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5-2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正式召开。本次论坛以“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新阶段”为主题,就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智慧城市协同发展、智能电动汽车消费新方向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大会广泛邀请中国相关部委领导、外国政府机构代表、行业龙头企业、专家学者发表演讲。汽车之家将摘录他的部分观点,与读者分享。
会议期间,赛鹏汽车董事长何接受了媒体采访。在他看来,如今的新能源汽车代工主要面临三大挑战。首先是电池原材料涨价。事实上,最近,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许多电动车公司都调整了产品价格,包括小鹏。何肖鹏判断,虽然原材料价格上涨短期内不会结束,但三季度也不会继续上涨,会保持平稳甚至稳中有升的步伐。
第二是筹码短缺的加剧。此前很多业内人士都曾预测芯片供应危机会在2022年有所缓解,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仅没有缓解,甚至有一定程度的恶化。第三个挑战是中国目前的疫情。
2022虽然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机遇。“因为新的造车企业正在布局2023年、2024年和2025年的规划,你可以看到,比如小鹏的P7在2017年初就开始立项了。2020年新造车企业的人才和资本能力变强后,我们都在布局更多的未来车型。”
"小鹏P7(参数|查询)"
按照何的理解,未来新造车企业的挑战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所有新造车企业都要改进“木桶”。汽车不同于其他消费品。除了产品,还要完善品牌、市场、销售、售后服务、交付,还有很多体系能力来补齐短板。补短板的时间节点将是2025年。
二是产品体验的挑战。在何看来,如今的混合动力产品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可以同时满足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用户的需求。至于肖鹏这种开发纯电动汽车的企业,未来也应该通过技术创新和补能系统的建设实现“双赢”,而这种纯电动汽车的“双赢”将出现在2024-2025年。
第三是智力。此前,何肖鹏在多个场合提到,汽车领域的智能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化第二阶段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到2025年结束。从2026年开始,中国汽车工业将进入智能化发展的第三阶段,窗口期还在,但不会太长。(文/汽车之家陈灿)
以下为问答实录(节选):
问:目前,随着新能源短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小鹏也遇到了交付挑战。未来我们如何应对供应链的压力?在产能方面下一步有什么布局或计划?未来甚至会考虑停产个别低利润车型吗?
何:我认为今年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外部环境有三个:1 .材料(主要指电池);2.芯片,我们在2021年的时候,以为2022年下半年可能会缓解,但是到了2022年上半年,我们看到不仅没有缓解,还恶化了;3.今年中国的疫情。
我想对于一个像小鹏这样的新公司来说,在这三种情况下一定会有很多挑战。我们最近做了很多事情。你看到的包括我们也根据材料的增加进行了第一轮涨价。从现在来看,我们涨价之后,很多厂家都涨价了。我预计第三季度,材料不会继续上涨,而是保持稳定甚至稳步下降。我觉得还是可以期待的。
今年,新造车企业的竞争中有一些机会,因为新造车企业正在布局2023年、2024年和2025年的规划。大家可以看到,比如小鹏的P7,2017年初就开始立项,2020年新造车企业人才和资本能力变强后,我们都在布局未来车型。所以我相信在2023年,2024年,2025年,你会看到我们汽车的一些全新的不同车型。我认为今年小鹏的布局仍然是基于去年年底预测的几点。我们会逐步放P7和P5,我们会把主要产能放在毛利比较好的车型上。
问:现在几个新造车企业的负责人都在出海,加快步伐。今年3月15日,小鹏正式向欧洲四国推五常。事实上,P7是去年交付的。你如何看待小鹏出海近一年的经历、收获和挑战?谢谢你。
“小鹏五常”
何: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团队在海里工作。从2020年、2021年到2023年上半年,我们有将近整整三年的时间,我们认为这是出海的第一阶段,也就是培养一些人去探索如何在海外销售的逻辑,如何进行售后服务和品牌市场的运营。我们现在正在路上,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当好的进展。同时,我们看到了我们的产品。说实话,我在一些部委领导汇报的时候也提到了这一点。我问中国汽车产品的一些标准能不能和欧美接近,达成一致。其实中国的标准和其他国家有些不同。如果标准能更一致,其实对我们出海更有价值。小鹏出海的核心是以发达国家或者更发达的国家为主体,这是第一个。
