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宣布即将推出首款电动SUV Polestar3。Polestar首席执行官Thomas Ingenlath在欧洲汽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款车型的价格将在7.5万至11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0.7万至74.36万元)之间,并将目标瞄准了保时捷卡宴作为Polestar 3的电动竞争对手。
无论是价格还是竞争对手都非常出乎意料,这可能是另一种明智的营销方式,因为卡宴在2021年售出了83,071辆,只比第一款Macan的88,362辆少了几辆。

如果没有卡宴和Macan,保时捷也不会是今天的强大品牌。所以碰瓷保时捷看似是推高价格的捷径,但奇怪的是,保时捷最大的市场在中国,但在北极星的未来似乎看不到中国。
在欧洲,北极星是一个来自中国的汽车制造新品牌。但无论是北极星的计划一直以欧美为主,还是中国的市场表现,北极星与中国的关系更像是典型的“双向非冲”。
东方不亮西方亮。
事实上,无论是增幅较大的销量,还是纳斯达克的成功上市,北极星上半年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半个月前,吉利旗下电动车品牌吉星汽车以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的形式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收盘市值2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82亿元)。Polestar认为,在美国上市是自2017年发布以来的又一个里程碑,标志着polestar已经成为全球电动车品牌。Polestar已经发布了两款车型,并在全球范围内交付了超过55,000辆汽车。

“这是一个让整个北极星团队骄傲的时刻。”Polar Star首席执行官Thomas Ingenlath表示,“此次上市不仅为Polar Star带来了资金支持,也为我们实现宏伟的品牌目标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平台。”
上市当天,北极星股价上涨15.76%,市值约2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82亿元)。虽然好景不长,在涨到13.36美元/股的高点后一路下跌,但在IPO寒冬中依然维持了原有的估值和预期。

初创电动品牌能成功赴美上市,靠两座大山的优势是不可或缺的。在吉利和沃尔沃的支持下,北极星汽车拥有出色的出海能力。公开数据显示,北极星2021年93%的销量是在海外销售的,北极星还在加速全球市场扩张的进程。目前已在全球23个市场上市,近期将扩展至西班牙、葡萄牙、泰国、马来西亚。预计到2023年底,北极星将把全球业务扩展到至少30个市场。
上周,北极星发布了上半年的销售数据。北极星电动车销量达到2.12万辆,同比增长125%,增长一倍多,接近去年全年销量,有望实现全年目标。
北极星CEO托马斯曾表示,他非常自信。由于Polar Star今年在品牌认知度和销售数据方面的强劲势头,他认为它将在未来几年保持强劲加速,因为将推出更多突破性的汽车。

Polestar预测,Polestar 3的全球销量将达到2.4万辆,2024年6.7万辆,2025年7.7万辆。除了Polestar 3,该公司还计划在2023年推出另一款SUV,即保时捷Macan尺寸的Polestar 4,随后在2024年推出旗舰车Polestar 5。
预计Polestar 3和4将占该品牌全球销量的大部分,公司认为这两款SUV的总销量到2025年将达到16万辆。其中,他认为要实现其2023年全球销售12.4万辆汽车的目标,关键之一是推出Polestar 3高端大型SUV。
Polestar 3的定价能否使其成为移动机型?
从出道就有“溢价”的传统
北极星3是n……首款定了很高的价格,甚至还有些趋同。其实从Polestar 1开始,北极星就陷入了高定价和低产品力的矛盾中。
前两款产品在动力、续航表现、技术构成以及最重要的品质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所以定价高总会不合适。

Polestar 1的价格高达145万元本身就是为了品牌展示,普通消费者很难接受和理解。但Polestar 2来得太晚,漫长的产品窗口期让Polestar在国内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失去了先发优势。
Polestar 2作为北极星定义的移动车辆,为了挑起销售大梁,不得不降价到26万。降低售价确实有利于在短期内增加销量。但作为Polestar 1的后续机型,两者巨大的价格差距造成了Polestar品牌定位的混乱,不利于后续的产品推出。
下一款Polestar 3给跑者的价格有点离谱,价格从7.5万欧元到11万欧元不等。由于最近欧元贬值,美元的价格应该差不多。在这些价格上,Polestar 3将与入门级和中级Cayenne车型竞争。

