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到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从终端投保情况来看,全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投保约289.4万辆,其中新能源品牌(含特斯拉,共17个品牌)累计投保约74.9万辆,占比约25.9%;传统车企全年累计保额约为214.5万,占比约为74.1%。
过去一年,造车新势力成长非常快,带来的声量也比较大。但从数据来看,国内新能源市场新势力品牌的份额仍然较小。相对来说,新能源在传统车企中的比重在增加。在“3060”双碳目标、“双积分”、纯电驱动路线的趋势下,2021年,传统车企发起新能源反攻。
自主品牌整体布局
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自主品牌是最激进的。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市场按照全年品牌保额排名。前十五大品牌累计约81%的市场份额,除特斯拉外均为自主品牌。
比亚迪是2021年新能源市场的最大赢家,累计投保约52.6万辆,占市场份额18.2%,居国内新能源市场首位。这一成绩得益于2021年比亚迪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持续扩张,以及叶片电池的全面替代和超级混合动力技术的量产应用。
具体来说,相比之前的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在能量密度、使用寿命、安全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自2021年4月起,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全部更换为叶片电池。数据显示,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韩EV在2021年累计投放约7.9万辆,位居纯电动汽车榜单前列。秦加EV、比亚迪e2全年均保额超过3万辆,元Pro EV、宋加EV、海豚全年均保额超过2万辆。
此外,比亚迪全面搭载DM-i超级混合动力技术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插电式混动车年度排名中,前四款车型均来自比亚迪,秦加DM-i、宋加DM-i、唐DM、汉DM累计保额约22.3万辆,约占插电式混动市场的53.1%。据了解,搭载DM-i超级混合动力技术的车辆综合续航里程可超过1200公里,百公里油耗低至3.8L,有效解决了以往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失电时油耗高的问题。
比亚迪紧随其后的是五菱。依托洪光MINIEV在微纯电市场的成功,五菱全年承保新能源汽车约39.3万辆,约占13.6%的市场份额,其中洪光MINIEV全年承保约39万辆,位居新能源市场首位,约占13.5%的市场份额。有观点认为,洪光MINIEV具有售价低、用车成本低、能上路的特点,有效满足了消费者的日常交通需求。此外,洪光MINIEV的成功也带动了奇瑞、欧拉等品牌布局微型纯电动产品。目前微型纯电动市场已经成为自主品牌的战场。
继五菱之后,全年新能源车投保超过10万辆的自主品牌还有欧拉、广汽爱安、荣威。在过去的一年里,欧拉继续围绕猫系列拓展产品,品牌聚焦新一代女性用户的购车需求。针对女性用户,还开展了舔猫、开派对等一系列创新活动。数据显示,欧拉年投保量达到13.3万辆左右,占新能源市场的4.6%。其中欧拉黑猫和好猫是主要责任,年保额分别达到6.8万和4.4万。
过去一年,广汽爱安累计超过10万辆,达到12.4万辆。广汽爱安的市场表现主要靠AION S和AION Y两款车支撑,年保额……e分别为71,000和31,000。
与上述品牌相比,荣威和比亚迪都是依靠纯电动加插电混动腿,依靠克莱威等纯电动矩阵和eRX5 PLUS等插电矩阵,荣威新能源全年投保约10.9万辆,约占3.8%的市场份额。
综合来看,自主品牌在过去一年在新能源领域取得长足进步的主要原因是自主品牌在双线投资布局中发布了更多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这些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另外,自主品牌在营销上实现了很多创新的方式,比如社群、用户共创等,都是从自主品牌“卷”过来的。此外,自主品牌也在高端新能源领域聚集,长城、比亚迪、东风、SAIC等主流品牌已经在布局。
传统奢侈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差异化
