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已经结束了。在疫情、芯片短缺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下,全球汽车市场遭遇寒冬。而中国车市却逆势上扬,一些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也有所建树。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创历史新高,达到201.5万辆,同比增长101.1%,为2008年以来最大增幅。
据统计分析,在国际市场复苏和中国品牌竞争力提升的带动下,中国汽车出口表现良好。近年来,国内品牌转型升级的优势逐渐显现,供应链相对完善,能够及时为海外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国内出口排名前10的汽车企业中,有4家企业出口增速超过100%。
走出国门20年的奇瑞,也伴随着中国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交出了一份全球化的优秀答卷。去年,奇瑞出口269154辆,同比增长136.3%,创下中国品牌“出海”新纪录,连续19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和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国汽车产业显示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发展动力。在众多出海的车企中,奇瑞汽车无疑是佼佼者。顺势而为是更好发展的基础,但市场领先的成绩离不开奇瑞汽车自身的努力。
技术是敲门砖。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是在这一年,一份来自叙利亚的订单,开启了奇瑞的出海之路。如今,奇瑞在全球已经积累了1000万客户,海外用户超过195万。奇瑞20年来的海外成功密码是什么?是整个汽车行业都想知道的答案。
产品永远是品牌输出的排头兵。只有产品过硬,经得起考验,品牌才能真正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央。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认为,质量是中国汽车出口的“敲门砖”,技术是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每次看到满载奇瑞轿车开往俄罗斯沃洛滕斯克站、开往欧洲市场的中欧班列“奇瑞”,都会让路人惊叹不已。但是,只有奇瑞人知道,每一辆奇瑞汽车驶往海外之前,都要经过严格的碰撞测试、细致的底盘测试、精准的NVH测试等流程,才能下线,正式进入国内外市场。
“我们走出去的一大看点不是性价比,而是技术和价值。”
在奇瑞龙山实验中心,每年的实车碰撞超过300次,模拟汽车碰撞超过500次,严格的标准才能保证硬核的质量。所以奇瑞实验室的碰撞结果不仅能达到国标,还能达到欧标和美标。这也是奇瑞产品出海的有力保障。
对于奇瑞来说,造车不难,难的是始终坚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在整个20年的国际化征程中,奇瑞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经历了最初的“走出去”卖产品、深入“走进去”建厂、再到精耕细作、“走上去”强品牌三个阶段,不断提升全球竞争力。
奇瑞汽车常年在巴西、沙特、俄罗斯等国家进行整车测试,覆盖极寒、极热等极端工况,满足不同地区全天候测试标准,满足当地用户需求。对于奇瑞的R&D团队来说,技术随市场创新,用最好的技术带动产品销售,用奇瑞的产品为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
如今,奇瑞的产品已经出口到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包括芜湖海安在内的全球R&D基地……建立了uarters、上海、欧洲、北美、中东、巴西,建立了10家海外工厂、1500多家经销商和服务网点,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70%以上的国家。
在行业外的认知中,“科技奇瑞”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奇瑞汽车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坚持以科技立企,以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保证了奇瑞能够在海外为全世界的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最好的技术、最好的服务。
随着全球业务布局的深入,奇瑞汽车正在逐步探索一条具有奇瑞特色、符合奇瑞自身企业实际的全球化发展之路。
“早期,我们用市场换技术。今天,我们实际上用技术换取了市场。”海外的市场和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汽车行业深度调整的当下,希望奇瑞的出海能为中国汽车的海外赛道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
没有内在的不稳定,没有外在的软弱。
世界级品牌必须有更均衡的业务布局,而不是过分依赖本土市场。"企业家应该有竞争力、好奇心和耐心."无论是对于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奇瑞汽车都会对技术保持好奇,对对手保持竞争力,对市场保持耐心。
在合资品牌一统天下的时候,奇瑞汽车敢于在未知的海外市场一试身手;当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市场上“厮杀”的时候,奇瑞敢于深入敌后,在对手的领地里奏响凯歌。今天,奇瑞正在崛起,缓慢但顽强地走上世界舞台,进入中心。