欧洲和美国仍然是计划中的主要市场。就连在中国反传统生产的Polestar 3也会在南卡罗来纳州里奇维尔的沃尔沃工厂生产,沃尔沃的XC90也是在这里生产的。
“Polestar 3将在美国为我们的美国客户建造,”Thomas Ingenlath说。“我记得当我第一次在美国分享Polestar的愿景时,反响很大。我很自豪我们的第一辆SUV将在南卡罗来纳州制造。”从现在开始,美国不再是出口市场,而是国内市场。
Polestar首席运营官丹尼斯·诺贝利厄斯(Dennis Nobelius)表示:“在美国生产减少了全球运输车辆相关的交付时间和环境影响,这将对Polestar 3的价格产生积极影响。"所有这些都将使北极星在关键的美国销售市场更具竞争力."
同时,Polestar 3将基于该公司的SPA2(可扩展产品架构)平台打造,该平台允许双电机和足够大的电池在WLTP联合测试周期中提供高达372英里(600公里)的续航里程。目前没有EPA评级,但预计会降低12%左右。外媒称,当法规允许激活这些功能时,SPA2平台还将提供无需看眼和动手的自动驾驶功能。

北极星和中国水土不服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品牌定位和目标受众似乎与中国的消费者画像相去甚远。中国新能源品牌在国内电动车市场也是你追我赶,竞争和内卷化程度也很高。北极星还需要时间。毕竟品牌力、产品力、销量、市场份额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升。
但市场和消费者显然没有太多耐心,如何选择似乎已经看到了极限明星的选择——海外市场和高性能。
电动SUV Polestar 3能否从保时捷手中抢夺消费者还不能过早定义,但不能解决高端定位和品牌力不强的矛盾,不能真正成为自己定义中的“高性能”品牌。北极星宣布即将推出首款电动SUV Polestar3。Polestar首席执行官Thomas Ingenlath在欧洲汽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款车型的价格将在7.5万至11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0.7万至74.36万元)之间,并将目标瞄准了保时捷卡宴作为Polestar 3的电动竞争对手。
无论是价格还是竞争对手都非常出乎意料,这可能是另一种明智的营销方式,因为卡宴在2021年售出了83,071辆,只比第一款Macan的88,362辆少了几辆。

如果没有卡宴和Macan,保时捷也不会是po……今日rful品牌。所以碰瓷保时捷看似是推高价格的捷径,但奇怪的是,保时捷最大的市场在中国,但在北极星的未来似乎看不到中国。
在欧洲,北极星是一个来自中国的汽车制造新品牌。但无论是北极星的计划一直以欧美为主,还是中国的市场表现,北极星与中国的关系更像是典型的“双向非冲”。
东方不亮西方亮。
事实上,无论是增幅较大的销量,还是纳斯达克的成功上市,北极星上半年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半个月前,吉利旗下电动车品牌吉星汽车以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的形式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收盘市值2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82亿元)。Polestar认为,在美国上市是自2017年发布以来的又一个里程碑,标志着polestar已经成为全球电动车品牌。Polestar已经发布了两款车型,并在全球范围内交付了超过55,000辆汽车。

“这是一个让整个北极星团队骄傲的时刻。”Polar Star首席执行官Thomas Ingenlath表示,“此次上市不仅为Polar Star带来了资金支持,也为我们实现宏伟的品牌目标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平台。”
上市当天,北极星股价上涨15.76%,市值约2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82亿元)。虽然好景不长,在涨到13.36美元/股的高点后一路下跌,但在IPO寒冬中依然维持了原有的估值和预期。

初创电动品牌能成功赴美上市,靠两座大山的优势是不可或缺的。在吉利和沃尔沃的支持下,北极星汽车拥有出色的出海能力。公开数据显示,北极星2021年93%的销量是在海外销售的,北极星还在加速全球市场扩张的进程。目前已在全球23个市场上市,近期将扩展至西班牙、葡萄牙、泰国、马来西亚。预计到2023年底,北极星将把全球业务扩展到至少30个市场。
上周,北极星发布了上半年的销售数据。北极星电动车销量达到2.12万辆,同比增长125%,增长一倍多,接近去年全年销量,有望实现全年目标。
北极星CEO托马斯曾表示,他非常自信。由于Polar Star今年在品牌认知度和销售数据方面的强劲势头,他认为它将在未来几年保持强劲加速,因为将推出更多突破性的汽车。

