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后,大部分时间下班晚回家都要打车。想知道网约车司机如果乘坐次数过多,犯了职业病,会是什么心理状态?我遇到的这些司机师傅各种各样。他们在想什么?
所以,在乘车过程中开始提问。比如“开汽车好玩吗?”是其中之一。
“能有什么好玩的?”绝大多数司机都是这种修辞性的回答。在他们看来,开车无非就是挣钱吃饭,一点乐趣都没有。只有一个司机师傅对我说:“你开车要耐得住寂寞。”
换个说法吧,“你喜欢开车吗?”同样,很少有人会回答是。一天开12-15个小时左右,让大部分司机疲惫不堪。我遇到的一个开曹操两个多月的司机说:“我真的很佩服那些每天能开几千块的司机。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当然,有些人也很搞笑。有一天,我遇到一个开卡罗拉的师傅。上车后,我问了他几个问题,比如开卡罗拉感觉如何,他都不说话。下车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了。我说:“大哥,才两公里多一点。走回去不行吗?”已经晚上12点多了,他觉得我该走回去了,哈哈哈。
关注了这些司机后,我逐渐有了一些记录和经验。当然,这些内容都是在和司机交谈中了解到的。我不能保证它的真实性,只是记录下当时说的话。郑重声明。
平台和租赁公司的账户
一天晚上,我开着一辆荣威550插电版。司机师傅对车很不满意。我问,怎么了?他回复我说一切都有问题。特别是开着的话会“不动”,也就是突然关了。解决办法是,慢慢滑到一边,停五分钟,才能重新启动。“可能是哪条线路温度太高短路了?你必须冷静下来才能正常。”车是租赁公司租给他的,他没有办法。
其实很多租赁公司都是租一批车给这些司机,每天的“钱”从100多到300多不等。我在重庆打电话给哪吒U,问了才知道这是租赁公司买的一批,租给这个司机。而且我知道这种TO B在哪吒还是一种重要的销售方式。
我问他,开车下来是什么感觉?他说主要是充电桩很少,都要用公用桩,也就是国家电网。“东西看起来都不错,但能用的很少。”没有自己的充电桩系统,或者没有强大的补能网络(无论是自有还是合作),是否会对车企形成障碍?
上海这边,因为曹操玩的多,了解到曹操的房租大概是205元(两辆卡罗拉一辆荣威),加上油费大概120元,一天14、15个小时才能赚到700元。一个月下来,很难有一万左右的净收入。后来遇到一个滴滴司机,他说油价“破8”后,和去年相比,每天油费增加了50元,挣钱越来越难了。
我遇到的两个新司机分别从曹操公司租了三个月和六个月的车。这两位司机的感觉其实就是一个“巨坑!我觉得被困住了。“换句话说,相当于每天给公司打工。”转眼就欠了300多块钱(公司+燃气费),压力很大。“恐怕他们的租约到期后很难续签。
平台的“抽头”也是司机吐槽的重点。T3的tap是22%,还不错。滴滴和曹操都是25%~30%(滴滴豪车有所降低,20%左右)。滴滴以前是30%,去年被政府打压后,收敛了一点。但是,这些“困在系统里”的司机,还是被系统算法杀死了。
对于T3旅行,因为写过两篇独家文章,所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T3这一次,12月31日,大年三十,系统“挂了”。在这之前,我特意问了两个司机。在杭州打的T3司机师傅跟我说话。当天接到订单,他就空跑了过去,没办法,只能晚上六点多回家。
而一个T3老师不知道什么原因,说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不过他说那天来接我之前也遇到了高德的站台系统,要求三辆车同时接一个乘客。一个是曹操,一个是阳光。“三个最便宜的公司,三个人接一个人,乘客都惊呆了。”
直到最近有一天,我遇到一个T3司机,告诉我12月31号晚上有20辆车来接一个乘客。“都是T3的车吗?”他给我回电话了,是的。我文章里的四个司机接一个乘客,真的是杯水车薪。
