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推动汽车产业向智能电动转型已经成为全行业的共识。这一现象背后有两个驱动因素。一个是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变革,一个是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迫使汽车企业从能源的角度进行转型。作为整车厂商的一员,日产在去年1月提出了到2050年实现整个企业运营和产品生命周期碳中和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电驱动将成为日产下一个中长期发展愿景。
内田信一,日产汽车公司代表执行官、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图片来源:日产汽车公司。
去年11月,日产汽车正式发布了“愿景2030”。日产汽车公司代表、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内田表示,通过“愿景2030”,日产汽车公司将开启电力驱动的新时代,利用先进技术减少其碳足迹,并开辟新的商业机会。同时,日产计划到2030财年推出23款电驱动车型,其中包括15款纯电动汽车,并计划在20世纪30年代初在核心市场实现新车型100%电驱动。
内田认为,纯电动汽车和基于纯电动汽车技术的日产e-POWER技术是日产电驱战略的两大支柱,日产将从这两方面入手,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在日产汽车2030愿景发布会上,公布了日产MAX-OUT、日产SURF-OUT、日产HANG-OUT。虽然日产尚未确定上述三款概念车是否会量产,但我们也可以从这些概念车中看出日产对下一代的愿景。日产表示,上述三款概念车基于日产的电动汽车技术愿景,整合了各种组件,并与高密度全固态电池相结合。通过优化硬件结构,最大限度发挥未来开发软件的潜力,进一步提升日产电动车产品的性能和效率。
日产SURF-OUT概念车,图片来源:日产汽车。
此外,e-POWER技术是日产电动驱动战略的另一个支柱。据了解,e-POWER技术是一种无需充电的电驱动技术,拥有媲美纯电动汽车的加速和安静体验。2016年,e-POWER技术首次在日本市场引入日产Note车型。目前,日本市场已有超过50万消费者购买了搭载日产e-POWER技术的车型。2021年,日产轩逸e-POWER在中国首次亮相,这是中国第一款搭载日产e-POWER技术的车辆。日产称,到2025年,中国市场将有6款车型搭载日产e-POWER技术。
为了实现全电驱动,核心零部件供应面临巨大挑战。其中,电池作为电驱动产品的主要部件之一,在产能和技术上有很多需要突破的地方。为此,内田表示,日产汽车将在核心市场建立电池生产基地,并将推进全固态电池的研发。目前,日产准备于2024财年在日本横滨建设试验工厂。到2026财年,日产将投入1400亿日元(约合79亿人民币)用于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到2028财年,将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量产电动汽车。与此同时,日产计划到2026财年将全球电池产能提高至52GWh,到2030财年提高至130GWh。
在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核心市场实现新车型100%电驱动是日产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而设定的里程碑,但碳中和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涉及面极其广泛的话题,需要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其他行业的合作伙伴以及政府的充分合作。内田表示,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日产汽车将在产品和核心零部件方面扩大与其他行业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合作,还将通过技术创新改造工厂……减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目前,日产汽车在日本枥木工厂引进了“日产智能工厂”,通过支持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替代燃料电池发电机为工厂提供电力。日产计划到2030年,其工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9年减少40%。
此外,日产正在努力构建一个全面的电动汽车生态系统。例如,它正在推动“车辆到一切”计划,扩大应用范围,并通过优化电动汽车电池的使用来改善能源管理。同时也在关注车载电池的再加工、回收、转售、再利用的回收模式。目前,推动汽车产业向智能电动转型已经成为全行业的共识。这一现象背后有两个驱动因素。一个是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变革,一个是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迫使汽车企业从能源的角度进行转型。作为整车厂商的一员,日产在去年1月提出了到2050年实现整个企业运营和产品生命周期碳中和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电驱动将成为日产下一个中长期发展愿景。
