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芯片供应正在改善。
6月初,外媒报道称,“经过几个月的严重停产,奔驰、戴姆勒卡车、宝马等汽车制造商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半导体组件,可以满负荷生产。”
据行业分析师称,部分由于经济前景不佳和通货膨胀,消费者减少了对同样需要芯片的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
其中,戴姆勒卡车奔驰品牌负责人卡琳·拉德斯特伦(Karin Radstrom)表示,该公司目前正在获得处理积压订单所需的芯片。“虽然没有完美解决问题,但比去年好很多,我们仍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那么,“缺芯”真的开始逆转了吗?
经销商“削减订单”
其实国产芯片价格也在下降。举个例子,据我查询,正能量电子网的意法半导体STM32F103C8T6的价格已经从最高峰的60多元降到了现在的30元甚至26元。
“价格下降了。很难说,主要是需求下降了。”一个推销员告诉我的。“从我们客户那里得到的信息是,目前的市场比去年清淡得多。具体原因有很多,需求下降是其中之一,说不定下个月需求又上来了。”
业内专家朱玉龙也对价格下跌感到震惊。因为,经销商开始削减汽车芯片订单有点出乎意料(描述夸张)。那么,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消费电子是一大块。据6月15日消息,CINNO Research发布报告称,5月份液晶智能手机面板价格仍处于下降通道,预计6月份将继续下降。其中,柔性AMOLED智能手机面板的价格在5月份下调了1美元,主要是因为其驱动芯片的短缺有所缓解,这将不再是交付的主要瓶颈。
不仅如此,在“缺芯潮”中,模拟芯片和GPU芯片一度是最稀缺的类型。不过,从3月份开始,GPU的价格也大幅下降。根据Tom的硬件数据,5月份GPU的价格已经下降了15%左右,二手GPU的价格也平均下降了10%。
近两个月来,全球模拟芯片龙头德州仪器TI部分模拟芯片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部分芯片跌幅甚至超过80%。比如现货市场上,一般消费级电源管理芯片如TPS61021的价格已经从最高点的45元降到了3元左右。
所以价格跳水从侧面印证了消费芯片需求下降的事实。而且,另一方面,它展现了今年以来半导体市场(集成电路市场)变化的一个缩影。
以国内市场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3月我国集成电路产量285亿片,同比下降5.1%,一季度产量807亿片,同比下降4.2%。这是自2019年以来记录的最低芯片产量。有人断言,这标志着自2020年4月以来的超级繁荣商业周期结束,半导体市场进入了衰退期。
我们知道,芯片行业具有“繁荣-衰退”的周期性特征。现在地面上的生产力很多,那么接下来,后面的需求能跟得上吗?衰退周期的迹象已经出现,需要冷静对待。
此外,根据S & amp;根据P IHS的指数,半导体短缺在全球范围内显示出进一步缓解的迹象。以上种种,正如朱玉龙所说,从业界到财经媒体,以及现在周围购买芯片的价格和难度,汽车半导体的供应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巨人分裂了。
但是对于核心的缺失,巨头们的意见还是有分歧的。一派认为“缺芯”问题即将解决,生产过剩即将到来。另一派认为“缺芯”将长期持续。
英特尔持“持续”观点。在前不久的达沃斯论坛上,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基辛格表示,芯片短缺将持续到2024年,先进工艺制造设备的交付周期过长,阻碍了产能的扩大。
此外,国际半导体行业协会(Semi)21日表示,由于俄乌战争继续威胁半导体关键特殊气体等原材料的供应,到2024年全球可能继续面临全球芯片短缺的问题。
看来,整体来看,“缺芯”的情况还会长期存在,尤其是汽车行业。
根据纪薇的说法。Stellantis发言人周三表示,由于芯片短缺,其位于法国布列塔尼的Rennes-La Janais雪铁龙工厂将于7月3日停产。此外,其位于法国东部的索肖标致工厂的停产将延长至下周末,同样是因为半导体供应问题。
此前,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唐唯实表示,预计半导体的短缺将持续到2022年底,因为汽车行业正在等待更多产能上线,这是一个持续数年的过程。
当然,目前还很难判断芯片的走势。毕竟汽车芯片的全球管理确实处于比较敏感的状态。但从目前参与套利的中间商和经销商的态度来看,需求的不确定性让他们认为至少下一季度的市场“非常疲软”。