说“三个人接一个人”的T3老师还跟我说话,公司也没奖励我。反而曹操的出行奖励多了很多。“从下午四点到七点,我已经拿到50元奖金了。你做完这单,再收一单,还有20块钱的奖励。”所以我跑得很辛苦。春节过后再问司机,奖励会很少。
毕竟平台的奖励是动态的。过年前奖励多,过年后奖励少。“平台早就对你死心了,50块一小时。”有个司机给我算了一笔账,平台给的订单大多在三公里以内或者三五公里,比如虹桥机场到家的大单(可能是出于保护巡游出租车利益,监管部门不允许网约车集中在机场火车站),非常少。在“算法”的情况下,司机的选择余地很小。
司机师傅们的叙述
对于这些司机来说,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曹操出行的司机。
我记得我看高德地图的时候,他的位置还在500米之外,估计要两三分钟,但我只是迷迷糊糊的感觉到他的车停在了我面前。它吓了我一跳。他一上车就打方向盘,我立马知道他也是老司机里的高手,又快又稳,全程4分钟(最长开车时间11分钟,大多在6~7分钟左右)。有这样的司机,坐车就是享受。
另外,你打车多了,就知道很多司机都是新手,对路不熟。他们只能看导航,地图显示五分钟或者十分钟都到不了。而且系统有时候会显示车很久没动了。很多时候,我问司机开了多久,是几个月,甚至只是一个月。这个行业的人熙熙攘攘,来来往往。
有的司机是“鬼”,就是觉得路太近不划算,就开到同一个地方,掉头往另一个方向开。作为乘客,我等不及了,只能再打车了吧?有一天晚上我打车,司机师傅跟我说我不知道司机的绝招,他给我算了一笔账。这个订单他可以拿到11.93元,但是要开两公里多的车到我这里,送我2.6公里。光是油费就比普通单子多,真的不划算。
还有一次,我从上海国际会展中心打车过来……离子中心到花桥,全程120元左右。然而,这个叫石菊菊的出租车司机却鬼鬼祟祟地用了两部手机。中控台上的那个并不花哨,但是他用左手边的手机掩盖了不断的搜索和换路线,完全没有按照中控台这边的手机路线走。
我全程看着他的“骚操作”,什么也没说,下车就拍照,向平台投诉,告诉平台司机花了我30多块钱。平台核算后扣除了这部分费用。这种体验不多见,但也能看出只要反馈给平台,处理速度还是不错的。
一位大师非常有趣。他问我要现金,因为现在打车很少用现金,就奇怪的问他,才知道他的银行卡被冻结了。因为他给20多万人做担保,被朋友了。问他,你为什么为你的朋友担保?“嗯,主要是熟的。他说的很真诚,没想那么多。”结果现在只能靠开车慢慢还债。
说到底,网约车司机选择这个东西(主要是买车和开网约车),是因为他比较自由,可以支配自己的时间。他在单位不用看领导脸色。“你想做就做,或者你可以休息。今天是正月十九,对吗?今天是我第一天外出。休息一个月。”
司机2015年开始做滴滴,也赚到了“第一桶金”。我问,车费赚回来了吗?“比车费还多?”他得意地问我,然后就吐了。尽管如此,他还是没能攒下任何钱。
只是一顿饭,生活
我撞的最好的车是沃尔沃S90L,算是“超标准礼遇”。价格没变,还是正常价格。
你为什么买这么豪华的车?司机一上车就大骂母亲,说曹操给的这张“回家票”有多蠢。你给我手续费,每张票赚不到五块钱,真的没啥意思。但这是曹操在上海200辆的品牌推广。作为乘客,我很享受。我该怎么说呢?这对司机是不公平的。
司机不仅是专职司机,还有很多兼职司机。我曾经打过一辆荣威RX5,司机师傅也是出租公司的车,从晚上开到早上五六点。他说:“你只开网约车,不会饿死吧?”他白天还要做另一份工作,真的很辛苦。
司机各种各样,有礼貌的,有冷漠的,有健谈的。至于谈话,滴滴有规定,不能向客户要电话号码,不能涉及乘客隐私,这很好。
“你想和乘客聊聊吗?”我问了一个开卡罗拉的小哥司机。“看心情。”然后他又说:“我不想。”
为什么?我问。“你可以把乘客当空气,乘客也可以把你当空气。对吗?有什么好谈的?”