在尹同跃看来,奇瑞海外布局的成功在于对技术的坚持,对市场的把握,对人才的拼命。对于奇瑞未来的战略布局,尹同跃有一条清晰的路径,那就是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对等,达到1比1的比例。
奇瑞自创立之初就确立了“打造世界级品牌”的目标,坚持“内不稳,外强中干,内外促进,共同发展”的战略。“我们取得这个成绩不是靠性价比,而是靠‘价格/高科技’比。”只有坚持技术创新,奇瑞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稳,这也是奇瑞全球化的根本。
在国内,奇瑞汽车确定了“大单品”战略,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细分市场的爆款产品。瑞虎8系不仅成为海外市场的畅销“全球车”,搭载鲲鹏动力的瑞虎7系也为奇瑞的海外征程提供了强大的产品支持。
由此可见,奇瑞的“出海”是全汽车产业链的全方位输出,不仅是产品输出,更是管理方式、文化融合、制造技术的全面输出。奇瑞与当地市场深度融合,不仅卖车,还实施适合当地市场的策略和车型。奇瑞不仅是一家中国车企,更是一家全球车企。
中国车市自2018年出现拐点以来,已经连续三年负增长。但车市三年下跌,其实是奇瑞汽车逆势三年上涨。“一降一升”的背后,奇瑞汽车在技术升级、营销创新、渠道改革等方面的不断努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去年开始,无论是奇瑞汽车、捷威还是星程,包括新能源和海外市场,都表现出了非常自信的状态。奇瑞集团能在汽车市场寒冬中“逆势而上”,主要得益于“技术奇瑞”的持续赋能,以用户为中心的机制,以及加速电动化、智能化的战略布局。
无论面对熟悉还是陌生的竞争对手、市场还是竞争模式,奇瑞在品质、服务、品牌等方面都经过了严格标准的考验和市场的洗礼,在体系建设、产品开发、销售策略、客户服务等方面形成了本土化战略。这是奇瑞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强抗风险能力的最佳途径。
世界级品牌的样本
在《2020年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一带一路版》中,奇瑞位列全行业第九,汽车行业第一。多年来,奇瑞连续五次入选“中国企业海外形象20强”,成为中国汽车走出去的一张名片。
细数这20年,奇瑞汽车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奇瑞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立企之本,打破了被国外车企垄断的核心技术壁垒,逐步建立起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创新池”和“专利池”。
成熟的技术实力保障了产品的出口,帮助奇瑞走出国门,攻克了各个层面的技术壁垒。中国正处于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过程中,汽车出口能力是汽车强国的重要标志。纵观世界著名汽车品牌,无一不是通过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级品牌的。
从产品到品牌,从出口到工厂,从中东、南美到东欧,奇瑞测量着世界上的每一片土地……德里路。这一切都是基于其在国内不断提升的产品力和品牌力,走向国际市场反过来会提升奇瑞的整体形象,推动其国际化发展进程。
把产品卖到海外不是核心目的。通过奇瑞这个纯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成就,帮助中国民族企业在海外市场闯出一条路,帮助中国民族企业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帮助中国工业崛起,这是尹同跃希望看到的。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但仍然没有享誉国内外的世界级品牌。现在奇瑞走出了一条中国品牌走出国门之路,填补了自主品牌在业务布局、海外知名度、消费者接受度等方面的空白,也让中国汽车品牌看到了海外发展的可能。
未来,奇瑞将继续瞄准“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的目标,深化技术和全球化运营,继续打好技术基础,助力中国汽车实现稳定繁荣,继续扬起技术的风帆,让世界看到中国汽车。
厚积薄发的奇瑞,走过了孤独而持久的成长历程,为中国汽车品牌提供了非同寻常的参考价值。以奇瑞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品牌逐渐从跟随到引领,从边缘到主流,从工具需求到情感需求,改变了市场的走向。
从某种程度上说,奇瑞的成功出海,是中国入世后民族企业拥抱全球化的缩影,也将是未来更多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教科书。从战略意义上讲,奇瑞不仅是中国汽车工业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国汽车品牌成为世界级品牌的未来样本。
它是从草开始的,是在江湖中培养出来的。谁能想到,诞生于“小茅屋”的奇瑞汽车,会在25年内把汽车王国越建越大。在成为世界级汽车品牌的伟大工程中,奇瑞一直在努力。它将成为改变中国与世界关系的一部分,它将用行动书写新的传奇。2021年已经结束了。在疫情、芯片短缺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下,全球汽车市场遭遇寒冬。而中国车市却逆势上扬,一些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也有所建树。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创历史新高,达到201.5万辆,同比增长101.1%,为2008年以来最大增幅。
