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特斯拉售价浮动如股价,粉丝边吐槽边下单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Tesla, Euler, model 3, model x, model s

来源:特斯拉官网

作者|秦

编辑|李欢欢

距离上次涨价仅5天,特斯拉又迎来一波涨价。

11月24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后轮驱动Model 3目前的价格为255652元,比之前的250900元高出4752元,后轮驱动Model Y的价格也高出4752元,调价后的价格为280752元。这是特斯拉今年第七次调价。同时两款的配置信息也没有变化。

日前,后轮驱动的Model 3价格已从23.59万元上调至25.09万元。但在上次涨价时,这款车的续航水平从468 km (NEDC工况)提高到556 km (CLTC工况),百公里加速从5.6秒降低到6.1秒。

关于这次涨价的原因,特斯拉对未来汽车日报表示,是国家退坡导致的。

“买涨不买跌,特斯拉对中国人的心理研究得很透彻。”有网友吐槽,“买特斯拉汽车不如买特斯拉股票理财。”

吐槽凸凹,特斯拉频繁调价似乎并没有影响终端销量。一位特斯拉卖家表示,价格涨了好几倍,但最近特斯拉订单还在增加。“遵循早订车早提车的原则,确保选择特斯拉的客户仍然会下单。”根据销售声明,新车提车时如果价格发生变化,可以按照最新价格赔付。“订单有效期为半年。如果你认为特斯拉的价格会下降,你可以推迟提车。”

频繁调价,车主都习惯了。

“这很正常,即使特斯拉的价格上涨或下跌两三万,我也不会感到意外。”一位Model 3车主表示,他买了特斯拉之后,价格经历了多次调整,已经习惯了。“(特斯拉)定价模式相当透明。”

不断浮动的价格成为特斯拉的一大“特色”。事实上,不仅在中国,今年在美国,特斯拉已经进行了十多次价格调整。

与以往的价格下跌不同,今年的价格上涨成为特斯拉调价的“主旋律”。其中,Model S和Model X的价格波动最为明显。这两款车的长寿命版本不久前刚刚在美国市场上调了5000美元。今年10月,Model S和Model X长续航版也在中国市场上调了3万元。

频繁调价的背后,是今年供应链紧张、芯片短缺带来的持续阵痛。

从整个行业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大部分环节都出现了涨价。截至11月15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19.5万元/吨,而3个月前还不到9.5万元/吨。年初至今,碳酸锂价格涨幅超过230%。正极材料中的钴酸锂和电解液的价格今年都上涨了100%以上。

不仅是电池的原材料,铝的价格也上涨了。据央视财经报道,铝价创15年来新高,上海铝价最高接近24000元,年内涨幅超过50%。橡胶价格的上涨也导致很多轮胎厂发出涨价函。

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不少动力电池企业发出“涨价函”或考虑涨价。此前,比亚迪决定上调CO8M等电池产品单价,其中产品含税价格在现行Wh单价基础上提高不低于20%。

虽然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没有涨价,但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了其收入。根据官方财报,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动力电池系统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3%,较去年同期的26.56%下降3.56个百分点。所以有人吐槽,2021年,整车厂在给电池厂打工,电池厂在给矿厂打工。

物价逐渐上涨的趋势……整个产业链的广告。根据一些研究机构的数据,原材料涨价一旦传导到整车厂商,电池的采购价格实际可能会上涨10%-20%左右,最终整车的材料成本会上涨3.5%-7%。

为了收支平衡,一些汽车公司不得不提高汽车价格。此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曾承认,供应链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不得不暂时提高汽车价格。

Tesla, Euler, model 3, model x, model s

来源:特斯拉微博

除了成本上升,补贴也是特斯拉涨价的主要因素。

根据2020年相关部门发布的补贴通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2020-2022年补贴标准在上年基础上分别降低10%、20%和30%。按此标准,2022年,续航400公里以上的纯电动汽车补贴金额将减少5400元。

“随着补贴的逐步退出,如何降低成本成为国内车企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徐海东表示,虽然补贴还在继续,但很多厂家都无所适从,需要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

对于特斯拉来说,它的定价逻辑是随着成本波动的。早前得益于规模效应和零部件国产化,造车成本降低。甚至冒着被吐槽的风险,果断降价。现在成本上涨,特斯拉不得不随市场调整价格。

为什么其他车企不跟进?