“那你不寂寞吗?”司机看着前面的路,不再回答我。这时,我成了空气。他经历了什么?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么悲观?
“开汽车好玩吗?”“你喜欢开汽车吗?”这两个问题我问了很多司机,答案都差不多,就是基本没啥意思,除了刚开始见面有点新鲜感。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作为“沉默的大多数”,这么庞大的司机群体,挣钱养家却没有乐趣,是很可悲的。换句话说,你看不到海报上的笑容。这是事实。
同样的问题是“在你打开互联网找车的这段时间里,你遇到过什么有趣/好玩的事情吗?”没有。到目前为止,我还没能请一位司机给我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也许在将来。
这些司机基本上每天都要跑十几个小时,是高强度的支出,因为不能分心,否则容易出事故。那天晚上,在一个红绿灯路口,司机指着我旁边的车说:“你看,除了我们旁边的,其他人不是在租就是在网上租车。”
这些人的沉默在街上和空气中蔓延,而……蕴含着一种无言的负面情绪能量,让我们的社会异化了。所以,我想,我们的平台比如滴滴、美团、T3、高德有什么不能做的?国家不能做什么?
就像那些外卖骑手一样,在《外卖骑手,困在体制内》这篇文章爆出后,终于有了一些起色。什么时候能在上网、上车的时候遇到幸福的笑容?不是无言的沉默?搬家后,大部分时间下班晚回家都要打车。想知道网约车司机如果乘坐次数过多,犯了职业病,会是什么心理状态?我遇到的这些司机师傅各种各样。他们在想什么?
所以,在乘车过程中开始提问。比如“开汽车好玩吗?”是其中之一。
“能有什么好玩的?”绝大多数司机都是这种修辞性的回答。在他们看来,开车无非就是挣钱吃饭,一点乐趣都没有。只有一个司机师傅对我说:“你开车要耐得住寂寞。”
换个说法吧,“你喜欢开车吗?”同样,很少有人会回答是。一天开12-15个小时左右,让大部分司机疲惫不堪。我遇到的一个开曹操两个多月的司机说:“我真的很佩服那些每天能开几千块的司机。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当然,有些人也很搞笑。有一天,我遇到一个开卡罗拉的师傅。上车后,我问了他几个问题,比如开卡罗拉感觉如何,他都不说话。下车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了。我说:“大哥,才两公里多一点。走回去不行吗?”已经晚上12点多了,他觉得我该走回去了,哈哈哈。
关注了这些司机后,我逐渐有了一些记录和经验。当然,这些内容都是在和司机交谈中了解到的。我不能保证它的真实性,只是记录下当时说的话。郑重声明。
平台和租赁公司的账户
一天晚上,我开着一辆荣威550插电版。司机师傅对车很不满意。我问,怎么了?他回复我说一切都有问题。特别是开着的话会“不动”,也就是突然关了。解决办法是,慢慢滑到一边,停五分钟,才能重新启动。“可能是哪条线路温度太高短路了?你必须冷静下来才能正常。”车是租赁公司租给他的,他没有办法。
其实很多租赁公司都是租一批车给这些司机,每天的“钱”从100多到300多不等。我在重庆打电话给哪吒U,问了才知道这是租赁公司买的一批,租给这个司机。而且我知道这种TO B在哪吒还是一种重要的销售方式。
我问他,开车下来是什么感觉?他说主要是充电桩很少,都要用公用桩,也就是国家电网。“东西看起来都不错,但能用的很少。”没有自己的充电桩系统,或者没有强大的补能网络(无论是自有还是合作),是否会对车企形成障碍?