在自主品牌新能源如火如荼的2021年,传统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略逊一筹,但主流品牌在过去一年其实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首先,在传统豪华品牌中,宝马在国内新能源市场成绩斐然。数据显示,宝马在华新能源汽车约4.7万辆,市场份额1.6%,已远超奔驰和奥迪。奔驰和奥迪分别投保1.15万辆和1.12万辆,市场份额在0.4%左右。由此拉开了“BBA”在国内新能源领域的表现。
宝马主要受益于纯电动宝马iX3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宝马5系的双向布局,过去一年分别达到2.2万辆和2.3万辆。有观点认为,宝马的市场表现与其iX3车型的正式没落不无关系。2021年1月,宝马对宝马iX3降价7万元,其领先车型价格调整为39.99万元。保险数据显示,iX3的月投保量逐月增长,从每月100辆增长到1000辆,12月份投保近4000辆。
宝马领先,奔驰也不示弱。2021年广汽车展,奔驰一同推出EQA和EQB车型,售价分别为36.58万元和43.78万元,与EQC形成纯电动矩阵。此外,奔驰插电式混动矩阵还包括奔驰E级和GLE,但这两款车型的整体保险情况依然不突出。
2021年奥迪将主要由e-tron和Q2L e-tron两款车支撑。其中备受关注的E-tron全年1406辆,价格更低的Q2L e-tron为4645辆。2021年12月,奥迪继续加大Q2L e-tron的攻势,推出全新Q2L e-tron。与旧款相比,新款电池续航时间提高了23%,进一步增强了产品实力。
与“BBA”相比,传统豪华品牌第二梯队的雷克萨斯、凯迪拉克、沃尔沃等品牌2021年在新能源领域的动作较少,产品布局较少。直到2021年11月,凯迪拉克才宣布在中国预售首款纯电动汽车LYRIQ。该车预售价为43.97万元,首批车主将于今年4月开始交付。由此看来,未来两年,40万级别以上的新能源市场,不仅将集结自主高端品牌,传统豪华品牌如“BBA”、凯迪拉克等也将参与竞争。
合资品牌的新能源布局相对缓慢。
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目前合资品牌整体体量较小。在新能源品牌排名中,只有大众品牌冲进了前十。2021年大众品牌在华新能源保额约为11.7万辆,市场份额为4.0%。
在过去的一年里,大众的ID。系列车辆扩大。在大众ID.4 CROZZ和ID.4X的基础上,2021年,大众还在中国推出了ID.6 CROZZ、ID.6X、ID.3等车型。其中ID.4 CROZZ和ID.4X全年分别达到2.1万辆和2万辆,后三款仍处于爬坡状态。
< img a……= "比亚迪、宝马、奔驰、大众、欧拉" src = "/ee img/{ HostI }/img/20230303194453607536/5 . jpg "/>
在大众之后,排名靠前的合资品牌是思豪、别克、丰田。其中,思豪2021年投保约3.5万辆,旗下品牌型号E10X为小型车,售价3.99万元,该车年保额达到2.9万辆。
别克、丰田、本田在燃油车领域有很大优势,但在新能源市场没有充分发力。2021年,别克有微蓝6和微蓝7两款纯电动车,还有微蓝6 PHEV在售,全年累计保额约2.5万辆。丰田只有2.1万辆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矩阵。此外,北京现代、雪佛兰、雪铁龙等品牌。没有全年4000多的新能源保险。
从上面来看,虽然合资品牌在燃油车市场如火如荼,但是在新能源市场的表现远非完美。有分析认为,合资品牌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低,主要是由于合资公司的体制和流程导致效率和灵活性低,导致产品投放和迭代速度慢,而自主品牌近两年产品投放和迭代速度较快,自主研发的技术陆续上了车, 所以自主品牌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布局整体上要快于合资品牌。 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到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从终端投保情况来看,全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投保约289.4万辆,其中新能源品牌(含特斯拉,共17个品牌)累计投保约74.9万辆,占比约25.9%;传统车企全年累计保额约为214.5万,占比约为74.1%。
过去一年,造车新势力成长非常快,带来的声量也比较大。但从数据来看,国内新能源市场新势力品牌的份额仍然较小。相对来说,新能源在传统车企中的比重在增加。在“3060”双碳目标、“双积分”、纯电驱动路线的趋势下,2021年,传统车企发起新能源反攻。