新车价格上涨已经成为美国的常态。央视新闻报道称,供应链危机导致美国汽车价格飙升。有美国车主表示,同样的车,今年涨了5%-10%。“现在买车真的不划算。”美国商业公司数据分析副总裁泰森·乔米尼表示,美国新车价格比2019年上涨了约24%,二手车价格也以同样的方式上涨。

随着呼声的高涨,中国车企是否会跟进涨价成为用户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成本上升的压力压在每一家车企身上。“所有的OEM厂商都在忙着缺芯。原材料涨价和限电多重影响,企业举步维艰。”广汽爱安副总经理Xi·钟敏曾表示,现在还无法预测价格是否会上涨。

“OEM厂商有一定的溢价容忍度。虽然成本上升了,但许多公司选择自己消化增加的成本。”在独立车企市场部工作多年的左浩表示,特斯拉之所以能够灵活调整价格,是因为其直销模式的便利性。

对于国内车企来说,大多是通过经销商销售车辆。有些经销商为了刺激销量,即使没有现车安排订单,也会在终端价格上进行让利促销。提高整车价格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变得激烈。一旦价格上涨,消费者可能会转向其他产品。

不是所有车企都敢像特斯拉那样频繁调价,否则从用户口碑到经销商层面都将面临不小的挑战。

Tesla, Euler, model 3, model x, model s

来源:欧拉官网

欧拉4S店的一位销售人员表示,目前欧拉好猫、黑猫等车型都没有现车,从订车到提车的周期在两个月左右。好猫终端优惠1000元,黑猫综合优惠可以超过6000元。

即使一些热门车型有提价提车的现象,也和缺芯少件关系不大。以丰田赛纳为例,许多4S店通过安装配件或其他费用间接提高价格,但这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对于大部分车型来说,在零部件成本上升的背景下,终端市场的价格波动并不明显。

与ris……g cost、特斯拉等车企选择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消化压力。这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特斯拉起步早,品牌认知度高,技术创新一流。”有网友表示,即使价格体系不稳定,也不影响其作为新能源汽车标杆的地位。“我想到的是高端新能源汽车或者特斯拉。”

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足够大,特斯拉也不能一手遮天。对于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来说,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复制特斯拉的成功。毕竟打败特斯拉的绝对不是第二个特斯拉。

请关注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Tesla, Euler, model 3, model x, model s

来源:特斯拉官网

作者|秦

编辑|李欢欢

距离上次涨价仅5天,特斯拉又迎来一波涨价。

11月24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后轮驱动Model 3目前的价格为255652元,比之前的250900元高出4752元,后轮驱动Model Y的价格也高出4752元,调价后的价格为280752元。这是特斯拉今年第七次调价。同时两款的配置信息也没有变化。

日前,后轮驱动的Model 3价格已从23.59万元上调至25.09万元。但在上次涨价时,这款车的续航水平从468 km (NEDC工况)提高到556 km (CLTC工况),百公里加速从5.6秒降低到6.1秒。

关于这次涨价的原因,特斯拉对未来汽车日报表示,是国家退坡导致的。

“买涨不买跌,特斯拉对中国人的心理研究得很透彻。”有网友吐槽,“买特斯拉汽车不如买特斯拉股票理财。”

吐槽凸凹,特斯拉频繁调价似乎并没有影响终端销量。一位特斯拉卖家表示,价格涨了好几倍,但最近特斯拉订单还在增加。“遵循早订车早提车的原则,确保选择特斯拉的客户仍然会下单。”根据销售声明,新车提车时如果价格发生变化,可以按照最新价格赔付。“订单有效期为半年。如果你认为特斯拉的价格会下降,你可以推迟提车。”

频繁调价,车主都习惯了。

“这很正常,即使特斯拉的价格上涨或下跌两三万,我也不会感到意外。”一位Model 3车主表示,他买了特斯拉之后,价格经历了多次调整,已经习惯了。“(特斯拉)定价模式相当透明。”

不断浮动的价格成为特斯拉的一大“特色”。事实上,不仅在中国,今年在美国,特斯拉已经进行了十多次价格调整。

与以往的价格下跌不同,今年的价格上涨成为特斯拉调价的“主旋律”。其中,Model S和Model X的价格波动最为明显。这两款车的长寿命版本不久前刚刚在美国市场上调了5000美元。今年10月,Model S和Model X长续航版也在中国市场上调了3万元。

频繁调价的背后,是今年供应链紧张、芯片短缺带来的持续阵痛。

从整个行业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大部分环节都出现了涨价。截至11月15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19.5万元/吨,而3个月前还不到9.5万元/吨。年初至今,碳酸锂价格涨幅超过230%。正极材料钴酸锂和电解液的价格今年涨幅都超过了100%。

不仅是电池的原材料,铝的价格也上涨了。据央视财经报道,铝价创15年来新高,上海铝价最高接近24000元,年内涨幅超过50%。橡胶价格的上涨也导致很多轮胎厂发出涨价函。

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不少动力电池企业发出“涨价函”或考虑涨价。此前,比亚迪决定研发……se CO8M等电池产品单价,其中产品含税价格在现行Wh单价基础上增加不低于20%。

虽然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没有涨价,但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了其收入。根据官方财报,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动力电池系统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3%,较去年同期的26.56%下降3.56个百分点。所以有人吐槽,2021年,整车厂在给电池厂打工,电池厂在给矿厂打工。

价格上涨的趋势逐渐蔓延到整个产业链。根据一些研究机构的数据,原材料涨价一旦传导到整车厂商,电池的采购价格实际可能会上涨10%-20%左右,最终整车的材料成本会上涨3.5%-7%。