上海这边,因为曹操玩的多,了解到曹操的房租大概是205元(两辆卡罗拉一辆荣威),加上油费大概120元,一天14、15个小时才能赚到700元。一个月下来,很难有一万左右的净收入。后来遇到一个滴滴司机,他说油价“破8”后,和去年相比,每天油费增加了50元,挣钱越来越难了。
我遇到的两个新司机分别从曹操公司租了三个月和六个月的车。这两位司机的感觉其实就是一个“巨坑!我觉得被困住了。“换句话说,相当于每天给公司打工。”转眼就欠了300多块钱(公司+燃气费),压力很大。“恐怕他们的租约到期后很难续签。
平台的“抽头”也是司机吐槽的重点。T3的tap是22%,还不错。滴滴和曹操都是25%~30%(滴滴豪车有所降低,20%左右)。滴滴以前是30%,去年被政府打压后,收敛了一点。但是,这些“困在系统里”的司机,还是被系统算法杀死了。
对于T3旅行,因为写过两篇独家文章,所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T3这一次,12月31日,大年三十,系统“挂了”。在这之前,我特意问了两个司机。在杭州打的T3司机师傅跟我说话。当天接到订单,他就空跑了过去,没办法,只能晚上六点多回家。
而一个T3老师不知道什么原因,说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不过他说那天来接我之前也遇到了高德的站台系统,要求三辆车同时接一个乘客。一个是曹操,一个是阳光。“三个最便宜的公司,三个人接一个人,乘客都惊呆了。”
直到最近有一天,我遇到一个T3司机,告诉我12月31号晚上有20辆车来接一个乘客。“都是T3的车吗?”他给我回电话了,是的。我文章里的四个司机接一个乘客,真的是杯水车薪。
说“三个人接一个人”的T3老师还跟我说话,公司也没奖励我。反而曹操的出行奖励多了很多。“从下午四点到七点,我已经拿到50元奖金了。你做完这单,再收一单,还有20块钱的奖励。”所以我跑得很辛苦。春节过后再问司机,奖励会很少。
毕竟平台的奖励是动态的。过年前奖励多,过年后奖励少。“平台早就对你死心了,50块一小时。”有个司机给我算了一笔账,平台给的订单大多在三公里以内或者三五公里,比如虹桥机场到家的大单(可能是出于保护巡游出租车利益,监管部门不允许网约车集中在机场火车站),非常少。在“算法”的情况下,司机的选择余地很小。
司机师傅们的叙述
对于这些司机来说,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曹操出行的司机。
我记得我看高德地图的时候,他的位置还在500米之外,估计要两三分钟,但我只是迷迷糊糊的感觉到他的车停在了我面前。它吓了我一跳。他一上车就打方向盘,我立马知道他也是老司机里的高手,又快又稳,全程4分钟(最长开车时间11分钟,大多在6~7分钟左右)。有这样的司机,坐车就是享受。
另外,你打车多了,就知道很多司机都是新手,对路不熟。他们只能看导航,地图显示五分钟或者十分钟都到不了。而且系统有时候会显示车很久没动了。很多时候,我问司机开了多久,是几个月,甚至只是一个月。这个行业的人熙熙攘攘,来来往往。
有的司机是“鬼”,就是觉得路太近不划算,就开到同一个地方,掉头往另一个方向开。作为乘客,我等不及了,只能再打车了吧?有一天晚上我打车,司机师傅跟我说我不知道司机的绝招,他给我算了一笔账。这个订单他可以拿到11.93元,但是要开两公里多的车到我这里,送我2.6公里。光是油费就比普通单子多,真的不划算。
还有一次,我从上海国际会展中心打车过来……离子中心到花桥,全程120元左右。然而,这个叫石菊菊的出租车司机却鬼鬼祟祟地用了两部手机。中控台上的那个并不花哨,但是他用左手边的手机掩盖了不断的搜索和换路线,完全没有按照中控台这边的手机路线走。
我全程看着他的“骚操作”,什么也没说,下车就拍照,向平台投诉,告诉平台司机花了我30多块钱。平台核算后扣除了这部分费用。这种体验不多见,但也能看出只要反馈给平台,处理速度还是不错的。
一位大师非常有趣。他问我要现金,因为现在打车很少用现金,就奇怪的问他,才知道他的银行卡被冻结了。因为他给20多万人做担保,被朋友了。问他,你为什么为你的朋友担保?“嗯,主要是熟的。他说的很真诚,没想那么多。”结果现在只能靠开车慢慢还债。
