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透视2021广州车展,看这家企业如何破「墙」而行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在连续举办18届后,被誉为“中国四大车展”之一的广州车展近日再次举办。

在22万平方米的场馆中,各国车企共推出54款新车,展出241款新能源汽车。短短一天,已经密集召开了91场发布会。

在广州车展上,奔驰推出了六款全新车型,小鹏全新量产车型G9首次展出。蓝兔,沙龙和其他电动车品牌也宣布了新产品。

在这一系列具有创新和突破性的对外宣传中,新智家注意到智能驾驶舱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斑马智行研发的AliOS智能驾驶舱操作系统也在本次展会中亮相。

几个月前,华为推出了鸿蒙系统2.0,并宣布了合作机型。如今,斑马智行也成功推出了智能驾驶舱操作系统,并率先量产。

或许未来的汽车操作系统行业格局会因为斑马智行、华为等中国玩家的加入而有所不同。

斑马智行的OS II

如果说鸿蒙系统2.0是国内第一个可以应用于多种智能设备的操作系统,那么AliOS就是国内第一个自主研发的智能汽车操作系统。

把时间线拉长,AliOS是国内汽车运营体系变革的代表性见证人。

2014年,国内智能汽车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时候,AliOS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已经投入研发。经过两年的打磨,AliOS终于在2016年登陆了首款车型。

随着智能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主机厂纷纷开发具有品牌特色的汽车操作系统,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但由于主机厂很难改变底层系统,所以本质上只有少量的优化。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出行体验,斑马智行在去年制定了汽车智能操作系统开发三部曲,即以智能车载操作系统-智能驾驶舱操作系统-智能车载操作系统为研发节奏,打造AliOS智能汽车操作系统。

斑马智行近日推出智能驾驶舱操作系统“洛神”,这意味着其二期已经量产。

据悉,“洛神”是国内首款量产多核异构一体化智能座舱系统,支持微内核、宏内核和SOA,具备跨域集成能力。

目前,“洛神”智能驾驶舱操作系统已经安装在全新荣威RX5 MAX和MG ONE上。此外,智机汽车首款量产车型智机L7在其IMOS操作系统的底层拥有AliOS智能驾驶舱操作系统。

据悉,基于异构融合OS,智机L7可以最大化应用单个OS管理的硬件能力,实现自由跨屏交互、智能人机交互、智能人机共驾等体验。

例如,通过智能驾驶舱OS的分布式能力,智机L7集成了数字仪表、中控屏幕和副驾驶屏幕,并可以拖动不同屏幕中的内容,直观地呈现信息。

此外,其智能驾驶舱还为ADAS、自动变道等场景提供状态信息和决策提示,最终实现人机共驾。

AliOS可以通过更智能的驾驶舱功能为用户提供全新的出行体验。

除了用户,OEM的软件开发效率也将得到提高。

据介绍,对于主机厂的软件研发,斑马智行将汽车操作系统平台化,借助本地化优势,其软件研发周期可缩短至6个月。相比采用主流QNX+安卓方案的OEM厂商,其研发周期可以缩短一半以上。

第二部已经有了成果,斑马智行加大了对第三部产品研发的投入。

面向第三阶段,斑马智行将于明年免费开放业内首个安全认证免费内核——a lios智能驾驶系统内核。

这样,斑马智行将改变目前在海外的行业地位……perating systems占据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通过提升影响力来抢占更大的市场蛋糕。

走在危险的路上

如果我们将视角扩大到全球,似乎很少有公司花数年时间持续专注于开发汽车操作系统。为什么?

在斑马智行联席CEO张春晖看来,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汽车的迭代源泉是动力,而在智能汽车时代,“智能”将是汽车进化的第二推动力。

正因如此,斑马智行致力于“成为智能汽车进化的加速引擎”。

斑马智行认为,汽车将从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机器人、移动智能空间、移动智能终端转变,影响转变速度的因素是E/E架构的Al+OS+芯片的演进。

芯片和E/E架构或许可以看作是智能汽车的身体,而OS则可以称为智能汽车的灵魂。在驾驶过程中,用户最需要接触的汽车操作系统,无疑可以通过各种细节直观地展现汽车的智能。

有人认为,汽车行业可能在PC和智能手机时代形成“底层硬件、中间层操作系统、上层应用”的软件分工模式,同时发展出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的行业巨头,从而推动上层APP开发者专注于软件应用开发,而不关注底层硬件架构。