第二,我们坚定地做好To C,这和国内是一样的。第三,我们会把中国的差异化能力拿出来,包括在智能化方面的一系列体验,包括整车时尚的外观,易于操控。所以,从出海的角度来看,2023年下半年,小鹏将会有两个全面瞄准全球化的产品,那才是小鹏真正加速出海的时候。已经一年半了,接下来的一年半,我们会在几个国家打好基础,等待这个时候全新的产品出海。我一直认为,在中国一个企业需要10年的决心,在汽车这样一个艰难的方向进行出海的部署和准备,包括丰田等资深企业。他们实际上已经做了10年或更长时间的全球化。做好产品,打好团队基础,弄清楚如何在欧洲和更发达的国家销售新的smart汽车,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应该能够平衡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差异,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谢谢你。
问题:2021年,Xpeng Motors销量已经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一。你之前说窗口期可能在2025年结束。在您看来,从现在到2025年,您认为Xpeng Motors或新的造车力量在此期间可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何:我认为基本上从2024年开始,新的汽车制造商有不同的力量,包括更多的新的汽车制造商。我们看到现在有一些新产品出现。在这个系统中,我认为今天有几个重要的挑战。
挑战1:所有新造车企业都要提高产品的差异性。最近和一个朋友的创始人聊天,我说,我说汽车既是产品又不是产品,意思是我们以前做的是互联网软件,或者说是应用+服务器……e或其他消费品。我们发现产品对每个人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汽车不是,汽车需要整合。体现在品牌、市场、销售、售后服务、交付等方面,很多系统能力需要提升,包括后台系统、工具、流程规范等。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我觉得2025年,新造车企业应该是第一个把木桶的板子全部拉起来,包括我们的服务体系,全球化的基础能力。这是第一个挑战。
挑战二,你会看到能量补充的方式。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超级混合动力车,包括增程型。我觉得也是类似超级混动的方式,既能满足电动车用户的需求,又能满足汽油车用户的需求。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我认为在2024年和2025年,我们会看到纯电动汽车在这方面的产能有新的变化和新的提升,这是新造车企业需要解决的非常重要的事情。
今天的智能还是最初的智能。我认为自动化的第二步会在今年下半年逐步开始,到2025年底结束。这是一种高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能力。到2026年,将进入无人驾驶的第三个领域。第二个窗口期的重点是为什么。今天,你可以看到,从去年开始,中国一二线城市的很多客户已经接受了电动汽车,但实际上,说实话,什么时候真正接受智能汽车,我认为这是2023年到2025年的一个重要挑战。我觉得这些挑战都是所有新车厂商需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动力电池价格上涨是否会影响今年Xpeng Motors乃至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整体销量?现在疫情也波及到了汽车产业链的一些重镇。整个产业链会被终结吗?小鹏有应对的计划吗?谢谢你。
何: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我在犹豫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有一些地方社区或者一些区域是封闭的,这对汽车产业链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挫折。我们和工信部、各省工信部都有沟通。谢谢您们。我觉得政府在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觉得如果这个事情持续几个月,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期待下个月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这就是我想说的。说实话,我不认为国内的汽车企业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很久。核心是不能太久,很快就没问题了。
动力电池涨价是否会影响销量,我们已经探索了相当多。我们认为明年2、3、4月可能是新能源车不好的月份,因为明年1月补贴会降到零。我们没想到今年动力电池的价格会涨这么多。我们原本打算提高价格,但暴力事件仍然比我们想象的更糟糕。另一方面,从我们目前来看,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的销售。我们不知道是哪里造成的。我们可能认为这是因为最近汽油价格的上涨而小鹏的平均价格大约是25美元。不过我们认为对电池数量比较多,但是价格比较便宜的车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具体来说,我觉得还需要2-3个月才能看得更清楚。谢谢你。