为了收支平衡,一些汽车公司不得不提高汽车价格。此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曾承认,供应链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不得不暂时提高汽车价格。

Tesla, Euler, model 3, model x, model s

来源:特斯拉微博

除了成本上升,补贴也是特斯拉涨价的主要因素。

根据2020年相关部门发布的补贴通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2020-2022年补贴标准在上年基础上分别降低10%、20%和30%。按此标准,2022年,续航400公里以上的纯电动汽车补贴金额将减少5400元。

“随着补贴的逐步退出,如何降低成本成为国内车企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徐海东表示,虽然补贴还在继续,但很多厂家都无所适从,需要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

对于特斯拉来说,它的定价逻辑是随着成本波动的。早前得益于规模效应和零部件国产化,造车成本降低。甚至冒着被吐槽的风险,果断降价。现在成本上涨,特斯拉不得不随市场调整价格。

为什么其他车企不跟进?

新车价格上涨已经成为美国的常态。央视新闻报道称,供应链危机导致美国汽车价格飙升。有美国车主表示,同样的车,今年涨了5%-10%。“现在买车真的不划算。”美国商业公司数据分析副总裁泰森·乔米尼表示,美国新车价格比2019年上涨了约24%,二手车价格也以同样的方式上涨。

随着呼声的高涨,中国车企是否会跟进涨价成为用户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成本上升的压力压在每一家车企身上。“所有的OEM厂商都在忙着缺芯。原材料涨价和限电多重影响,企业举步维艰。”广汽爱安副总经理Xi·钟敏曾表示,现在还无法预测价格是否会上涨。

“OEM厂商有一定的溢价容忍度。虽然成本上升了,但许多公司选择自己消化增加的成本。”在独立车企市场部工作多年的左浩表示,特斯拉之所以能够灵活调整价格,是因为其直销模式的便利性。

对于国内车企来说,大多是通过经销商销售车辆。有些经销商为了刺激销量,即使没有现车安排订单,也会在终端价格上进行让利促销。提高整车价格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变得激烈。一旦价格上涨,消费者可能会转向其他产品。

不是所有车企都敢像特斯拉那样频繁调价,否则从用户口碑到经销商层面都将面临不小的挑战。

Tesla, Euler, model 3, model x, model s

来源:欧拉官网

一个……的销售员欧拉4S店表示,目前欧拉好猫、黑猫等车型均无现车,从订车到提车的周期在两个月左右。好猫终端优惠1000元,黑猫综合优惠可以超过6000元。

即使一些热门车型有提价提车的现象,也和缺芯少件关系不大。以丰田赛纳为例,许多4S店通过安装配件或其他费用间接提高价格,但这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对于大部分车型来说,在零部件成本上升的背景下,终端市场的价格波动并不明显。

随着成本的上升,特斯拉和其他车企选择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消化压力。这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特斯拉起步早,品牌认知度高,技术创新一流。”有网友表示,即使价格体系不稳定,也不影响其作为新能源汽车标杆的地位。“我想到的是高端新能源汽车或者特斯拉。”

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足够大,特斯拉也不能一手遮天。对于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来说,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复制特斯拉的成功。毕竟打败特斯拉的绝对不是第二个特斯拉。

请关注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

标签:特斯拉欧拉Model 3Model XModel S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关口,车企羊城上演攻守战

“芯荒”下,各车企不得不放慢脚步,但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关口,又不得不在羊城上演攻守战。

1900/1/1 0:00:00
官方辟谣停产传闻,拳打普拉多的哈弗H9为何「被终结」?

来源:哈弗官网作者秦章勇编辑王妍近日,网络上流传出一份疑似长城汽车内部的车型规划文件,内容显示,哈弗H9将在今年12月底全系停产。

1900/1/1 0:00:00
锂金属电池商业化“前夜”

全球汽车电动化疾驰向前,围绕下一代动力电池的商业化角逐,也正日趋激烈。

1900/1/1 0:00:00
EV晨报 | 苹果汽车芯片研发完成;比亚迪高端品牌有望春节前推出;特斯拉周内二次涨价/Cybertruck尚未量产

1苹果汽车芯片研发完成新车预计2025年亮相11月19日彭博社报道称,苹果研发重点转向全自动驾驶技术,最关键的芯片核心工作已经完成,新车预计在2025年首次亮相。

1900/1/1 0:00:00
上汽加速“铸魂”背后,昔日“市值一哥”转型紧迫性再加剧

从特斯拉、蔚小理到长城、上汽、吉利,对于自动驾驶,越来越多的整车厂选择了全栈自研。关于原因,用上汽董事长陈虹的话说就是: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里。

1900/1/1 0:00:00
日产e-POWER中国首款车型上市,“两田”混动遇到新对手?

头图来源:东风有限作者吴晓宇编辑王妍“轿车销量王”轩逸再添杀手锏。11月19日,东风日产宣布,轩逸将新加入混合动力车型,并在即日起开始预定。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