自主品牌整体布局
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自主品牌是最激进的。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市场按照全年品牌保额排名。前十五大品牌累计约81%的市场份额,除特斯拉外均为自主品牌。
比亚迪是2021年新能源市场的最大赢家,累计投保约52.6万辆,占市场份额18.2%,居国内新能源市场首位。这一成绩得益于2021年比亚迪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持续扩张,以及叶片电池的全面替代和超级混合动力技术的量产应用。
具体来说,相比之前的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在能量密度、使用寿命、安全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自2021年4月起,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全部更换为叶片电池。数据显示,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韩EV在2021年累计投放约7.9万辆,位居纯电动汽车榜单前列。秦加EV、比亚迪e2全年均保额超过3万辆,元Pro EV、宋加EV、海豚全年均保额超过2万辆。
此外,比亚迪全面搭载DM-i超级混合动力技术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插电式混动车年度排名中,前四款车型均来自比亚迪,秦加DM-i、宋加DM-i、唐DM、汉DM累计保额约22.3万辆,约占插电式混动市场的53.1%。据了解,搭载DM-i超级混合动力技术的车辆综合续航里程可超过1200公里,百公里油耗低至3.8L,有效解决了以往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失电时油耗高的问题。
比亚迪紧随其后的是五菱。依托洪光MINIEV在微纯电市场的成功,五菱全年承保新能源汽车约39.3万辆,约占13.6%的市场份额,其中洪光MINIEV全年承保约39万辆,位居新能源市场首位,约占13.5%的市场份额。有观点认为,洪光MINIEV具有售价低、用车成本低、能上路的特点,有效满足了消费者的日常交通需求。此外,洪光MINIEV的成功也带动了奇瑞、欧拉等品牌布局微型纯电动产品。目前微型纯电动市场已经成为自主品牌的战场。
继五菱之后,全年新能源车投保超过10万辆的自主品牌还有欧拉、广汽爱安、荣威。在过去的一年里,欧拉继续围绕猫系列拓展产品,品牌聚焦新一代女性用户的购车需求。针对女性用户,还开展了舔猫、开派对等一系列创新活动。数据显示,欧拉年投保量达到13.3万辆左右,占新能源市场的4.6%。其中欧拉黑猫和好猫是主要责任,年保额分别达到6.8万和4.4万。
过去一年,广汽爱安累计超过10万辆,达到12.4万辆。广汽爱安的市场表现主要靠AION S和AION Y两款车支撑,年保额……e分别为71,000和31,000。
与上述品牌相比,荣威和比亚迪都是依靠纯电动加插电混动腿,依靠克莱威等纯电动矩阵和eRX5 PLUS等插电矩阵,荣威新能源全年投保约10.9万辆,约占3.8%的市场份额。
综合来看,自主品牌在过去一年在新能源领域取得长足进步的主要原因是自主品牌在双线投资布局中发布了更多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这些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另外,自主品牌在营销上实现了很多创新的方式,比如社群、用户共创等,都是从自主品牌“卷”过来的。此外,自主品牌也在高端新能源领域聚集,长城、比亚迪、东风、SAIC等主流品牌已经在布局。
传统奢侈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差异化
在自主品牌新能源如火如荼的2021年,传统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略逊一筹,但主流品牌在过去一年其实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首先,在传统豪华品牌中,宝马在国内新能源市场成绩斐然。数据显示,宝马在华新能源汽车约4.7万辆,市场份额1.6%,已远超奔驰和奥迪。奔驰和奥迪分别投保1.15万辆和1.12万辆,市场份额在0.4%左右。由此拉开了“BBA”在国内新能源领域的表现。
宝马主要受益于纯电动宝马iX3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宝马5系的双向布局,过去一年分别达到2.2万辆和2.3万辆。有观点认为,宝马的市场表现与其iX3车型的正式没落不无关系。2021年1月,宝马对宝马iX3降价7万元,其领先车型价格调整为39.99万元。保险数据显示,iX3的月投保量逐月增长,从每月100辆增长到1000辆,12月份投保近4000辆。
