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以下简称“电池联盟”)发布了今年2月份动力电池月度数据。数据显示,本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载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载量增长非常迅速。
国内动力电池月装机容量;图片来源:电池联盟
总体来看,磷酸亚铁锂与三元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电池联盟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动力电池加载量达到13.7GWh,同比增长145.1%,环比下降15.5%。这与2月份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相对应。中汽协数据显示,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3.4万辆,同比增长1.8倍,环比下降22.7%。据悉,环比下降主要受春节因素影响。
产量方面,2月份中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31.8GWh,同比增长236.2%,环比增长7.1%。这与2月份新能源汽车整体产量并不完全一致。中汽协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6.8万辆,同比增长2倍,环比下降18.6%。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动力电池厂商在积极备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三元电池加载量总计5.8GWh,同比增长75.6%,环比下降19.9%。磷酸铁锂电池加载容量合计7.8GWh,同比增长247.3%,环比下降12.3%。产量方面,2月份三元电池产量11.6GWh,占总产量的36.6%,同比增长127.2%,环比增长7.6%。磷酸铁锂电池产量20.1GWh,占总产量的63.1%,同比增长364.1%,环比增长6.7%。
2月份磷酸铁锂电池装载量同比大幅上升;图片来源:电池联盟
可以看出,磷酸亚铁锂的装载量和产量继续超过三元电池,增速明显高于三元电池。正因如此,与1月份相比,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这再次证明,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繁荣和各大厂商的加速,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正在加速。
回顾2018-2020年,由于补贴政策的倾向,三元电池占比一直高于磷酸铁锂电池。但从2021年开始,得益于技术迭代、成本优势和补贴,车企和电池企业赋予不同定位车型不同的动力电池,磷酸铁锂电池装机开始加速。
2021年磷酸铁锂电池负载量和产量超过三元电池。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载量为74.3GWh,占整车装载量的48.1%;磷酸铁锂电池总装载量为79.8GWh,占总装载量的51.7%。三元电池累计产量93.9GWh,占总产量的42.7%;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125.4GWh,占总产量的57.1%。
后续,鉴于磷酸亚铁锂相关厂商进一步扩大生产布局,磷酸铁锂电池有望继续保持景气。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之前已经开始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最近镍价的飙升,可能会进一步有利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增长。
相关数据显示,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镍期货近期上演了前所未有的暴涨,最高触及10万美元/吨大关。要知道,镍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三元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的两大技术方向之一,是以锰酸镍钴锂或铝酸镍钴锂为正极材料的三元正极材料。在三元锂电池中,镍的作用是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大的存储容量。
因此,镍价暴涨很可能导致新能源车企成本上升,尤其是使用三元电池的企业。为了保证毛利率,再次涨价的可能性增大。另一方面,这也会让车企更加重视具有价格优势的磷酸铁锂电池。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表示,现在磷酸铁锂电池的发展趋势很明显。即使不存在镍价上涨的问题,大部分企业也会选择使用磷酸铁锂电池,但镍价上涨可能会促使部分企业增加磷酸铁锂电池的配套量。“当然,由于碳酸锂价格的上涨,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电池的成本差异和性价比优势正在缩小。但短期来看,如果磷酸铁锂电池有性价比优势,大部分企业还是会优先考虑。”
集中度仍然很高,但二线厂商的份额有所增加。
电池联盟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有35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了装车设施。其中,前3、前5、前10的动力电池企业分别拥有10.6GWh、11.7GWh、13.0GWh,占整车的77.7%、85.4%、94.8%。
从去年的数据来看,前3、前5、前10的动力电池企业分别拥有114.6GWh、128.9GWh、142.5GWh,占整车的74.2%、83.4%、92.3%。因此,与去年相比,动力电池企业装车能力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月份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载量TOP15;图片来源:电池联盟
