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助力,尤其是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2021年,汽车行业再次迎来一波融资高潮。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汽车行业已有超过40起融资案例,智能驾驶相关领域仍是资本关注的焦点。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许多高水平的特定应用场景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量产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激光雷达和芯片等核心技术提供商都获得了新的投资。其中,在量产的ADAS赛道中,已知有两笔融资金额超过10亿元,使得相关企业估值直逼百亿元。此外,在电气零部件和整车领域,也出现了多次融资,整个行业继续保持较高的吸金度。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量产ADAS融资火爆
第一季度,头部多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已获得新一轮投资,涉及各个子赛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量产的ADAS阵营。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包括MINIEYE、弘景智家、禾多科技、穆宗科技、索瑞安在内的多家企业获得了新的投资,最高融资额甚至达到了13亿元。
3月28日,穆宗科技和索托瑞安相继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其中穆宗科技融资为E轮,融资总额超10亿元。委托的瑞安为B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13亿元,由平安资本策略领投,嘉实、河南投资集团等机构跟投。本次融资完成后,受托瑞安的估值接近100亿元人民币。
在自动驾驶领域,这两家公司可谓是第一季度融资的最大亮点之一,不仅因为融资规模大,更重要的是这两家公司的高资本加持体现了投资机构对量产ADAS的青睐。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L4/L5的精彩故事,资本更加关注高水平的自动驾驶玩家,如Waymo,该公司在2020年5月和2021年6月的两次融资中获得了55亿美元的投资。而马骁智行和文远智行,虽然融资规模不如Waymo,但成立至今分别完成了9次和8次融资,资本光顾的频率非常高。
马骁知行的融资情况,图片来源:企业查
今年明显不同,越来越多量产自动驾驶应用的企业开始获得资本加码。例如,MINIEYE于2月21日宣布获得了数亿元D2的一系列融资。同一天,弘景智家也正式宣布完成过亿元融资。在这背后,两家公司在量产车市场的稳定业务支持是融资的关键方面。
其中,MINIEYE在L0-L2领域已经拥有一汽、吉利、SAIC、比亚迪等OEM客户,预计2021年出货量将达到40万台。公司去年底发布的iPilot智能领航辅助量产方案也已经被两家车企指定,将于今年第三季度SOP。此外,MINIEYE自主研发的MINIEYE I-CS座舱感知量产方案也实现了30多款乘用车车型。
弘景智家也在2021年量产L2/L2+ ADAS产品。去年,弘景智家成功量产交付超过10万套的域控产品。据弘景之家创始人兼CEO刘飞龙透露,该公司在2021年广州车展上推出的泊车泊车一体化域控系统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多家头部主机厂量产。为此,鸿景智家投资2000万元建立新一代智能制造因子……在上海临港金山工业园。预计下半年投产,用于泊车及泊车集成控制器等产品的量产,单线设计产能30万套。此外,弘景智家还计划在今年正式量产L3干线物流智能卡车HyperTruck One。
穆宗科技和受托人瑞安在资本市场获得大量加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业务和营收规模的支持。穆宗科技的智能停车系统及相关核心产品如摄像头、雷达、控制器等已在多家车企得到应用。比如长安汽车的APA6.0远程智能泊车系统,应用了控制器、全景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的泊车系统总成。目前,两家公司正在合作打造APA7.0远程无人停车服务系统。在AITO的第一个型号“M5”上,穆宗技术公司提供了自动瞄准和角度雷达支持。不仅如此,穆宗科技还被曝出正考虑年内在科创板申请IPO,这无疑为穆宗科技在投资者中加分。
图片来源:索托·瑞安
依托商用车市场对ADAS量产的迫切需求,同时有政策面的利好加持,很多产品已经量产,正在享受自动驾驶带来的市场红利。
而且,受托人Ryan还在探索“科技+保险”的创新模式,在赋能保险行业创新的同时,利用ADAS提高商用车的驾驶安全性。在目前的保险模式下,一旦发生意外,不仅车主保费会大幅上涨,保险公司也会因为理赔费用而影响利润率。但如果引入自动驾驶技术,不仅有助于车企降低保费,也有助于保险公司降低成本。