宝马领先,奔驰也不示弱。2021年广汽车展,奔驰一同推出EQA和EQB车型,售价分别为36.58万元和43.78万元,与EQC形成纯电动矩阵。此外,奔驰插电式混动矩阵还包括奔驰E级和GLE,但这两款车型的整体保险情况依然不突出。
2021年奥迪将主要由e-tron和Q2L e-tron两款车支撑。其中备受关注的E-tron全年1406辆,价格更低的Q2L e-tron为4645辆。2021年12月,奥迪继续加大Q2L e-tron的攻势,推出全新Q2L e-tron。与旧款相比,新款电池续航时间提高了23%,进一步增强了产品实力。
与“BBA”相比,传统豪华品牌第二梯队的雷克萨斯、凯迪拉克、沃尔沃等品牌2021年在新能源领域的动作较少,产品布局较少。直到2021年11月,凯迪拉克才宣布在中国预售首款纯电动汽车LYRIQ。该车预售价为43.97万元,首批车主将于今年4月开始交付。由此看来,未来两年,40万级别以上的新能源市场,不仅将集结自主高端品牌,传统豪华品牌如“BBA”、凯迪拉克等也将参与竞争。
合资品牌的新能源布局相对缓慢。
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目前合资品牌整体体量较小。在新能源品牌排名中,只有大众品牌冲进了前十。2021年大众品牌在华新能源保额约为11.7万辆,市场份额为4.0%。
在过去的一年里,大众的ID。系列车辆扩大。在大众ID.4 CROZZ和ID.4X的基础上,2021年,大众还在中国推出了ID.6 CROZZ、ID.6X、ID.3等车型。其中ID.4 CROZZ和ID.4X全年分别达到2.1万辆和2万辆,后三款仍处于爬坡状态。
< img a……= "比亚迪、宝马、奔驰、大众、欧拉" src = "/ee img/{ HostI }/img/20230303194453607536/5 . jpg "/>
在大众之后,排名靠前的合资品牌是思豪、别克、丰田。其中,思豪2021年投保约3.5万辆,旗下品牌型号E10X为小型车,售价3.99万元,该车年保额达到2.9万辆。
别克、丰田、本田在燃油车领域有很大优势,但在新能源市场没有充分发力。2021年,别克有微蓝6和微蓝7两款纯电动车,还有微蓝6 PHEV在售,全年累计保额约2.5万辆。丰田只有2.1万辆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矩阵。此外,北京现代、雪佛兰、雪铁龙等品牌。没有全年4000多的新能源保险。
从上面来看,虽然合资品牌在燃油车市场如火如荼,但是在新能源市场的表现远非完美。有分析认为,合资品牌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低,主要是由于合资公司的体制和流程导致效率和灵活性低,导致产品投放和迭代速度慢,而自主品牌近两年产品投放和迭代速度较快,自主研发的技术陆续上了车, 所以自主品牌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布局整体上要快于合资品牌。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埃隆马斯克(ElonMusk)证实,特斯拉目前尚未开始开发此前宣布的售价仅为25万美元的电动汽车,因为该公司当前“有太多事情要做”。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两位知情人士在1月27日表示,Stellantis正在准备提前偿还由意大利政府担保的63亿欧元(约70亿美元)贷款。
1900/1/1 0:00:001月27日,LG新能源在韩国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发行价每股30万亿韩元(约合1600元人民币),开盘后L股价一路上涨99至598万韩元。
1900/1/1 0:00:00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表示,预计2022年交付量将轻松增长至50以上,仅凭弗里蒙特和上海工厂即可实现50的交付量增长;今年将实现全自动驾驶。
1900/1/1 0:00:00全球领先的技术与服务供应商博世携手大众集团子公司Cariad,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旨在为驾驶员提供更安全、更轻松的驾驶体验,加速全系列车型搭载自动驾驶功能。
1900/1/1 0:00:00来源:Pixabay作者秦章勇编辑王妍检测、验车、拍照,当面前的这辆红色法拉利SF90被以1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