汽车操作系统如果分层次的话,根据研发的难易程度,可以分为ROM型系统、定制操作系统和基础操作系统。

目前大多数主机厂都是在不修改系统内核的情况下,基于Linux或Android等基础操作系统开发ROM型系统,如比亚迪DiLink、吉利GKUI等。

对于定制化的操作系统,修改基础操作系统的内核和运行环境,进行深度定制开发。大众VW。OS,特斯拉版,AliOS等。属于这一类。

相比前两者,基础操作系统的开发成本相对较高。目前全球有三大汽车操作系统,QNX、Linux(包括Android)和WinCE,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牢牢控制了汽车操作系统市场。

但这种情况将来会改变。

目前斑马智行已经成功自主研发出AliOS智能驾驶系统内核,属于基础研究,是AliOS三部曲的核心技术模块——车辆智能操作系统。

这也意味着斑马智行正在向基础操作系统布局迈进,并取得了突破。随着斑马智行的进一步研发,或许国外巨头组成的严密铁幕会产生落差,斑马智行也将有实力与后者分享汽车操作系统市场。

从系统底层研发是一条危险的路,连与其切身利益最相关的主机厂都很少选择。

那么,斑马智行为什么要坚持走最难的路呢?

斑马智行联席CEO张春晖认为,操作系统在智能汽车的发展中起着一般的作用,大厦的高度取决于地基打得有多深。斑马智行坚持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打造新的引擎,帮助车企打造新车。

以前国内很多企业因为犹豫,错过了培育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机会。如今,中国的企业将有机会凭借智能网联、车路协同和大市场优势引领世界。

或许,其相对独特却富有想象力的研发目标,也促使斑马智行萌发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

相比目前主流车企以智能手机为主,智能汽车为辅,斑马智行打算打造一个不依赖智能手机的汽车操作系统。

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其主体和流量入口都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也可能发生在智能汽车上。

如果其预期成真,提前以智能汽车为中心开发的斑马智行将更有市场主动权。

目前,AliOS系统已经接入天猫精灵的智能生态,上亿款不同种类的智能家居produ……s可以在车辆端通过天猫精灵的语音进行控制,从而逐步构建以智能汽车为核心的生态应用。

斑马智行并不孤单。谷歌此前发布了一款不依赖移动终端的安卓汽车操作系统。

此外,比别人发展更早、沉淀更早的技术专利,激励着斑马智行继续前行。

经过十年的研发,AliOS的操作系统代码已经超过1亿行,操作系统相关专利超过2000项,搭载AliOS系统的汽车超过200万辆。

目前还很难确定斑马智行未来会是什么样,但其自始至终的选择证明了其自主创新的决心和对研发的高度信心。

打破技术壁垒

根据ICVTank 2019发布的底层操作系统市场份额数据,QNX、Linux(含Android)和WinCE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3%、35%和10%。

即便如此,也许主机厂已经苦了很久了。

QNX是最流行的汽车操作系统,因为它具有安全性、稳定性和实时性的优点。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全球超过290款车型使用QNX系统,累计汽车保有量超过1.5亿辆。

然而,QNX是一个闭源的商用车载系统,定制成本高,创新效率低。市场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开源操作系统来满足开发自主操作系统的需求。此后出现的Linux及其发布版Android,适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与QNX相比,Linux具有更强的兼容性和更大的灵活性,这使得它可以在更多的机型上运行。但是Linux开发周期长,应用生态不完善。

相对于QNX和Linux,Android支持系统开源和框架层深度定制,改造难度较小,但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差也使其不受部分车企欢迎。

1996年微软发布的WinCE,由于兼容性差,模块化程度高,已经逐渐淡出了开发者的视线。

在这种情况下,本土汽车操作系统凭借其优势将成为主机厂的新选择。

斑马智行的一些合作模式

以前国内主机厂如果想推出有品牌特色的汽车操作系统或者开发应用软件,都要根据国外的基础操作系统不断调整。同时,其技术进化迭代失控,主机厂正在研发的汽车操作系统随时可能被推翻重做。

再加上其国产化支撑较弱,导致主机厂转型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相比之下,本土操作系统,如AliOS、鸿蒙系统2.0等,可以快速响应OEM厂商的需求,其综合成本更低。