拓瑞安创始人兼CEO许贤杰此前曾表示,基于该公司产品,单车平均事故率可降低44.6%,单车赔付金额可降低47.9%,单车单次事故赔付金额可降低71.1%。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平安资本会出现在委托给瑞安的投资者中,而且瑞安还会与慕尼黑再保险、PICC P&C保险、太平洋P&C保险等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除了这些融资,还有一个推动ADAS板量产的信号。英特尔自动驾驶部门Mobileye要在美国IPO,估值近500亿美元。要知道在自动驾驶领域,Mobileye长期以来都稳坐前置ADAS市场供应商的头把交椅。即使是现在,Mobileye仍然可以通过ADAS的产品收入和数据赋能来支撑高水平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落地,这是很多自动驾驶公司所不具备的,但Mobileye做到了。
根据英特尔此前的财报,2021年,Mobileye的营收为14亿美元,同比增长43%,营业利润为4.6亿美元。这在逐利的资本市场上无疑是受欢迎的,而且有了Mobileye这样的先例,投资人势必有信心去发掘和培养更多这样的玩家。更何况现在的市场环境也证明了量产ADAS存在的必要性,以及赛道在未来几年持续繁荣的趋势。
高阶自动驾驶赛道充满冰与火。
在高水平的L4自动驾驶领域,文远智行和马骁智行两家独角兽公司也在3月份获得了新一轮融资。旗下中国深远知识公司获得4亿美元新融资,投资方包括广汽集团、博世、中阿产业投资基金、凯雷投资集团等,投后估值44亿美元。
马骁知行并未公布新增融资金额,仅透露在D轮融资首笔交割后,公司整体估值达到85亿美元,较C轮估值增长约65%。的确,这在……方面都代表了一大笔钱mestic和全球自动驾驶市场。但要知道,去年马骁知行被曝赴美并购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时,估值一度达到120亿美元,目前的估值已经比当时下降了近35亿美元。这背后的原因发人深省。
马骁之星在乘用车和商用车商业化方面取得突破。图片来源:马骁知行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马骁知行多次陷入负面舆论漩涡。不仅被曝造车,造车团队濒临解散,业务架构调整,核心高管离职,还在年底因事故被加州叫停。2022年,这起事故的影响持续发酵,最终使得马骁智行不得不召回其自动驾驶系统软件的部分版本。据悉,这也是加州首次召回其自动驾驶系统。此外,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宏观金融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事实上,不仅是马骁智行,一直被全球自动驾驶赛道视为“标杆”企业的Waymo,近年来也遭遇了市值的大幅下滑。2018年,摩根士丹利对Waymo的估值为1750亿美元,但2019年迅速降至1050亿美元。2020年后,虽然Waymo已经获得了两轮总计55亿美元的融资,但仍然没有阻止估值的下降趋势。到2021年,Waymo的估值已经下降到300亿美元。
途胜未来股价走势,图片来源:富途牛牛
极光股价走势,图片来源:富途牛牛
此外,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途胜未来(Tucson Future)和极光(Aurora)等自动驾驶公司也在二级市场受到冷遇,股价和市值双双大幅下跌。其中,未来图森在去年年中上市时,市值高达167亿美元,而现在其总市值不足30亿美元,130多亿美元已经蒸发。Aurora去年年底上市时总市值接近130亿美元,现在几乎减半。
这背后,高阶自动驾驶的商业化量产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虽然目前针对无人共享场景的Robotaxi已经在各地进行了演示和运营,但对于这种业态何时能真正大规模应用以取代传统的人类出租车,业界还没有定论,更有甚者认为这一愿景永远无法实现。
基于这样的宏观环境,很多自驾玩家为了在总决赛中掌握更多的筹码,开始了多线布局,比如马骁之星成立马骁智卡。然而,马骁之星的业务似乎并不顺利,许多核心人才已经流失。今年1月,自动驾驶创业公司青田智卡宣布完成近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由五元资本独家投资。据悉,该公司的两位创始人分别是智卡CTO潘振宇和智卡美国团队策划与管控负责人孙,这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智行内部动荡的传闻。
图片来源:宇车科技
此外,专注于自动驾驶卡车赛道的主线科技和混车科技也在2月份获得了B and B+轮融资,其中混车科技在新一轮融资中获得了1.88亿美元的资本加持,而在去年8月,混车科技刚刚完成了2.7亿美元的B轮融资。1月中旬,致力于无人采矿的慧拓宣布完成近3亿元C轮融资,距离慧拓2021年8月获得超2亿元B1轮融资仅4个月。密集的ble……资本在自动驾驶卡车、无人矿卡等领域的ing,进一步凸显了对自动驾驶技术在这些子赛道应用前景的认可。
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芯片、线控底盘等核心技术领域,第一季度也迎来了一波融资高潮,易景科技、良道智能、速腾聚创、黑芝麻智能、核心引擎科技、南京经纬、格鲁博科技等。所有企业都获得了新的投资。
新能源零部件和车辆板块也在吸金。
除了火热的自动驾驶赛道,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整车领域也有多起融资。