内田信一,日产汽车公司代表执行官、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图片来源:日产汽车公司。
去年11月,日产汽车正式发布了“愿景2030”。日产汽车公司代表、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内田表示,通过“愿景2030”,日产汽车公司将开启电力驱动的新时代,利用先进技术减少其碳足迹,并开辟新的商业机会。同时,日产计划到2030财年推出23款电驱动车型,其中包括15款纯电动汽车,并计划在20世纪30年代初在核心市场实现新车型100%电驱动。
内田认为,纯电动汽车和基于纯电动汽车技术的日产e-POWER技术是日产电驱战略的两大支柱,日产将从这两方面入手,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在日产汽车2030愿景发布会上,公布了日产MAX-OUT、日产SURF-OUT、日产HANG-OUT。虽然日产尚未确定上述三款概念车是否会量产,但我们也可以从这些概念车中看出日产对下一代的愿景。日产表示,上述三款概念车基于日产的电动汽车技术愿景,整合了各种组件,并与高密度全固态电池相结合。通过优化硬件结构,最大限度发挥未来开发软件的潜力,进一步提升日产电动车产品的性能和效率。
日产SURF-OUT概念车,图片来源:日产汽车。
此外,e-POWER技术是日产电动驱动战略的另一个支柱。据了解,e-POWER技术是一种无需充电的电驱动技术,拥有媲美纯电动汽车的加速和安静体验。2016年,e-POWER技术首次在日本市场引入日产Note车型。目前,日本市场已有超过50万消费者购买了搭载日产e-POWER技术的车型。2021年,日产轩逸e-POWER在中国首次亮相,这是中国第一款搭载日产e-POWER技术的车辆。日产称,到2025年,中国市场将有6款车型搭载日产e-POWER技术。
为了实现全电驱动,核心零部件供应面临巨大挑战。其中,电池作为电驱动产品的主要部件之一,在产能和技术上有很多需要突破的地方。为此,内田表示,日产汽车将在核心市场建立电池生产基地,并将推进全固态电池的研发。目前,日产准备于2024财年在日本横滨建设试验工厂。到2026财年,日产将投资1400亿日元(约合79亿人民币)用于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到2028财年,将推出量产电动汽车……les配备全固态电池。与此同时,日产计划到2026财年将全球电池产能提高至52GWh,到2030财年提高至130GWh。
在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核心市场实现新车型100%电驱动是日产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而设定的里程碑,但碳中和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涉及面极其广泛的话题,需要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其他行业的合作伙伴以及政府的充分合作。内田表示,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日产汽车将在产品和核心零部件方面扩大与其他行业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合作,还将通过技术创新改造工厂,减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目前,日产汽车在日本枥木工厂引进了“日产智能工厂”,通过支持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替代燃料电池发电机为工厂提供电力。日产计划到2030年,其工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9年减少40%。
此外,日产正在努力构建一个全面的电动汽车生态系统。例如,它正在推动“车辆到一切”计划,扩大应用范围,并通过优化电动汽车电池的使用来改善能源管理。同时也在关注车载电池的再加工、回收、转售、再利用的回收模式。
“产能过剩”一直是汽车行业较为隐忧的话题。据乘联会统计,截止2021年底,全国乘用车产能合计4089万辆,产能利用率为5247。
1900/1/1 0:00:00转瞬即逝,短暂的春节假期,已然成为过去时。喜悦、幸福、辛酸、遗憾多种情绪堆积之下,共同谱写了每一位亲历者的心路历程。
1900/1/1 0:00:002021年,一汽自主业务发展不错,旗下红旗,解放品牌都有大动作,还传出了要进军日本市场的消息。
1900/1/1 0:00:002021年,长城汽车销量与营收实现双增长,其中,新车销量达到128万辆,同比增长152,营业136317亿元,同比增长3195,净利润达6781亿元,同比增长2645。
1900/1/1 0:00:00日前,据韩联社消息,美国通用汽车和LG新能源计划合资建立第四家电池工厂,以应对北美市场未来快速提升的电池需求。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2月7日,全球领先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佛吉亚和海拉公布合并后集团的名字为FORVIA,成为全球第七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