此外,本地公司更了解本地用户的偏好,可以开发符合本地市场需求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它的开发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目前,QNX+安卓方案的软件开发周期一般为13个月。斑马智行通过将汽车操作系统平台化,可以帮助汽车企业主力车型的软件开发周期缩短至6个月,加快主机厂车型的迭代速度,推出更智能的产品抢占市场。

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自主研发的汽车操作系统出现后,不仅可以降低国外系统断电和数据泄露的风险,还可以促进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伙伴建立技术生态,进一步提升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的整体技术实力。

随着更多国产汽车操作系统的商用,国内智能汽车行业可能会有一些变化。

中国在风口的新生力量

行业变革之风已经从手机行业吹到了汽车行业,一些东西的重生和淘汰还会再次上演。

十几年前,智能手机市场诞生之初的iOS和Android,成功击败了曾经装机量10亿的塞班等系统,瓜分了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市场。

如今,扭转局面的机会又回到了……utomobile行业,而历史悠久的汽车运营体系格局也有重塑的可能。

原有的汽车操作系统存在诸多弊端,迫切需要有志向的人推出更好的产品。

如今,敢于与巨头共舞的新人已经出现。如何在稍纵即逝的行业窗口期踩准每一个节奏,是技术研发之外更需要警惕的问题。

未来随着国产车载操作系统的发布,中国玩家将走出国门,成为全球车载操作系统的新生力量。

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在连续举办18届后,被誉为“中国四大车展”之一的广州车展近日再次举办。

在22万平方米的场馆中,各国车企共推出54款新车,展出241款新能源汽车。短短一天,已经密集召开了91场发布会。

在广州车展上,奔驰推出了六款全新车型,小鹏全新量产车型G9首次展出。蓝兔,沙龙和其他电动车品牌也宣布了新产品。

在这一系列具有创新和突破性的对外宣传中,新智家注意到智能驾驶舱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斑马智行研发的AliOS智能驾驶舱操作系统也在本次展会中亮相。

几个月前,华为推出了鸿蒙系统2.0,并宣布了合作机型。如今,斑马智行也成功推出了智能驾驶舱操作系统,并率先量产。

或许未来的汽车操作系统行业格局会因为斑马智行、华为等中国玩家的加入而有所不同。

斑马智行的OS II

如果说鸿蒙系统2.0是国内第一个可以应用于多种智能设备的操作系统,那么AliOS就是国内第一个自主研发的智能汽车操作系统。

把时间线拉长,AliOS是国内汽车运营体系变革的代表性见证人。

2014年,国内智能汽车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时候,AliOS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已经投入研发。经过两年的打磨,AliOS终于在2016年登陆了首款车型。

随着智能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主机厂纷纷开发具有品牌特色的汽车操作系统,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但由于主机厂很难改变底层系统,所以本质上只有少量的优化。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出行体验,斑马智行在去年制定了汽车智能操作系统开发三部曲,即以智能车载操作系统-智能驾驶舱操作系统-智能车载操作系统为研发节奏,打造AliOS智能汽车操作系统。

斑马智行近日推出智能驾驶舱操作系统“洛神”,这意味着其二期已经量产。

据悉,“洛神”是国内首款量产多核异构一体化智能座舱系统,支持微内核、宏内核和SOA,具备跨域集成能力。

目前,“洛神”智能驾驶舱操作系统已经安装在全新荣威RX5 MAX和MG ONE上。此外,智机汽车首款量产车型智机L7在其IMOS操作系统的底层拥有AliOS智能驾驶舱操作系统。

据悉,基于异构融合OS,智机L7可以最大化应用单个OS管理的硬件能力,实现自由跨屏交互、智能人机交互、智能人机共驾等体验。

例如,通过智能驾驶舱OS的分布式能力,智机L7集成了数字仪表、中控屏幕和副驾驶屏幕,并可以拖动不同屏幕中的内容,直观地呈现信息。

此外,其智能驾驶舱还为ADAS、自动变道等场景提供状态信息和决策提示,最终实现人机共驾。

AliOS可以通过更智能的驾驶舱功能为用户提供全新的出行体验。

除了用户,软件……OEM的开发效率也将得到提高。

据介绍,对于主机厂的软件研发,斑马智行将汽车操作系统平台化,借助本地化优势,其软件研发周期可缩短至6个月。相比采用主流QNX+安卓方案的OEM厂商,其研发周期可以缩短一半以上。

第二部已经有了成果,斑马智行加大了对第三部产品研发的投入。

面向第三阶段,斑马智行将于明年免费开放业内首个安全认证免费内核——a lios智能驾驶系统内核。

这样斑马智行将改变目前海外操作系统占据95%以上市场份额的行业现状,通过提升影响力来抢占更大的市场蛋糕。

走在危险的路上

如果我们将视角扩大到全球,似乎很少有公司花数年时间持续专注于开发汽车操作系统。为什么?

