是大众ID.3在定价之前,缺乏海外同级别品牌车型作为参考。定价后也缺少经销商调节水分(大众ID。系列采用代理销售模式,经销商最后不能降价)。一旦价格不合理,其销量肯定会受到影响。

大众ID.3的定价继续按照大众ID的价格体系。家庭。目前在售的最高端型号ID.6系列的起售价为23.98万元,…ile比它低一级的ID.4系列起步价是19.99万元,低了近4万元。ID.3的起售价为159888元,比ID.4系列低了近4万元。整体价格梯度极其明显,很好的避免了内卷化。

除了起步价,SAIC-大众还将向每位订购大众ID.3的车主赠送2万个ID豆(积分),这些ID豆可以兑换官方配置或服务,包括增强现实平视显示器(5000ID豆)、充电墙盒(3000ID豆)、首次车主免费保养(4000ID豆)和一年免费公共充电。

如果着眼于整个紧凑型纯电动汽车市场,上述定价还是比较合理的。一系列海外品牌“油改电”敢卖到20万。大众ID.3的起步价是159888元,算是良心。毕竟大众品牌的品牌力和定价体系都在这里。你总不能指望它跟比亚迪海豚打价格战吧?

差异化竞争

综合考虑品牌力、定位、价格等因素,现阶段能和大众ID.3抗衡的车型真的不多,唯一一个紧凑级的恐怕也就Xpeng Motors P5了。但如果仔细对比,不难发现这两款产品的特点和人群定位完全不同。

Volkswagen, Model 3,MINI, Hongguang MINIEV, Tucki

"大众ID.3 "

整车尺寸方面,ID.3的轴距达到了2765mm,不及Xpeng Motors P5,但后者的长度已经超过了4800mm,而大众ID.3只有4261mm,可以认为是结合了城市交通所需的小巧灵活的属性和家用车的内部空间。

Xpeng Motors P5作为一款新动力汽车,主打家族概念,这在之前的新动力汽车中很少见。无论是官方宣传的睡眠模式,还是千变万化的智能空间,都是对家庭理念的诠释。作为一个传统车企转型的产物,ID.3重在好玩。两家车企的不同选择有些“反串”。

虽然大众ID.3在车辆系统界面设计、辅助驾驶攻击性等方面无法与新动力车型相提并论,但值得肯定的是,大众这种传统企业也在尽可能提高车辆的可玩性。例如,ID。ID.3搭载的灯光光学语言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车辆解锁、开门、变道、刹车、不同位置乘客唤醒语音识别、来电提醒、充电、锁车等不同场景,在车内给出不同的灯光反馈。

此外,还有一个增强现实HUD功能。该功能可以显示车速、道路限速等实时信息,并根据导航信息显示出行路线。从感知上来说,这个功能会在驾驶员前方的挡风玻璃上投射一个巨大的指向箭头,告诉你接下来该往哪个方向行驶,而其中的3D图标似乎与周围的场景融为一体。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频道。

当辅助驾驶功能开启时,增强现实HUD还会在AEB主动紧急制动、ACC自适应巡航、LKA车道保持等功能下开启不同的3D显示效果,给驾驶者强烈的代入感。

要知道,2-3年前,增强现实HUD功能还是个概念。此前有不少业内专家断言,由于其空间需求,现阶段的增强现实HUD功能更适合SUV车型或中型车以上的轿车车型。此前,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新款奔驰S级还在方向盘正面预留了27L的空间(相比之下,普通HUD功能只需要2-3L的音量。)

大众不仅把这个功能放在ID系列上,还以低廉的成本传递给消费者——5000的ID豆,似乎比新势力更强大。有了这个功能,大众ID.3车内的整体科技感也可以和其他新动力车型一较高下。

但除了新潮,大众ID.3也有自己的坚持,虽然这种坚持很可能被外界贴上“保守”的标签。比如动力系统,相比电动车领域的“5秒破百”……les,大众ID.3的设定很保守。按照大众的逻辑,消费者很难在真实的用车环境下使用该功能,加速过快必然导致安全隐患。

大众想要传达给消费者的理念是质量和安全。比如质量方面,得益于MEB平台的优势,ID.3最重的部件——电池位于车身中央,前后轴重量比接近50:50。前麦弗逊后五连杆悬挂,后轮驱动,整车操控性有保证。