德州仪器TI也有点悲观。6月初,德州仪器通知客户,下半年供需失衡将有所缓解,以电源管理芯片为首的模拟IC涨价党将结束,甚至面临降价压力。
值得一提的一个重要现象是,芯片的短缺也在改变行业的格局。所谓,危机危机,危机是有机的。
例如,在安富利发布的首份研究报告《芯片短缺分析》中,就有一个重大发现:全球性的元器件短缺不仅延长了订单的完成时间和交付日期,还改变了产品设计,促使设计工程师寻找新的方式将其产品推向市场。
此外,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在过去的四个季度中,全球增长最快的20家芯片公司中有19家来自。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只有8起。这些总部位于中国的设计软件、处理器和设备供应商的收入增长率,比全球领先企业TSMC和ASML高出许多倍。
对于未来,6月10日,华尔街日报指出,过去两年困扰全球的计算机芯片全球短缺可能很快蔓延到更先进的芯片,这些芯片用于驱动下一代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工作负载。
报告进一步指出,迄今为止的“核心短缺”只真正影响了低端芯片,但到2024年,高级芯片的供应缺口可能高达20%。这将对依赖它们的行业产生连锁反应,如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和自动驾驶汽车。换句话说,芯片的短缺将从之前的通用项目转移到电动汽车的专属部件上。
此外,由于技术障碍和巨额投资,只有TSMC和三星两家芯片制造商有能力制造高端芯片。因此,有必要建立良好的联系……与这两家公司提前锁定需求。欧洲的芯片供应正在改善。
6月初,外媒报道称,“经过几个月的严重停产,奔驰、戴姆勒卡车、宝马等汽车制造商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半导体组件,可以满负荷生产。”
据行业分析师称,部分由于经济前景不佳和通货膨胀,消费者减少了对同样需要芯片的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
其中,戴姆勒卡车奔驰品牌负责人卡琳·拉德斯特伦(Karin Radstrom)表示,该公司目前正在获得处理积压订单所需的芯片。“虽然没有完美解决问题,但比去年好很多,我们仍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那么,“缺芯”真的开始逆转了吗?
经销商“削减订单”
其实国产芯片价格也在下降。举个例子,据我查询,正能量电子网的意法半导体STM32F103C8T6的价格已经从最高峰的60多元降到了现在的30元甚至26元。
“价格下降了。很难说,主要是需求下降了。”一个推销员告诉我的。“从我们客户那里得到的信息是,目前的市场比去年清淡得多。具体原因有很多,需求下降是其中之一,说不定下个月需求又上来了。”
业内专家朱玉龙也对价格下跌感到震惊。因为,经销商开始削减汽车芯片订单有点出乎意料(描述夸张)。那么,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消费电子是一大块。据6月15日消息,CINNO Research发布报告称,5月份液晶智能手机面板价格仍处于下降通道,预计6月份将继续下降。其中,柔性AMOLED智能手机面板的价格在5月份下调了1美元,主要是因为其驱动芯片的短缺有所缓解,这将不再是交付的主要瓶颈。
不仅如此,在“缺芯潮”中,模拟芯片和GPU芯片一度是最稀缺的类型。不过,从3月份开始,GPU的价格也大幅下降。根据Tom的硬件数据,5月份GPU的价格已经下降了15%左右,二手GPU的价格也平均下降了10%。
近两个月来,全球模拟芯片龙头德州仪器TI部分模拟芯片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部分芯片跌幅甚至超过80%。比如现货市场上,一般消费级电源管理芯片如TPS61021的价格已经从最高点的45元降到了3元左右。
所以价格跳水从侧面印证了消费芯片需求下降的事实。而且,另一方面,它展现了今年以来半导体市场(集成电路市场)变化的一个缩影。
以国内市场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3月我国集成电路产量285亿片,同比下降5.1%,一季度产量807亿片,同比下降4.2%。这是自2019年以来记录的最低芯片产量。有人断言,这标志着自2020年4月以来的超级繁荣商业周期结束,半导体市场进入了衰退期。
我们知道,芯片行业具有“繁荣-衰退”的周期性特征。现在地面上的生产力很多,那么接下来,后面的需求能跟得上吗?衰退周期的迹象已经出现,需要冷静对待。