问:你刚才提到智能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进入高级辅助驾驶阶段。我想了解一下智能辅助驾驶在小鹏的进展。
何:说实话,我们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取得的进步比我们最初想象的要多,甚至更快。现在,R&D人员和我们在小鹏的数据人员总数接近1500人,这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大的系统。比如我们在广州市区。在我们的测试环境中,可以看到P5是量产车。很多时候开车,遇到几十公里完全没人接手,或者只有一次。这种情况非常接近高速NGP的效果。我认为这项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在小鹏有更多的计算能力。比如我们的XPILOT4.0今年年底就要装G9了,更多的数据闭环和地图闭环,我觉得真的很有价值,会有看到很多DEMO或者在电视b上看的效果……矿石,而且可以在更多的城市大规模使用。当然,我觉得在这个领域,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和我们沟通,如何合法合理地把这样的制度带到更多的地方。
“小鹏五常”
今年下半年开始的高级智能辅助驾驶之后,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技术在应对各种情况的时候会越来越完善,或者在越来越安全的情况下,我想会有很多高级辅助驾驶的新功能,比如自动泊车、自动充电、自动洗车、汽车在商场周边行驶时的自动驾驶。我觉得这种情况在一个局部地区会非常明显。2022年3月25-2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正式召开。本次论坛以“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新阶段”为主题,就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智慧城市协同发展、智能电动汽车消费新方向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大会广泛邀请中国相关部委领导、外国政府机构代表、行业龙头企业、专家学者发表演讲。汽车之家将摘录他的部分观点,与读者分享。
会议期间,赛鹏汽车董事长何接受了媒体采访。在他看来,如今的新能源汽车代工主要面临三大挑战。首先是电池原材料涨价。事实上,最近,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许多电动车公司都调整了产品价格,包括小鹏。何肖鹏判断,虽然原材料价格上涨短期内不会结束,但三季度也不会继续上涨,会保持平稳甚至稳中有升的步伐。
第二是筹码短缺的加剧。此前很多业内人士都曾预测芯片供应危机会在2022年有所缓解,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仅没有缓解,甚至有一定程度的恶化。第三个挑战是中国目前的疫情。
2022虽然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机遇。“因为新的造车企业正在布局2023年、2024年和2025年的规划,你可以看到,比如小鹏的P7在2017年初就开始立项了。2020年新造车企业的人才和资本能力变强后,我们都在布局更多的未来车型。”
"小鹏P7(参数|查询)"
按照何的理解,未来新造车企业的挑战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所有新造车企业都要改进“木桶”。汽车不同于其他消费品。除了产品,还要完善品牌、市场、销售、售后服务、交付,还有很多体系能力来补齐短板。补短板的时间节点将是2025年。
二是产品体验的挑战。在何看来,如今的混合动力产品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可以同时满足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用户的需求。至于肖鹏这种开发纯电动汽车的企业,未来也应该通过技术创新和补能系统的建设实现“双赢”,而这种纯电动汽车的“双赢”将出现在2024-2025年。
第三是智力。此前,何肖鹏在多个场合提到,汽车领域的智能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化第二阶段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到2025年结束。从2026年开始,中国汽车工业将进入智能化发展的第三阶段,窗口期还在,但不会太长。(文/汽车之家陈灿)
以下为问答实录(节选):
问:目前,随着新能源短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小鹏也遇到了交付挑战。未来我们如何应对供应链的压力?在产能方面下一步有什么布局或计划?未来甚至会考虑停产个别低利润车型吗?