安全性方面,大众ID.3的电池组采用了360°无死角的电池装甲,电池组采用铝冲压装甲和热成型钢梁包裹,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电池的冲击,降低起火风险。它的电池组也经过了多项测试,可以承受长期水下浸泡,在-30℃下正常工作。

这样一来,在竞争对手很少的细分市场,ID.3已经和最大的竞争对手形成了差异化。按照大众官方的定义,对于中国电气化改造,ID.4承担落地任务,ID.6拓展,ID.3打好基础。从这个维度来看,ID.3的意义甚至高于其他车型。毕竟其良好的基础会反馈到以后ID.4和ID.6的市场表现上。至于能为大众电气化改造打下多好的基础?相信市场很快会给出答案。(文/汽车之家行业评论员程楠后花园)中国消费者可能对ID.3有点陌生,但在国外消费者心目中却是家喻户晓的。它不仅是大众MEB平台下的首款量产产品,也是欧洲纯电动汽车市场上的佼佼者。10月22日,国产大众ID.3(参数|询价)终于正式上市,159888-173888元的售价瞬间引起了业内的广泛讨论。毕竟是海外品牌在纯电动紧凑型车领域为数不多的重磅产品。

由于中国消费者对SUV的偏爱以及大众中国对电气化改造的重视,这家公司原本选择用ID.4替代ID.3,成为第一批国产MEB车型。随着ID.4和ID.6系列车型的上市,ID家族的月销量连续突破10000辆,知名度也逐渐提高,大众ID.3终于与国内的消费者见面了。这个时候,几乎是这款车最优惠的时候了。

但在中国的纯电动车市场,紧凑型车的行走能力似乎并不强,而大众ID.3作为海外品牌的战略车型,又不得不面对其他中国品牌的新生力量和竞争。在这种环境下,大众ID.3能否达到应有的销售规模,从而实现这款车型诞生之初的战略目标?

意义和使命

在进入中国之前,大众ID.3就已经在欧洲市场大放异彩。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大众ID.3成为欧洲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三名,前两名分别是雷诺ZOE和Model 3。在全球电动车销量排名中,大众id . 3 2021年1-8月累计销量仍在前十。

大众ID.3

尽管背负了这么多光环,大众ID.3的到来还是让很多人捏了一把汗。因为国内消费者对两厢车型的偏好在下降,这一点从高尔夫、福克斯等车型的销售趋势就可以看出来。在一些人看来,燃油车时代的这种偏见也会遗传到电动车时代。

Volkswagen, Model 3,MINI, Hongguang MINIEV, Tucki

"大众ID.3 "

从风险的角度来看,作为燃油车时代非常成功的企业,电动化的路径应该是这样的:找一款最有前景的车型(比如SUV),其余车型甚至都没有在国内上市;控制产能,避免过剩;保持之前的销售体系,不增加任何渠道成本。

但这样做不叫转型,应该叫试水。你不会犯太多错误,也不会有什么结果。日产、现代等很多公司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大众也早就过了这个阶段。投入海量资源后,大众寻求的是全面转型。既然是全面改造,首先要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汽车肯定是重中之重。从这个角度来说,大众在国内推出ID.3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

另外,前面提到的燃油车时代对两厢车的偏见,也是继承到新能源市场的前提,至少要等到新能源市场成熟,所有细分市场全覆盖。至少目前来看,新能源市场还处于开疆拓土的阶段,很多细分市场还存在空白。比如大众ID.3所在的海外品牌纯电动紧凑型车市场。

Volkswagen, Model 3,MINI, Hongguang MINIEV, Tucki

“23.8万元起的轩逸纯电动,大概是海外品牌在这个细分市场的缩影。”

汽车之家车库数据显示,在纯电动紧凑型车品类中,海外品牌能提供的产品非常少,大部分都是“油改电”试水。这导致了这个细分市场的混乱:消费者的选择有限,只能在中国品牌中徘徊。