据统计分析,在国际市场复苏和中国品牌竞争力提升的带动下,中国汽车出口表现良好。近年来,国内品牌转型升级的优势逐渐显现,供应链相对完善,能够及时为海外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国内出口排名前10的汽车企业中,有4家企业出口增速超过100%。
走出国门20年的奇瑞,也伴随着中国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交出了一份全球化的优秀答卷。去年,奇瑞出口269154辆,同比增长136.3%,创下中国品牌“出海”新纪录,连续19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和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国汽车产业显示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发展动力。在众多出海的车企中,奇瑞汽车无疑是佼佼者。顺势而为是更好发展的基础,但市场领先的成绩离不开奇瑞汽车自身的努力。
技术是敲门砖。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是在这一年,一份来自叙利亚的订单,开启了奇瑞的出海之路。如今,奇瑞在全球已经积累了1000万客户,海外用户超过195万。奇瑞20年来的海外成功密码是什么?这是……整个汽车行业都想知道的答案。
产品永远是品牌输出的排头兵。只有产品过硬,经得起考验,品牌才能真正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央。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认为,质量是中国汽车出口的“敲门砖”,技术是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每次看到满载奇瑞轿车开往俄罗斯沃洛滕斯克站、开往欧洲市场的中欧班列“奇瑞”,都会让路人惊叹不已。但是,只有奇瑞人知道,每一辆奇瑞汽车驶往海外之前,都要经过严格的碰撞测试、细致的底盘测试、精准的NVH测试等流程,才能下线,正式进入国内外市场。
“我们走出去的一大看点不是性价比,而是技术和价值。”
在奇瑞龙山实验中心,每年的实车碰撞超过300次,模拟汽车碰撞超过500次,严格的标准才能保证硬核的质量。所以奇瑞实验室的碰撞结果不仅能达到国标,还能达到欧标和美标。这也是奇瑞产品出海的有力保障。
对于奇瑞来说,造车不难,难的是始终坚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在整个20年的国际化征程中,奇瑞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经历了最初的“走出去”卖产品、深入“走进去”建厂、再到精耕细作、“走上去”强品牌三个阶段,不断提升全球竞争力。
奇瑞汽车常年在巴西、沙特、俄罗斯等国家进行整车测试,覆盖极寒、极热等极端工况,满足不同地区全天候测试标准,满足当地用户需求。对于奇瑞的R&D团队来说,技术随市场创新,用最好的技术带动产品销售,用奇瑞的产品为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
如今,奇瑞产品已远销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包括芜湖总部、上海、欧洲、北美、中东、巴西在内的全球R&D基地,建立了10家海外工厂、1500多家经销商和服务网点,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70%以上的国家。
在行业外的认知中,“科技奇瑞”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奇瑞汽车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坚持以科技立企,以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保证了奇瑞能够在海外为全世界的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最好的技术、最好的服务。
随着全球业务布局的深入,奇瑞汽车正在逐步探索一条具有奇瑞特色、符合奇瑞自身企业实际的全球化发展之路。
“早期,我们用市场换技术。今天,我们实际上用技术换取了市场。”海外的市场和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汽车行业深度调整的当下,希望奇瑞的出海能为中国汽车的海外赛道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
没有内在的不稳定,没有外在的软弱。
世界级品牌必须有更均衡的业务布局,而不是过分依赖本土市场。"企业家应该有竞争力、好奇心和耐心."无论是对于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奇瑞汽车都会对技术保持好奇,对对手保持竞争力,对市场保持耐心。
在合资品牌一统天下的时候,奇瑞汽车敢于在未知的海外市场一试身手;当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市场上“厮杀”的时候,奇瑞敢于深入敌后,在对手的领地里奏响凯歌。今天,奇瑞正在崛起,缓慢但顽强地走上世界舞台,进入中心。
在尹同跃看来,奇瑞海外布局的成功在于对技术的坚持,对市场的把握,对人才的拼命。对于奇瑞未来的战略布局,尹同跃有一条清晰的路径,那就是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对等,达到1比1的比例。
奇瑞自创立之初就确立了“打造世界级品牌”的目标,坚持“内不稳,外强中干,内外促进,共同发展”的战略。“我们取得这个成绩不是靠性价比,而是靠‘价格/高科技’比。”只有坚持技术创新,奇瑞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稳,这也是奇瑞全球化的根本。
在国内,奇瑞汽车确定了“大单品”战略,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细分市场的爆款产品。瑞虎8系不仅成为海外市场的畅销“全球车”,搭载鲲鹏动力的瑞虎7系也为奇瑞的海外征程提供了强大的产品支持。