其中,新能源板块更关注充电和电池技术。比如1月份宣布获得近1亿元战略轮融资的福特科技,2月份完成5000万元PreA轮融资的新能源充电,都致力于研发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氢能和高能时代,重点是电池技术。前者主要研发氢燃料电池堆,后者从事全固态锂电池研发。
其实不难理解。目前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最大发展问题之一就是对续航和充电的焦虑。中消协公布的《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投诉》显示,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投诉中,电池寿命榜上有名,尤其是冬季低温,是一大投诉点。此外,电池质量问题突出,比如充电失败,也让新能源汽车饱受诟病。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助力,尤其是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2021年,汽车行业再次迎来一波融资高潮。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汽车行业已有超过40起融资案例,智能驾驶相关领域仍是资本关注的焦点。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许多高水平的特定应用场景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量产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激光雷达和芯片等核心技术提供商都获得了新的投资。其中,在量产的ADAS赛道中,已知有两笔融资金额超过10亿元,使得相关企业估值直逼百亿元。此外,在电气零部件和整车领域,也出现了多次融资,整个行业继续保持较高的吸金度。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量产ADAS融资火爆
第一季度,头部多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已获得新一轮投资,涉及各个子赛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量产的ADAS阵营。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包括MINIEYE、弘景智家、禾多科技、穆宗科技、索瑞安在内的多家企业获得了新的投资,最高融资额甚至达到了13亿元。
3月28日,穆宗科技和索托瑞安相继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其中穆宗科技融资为E轮,融资总额超10亿元。委托的瑞安为B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13亿元,由平安资本策略领投,嘉实、河南投资集团等机构跟投。本次融资完成后,受托瑞安的估值接近100亿元人民币。
在自动驾驶领域,这两家公司可谓是第一季度融资的最大亮点之一,不仅因为融资规模大,更重要的是这两家公司的高资本加持体现了投资机构对量产ADAS的青睐。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L4/L5的精彩故事,资本更加关注高水平的自动驾驶玩家,如Waymo,该公司在2020年5月和2021年6月的两次融资中获得了55亿美元的投资。而马骁知行和文远知行,虽然鳍……融资规模不如Waymo,成立至今分别完成了9次和8次融资,资本光顾的频率很高。
马骁知行的融资情况,图片来源:企业查
今年明显不同,越来越多量产自动驾驶应用的企业开始获得资本加码。例如,MINIEYE于2月21日宣布获得数亿元D2的一系列融资。同一天,弘景智家也正式宣布完成过亿元融资。在这背后,两家公司在量产车市场的稳定业务支持是融资的关键方面。
其中,MINIEYE在L0-L2领域已经拥有一汽、吉利、SAIC、比亚迪等OEM客户,预计2021年出货量将达到40万台。公司去年底发布的iPilot智能领航辅助量产方案也已经被两家车企指定,将于今年第三季度SOP。此外,MINIEYE自主研发的MINIEYE I-CS座舱感知量产方案也实现了30多款乘用车车型。
弘景智家也在2021年量产L2/L2+ ADAS产品。去年,弘景智家成功量产交付超过10万套的域控产品。据弘景之家创始人兼CEO刘飞龙透露,该公司在2021年广州车展上推出的泊车泊车一体化域控系统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多家头部主机厂量产。为此,鸿景智家投资2000万元,在上海临港金山工业园建立新一代智能制造工厂。预计下半年投产,用于泊车及泊车集成控制器等产品的量产,单线设计产能30万套。此外,弘景智家还计划在今年正式量产L3干线物流智能卡车HyperTruck One。
穆宗科技和受托人瑞安在资本市场获得大量加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业务和营收规模的支持。穆宗科技的智能停车系统及相关核心产品如摄像头、雷达、控制器等已在多家车企得到应用。比如长安汽车的APA6.0远程智能泊车系统,应用了控制器、全景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的泊车系统总成。目前,两家公司正在合作打造APA7.0远程无人停车服务系统。在AITO的第一个型号“M5”上,穆宗技术公司提供了自动瞄准和角度雷达支持。不仅如此,穆宗科技还被曝出正考虑年内在科创板申请IPO,这无疑为穆宗科技在投资者中加分。