Polestar预测,Polestar 3的全球销量将达到2.4万辆,2024年6.7万辆,2025年7.7万辆。除了Polestar 3,该公司还计划在2023年推出另一款SUV,即保时捷Macan尺寸的Polestar 4,随后在2024年推出旗舰车Polestar 5。
预计Polestar 3和4将占该品牌全球销量的大部分,公司认为这两款SUV的总销量到2025年将达到16万辆。其中,他认为要实现其2023年全球销售12.4万辆汽车的目标,关键之一是推出Polestar 3高端大型SUV。
Polestar 3的定价能否使其成为移动机型?
从出道就有“溢价”的传统
Polestar 3并不是第一款定高价的机型,甚至还有些趋同。其实从Polestar 1开始,北极星就陷入了高定价和低产品力的矛盾中。
前两款产品在动力、续航表现、技术构成以及最重要的品质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所以定价高总会不合适。

Polestar 1的价格高达145万元本身就是为了品牌展示,普通消费者很难接受和理解。然而,Polestar 2来的太晚了,产品窗口太长……使得北极星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失去了先发优势。
Polestar 2作为北极星定义的移动车辆,为了挑起销售大梁,不得不降价到26万。降低售价确实有利于在短期内增加销量。但作为Polestar 1的后续机型,两者巨大的价格差距造成了Polestar品牌定位的混乱,不利于后续的产品推出。
下一款Polestar 3给跑者的价格有点离谱,价格从7.5万欧元到11万欧元不等。由于最近欧元贬值,美元的价格应该差不多。在这些价格上,Polestar 3将与入门级和中级Cayenne车型竞争。

欧洲和美国仍然是计划中的主要市场。就连在中国反传统生产的Polestar 3也会在南卡罗来纳州里奇维尔的沃尔沃工厂生产,沃尔沃的XC90也是在这里生产的。
“Polestar 3将在美国为我们的美国客户建造,”Thomas Ingenlath说。“我记得当我第一次在美国分享Polestar的愿景时,反响很大。我很自豪我们的第一辆SUV将在南卡罗来纳州制造。”从现在开始,美国不再是出口市场,而是国内市场。
Polestar首席运营官丹尼斯·诺贝利厄斯(Dennis Nobelius)表示:“在美国生产减少了全球运输车辆相关的交付时间和环境影响,这将对Polestar 3的价格产生积极影响。"所有这些都将使北极星在关键的美国销售市场更具竞争力."
同时,Polestar 3将基于该公司的SPA2(可扩展产品架构)平台打造,该平台允许双电机和足够大的电池在WLTP联合测试周期中提供高达372英里(600公里)的续航里程。目前没有EPA评级,但预计会降低12%左右。外媒称,当法规允许激活这些功能时,SPA2平台还将提供无需看眼和动手的自动驾驶功能。

北极星和中国水土不服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品牌定位和目标受众似乎与中国的消费者画像相去甚远。中国新能源品牌在国内电动车市场也是你追我赶,竞争和内卷化程度也很高。北极星还需要时间。毕竟品牌力、产品力、销量、市场份额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升。
但市场和消费者显然没有太多耐心,如何选择似乎已经看到了极限明星的选择——海外市场和高性能。
电动SUV Polestar 3能否从保时捷手中抢夺消费者还不能过早定义,但不能解决高端定位和品牌力不强的矛盾,不能真正成为自己定义中的“高性能”品牌。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快速增长。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均突破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渗透率达216。
1900/1/1 0:00:007月21日,比亚迪官方正式宣布,继商用车之后,将要进军日本乘用车市场,据悉比亚迪决定从2023年1月开始,
1900/1/1 0:00:00虽然只与磷酸铁锂电池一字之差,但磷酸锰铁锂电池的故事,却讲得更有新意。
1900/1/1 0:00:007月11日,应该是所有极氪人和极氪车主最开心和最惊喜的一天。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现代汽车集团预计,其与美国子公司Supernal合作开发飞行出租车的项目不需要外部资金支持。
1900/1/1 0:00:00作为国内第一家搭载纯电动汽车突破100万台的电驱动企业,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从08年就进入该领域,从分体式电驱产品、三合一技术突破到步入宽禁带半导体的应用实践,上海电驱动始终紧追在技术前沿,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