而且电动车的消费者毕竟和传统燃油车有很大不同。电动车各大细分市场火不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行者”。纵观今天的市场表现,不难看出,2021年1-9月,市场排名前十的纯电动汽车大致可以分为四种:Model 3及其追随者、Model Y(目前还没有追随者)、洪光MINIEV及其追随者、致力于B端的Aion S。

这种现象的原因不难理解。Model 3国产化后,市场销量迅速扩大。称其为中国电动车私人消费时代后最耀眼的明星并不为过。Model 3成功后,其他车企或多或少都会瞄准Model 3,比如比亚迪韩靠的是刀片电池的大空间和安全性,Xpeng Motors P7靠的是智能和美观,在同一个细分市场与Model 3竞争。

Volkswagen, Model 3,MINI, Hongguang MINIEV, Tucki

『模型3』

之后就轮到五菱了。在洪光MINIEV发布之前,没有人认为这种类型的汽车会受欢迎。上市之初,甚至有人称之为“汽车工业的倒退”,但最终的销量却打了很多人的脸。洪光MINIEV爆炸后,众多厂商纷纷跟进,如奔奔E星、奇瑞冰淇淋、思豪E10X、朋克多多、雷丁芒果等等。可以说,五菱依靠洪光MINIEV让微型电动车市场瞬间火爆起来,也为其他厂商让出了一条路。

Volkswagen, Model 3,MINI, Hongguang MINIEV, Tucki

“洪光·米尼耶夫”

但对于紧凑型车来说,这个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极其重要的市场,依然没有“先行者”。唯一挤进榜单前十的Aion S更依赖B端销量,复制会有更高的门槛。换句话说,这个市场的酒类私人消费能否奏效,取决于一个“先锋”。作为海外品牌在该领域的首款重量级车型,ID.3有资格成为“先锋”,对于大众而言,这既是使命,也是机遇。

在这方面,大众ID.3将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定价。定价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尤其是大众ID.3在定价之前,缺乏海外同级别品牌车型作为参考。定价后也缺少经销商调节水分(大众ID。系列采用代理销售模式,经销商最后不能降价)。一旦价格不合理,其销量肯定会受到影响。

大众ID.3的定价继续按照大众ID的价格体系。家庭。目前在售的最高端型号ID.6系列的起售价为23.98万元,…ile比它低一级的ID.4系列起步价是19.99万元,低了近4万元。ID.3的起售价为159888元,比ID.4系列低了近4万元。整体价格梯度极其明显,很好的避免了内卷化。

除了起步价,SAIC-大众还将向每位订购大众ID.3的车主赠送2万个ID豆(积分),这些ID豆可以兑换官方配置或服务,包括增强现实平视显示器(5000ID豆)、充电墙盒(3000ID豆)、首次车主免费保养(4000ID豆)和一年免费公共充电。

如果着眼于整个紧凑型纯电动汽车市场,上述定价还是比较合理的。一系列海外品牌“油改电”敢卖到20万。大众ID.3的起步价是159888元,算是良心。毕竟大众品牌的品牌力和定价体系都在这里。你总不能指望它跟比亚迪海豚打价格战吧?

差异化竞争

综合考虑品牌力、定位、价格等因素,现阶段能和大众ID.3抗衡的车型真的不多,唯一一个紧凑级的恐怕也就Xpeng Motors P5了。但如果仔细对比,不难发现这两款产品的特点和人群定位完全不同。

Volkswagen, Model 3,MINI, Hongguang MINIEV, Tucki

"大众ID.3 "

整车尺寸方面,ID.3的轴距达到了2765mm,不及Xpeng Motors P5,但后者的长度已经超过了4800mm,而大众ID.3只有4261mm,可以认为是结合了城市交通所需的小巧灵活的属性和家用车的内部空间。

Xpeng Motors P5作为一款新动力汽车,主打家族概念,这在之前的新动力汽车中很少见。无论是官方宣传的睡眠模式,还是千变万化的智能空间,都是对家庭理念的诠释。作为一个传统车企转型的产物,ID.3重在好玩。两家车企的不同选择有些“反串”。

虽然大众ID.3在车辆系统界面设计、辅助驾驶攻击性等方面无法与新动力车型相提并论,但值得肯定的是,大众这种传统企业也在尽可能提高车辆的可玩性。例如,ID。ID.3搭载的灯光光学语言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车辆解锁、开门、变道、刹车、不同位置乘客唤醒语音识别、来电提醒、充电、锁车等不同场景,在车内给出不同的灯光反馈。