何小盆……我认为今年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外部环境有三个:1。材料(主要指电池);2.芯片,我们在2021年的时候,以为2022年下半年可能会缓解,但是到了2022年上半年,我们看到不仅没有缓解,还恶化了;3.今年中国的疫情。
我想对于一个像小鹏这样的新公司来说,在这三种情况下一定会有很多挑战。我们最近做了很多事情。你看到的包括我们也根据材料的增加进行了第一轮涨价。从现在来看,我们涨价之后,很多厂家都涨价了。我预计第三季度,材料不会继续上涨,而是保持稳定甚至稳步下降。我觉得还是可以期待的。
今年,新造车企业的竞争中有一些机会,因为新造车企业正在布局2023年、2024年和2025年的规划。大家可以看到,比如小鹏的P7,2017年初就开始立项,2020年新造车企业人才和资本能力变强后,我们都在布局未来车型。所以我相信在2023年,2024年,2025年,你会看到我们汽车的一些全新的不同车型。我认为今年小鹏的布局仍然是基于去年年底预测的几点。我们会逐步放P7和P5,我们会把主要产能放在毛利比较好的车型上。
问:现在几个新造车企业的负责人都在出海,加快步伐。今年3月15日,小鹏正式向欧洲四国推五常。事实上,P7是去年交付的。你如何看待小鹏出海近一年的经历、收获和挑战?谢谢你。
“小鹏五常”
何: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团队在海里工作。从2020年、2021年到2023年上半年,我们有将近整整三年的时间,我们认为这是出海的第一阶段,也就是培养一些人去探索如何在海外销售的逻辑,如何进行售后服务和品牌市场的运营。我们现在正在路上,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当好的进展。同时,我们看到了我们的产品。说实话,我在一些部委领导汇报的时候也提到了这一点。我问中国汽车产品的一些标准能不能和欧美接近,达成一致。其实中国的标准和其他国家有些不同。如果标准能更一致,其实对我们出海更有价值。小鹏出海的核心是以发达国家或者更发达的国家为主体,这是第一个。
第二,我们坚定地做好To C,这和国内是一样的。第三,我们会把中国的差异化能力拿出来,包括在智能化方面的一系列体验,包括整车时尚的外观,易于操控。所以,从出海的角度来看,2023年下半年,小鹏将会有两个全面瞄准全球化的产品,那才是小鹏真正加速出海的时候。已经一年半了,接下来的一年半,我们会在几个国家打好基础,等待这个时候全新的产品出海。我一直认为,在中国一个企业需要10年的决心,在汽车这样一个艰难的方向进行出海的部署和准备,包括丰田等资深企业。他们实际上已经做了10年或更长时间的全球化。做好产品,打好团队基础,弄清楚如何在欧洲和更发达的国家销售新的smart汽车,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应该能够平衡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差异,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谢谢你。
问题:2021年,Xpeng Motors销量已经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一。你之前说窗口期可能在2025年结束。在您看来,从现在到2025年,您认为Xpeng Motors或新的造车力量在此期间可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何:我认为基本上从2024年开始,新的汽车制造商有不同的力量,包括更多的新的汽车制造商。我们看到现在有一些新产品出现。在这个系统中,我认为今天有几个重要的挑战。
挑战1:所有新造车企业都要提高产品的差异性。最近和一个朋友的创始人聊天,我说,我说汽车既是产品又不是产品,意思是我们以前做的是互联网软件,或者说是应用+服务器……e或其他消费品。我们发现产品对每个人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汽车不是,汽车需要整合。体现在品牌、市场、销售、售后服务、交付等方面,很多系统能力需要提升,包括后台系统、工具、流程规范等。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我觉得2025年,新造车企业应该是第一个把木桶的板子全部拉起来,包括我们的服务体系,全球化的基础能力。这是第一个挑战。
挑战二,你会看到能量补充的方式。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超级混合动力车,包括增程型。我觉得也是类似超级混动的方式,既能满足电动车用户的需求,又能满足汽油车用户的需求。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我认为在2024年和2025年,我们会看到纯电动汽车在这方面的产能有新的变化和新的提升,这是新造车企业需要解决的非常重要的事情。
今天的智能还是最初的智能。我认为自动化的第二步会在今年下半年逐步开始,到2025年底结束。这是一种高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能力。到2026年,将进入无人驾驶的第三个领域。第二个窗口期的重点是为什么。今天,你可以看到,从去年开始,中国一二线城市的很多客户已经接受了电动汽车,但实际上,说实话,什么时候真正接受智能汽车,我认为这是2023年到2025年的一个重要挑战。我觉得这些挑战都是所有新车厂商需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动力电池价格上涨是否会影响今年Xpeng Motors乃至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整体销量?现在疫情也波及到了汽车产业链的一些重镇。整个产业链会被终结吗?小鹏有应对的计划吗?谢谢你。