图片来源:索托·瑞安
依托商用车市场对ADAS量产的迫切需求,同时有政策面的利好加持,很多产品已经量产,正在享受自动驾驶带来的市场红利。
而且,受托人Ryan还在探索“科技+保险”的创新模式,在赋能保险行业创新的同时,利用ADAS提高商用车的驾驶安全性。在目前的保险模式下,一旦发生意外,不仅车主保费会大幅上涨,保险公司也会因为理赔费用而影响利润率。但如果引入自动驾驶技术,不仅有助于车企降低保费,也有助于保险公司降低成本。
拓瑞安创始人兼CEO许贤杰此前曾表示,基于该公司产品,单车平均事故率可降低44.6%,单车赔付金额可降低47.9%,单车单次事故赔付金额可降低71.1%。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平安资本会出现在委托给瑞安的投资者中,而且瑞安还会与慕尼黑再保险、PICC P&C保险、太平洋P&C保险等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除了……ese融资,也是助推ADAS板量产的一个信号。英特尔自动驾驶部门Mobileye要在美国IPO,估值近500亿美元。要知道在自动驾驶领域,Mobileye长期以来都稳坐前置ADAS市场供应商的头把交椅。即使是现在,Mobileye仍然可以通过ADAS的产品收入和数据赋能来支撑高水平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落地,这是很多自动驾驶公司所不具备的,但Mobileye做到了。
根据英特尔此前的财报,2021年,Mobileye的营收为14亿美元,同比增长43%,营业利润为4.6亿美元。这在逐利的资本市场上无疑是受欢迎的,而且有了Mobileye这样的先例,投资人势必有信心去发掘和培养更多这样的玩家。更何况现在的市场环境也证明了量产ADAS存在的必要性,以及赛道在未来几年持续繁荣的趋势。
高阶自动驾驶赛道充满冰与火。
在高水平的L4自动驾驶领域,文远智行和马骁智行两家独角兽公司也在3月份获得了新一轮融资。旗下中国深远知识公司获得4亿美元新融资,投资方包括广汽集团、博世、中阿产业投资基金、凯雷投资集团等,投后估值44亿美元。
马骁知行并未公布新增融资金额,仅透露在D轮融资首笔交割后,公司整体估值达到85亿美元,较C轮估值增长约65%。诚然,这在国内和全球自动驾驶市场上都代表着一大笔钱。但要知道,去年马骁知行被曝赴美并购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时,估值一度达到120亿美元,目前的估值已经比当时下降了近35亿美元。这背后的原因发人深省。
马骁之星在乘用车和商用车商业化方面取得突破。图片来源:马骁知行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马骁知行多次陷入负面舆论漩涡。不仅被曝造车,造车团队濒临解散,业务架构调整,核心高管离职,还在年底因事故被加州叫停。2022年,这起事故的影响持续发酵,最终使得马骁智行不得不召回其自动驾驶系统软件的部分版本。据悉,这也是加州首次召回其自动驾驶系统。此外,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宏观金融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事实上,不仅是马骁智行,一直被全球自动驾驶赛道视为“标杆”企业的Waymo,近年来也遭遇了市值的大幅下滑。2018年,摩根士丹利对Waymo的估值为1750亿美元,但2019年迅速降至1050亿美元。2020年后,虽然Waymo已经获得了两轮总计55亿美元的融资,但仍然没有阻止估值的下降趋势。到2021年,Waymo的估值已经下降到300亿美元。
途胜未来股价走势,图片来源:富途牛牛
极光股价走势,图片来源:富途牛牛
此外,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途胜未来(Tucson Future)和极光(Aurora)等自动驾驶公司也在二级市场受到冷遇,股价和市值双双大幅下跌。其中,未来图森在去年年中上市时,市值高达167亿美元,而现在其总市值不足30亿美元,130多亿美元已经蒸发。Aurora去年年底上市时总市值接近130亿美元,现在几乎减半。
在这背后,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高阶自动驾驶的商业化量产,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虽然目前针对无人共享场景的Robotaxi已经在各地进行了演示和运营,但对于这种业态何时能真正大规模应用以取代传统的人类出租车,业界还没有定论,更有甚者认为这一愿景永远无法实现。
基于这样的宏观环境,很多自驾玩家为了在总决赛中掌握更多的筹码,开始了多线布局,比如马骁之星成立马骁智卡。然而,马骁之星的业务似乎并不顺利,许多核心人才已经流失。今年1月,自动驾驶创业公司青田智卡宣布完成近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由五元资本独家投资。据悉,该公司的两位创始人分别是智卡CTO潘振宇和智卡美国团队策划与管控负责人孙,这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智行内部动荡的传闻。
图片来源:宇车科技