由此可见,奇瑞的“出海”是全汽车产业链的全方位输出,不仅是产品输出,更是管理方式、文化融合、制造技术的全面输出。奇瑞与当地市场深度融合,不仅卖车,还实施适合当地市场的策略和车型。奇瑞不仅是一家中国车企,更是一家全球车企。
中国车市自2018年出现拐点以来,已经连续三年负增长。但车市三年下跌,其实是奇瑞汽车逆势三年上涨。“一降一升”的背后,奇瑞汽车在技术升级、营销创新、渠道改革等方面的不断努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去年开始,无论是奇瑞汽车、捷威还是星程,包括新能源和海外市场,都表现出了非常自信的状态。奇瑞集团能在汽车市场寒冬中“逆势而上”,主要得益于“技术奇瑞”的持续赋能,以用户为中心的机制,以及加速电动化、智能化的战略布局。
无论面对熟悉还是陌生的竞争对手、市场还是竞争模式,奇瑞在品质、服务、品牌等方面都经过了严格标准的考验和市场的洗礼,在体系建设、产品开发、销售策略、客户服务等方面形成了本土化战略。这是奇瑞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强抗风险能力的最佳途径。
世界级品牌的样本
在《2020年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一带一路版》中,奇瑞位列全行业第九,汽车行业第一。多年来,奇瑞连续五次入选“中国企业海外形象20强”,成为中国汽车走出去的一张名片。
细数这20年,奇瑞汽车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奇瑞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立企之本,打破了被国外车企垄断的核心技术壁垒,逐步建立起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创新池”和“专利池”。
成熟的技术实力保障了产品的出口,帮助奇瑞走出国门,攻克了各个层面的技术壁垒。中国正处于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过程中,汽车出口能力是汽车强国的重要标志。纵观世界著名汽车品牌,无一不是通过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级品牌的。
从产品到品牌,从出口到工厂,从中东、南美到东欧,奇瑞测量着世界上的每一片土地……德里路。这一切都是基于其在国内不断提升的产品力和品牌力,走向国际市场反过来会提升奇瑞的整体形象,推动其国际化发展进程。
把产品卖到海外不是核心目的。通过奇瑞这个纯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成就,帮助中国民族企业在海外市场闯出一条路,帮助中国民族企业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帮助中国工业崛起,这是尹同跃希望看到的。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但仍然没有享誉国内外的世界级品牌。现在奇瑞走出了一条中国品牌走出国门之路,填补了自主品牌在业务布局、海外知名度、消费者接受度等方面的空白,也让中国汽车品牌看到了海外发展的可能。
未来,奇瑞将继续瞄准“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的目标,深化技术和全球化运营,继续打好技术基础,助力中国汽车实现稳定繁荣,继续扬起技术的风帆,让世界看到中国汽车。
厚积薄发的奇瑞,走过了孤独而持久的成长历程,为中国汽车品牌提供了非同寻常的参考价值。以奇瑞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品牌逐渐从跟随到引领,从边缘到主流,从工具需求到情感需求,改变了市场的走向。
从某种程度上说,奇瑞的成功出海,是中国入世后民族企业拥抱全球化的缩影,也将是未来更多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教科书。从战略意义上讲,奇瑞不仅是中国汽车工业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国汽车品牌成为世界级品牌的未来样本。
它是从草开始的,是在江湖中培养出来的。谁能想到,诞生于“小茅屋”的奇瑞汽车,会在25年内把汽车王国越建越大。在成为世界级汽车品牌的伟大工程中,奇瑞一直在努力。它将成为改变中国与世界关系的一部分,它将用行动书写新的传奇。
哪怕是初入汽车行业的新丁,都能很轻松背出“汽车新四化”内容“电动化、智能化”。也许后面两项是共享化、网联化还是轻量化尚有争议,电气化电动化必然稳居首选。
1900/1/1 0:00:001月21日,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沃本市的美国固态电池初创公司FactorialEnergy宣布获得2亿美元D轮融资,领投方是梅赛德斯奔驰和Stellantis集团。
1900/1/1 0:00:001月22日,由东风汽车公司与赣锋锂业合作开发的东风赣锋高比能固态电池E70示范运营车在江西省新余市全球首发。东风风神E70在国内率先打响固态电池产业化第一,拉开了固态电池迈进产业化的序幕。
1900/1/1 0:00:00两个月前,奇骏以荣耀之名回归郑州日产,引得市场一片叫好,众人纷纷表示,稳健发展的郑州日产又为自己的前路上了一道坚实的“产品保险”。
1900/1/1 0:00:00日前,吉利控股集团公布,确认已经与雷诺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以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900/1/1 0:00:00“不管是对于中国还是欧洲市场来说,禁燃都将成为汽车的最终宿命,但中期来看,不同程度的混动和纯电驱动一定会是个共存的局面。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