在斑马智行联席CEO张春晖看来,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汽车的迭代源泉是动力,而在智能汽车时代,“智能”将是汽车进化的第二推动力。

正因如此,斑马智行致力于“成为智能汽车进化的加速引擎”。

斑马智行认为,汽车将从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机器人、移动智能空间、移动智能终端转变,影响转变速度的因素是E/E架构的Al+OS+芯片的演进。

芯片和E/E架构或许可以看作是智能汽车的身体,而OS则可以称为智能汽车的灵魂。在驾驶过程中,用户最需要接触的汽车操作系统,无疑可以通过各种细节直观地展现汽车的智能。

有人认为,汽车行业可能在PC和智能手机时代形成“底层硬件、中间层操作系统、上层应用”的软件分工模式,同时发展出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的行业巨头,从而推动上层APP开发者专注于软件应用开发,而不关注底层硬件架构。

汽车操作系统如果分层次的话,根据研发的难易程度,可以分为ROM型系统、定制操作系统和基础操作系统。

目前大多数主机厂都是在不修改系统内核的情况下,基于Linux或Android等基础操作系统开发ROM型系统,如比亚迪DiLink、吉利GKUI等。

对于定制化的操作系统,修改基础操作系统的内核和运行环境,进行深度定制开发。大众VW。OS,特斯拉版,AliOS等。属于这一类。

相比前两者,基础操作系统的开发成本相对较高。目前全球有三大汽车操作系统,QNX、Linux(包括Android)和WinCE,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牢牢控制了汽车操作系统市场。

但这种情况将来会改变。

目前斑马智行已经成功自主研发出AliOS智能驾驶系统内核,属于基础研究,是AliOS三部曲的核心技术模块——车辆智能操作系统。

这也意味着斑马智行正在向基础操作系统布局迈进,并取得了突破。随着斑马智行的进一步研发,或许国外巨头组成的严密铁幕会产生落差,斑马智行也将有实力与后者分享汽车操作系统市场。

从系统底层研发是一条危险的路,连与其切身利益最相关的主机厂都很少选择。

那么,斑马智行为什么要坚持走最难的路呢?

斑马智行联席CEO张春晖认为,操作系统在智能汽车的发展中起着一般的作用,大厦的高度取决于地基打得有多深。斑马智行坚持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打造新的引擎,帮助车企打造新车。

以前国内很多企业因为犹豫,错过了培育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机会。如今,中国的企业将有机会凭借智能网联、车路公司的优势引领世界……和巨大的市场优势。

或许,其相对独特却富有想象力的研发目标,也促使斑马智行萌发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

相比目前主流车企以智能手机为主,智能汽车为辅,斑马智行打算打造一个不依赖智能手机的汽车操作系统。

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其主体和流量入口都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也可能发生在智能汽车上。

如果其预期成真,提前以智能汽车为中心开发的斑马智行将更有市场主动权。

目前,AliOS系统已经接入天猫精灵的智能生态,在车辆端通过天猫精灵的语音就可以控制数以亿计不同种类的智能家居产品,逐步构建以智能汽车为核心的生态应用。

斑马智行并不孤单。谷歌此前发布了一款不依赖移动终端的安卓汽车操作系统。

此外,比别人发展更早、沉淀更早的技术专利,激励着斑马智行继续前行。

经过十年的研发,AliOS的操作系统代码已经超过1亿行,操作系统相关专利超过2000项,搭载AliOS系统的汽车超过200万辆。

目前还很难确定斑马智行未来会是什么样,但其自始至终的选择证明了其自主创新的决心和对研发的高度信心。

打破技术壁垒

根据ICVTank 2019发布的底层操作系统市场份额数据,QNX、Linux(含Android)和WinCE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3%、35%和10%。

即便如此,也许主机厂已经苦了很久了。

QNX是最流行的汽车操作系统,因为它具有安全性、稳定性和实时性的优点。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全球超过290款车型使用QNX系统,累计汽车保有量超过1.5亿辆。