此外,根据S & amp;根据P IHS的指数,半导体短缺在全球范围内显示出进一步缓解的迹象。以上种种,正如朱玉龙所说,从业界到财经媒体,以及现在周围购买芯片的价格和难度,汽车半导体的供应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巨人分裂了。
但是对于核心的缺失,巨头们的意见还是有分歧的。一派认为“缺芯”问题即将解决,生产过剩即将到来。另一派认为“缺芯”将长期持续。
英特尔持“持续”观点。在前不久的达沃斯论坛上,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基辛格表示,芯片短缺将持续到2024年,先进工艺制造设备的交付周期过长,阻碍了产能的扩大。
此外,国际半导体行业协会(Semi)21日表示,由于俄乌战争继续威胁半导体关键特殊气体等原材料的供应,到2024年全球可能继续面临全球芯片短缺的问题。
看来,整体来看,“缺芯”的情况还会长期存在,尤其是汽车行业。
根据纪薇的说法。Stellantis发言人周三表示,由于芯片短缺,其位于法国布列塔尼的Rennes-La Janais雪铁龙工厂将于7月3日停产。此外,其位于法国东部的索肖标致工厂的停产将延长至下周末,同样是因为半导体供应问题。
此前,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唐唯实表示,预计半导体的短缺将持续到2022年底,因为汽车行业正在等待更多产能上线,这是一个持续数年的过程。
当然,目前还很难判断芯片的走势。毕竟汽车芯片的全球管理确实处于比较敏感的状态。但从目前参与套利的中间商和经销商的态度来看,需求的不确定性让他们认为至少下一季度的市场“非常疲软”。
德州仪器TI也有点悲观。6月初,德州仪器通知客户,下半年供需失衡将有所缓解,以电源管理芯片为首的模拟IC涨价党将结束,甚至面临降价压力。
值得一提的一个重要现象是,芯片的短缺也在改变行业的格局。所谓,危机危机,危机是有机的。
例如,在安富利发布的首份研究报告《芯片短缺分析》中,就有一个重大发现:全球元器件短缺不仅延长了订单的完成时间和交付日期,还改变了产品设计,促使设计工程师寻找新的方式将产品推向市场。
此外,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在过去的四个季度中,全球增长最快的20家芯片公司中有19家来自。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只有8起。这些总部位于中国的设计软件、处理器和设备供应商的收入增长率,比全球领先企业TSMC和ASML高出许多倍。
对于未来,6月10日,华尔街日报指出,过去两年困扰全球的计算机芯片全球短缺可能很快蔓延到更先进的芯片,这些芯片用于驱动下一代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工作负载。
报告进一步指出,迄今为止的“核心短缺”只真正影响了低端芯片,但到2024年,高级芯片的供应缺口可能高达20%。这将对依赖它们的行业产生连锁反应,如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和自动驾驶汽车。换句话说,芯片的短缺将从之前的通用项目转移到电动汽车的专属部件上。
此外,由于技术障碍和巨额投资,只有TSMC和三星两家芯片制造商有能力制造高端芯片。所以要提前和这两家公司建立好联系,锁定需求。
在当下的中国车市中,和新能源车凭借实力说话的举动相比,如何消费情怀总会出现传统车企的既有战略中。尤其是在日系车阵营中,为情怀买单的话题,时刻都能被编织成营销话术。
1900/1/1 0:00:00市场概述:一直以来,对于大众ID4CROZZ和ID
1900/1/1 0:00:00夏至刚过,气温逐渐走高。有意思的是,最近的汽车市场似乎在随着夏季地表温度的升高而变得热闹起来,新车频发,新故事频频上演,似乎开启了一个新的舞台,让更多的演奏家开始其专属表演。
1900/1/1 0:00:00“心灵在天堂,身体在地狱”318号公路之上,洒满了无数人的热血与信仰。有人说,只有真正走在路上,看着一座座登上的高山,回望一步步踏出的脚印,才会清楚自己该要前行的方向。
1900/1/1 0:00:00根据彭博社数据,过去四个季度,全球20家增长最快的芯片行业公司中,有19家来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而去年同期只有8个。
1900/1/1 0:00:00一年发布一款新车,销量却始终表现平平。在整个合资阵营中,三菱品牌的战场故事在市场渐入入理性后,就是这么无奈。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