具体来看,2月份,装载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装载量超过了其他9家企业的总和。不过,虽然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仍占主导地位,但与1月份相比,仍有一些微妙的变化。例如,排名第二的比亚迪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排名第三的AVIC装载的锂电池数量增加了。
当然,无论是比亚迪与当代Amperex Technology,Limited的距离越来越近,还是新航的比例越来越大,都与磷酸铁锂电池的快速加载有关。根据之前的数据,1月份,新浪磷酸亚铁锂的装载量为0.17GWh,占比1.93%,而2月份,新浪磷酸亚铁锂的装载量达到0.28GWh,占比3.61%。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电池联盟此前的数据显示,1月份动力电池前三、前五、前十企业的装车量分别为12.7GWh、14.1 GWh、15.3GWh,占总组装车的78.6%、87.1%、94.8%。2月份,虽然动力电池前10家企业仍占电池负荷的94.8%,但前3名和前5名的家用车占比较1月份有所下降。这意味着二线电池厂商的市场份额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
业内都知道,近两年受原材料上涨和需求激增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车企通过各种方式寻求“二供”和“三供”,比如大众入股郭萱高科、吉利与福能合资建电池厂、戴姆勒入股福能科技等,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二线电池厂商的市场表现。
如前所述,在今年2月的榜单上,AVIC锂电池的装载量排名第三。此外,郭萱高科、LG新能源、蜂巢能源分别排名第四至第六,中国高轩高科占比超5%,LG新能源占比2.59%,蜂巢能源占比2.48%。此外,gateway power、亿纬锂能、欣旺达、多氟多、福能科技等占比均超过1%。
对此,加斯帕尔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表示,面对成本上升,尤其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高端汽车动力电池短缺,很多车企会在第二梯度寻找业绩更好的公司,如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对于这些公司来说,成为车企的‘二供’后,其体量还会继续上升。虽然现在份额不是特别高,但是增长还是比较明显的,以后会有更好的表现。”近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以下简称“电池联盟”)发布了今年2月份动力电池月度数据。数据显示,本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载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载量增长非常迅速。
国内动力电池月装机容量;图片来源:电池联盟
总体来看,磷酸亚铁锂与三元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电池联盟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动力电池加载量达到13.7GWh,同比增长145.1%,环比下降15.5%。这与2月份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相对应。中汽协数据显示,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3.4万辆,同比增长1.8倍,环比下降22.7%。据悉,环比下降主要受春节因素影响。
产量方面,2月份中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31.8GWh,同比增长236.2%,环比增长7.1%。这与2月份新能源汽车整体产量并不完全一致。中汽协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6.8万辆,同比增长2倍,环比下降18.6%。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动力电池厂商在积极备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三元电池加载量总计5.8GWh,同比增长75.6%,环比下降19.9%。磷酸铁锂电池加载容量合计7.8GWh,同比增长247.3%,环比下降12.3%。产量方面,2月份三元电池产量11.6GWh,占总产量的36.6%,同比增长127.2%,环比增长7.6%。磷酸铁锂电池产量20.1GWh,占总产量的63.1%,同比增长364.1%,环比增长6.7%。
2月份磷酸铁锂电池装载量同比大幅上升;图片来源:电池联盟
可以看出,磷酸亚铁锂的装载量和产量继续超过三元电池,增速明显高于三元电池。正因如此,与1月份相比,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这再次证明,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繁荣和各大厂商的加速,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正在加速。
回顾2018-2020年,由于补贴政策的倾向,三元电池占比一直高于磷酸铁锂电池。但从2021年开始,得益于技术迭代、成本优势和补贴,车企和电池企业赋予不同定位车型不同的动力电池,磷酸铁锂电池装机开始加速。
2021年磷酸铁锂电池负载量和产量超过三元电池。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载量为74.3GWh,占整车装载量的48.1%;磷酸铁锂电池总装载量为79.8GWh,占总装载量的51.7%。三元电池累计产量93.9GWh,占总产量的42.7%;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125.4GWh,占总产量的57.1%。
后续,鉴于磷酸亚铁锂相关厂商进一步扩大生产布局,磷酸铁锂电池有望继续保持景气。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之前已经开始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最近镍价的飙升,可能会进一步有利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增长。