此外,专注于自动驾驶卡车赛道的主线科技和混车科技也在2月份获得了B and B+轮融资,其中混车科技在新一轮融资中获得了1.88亿美元的资本加持,而在去年8月,混车科技刚刚完成了2.7亿美元的B轮融资。1月中旬,致力于无人采矿的慧拓宣布完成近3亿元C轮融资,距离慧拓2021年8月获得超2亿元B1轮融资仅4个月。资本在自动驾驶卡车、无人矿卡等领域的密集加持,进一步凸显了对自动驾驶技术在这些子赛道应用前景的认可。
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芯片、线控底盘等核心技术领域,第一季度也迎来了一波融资高潮,易景科技、良道智能、速腾聚创、黑芝麻智能、核心引擎科技、南京经纬、格鲁博科技等。所有企业都获得了新的投资。
新能源零部件和车辆板块也在吸金。
除了火热的自动驾驶赛道,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整车领域也有多起融资。
其中,新能源板块更关注充电和电池技术。比如1月份宣布获得近1亿元战略轮融资的福特科技,2月份完成5000万元PreA轮融资的新能源充电,都致力于研发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氢能和高能时代,重点是电池技术。前者主要研发氢燃料电池堆,后者从事全固态锂电池研发。
其实不难理解。目前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最大发展问题之一就是对续航和充电的焦虑。中消协公布的《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投诉》显示,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投诉中,电池寿命榜上有名,尤其是冬季低温,是一大投诉点。此外,电池质量问题突出,比如充电失败,也让新能源汽车饱受诟病。4月7日,盖世汽车从丰田集团旗下的汽车内饰件制造商丰田合成(Toyota Synthetic)获悉,决定于4月6日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新建安全系统产品工厂,生产内容涵盖安全气囊、车把和弹起式引擎盖执行器。
4
丰田合成工业在中国的布局:图片来源:丰田合成
据了解,这是在佛山建设的第二座工厂,靠近丰田和本田工厂。新工厂投资超过80亿日元,将于本月开工,2023年夏季投产,以满足因中国安全法规收紧而快速增长的安全气囊需求,应对中国华南地区汽车产能扩大带来的需求增加。
根据丰田合成的介绍,工厂将利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实时掌握从生产到交付的过程状态。为实现碳中和,将在2030年前通过引进节能生产设备和可再生能源,使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传统设备减少50%以上。4月7日,盖世汽车从丰田集团旗下的汽车内饰件制造商丰田合成(Toyota Synthetic)获悉,决定于4月6日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新建安全系统产品工厂,生产内容涵盖安全气囊、车把和弹起式引擎盖执行器。
4
丰田合成工业在中国的布局:图片来源:丰田合成
据了解,这是在佛山建设的第二座工厂,靠近丰田和本田工厂。新工厂投资超过80亿日元,将于本月开工,2023年夏季投产,以满足因中国安全法规收紧而快速增长的安全气囊需求,应对中国华南地区汽车产能扩大带来的需求增加。
根据丰田合成的介绍,工厂将利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实时掌握从生产到交付的过程状态。为实现碳中和,将在2030年前通过引进节能生产设备和可再生能源,使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传统设备减少50%以上。
日前,林肯中国公布一季度销量数据,达19471辆,创造一季度销量纪录,2021年一季度销售19325辆。根据此前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林肯汽车12月累计销量为9401辆。
1900/1/1 0:00:00近期,华为与赛力斯联合打造的AITO问界M5四驱旗舰版正式开启预定,售价为3198万元。这款车型的到来,预示着问界M5正式进入30万级细分市场,因此其市场表现也备受业界关注。
1900/1/1 0:00:00“三年搜广推经验,有没有机会转决策规划控制?互联网太没有生机了。
1900/1/1 0:00:00据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车质网统计,2022年3月车质网共受理车主有效投诉信息10436宗(其中含5宗针对第三方平台投诉),创造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环比上涨196,同比上涨31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随着全球不断转向碳中和,储能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需要进一步推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电气化。而锂离子技术对于推动这一转变至关重要。
1900/1/1 0:00:001、理想L9延期发布原定于2022年4月16日的理想L9发布会将延期举办,具体时间将在确定后向大家公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