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新势力玩家纷纷加码,增程式电动车能改变“小众”命运吗?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近日,华为与Celeste联合打造的AITO文杰M5四驱旗舰版正式开放预订,售价31.98万元。这款车型的到来,标志着M5正式进入30万级别的细分市场,因此其市场表现也备受业界关注。然而,自3月份正式交付以来,无论是华为还是赛勒斯都没有公布M5的交付量,但在今年2月初,余承东公开表示,M5要实现3月份交付5000辆的目标。由此看来,华为对这款增程式电动车的前景充满信心。

在增程式电动车领域,除了“新人”之外,较早进入市场的李ONE可以算是这个市场的风向标。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李凭借一款来自李ONE的车型再次取得月销量过万的好成绩,间接证明了增程式电动车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

新的力量球员增加了更多的码延长赛道。

目前造车新势力第一阵营的三家“韦小立”,在产品和品牌战略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以高端新能源产品为出发点。不同的是,在技术路线上,李选择了一条更为小众的扩展程序技术路线。虽然技术路线很小,但李已经取得了和选择BEV路线的蔚来、差不多的市场规模。去年,魏小利的三家公司的年交付量都冲上了9万辆大关,但与其他两家公司不同的是,李只凭借一辆李ONE实现了这一量,这更好地反映了李ONE作为增程式电动车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

今年以来,李ONE的交付量仍在上升,一季度累计交付3.2万辆,同比增长152.1%。基于这一良好的市场表现,李ONE在增程式电动车领域为其他后来者开了一个“好头”,让更多后来者对这一市场充满期待。

Li ONE, Wujie M5, LI, AITO, Lantu Automobile

除了李ONE,目前在售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增程式电动车都是免费的。与李ONE一样,FREE也是一款中大型SUV,不过它提供增程式和纯电动两种版本。盖世汽车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蓝兔自由侠自去年6月份交付以来,其最高月交付量为3000多辆,但加长版的月交付量遥遥领先于纯电动版。由此看来,在同一款车型的两个不同动力版本中,增程式电动车比纯电动车更受消费者欢迎。

Li ONE, Wujie M5, LI, AITO, Lantu Automobile

分析人士指出,增程式电动汽车目前受到消费者青睐的主要原因是它有效解决了纯电动汽车普遍存在的充电能量和里程焦虑问题。例如,Li ONE中的增程式电动系统由40.5kWh电池组、增程式发电系统和双电机组成,其中40.5kWh电池组保证了188km的NEDC纯电动续航,前后双电机为车辆在城市路况下实现纯电驱动提供了保障。当需要长途行驶时,其配备的增程式电动系统可以在必要时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首先用于驱动车辆。因此,增程式电动车可以在长途旅行中快速补充能量,让使用者没有里程焦虑。

在李ONE的带动下,除了上面提到的和的边界,越来越多的新势力玩家也将触角伸向了增程式电动车领域。比如去年底宣布的牛创新能源,其品牌自驾游已经确定了两条技术路线,分别是纯电动和增程电动。首款车型self-tourer NV定位于中大型SUV,将提供上述两种动力形式。此外,继推出纯电动中型SUV天际线ME7之后,天际线汽车去年也推出了增程式SUV天际线ME5,零跑汽车也宣布将推出C……增程版很快。

业内人士认为,纯电动车打开市场后,增加电动车续航里程成为越来越多造车新势力的共同选择。

电动车涨价对增程市场影响不大。

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增加增程赛道,增程电动车作为一个小众市场正逐渐被激活。但就目前的环境而言,在补贴衰退和动力电池原材料大幅涨价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车企宣布上调旗下部分新能源产品的终端价格。这对复苏的增程式电动车市场会有影响吗?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指出,在疫情、俄乌局势、产能供应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的涨价趋势并始终在高位运行,这必然导致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但目前一些涨价的新能源产品,大多集中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甚至到了混合动力汽车,涨价幅度还不如纯电动汽车。

例如,比亚迪在3月中旬宣布第二次上调旗下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汽车的官方指导价。涉案混合动力汽车加价3000元,纯电动汽车加价6000元。在3月底公布的蓝兔自由行调价方案中,蓝兔汽车提到蓝兔自由行纯电动车型上调1万元,增程车型价格不上调。

Li ONE, Wujie M5, LI, AITO, Lantu Automobile

蓝调免费调价说明,图片来源:蓝兔汽车

该分析师进一步解释,相比纯电动产品,混合动力汽车由于受补贴影响较小,电池配置较少,价格涨幅相对较低,这在同级别纯电动汽车普遍涨价的背景下更为突出。增程式电动汽车作为混合动力的一种,在纯电动汽车普遍涨价的背景下,也有其性价比优势。换句话说,这波席卷整个新能源市场的涨价潮对增程式电动车的影响有限。

