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镍涨价致电动汽车成本上涨1000美元 你的电动车会因此涨价吗?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2022年,涨价成了汽车圈的代名词。由于补贴衰退、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等多种原因,多家电动车企业发出涨价通知。现在由于俄乌冲突,原料短缺进一步加剧。不知道车企会不会继续涨价。

BYD, Morgan

3月11日,据央视财经报道,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进一步加剧了部分原材料的供应短缺。对冲突导致供应中断的担忧,加上近期期货市场的做空行情,使得镍价突破每吨10万美元大关。摩根士丹利估计,镍价飙升可能会使一辆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增加1000美元,约合人民币6323元。早在去年,由于原材料供应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需求,电池要涨价的消息就不绝于耳。一是比亚迪锂电池公司决定上调CO8M等电池产品单价,统一上调幅度不低于20%。随后,赣锋锂业发布调价函,宣布金属锂产品全系列每吨上调10万元;彭辉能源发出涨价函;郭萱高科也发出了调价谈判函。但具体涨价信息并不清楚。针对动力电池企业涨价的声音,部分整车厂反馈的意见是不能接受动力电池涨价,但愿意通过账期、捆绑合作、财务合作等其他形式缓解电池企业的压力。也有个别汽车制造商同意对新车型的配套电池小幅提价。

BYD, Morgan

当时第一电气分析汽车厂会不会涨价,结论是大概率不会。因为上游原材料价格飙升,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夹在中间的动力电池厂商对于上下游并没有太强的议价能力。上游价格暴涨源于供需严重不足,没有降价的理由。而下游的新能源汽车厂商仍然保持着汽车行业的控制权,很难讨价还价。因此,动力电池厂商不得不默默承受上游材料涨价带来的压力。换句话说,现在的压力其实大部分在电池公司这边。的确,虽然车企都在官方宣布涨价,但他们给出的理由主要是补贴下降,其次是芯片短缺,最后是原材料涨价。但如果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只会有两种结果:一是电池企业继续承压,但大部分动力电池企业会因为无法承受压力而破产;第二,电池企业选择转移部分压力,会影响主机厂,从而影响消费者。

BYD, Morgan

不过之前第一电动做了一个关于电动车涨价的调查,消费者是否会接受。当时大部分用户的反馈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他们说选择电动车是为了节省油费。如果价格上涨,就没有必要买了。你怎么想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2022年,涨价成了汽车圈的代名词。由于补贴衰退、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等多种原因,多家电动车企业发出涨价通知。现在由于俄乌冲突,原料短缺进一步加剧。不知道车企会不会继续涨价。

BYD, Morgan

3月11日,据央视财经报道,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进一步加剧了部分原材料的供应短缺。对冲突导致供应中断的担忧,加上近期期货市场的做空行情,使得镍价突破每吨10万美元大关。摩根士丹利估计,镍价飙升可能会使一辆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增加1000美元,约合人民币6323元。早在去年,由于原材料供应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需求,电池要涨价的消息就不绝于耳。一是比亚迪锂电池公司决定上调CO8M等电池产品单价,统一上调幅度不低于20%。随后,赣锋锂业发布调价函,宣布金属锂产品全系列每吨上调10万元;彭辉能源发出涨价函;郭萱高科也发出了调价谈判函。但具体涨价信息并不清楚。针对动力电池企业涨价的声音,部分整车厂反馈的意见是不能接受动力电池涨价,但愿意通过账期、捆绑合作、财务合作等其他形式缓解电池企业的压力。也有个别汽车制造商同意对新车型的配套电池小幅提价。

BYD, Morgan

当时第一电气分析汽车厂会不会涨价,结论是大概率不会。因为上游原材料价格飙升,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夹在中间的动力电池厂商对于上下游并没有太强的议价能力。上游价格暴涨源于供需严重不足,没有降价的理由。而下游的新能源汽车厂商仍然保持着汽车行业的控制权,很难讨价还价。因此,动力电池厂商不得不默默承受上游材料涨价带来的压力。换句话说,现在的压力其实大部分在电池公司这边。的确,虽然车企都在官方宣布涨价,但他们给出的理由主要是补贴下降,其次是芯片短缺,最后是原材料涨价。但如果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只会有两种结果:一是电池企业继续承压,但大部分动力电池企业会因为无法承受压力而破产;第二,电池企业选择转移部分压力,会影响主机厂,从而影响消费者。

BYD, Morgan

不过之前第一电动做了一个关于电动车涨价的调查,消费者是否会接受。当时大部分用户的反馈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他们说选择电动车是为了节省油费。如果价格上涨,就没有必要买了。你怎么想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标签:比亚迪摩根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2022年2月公共类充电桩共121.3万台

3月11日,中国充电联盟公布2022年2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2022年2月比2022年1月公共充电桩增加36万台,2月同比增长449。

1900/1/1 0:00:00
美国交管局把“取消方向盘”写进新规 180天后生效

3月10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发布规定,不再要求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为全自动汽车配备手动驾驶控制系统,以满足碰撞标准。

1900/1/1 0:00:00
E周新势力 | 高合汽车发布全新品牌精神;2022款全新威马E.5 北京车展上市;理想L9 官方内饰曝光

1、高合汽车全新品牌精神:“喜欢创造”3月7日,高合汽车公布全新品牌精神:“喜欢创造LivetoCreate”,继“想往更高AimHigh”品牌精神后,首次推新,并将全面启动品牌进化。

1900/1/1 0:00:00
魏牌,向新势力“开炮”

“他们以社会心理学上优越感的构造,成功掩盖了电车的先天不足;以大众社会学上互联网用户人设的构建,掩盖了技术上的缺失;以玩命对你好,掩盖了我(蔚来等新势力)的尴尬。

1900/1/1 0:00:00
威马CEO沈晖呼吁逐步建立碳交易机制

近日,威马汽车CEO沈晖在微博上呼吁,为尽快完成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中国需尽快构建符合国情的碳交易市场、逐步建立碳交易机制,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1900/1/1 0:00:00
出口+新能源占比超5成,奇瑞该不该警惕?

日前,奇瑞控股集团发布2月销量,2月份集团销售汽车60419辆,同比增长264。其中,出口19997辆,同比增长93;新能源汽车销售10702辆,同比增长4469。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