相关数据显示,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镍期货近期上演了前所未有的暴涨,最高触及10万美元/吨大关。要知道,镍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三元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的两大技术方向之一,是以锰酸镍钴锂或铝酸镍钴锂为正极材料的三元正极材料。在三元锂电池中,镍的作用是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大的存储容量。
因此,镍价暴涨很可能导致新能源车企成本上升,尤其是使用三元电池的企业。为了保证毛利率,再次涨价的可能性增大。另一方面,这也会让车企更加重视具有价格优势的磷酸铁锂电池。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表示,现在磷酸铁锂电池的发展趋势很明显。即使不存在镍价上涨的问题,大部分企业也会选择使用磷酸铁锂电池,但镍价上涨可能会促使部分企业增加磷酸铁锂电池的配套量。“当然,由于碳酸锂价格的上涨,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电池的成本差异和性价比优势正在缩小。但短期来看,如果磷酸铁锂电池有性价比优势,大部分企业还是会优先考虑。”
集中度仍然很高,但二线厂商的份额有所增加。
电池联盟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有35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了装车设施。其中,前3、前5、前10的动力电池企业分别拥有10.6GWh、11.7GWh、13.0GWh,占整车的77.7%、85.4%、94.8%。
从去年的数据来看,前3、前5、前10的动力电池企业分别拥有114.6GWh、128.9GWh、142.5GWh,占整车的74.2%、83.4%、92.3%。因此,与去年相比,动力电池企业装车能力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月份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载量TOP15;图片来源:电池联盟
具体来看,2月份,装载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装载量超过了其他9家企业的总和。不过,虽然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仍占主导地位,但与1月份相比,仍有一些微妙的变化。例如,排名第二的比亚迪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排名第三的AVIC装载的锂电池数量增加了。
当然,无论是比亚迪与当代Amperex Technology,Limited的距离越来越近,还是新航的比例越来越大,都与磷酸铁锂电池的快速加载有关。根据之前的数据,1月份,新浪磷酸亚铁锂的装载量为0.17GWh,占比1.93%,而2月份,新浪磷酸亚铁锂的装载量达到0.28GWh,占比3.61%。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电池联盟此前的数据显示,1月份动力电池前三、前五、前十企业的装车量分别为12.7GWh、14.1 GWh、15.3GWh,占总组装车的78.6%、87.1%、94.8%。2月份,虽然动力电池前10家企业仍占电池负荷的94.8%,但前3名和前5名的家用车占比较1月份有所下降。这意味着二线电池厂商的市场份额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
业内都知道,近两年受原材料上涨和需求激增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车企通过各种方式寻求“二供”和“三供”,比如大众入股郭萱高科、吉利与福能合资建电池厂、戴姆勒入股福能科技等,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二线电池厂商的市场表现。
如前所述,在今年2月的榜单上,AVIC锂电池的装载量排名第三。此外,郭萱高科、LG新能源、蜂巢能源分别排名第四至第六,中国高轩高科占比超5%,LG新能源占比2.59%,蜂巢能源占比2.48%。此外,gateway power、亿纬锂能、欣旺达、多氟多、福能科技等的装载量占比均超过1%。
对此,加斯帕尔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表示,面对成本上升,尤其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高端汽车动力电池短缺,很多车企会在第二梯度寻找业绩更好的公司,如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对于这些公司来说,成为车企的‘二供’后,其体量还会继续上升。虽然现在份额不是特别高,但是增长还是比较明显的,以后会有更好的表现。”
滴滴的造车端倪早在2018年就能发现,那时滴滴就与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成立了服务平台“洪流联盟”,有媒体就称这是滴滴要造车的开端。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下一代可充电电池公司SionPowerCorporation(SionPower)表示,其Licerion电动汽车(EV)技术获得里程碑式进展,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汽车设计师AyoubAhmad使用参数化设计或衍生式设计技术,并通过定义一组条件及采用3D算法创建出HV001,其外观符合这些条件。
1900/1/1 0:00:00近日,四维图新旗下杰发科技首款功能安全MCUAC7840x提前回片,并成功启动点亮。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LiCAPTechnologies扩展与其专有活性干电极(ActivatedDryElectrodeTM)相关的技术组合,开辟了一条具有成本效益、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900/1/1 0:00:00作者田大鹏编辑王鑫来源汽车预言家3月8日,据媒体报道,通用汽车中国计划向中国市场引入更多进口车型,并且将建立独立于其在华合资公司上汽通用之外的销售渠道,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