增程式电动车市场未来仍难以大规模发展。

虽然目前的价格暴涨对增程式电动车影响不大,但长期来看,这个市场很难呈现规模效应。分析人士指出,目前,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加大技术路线。第一,他们在思考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二是“双碳”压力下的节能减排需求。毫无疑问,在纯电动汽车配套设施不完善、成本高的情况下,增程式技术是大规模替代燃油汽车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相关数据显示,与燃油汽车相比,增程式电动汽车可减少65%的碳排放。以李ONE为例,作为一款中大型SUV,其NEDC综合油耗为1.5L/100km,比同级燃油车低数倍。此外,蓝兔自由增程版综合油耗低至1.3L/100km。

Li ONE, Wujie M5, LI, AITO, Lantu Automobile

李一增程电动系统,图片来源:李

尽管增程式电动汽车在现阶段节能减排方面作用显著,但技术路线本身仍存在诸多争议和技术难点,如高速时系统效率低导致能耗高、馈电场景下动力性能下降等。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此外,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目前……国内对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支持还是比较保守的,仅仅是作为PHEV的一条特殊技术路线,未来很大概率不会特别定义REEV。

盖世汽车研究院认为,BEV和HEV是未来新能源市场的两个主要方向。作为PHEV的支线,增程式电动汽车目前最大的优势是解决纯电动汽车给消费者带来的里程焦虑,但未来随着纯电动汽车能量补充系统的完善,这种优势会被削弱,其系统效率低的缺点会被放大。基于此,未来这个市场还是很难大规模发展的。

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乘用车市场整体规模有望达到2242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459万辆;2022-2029年,国内乘用车市场整体将保持3.4%左右的复合增长率,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接近1000万辆。在新能源汽车的各类技术路线中,BEV和PHEV将保持较大的比重,增程式电动车的比重非常有限,未来几年仍不会有大的突破。

据乘联会统计,2021年,增程式电动汽车国内销量为10.5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的0.49%。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这一比例有望提升至1.2%,增程式电动车规模将扩大至36万辆左右。即便如此,这一规模与千万量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相比,仍然十分有限。这也意味着增程式电动车未来仍将在小众市场运行,很难成为主流技术路线。

Li ONE, Wujie M5, LI, AITO, Lantu Automobile4近日,华为与Celeste共同打造的AITO文杰M5四驱旗舰版正式开放预订,售价31.98万元。这款车型的到来,标志着M5正式进入30万级别的细分市场,因此其市场表现也备受业界关注。然而,自3月份正式交付以来,无论是华为还是赛勒斯都没有公布M5的交付量,但在今年2月初,余承东公开表示,M5要实现3月份交付5000辆的目标。由此看来,华为对这款增程式电动车的前景充满信心。

在增程式电动车领域,除了“新人”之外,较早进入市场的李ONE可以算是这个市场的风向标。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李凭借一款来自李ONE的车型再次取得月销量过万的好成绩,间接证明了增程式电动车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

新的力量球员增加了更多的码延长赛道。

目前造车新势力第一阵营的三家“韦小立”,在产品和品牌战略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以高端新能源产品为出发点。不同的是,在技术路线上,李选择了一条更为小众的扩展程序技术路线。虽然技术路线很小,但李已经取得了和选择BEV路线的蔚来、差不多的市场规模。去年,魏小利的三家公司的年交付量都冲上了9万辆大关,但与其他两家公司不同的是,李只凭借一辆李ONE实现了这一量,这更好地反映了李ONE作为增程式电动车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

今年以来,李ONE的交付量仍在上升,一季度累计交付3.2万辆,同比增长152.1%。基于这一良好的市场表现,李ONE在增程式电动车领域为其他后来者开了一个“好头”,让更多后来者对这一市场充满期待。

Li ONE, Wujie M5, LI, AITO, Lantu Automobile

除了李ONE,目前在售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增程式电动车都是免费的。与李ONE一样,FREE也是一款中大型SUV,不过它提供增程式和纯电动两种版本。盖世汽车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蓝兔自由侠自去年6月份交付以来,其最高月交付量为3000多辆,但加长版的月交付量遥遥领先于纯电动版。由此看来,在同一款车型的两个不同动力版本中,增程式电动车比纯电动车更受消费者欢迎。

Li ONE, Wujie M5, LI, AITO, Lantu Automobile

分析人士指出,增程式电动汽车目前受到消费者青睐的主要原因是它有效解决了纯电动汽车普遍存在的充电能量和里程焦虑问题。例如,Li ONE的增程电动系统由40.5kWh电池组、增程发电系统和双电机组成,其中40.5kWh电池组可确保pur……188km的电动续航,前后双电机为车辆在城市路况下实现纯电驱动提供了保障。当需要长途行驶时,其配备的增程式电动系统可以在必要时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首先用于驱动车辆。因此,增程式电动车可以在长途旅行中快速补充能量,让使用者没有里程焦虑。

在李ONE的带动下,除了上面提到的和的边界,越来越多的新势力玩家也将触角伸向了增程式电动车领域。比如去年底宣布的牛创新能源,其品牌自驾游已经确定了两条技术路线,分别是纯电动和增程电动。首款车型self-tourer NV定位于中大型SUV,将提供上述两种动力形式。此外,继推出纯电动中型SUV天际线ME7之后,天际线汽车去年也推出了增程式SUV天际线ME5,零跑汽车也宣布即将推出C11增程式版。