此外,还有一个增强现实HUD功能。该功能可以显示车速、道路限速等实时信息,并根据导航信息显示出行路线。从感知上来说,这个功能会在驾驶员前方的挡风玻璃上投射一个巨大的指向箭头,告诉你接下来该往哪个方向行驶,而其中的3D图标似乎与周围的场景融为一体。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频道。

当辅助驾驶功能开启时,增强现实HUD还会在AEB主动紧急制动、ACC自适应巡航、LKA车道保持等功能下开启不同的3D显示效果,给驾驶者强烈的代入感。

要知道,2-3年前,增强现实HUD功能还是个概念。此前有不少业内专家断言,由于其空间需求,现阶段的增强现实HUD功能更适合SUV车型或中型车以上的轿车车型。此前,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新款奔驰S级还在方向盘正面预留了27L的空间(相比之下,普通HUD功能只需要2-3L的音量。)

大众不仅把这个功能放在ID系列上,还以低廉的成本传递给消费者——5000的ID豆,似乎比新势力更强大。有了这个功能,大众ID.3车内的整体科技感也可以和其他新动力车型一较高下。

但除了新潮,大众ID.3也有自己的坚持,虽然这种坚持很可能被外界贴上“保守”的标签。比如动力系统,相比电动车领域的“5秒破百”……les,大众ID.3的设定很保守。按照大众的逻辑,消费者很难在真实的用车环境下使用该功能,加速过快必然导致安全隐患。

大众想要传达给消费者的理念是质量和安全。比如质量方面,得益于MEB平台的优势,ID.3最重的部件——电池位于车身中央,前后轴重量比接近50:50。前麦弗逊后五连杆悬挂,后轮驱动,整车操控性有保证。

安全性方面,大众ID.3的电池组采用了360°无死角的电池装甲,电池组采用铝冲压装甲和热成型钢梁包裹,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电池的冲击,降低起火风险。它的电池组也经过了多项测试,可以承受长期水下浸泡,在-30℃下正常工作。

这样一来,在竞争对手很少的细分市场,ID.3已经和最大的竞争对手形成了差异化。按照大众官方的定义,对于中国电气化改造,ID.4承担落地任务,ID.6拓展,ID.3打好基础。从这个维度来看,ID.3的意义甚至高于其他车型。毕竟其良好的基础会反馈到以后ID.4和ID.6的市场表现上。至于能为大众电气化改造打下多好的基础?相信市场很快会给出答案。(文/汽车之家行业评论员程楠后花园)

标签:大众Model 3MINI宏光MINIEV小鹏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增新一级指标 新版CCRT管理规则发布

汽车之家从中汽中心汽车测评管理中心官网获悉,《中国汽车消费者研究与评价(CCRT)管理规则(2021版)》定版。

1900/1/1 0:00:00
长城汽车10月销量突破11万辆,即将推出圆梦等多款车型

10月8日,长城汽车发布了10月产销数据。

1900/1/1 0:00:00
2025,吉利重构商用车生态

“我希望我的车里有厨房。”“我希望车里的床能更大一点。”“我希望我的车能有洗衣机。”“我希望车辆能够有辅助驾驶,开起来可以不那么累。

1900/1/1 0:00:00
加速本土化,伊士曼高性能膜亚太技术中心落地上海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国已经成为新一轮汽车产业变革的风向标。在很多细分领域,中国市场已经不再扮演“跟随者”的角色,而是走在创新前沿。

1900/1/1 0:00:00
2021进博会:宝马集团在华电动化规划

2021第四届进博会期间,宝马集团带来了宝马iX、宝马i4参数询价两款纯电动车领衔的共计六款进口车型,并公布一系列倡导可持续出行、打造“最绿色”的电动车的未来发展规划。

1900/1/1 0:00:00
加速“日产智行”在华落地,日产携最新技术、产品亮相第四届进博会

2021年的进博会是日产汽车所参加的第三届,这一年,日产汽车在华深耕已有四十余载,见证了中国汽车市场从无到有,再到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中国也已成为日产汽车的核心市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