何: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我在犹豫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有一些地方社区或者一些区域是封闭的,这对汽车产业链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挫折。我们和工信部、各省工信部都有沟通。谢谢您们。我觉得政府在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觉得如果这个事情持续几个月,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期待下个月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这就是我想说的。说实话,我不认为国内的汽车企业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很久。核心是不能太久,很快就没问题了。
动力电池涨价是否会影响销量,我们已经探索了相当多。我们认为明年2、3、4月可能是新能源车不好的月份,因为明年1月补贴会降到零。我们没想到今年动力电池的价格会涨这么多。我们原本打算提高价格,但暴力事件仍然比我们想象的更糟糕。另一方面,从我们目前来看,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的销售。我们不知道是哪里造成的。我们可能认为这是因为最近汽油价格的上涨而小鹏的平均价格大约是25美元。不过我们认为对电池数量比较多,但是价格比较便宜的车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具体来说,我觉得还需要2-3个月才能看得更清楚。谢谢你。
问:你刚才提到智能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进入高级辅助驾驶阶段。我想了解一下智能辅助驾驶在小鹏的进展。
何:说实话,我们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取得的进步比我们最初想象的要多,甚至更快。现在,R&D人员和我们在小鹏的数据人员总数接近1500人,这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大的系统。比如我们在广州市区。在我们的测试环境中,可以看到P5是量产车。很多时候开车,遇到几十公里完全没人接手,或者只有一次。这种情况非常接近高速NGP的效果。我认为这项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在小鹏有更多的计算能力。比如我们的XPILOT4.0今年年底就要装G9了,更多的数据闭环和地图闭环,我觉得真的很有价值,会有看到很多DEMO或者在电视b上看的效果……矿石,而且可以在更多的城市大规模使用。当然,我觉得在这个领域,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和我们沟通,如何合法合理地把这样的制度带到更多的地方。
“小鹏五常”
今年下半年开始的高级智能辅助驾驶之后,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技术在应对各种情况的时候会越来越完善,或者在越来越安全的情况下,我想会有很多高级辅助驾驶的新功能,比如自动泊车、自动充电、自动洗车、汽车在商场周边行驶时的自动驾驶。我觉得这种情况在一个局部地区会非常明显。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芯片行业最主要的供应商之一ASML表示,在未来两年里,受供应链短缺影响,芯片制造商的产能扩张计划将受到关键设备短缺的限制。
1900/1/1 0:00:00“国轩高科210Whkg的磷酸铁锂电池已经是实现产业化,而230Whkg的磷酸铁锂电池也将在今年底逐步走向量产。届时,磷酸铁锂电池将在更大范围替代三元锂电池。
1900/1/1 0:00:00“整车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应依托现有生产基地集聚发展,现有基地达到合理规模之前,不再新增产能布点。
1900/1/1 0:00:00您的工资有多久没有涨了?或者说您挣的钱比之前多了吗?在写这篇文章的我,薪资已经两年没有变化了,可是我租的房子房租涨价了、买的菜比之前贵了、常去的沙县小吃也涨价了,总之我的生活成本在不断的上涨。
1900/1/1 0:00:00市场概述:一个品牌退出中国市场不是简单的事儿,但事实也证明,在如今这种竞争态势下,外资品牌想要更前进一步,更不容易。
1900/1/1 0:00:00近日,零跑汽车官方宣布,因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零跑汽车将对T03全系车型及补贴后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此次调价,根据车型配置不同涨幅分别为05万元与07万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