业内人士认为,纯电动车打开市场后,增加电动车续航里程成为越来越多造车新势力的共同选择。

电动车涨价对增程市场影响不大。

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增加增程赛道,增程电动车作为一个小众市场正逐渐被激活。但就目前的环境而言,在补贴衰退和动力电池原材料大幅涨价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车企宣布上调旗下部分新能源产品的终端价格。这对复苏的增程式电动车市场会有影响吗?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指出,在疫情、俄乌局势、产能供应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的涨价趋势并始终在高位运行,这必然导致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但目前一些涨价的新能源产品,大多集中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甚至到了混合动力汽车,涨价幅度还不如纯电动汽车。

例如,比亚迪在3月中旬宣布第二次上调旗下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汽车的官方指导价。涉案混合动力汽车加价3000元,纯电动汽车加价6000元。在3月底公布的蓝兔自由行调价方案中,蓝兔汽车提到蓝兔自由行纯电动车型上调1万元,增程车型价格不上调。

Li ONE, Wujie M5, LI, AITO, Lantu Automobile

蓝调免费调价说明,图片来源:蓝兔汽车

该分析师进一步解释,相比纯电动产品,混合动力汽车由于受补贴影响较小,电池配置较少,价格涨幅相对较低,这在同级别纯电动汽车普遍涨价的背景下更为突出。增程式电动汽车作为混合动力的一种,在纯电动汽车普遍涨价的背景下,也有其性价比优势。换句话说,这波席卷整个新能源市场的涨价潮对增程式电动车的影响有限。

增程式电动车市场未来仍难以大规模发展。

虽然目前的价格暴涨对增程式电动车影响不大,但长期来看,这个市场很难呈现规模效应。分析人士指出,目前,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加大技术路线。第一,他们在思考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二是“双碳”压力下的节能减排需求。毫无疑问,在纯电动汽车配套设施不完善、成本高的情况下,增程式技术是替代燃油汽车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大规模实现节能减排。相关数据显示,与燃油汽车相比,增程式电动汽车可减少65%的碳排放。以李ONE为例,作为一款中大型SUV,其NEDC综合油耗为1.5L/100km,比同级燃油车低数倍。此外,蓝兔自由增程版综合油耗低至1.3L/100km。

Li ONE, Wujie M5, LI, AITO, Lantu Automobile

李一增程电动系统,图片来源:李

尽管增程式电动汽车在现阶段节能减排方面作用显著,但技术路线本身仍存在诸多争议和技术难点,如高速时系统效率低导致能耗高、馈电场景下动力性能下降等。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此外,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目前国内对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支持还是比较保守的,仅仅视为PHEV的特殊技术路线,未来很大概率不会特别定义REEV。

盖世汽车研究院认为,BEV和HEV是未来新能源市场的两个主要方向。作为PHEV的支线,增程式电动汽车目前最大的优势是解决纯电动汽车给消费者带来的里程焦虑,但未来随着纯电动汽车能量补充系统的完善,这种优势会被削弱,其系统效率低的缺点会被放大。基于此,未来这个市场还是很难大规模发展的。

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乘用车市场整体规模有望达到2242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459万辆;2022-2029年,国内乘用车市场整体将保持3.4%左右的复合增长率,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接近1000万辆。在新能源汽车的各类技术路线中,BEV和PHEV将保持较大的比重,增程式电动车的比重非常有限,未来几年仍不会有大的突破。

据乘联会统计,2021年,增程式电动汽车国内销量为10.5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的0.49%。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这一比例有望提升至1.2%,增程式电动车规模将扩大至36万辆左右。即便如此,这一规模与千万量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相比,仍然十分有限。这也意味着增程式电动车未来仍将在小众市场运行,很难成为主流技术路线。

标签:理想ONE问界M5理想汽车AITO岚图汽车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福特申请“四轮转向车辆的爬行操作”专利 车轮可向相反方向转动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一项专利申请暗示,未来的福特电动卡车将拥有独特的机动性能,以与里维安R1T和悍马EV相媲美。

1900/1/1 0:00:00
KAUST研究人员发现新液体燃料 可用于电动汽车和储能装置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ingAbdullah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1900/1/1 0:00:00
托林肯Z的福 林肯一季度销近2万辆

日前,林肯中国公布一季度销量数据,达19471辆,创造一季度销量纪录,2021年一季度销售19325辆。根据此前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林肯汽车12月累计销量为9401辆。

1900/1/1 0:00:00
人才跨界涌入智能驾驶:理性与疯狂并存

“三年搜广推经验,有没有机会转决策规划控制?互联网太没有生机了。

1900/1/1 0:00:00
一季度汽车行业累计融资超40起,量产型ADAS成最大热门

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助力,尤其对于智能新能源汽车这样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而言,更是如此。进入2021年,汽车行业再度迎来一波融资高潮。

1900/1/1 0:00:00
2022年3月国内汽车投诉排行及分析报告

据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车质网统计,2022年3月车质网共受理车主有效投诉信息10436宗(其中含5宗针对第三方平台投诉),创造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环比上涨196,同比上涨31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