说到底,网约车司机选择这个东西(主要是买车和开网约车),是因为他比较自由,可以支配自己的时间。他在单位不用看领导脸色。“你想做就做,或者你可以休息。今天是正月十九,对吗?今天是我第一天外出。休息一个月。”
司机2015年开始做滴滴,也赚到了“第一桶金”。我问,车费赚回来了吗?“比车费还多?”他得意地问我,然后就吐了。尽管如此,他还是没能攒下任何钱。
只是一顿饭,生活
我撞的最好的车是沃尔沃S90L,算是“超标准礼遇”。价格没变,还是正常价格。
你为什么买这么豪华的车?司机一上车就大骂母亲,说曹操给的这张“回家票”有多蠢。你给我手续费,每张票赚不到五块钱,真的没啥意思。但这是曹操在上海200辆的品牌推广。作为乘客,我很享受。我该怎么说呢?这对司机是不公平的。
司机不仅是专职司机,还有很多兼职司机。我曾经打过一辆荣威RX5,司机师傅也是出租公司的车,从晚上开到早上五六点。他说:“你只开网约车,不会饿死吧?”他白天还要做另一份工作,真的很辛苦。
司机各种各样,有礼貌的,有冷漠的,有健谈的。至于谈话,滴滴有规定,不能向客户要电话号码,不能涉及乘客隐私,这很好。
“你想和乘客聊聊吗?”我问了一个开卡罗拉的小哥司机。“看心情。”然后他又说:“我不想。”
为什么?我问。“你可以把乘客当空气,乘客也可以把你当空气。对吗?有什么好谈的?”
“那你不寂寞吗?”司机看着前面的路,不再回答我。这时,我成了空气。他经历了什么?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么悲观?
“开汽车好玩吗?”“你喜欢开汽车吗?”这两个问题我问了很多司机,答案都差不多,就是基本没啥意思,除了刚开始见面有点新鲜感。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作为“沉默的大多数”,这么庞大的司机群体,挣钱养家却没有乐趣,是很可悲的。换句话说,你看不到海报上的笑容。这是事实。
同样的问题是“在你打开互联网找车的这段时间里,你遇到过什么有趣/好玩的事情吗?”没有。到目前为止,我还没能请一位司机给我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也许在将来。
这些司机基本上每天都要跑十几个小时,是高强度的支出,因为不能分心,否则容易出事故。那天晚上,在一个红绿灯路口,司机指着我旁边的车说:“你看,除了我们旁边的,其他人不是在租就是在网上租车。”
这些人的沉默在街上和空气中蔓延,而……蕴含着一种无言的负面情绪能量,让我们的社会异化了。所以,我想,我们的平台比如滴滴、美团、T3、高德有什么不能做的?国家不能做什么?
就像那些外卖骑手一样,在《外卖骑手,困在体制内》这篇文章爆出后,终于有了一些起色。什么时候能在上网、上车的时候遇到幸福的笑容?不是无言的沉默?
1、售价1458万元1728万元2022款宋MAXDMi正式上市3月12日,2022款宋MAXDMi正式上市,共推出五个版本车型,综合补贴后售价1458万元1728万元。
1900/1/1 0:00:003月1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232次,涉及车辆8736万辆。
1900/1/1 0:00:00近段时间,特斯拉、小鹏、荣威、比亚迪等不少新能源汽车厂商集体涨价,背后的原因为电池原材料价格疯涨,以及芯片短缺,助推新能源汽车成本的攀升,但即便如此,车企在高昂的成本面前,
1900/1/1 0:00:001、市场监管总局:2021年实施新能源汽车召回59次主要问题在三电系统3月1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232次,涉及车辆8736万辆。
1900/1/1 0:00:00继“芯荒荒”、“锂茫茫”之后,全球新能源行业又迎来了“妖镍”横行的挑战。作为销量大户,特斯拉率先做出应对涨价。
1900/1/1 0:00:002022年3月12日,新款比亚迪宋MAXDMi正式上市,新车共提供51公里和105公里两个版本,共四种规格,售价1458到1728万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