然而,QNX是一个闭源的商用车载系统,定制成本高,创新效率低。市场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开源操作系统来满足开发自主操作系统的需求。此后出现的Linux及其发布版Android,适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与QNX相比,Linux具有更强的兼容性和更大的灵活性,这使得它可以在更多的机型上运行。但是Linux开发周期长,应用生态不完善。

相对于QNX和Linux,Android支持系统开源和框架层深度定制,改造难度较小,但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差也使其不受部分车企欢迎。

1996年微软发布的WinCE,由于兼容性差,模块化程度高,已经逐渐淡出了开发者的视线。

在这种情况下,本土汽车操作系统凭借其优势将成为主机厂的新选择。

斑马智行的一些合作模式

以前国内主机厂如果想推出有品牌特色的汽车操作系统或者开发应用软件,都要根据国外的基础操作系统不断调整。同时,其技术进化迭代失控,主机厂正在研发的汽车操作系统随时可能被推翻重做。

再加上其国产化支撑较弱,导致主机厂转型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相比之下,本土操作系统,如AliOS、鸿蒙系统2.0等,可以快速响应OEM厂商的需求,其综合成本更低。

此外,本地公司更了解本地用户的偏好,可以开发符合本地市场需求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它的开发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目前,QNX+安卓方案的软件开发周期一般为13个月。斑马智行通过将汽车操作系统平台化,可以帮助汽车企业主力车型的软件开发周期缩短至6个月,加快主机厂车型的迭代速度,推出更智能的产品抢占市场。

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自主研发的汽车操作系统出现后,不仅可以降低国外系统断电和数据泄露的风险,…ut也推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伙伴建立技术生态,进一步提升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的整体技术实力。

随着更多国产汽车操作系统的商用,国内智能汽车行业可能会有一些变化。

中国在风口的新生力量

行业变革之风已经从手机行业吹到了汽车行业,一些东西的重生和淘汰还会再次上演。

十几年前,智能手机市场诞生之初的iOS和Android,成功击败了曾经装机量10亿的塞班等系统,瓜分了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市场。

如今,扭转局面的机会又回到了汽车行业,历史悠久的汽车运营体系格局也有了重塑的可能。

原有的汽车操作系统存在诸多弊端,迫切需要有志向的人推出更好的产品。

如今,敢于与巨头共舞的新人已经出现。如何在稍纵即逝的行业窗口期踩准每一个节奏,是技术研发之外更需要警惕的问题。

未来随着国产车载操作系统的发布,中国玩家将走出国门,成为全球车载操作系统的新生力量。

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标签:斑马智己L7奔驰比亚迪大众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盖世周报 | 通用、特斯拉因缺芯减配交付;德州仪器新建4座半导体工厂

本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件发生通用因芯片短缺取消座椅加热功能据外媒报道,受芯片短缺影响,通用将在多款跨界车型和除顶配之外的全尺寸皮卡车型上取消座椅加热功能。

1900/1/1 0:00:00
沙龙带来机甲科技新品类 以差异化创新入局豪华纯电赛道

11月19日,沙龙汽车携旗下首款“高性能机甲战跑”机甲龙,在广州车展期间高调亮相。

1900/1/1 0:00:00
对话夏珩:小鹏智能化水准比特斯拉要强

成立七年时间,小鹏汽车终于等来自己的旗舰车型定位于中大型SUV的小鹏G9参数询价。

1900/1/1 0:00:00
自信单干就能“打下江山”!福特和Rivian放弃合作开发电动汽车的计划

面对着特斯拉这座横亘于前的大山“老而弥坚”的传统车企福特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造车新贵Rivian,如今似乎都信心满满,认为单靠自身的研发就能在时下热门的电动汽车行业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1900/1/1 0:00:00
对话朱江明:零跑为何要坚持做全域自研

“全域自研是未来的核心,是胜出的关键。”11月19日,面对台下的汽车媒体,零跑科技副总裁巫存再次将“全域自研”的概念抛了出来。此前,汽车行业更熟悉的提法是“全栈自研”。

1900/1/1 0:00:00
拼1000公里续航,内卷激光雷达,智能电动车大战元年将至 | 广州车展新风向

来源:未来汽车日报作者吴晓宇编辑李欢欢2021年最后一场大型车展广州国际车展落幕了。据官方统计,本届车展的展车总数达1020辆,其中全球首发车型54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