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小马智行与三一重卡正式成立合资公司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7月初的常州,酷暑难耐,十几个经销商老板从外地赶到常州大乘金坛生产基地。他们的诉求很一致:虽然大乘品牌倒了,但经销商当时交的合同保证金是要还的。

不过,这个原本属于大乘的工厂,现在已经交给了做汽车的新玩家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牛创)。去年年底,这家工厂的大门上挂着“纽创”的logo,预示着新主人的到来。

“大门口原来的牌子是‘牛创’,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换成了‘大乘’的牌子。”一位来自的员工表达了他的困惑。一个经销商老板不同意。“现在谁管理这个工厂和我们关系不大。还挂着大乘的牌子,总得有人负责。”

去年12月15日,牛创推出全新汽车品牌“自行者”。今年年初,首款自助游车型NV (parameter | inquiry)正式亮相。原定于3月31日的上市发布会,官方解释由于疫情原因,将延期举行。根据牛创官方发布的计划,自助游NV最快今年年底就可以开始交付。汽车之家近日向游族运营商确认了新车上市时间,但对方并未给出明确答复。

上图:拍摄于2021年12月,下图:拍摄于2022年7月。

牛创原本打算盘活大乘在常州金坛区的工厂,同时以大乘的资质造车。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一位接近大乘的消息人士透露,自2020年起,大乘金坛工厂因经营困难而停工。如果现在想重新开工,需要接受主管部门的核查。验证需要时间,而这恰恰占用了牛创的时间...

乘坐公共汽车的混乱

根据牛创官方发布的消息,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9个一二线城市已经有了首批直营店。

近日,笔者来到北京一家自助游品牌直营店,这里只有一种模式:自助游NV。当笔者询问车尾“大乘”的标识时,销售人员解释说,这款车是自行行者和大乘联合开发的,用的是大乘的资质。

“自助游女”

对于一开始就把总部和工厂选在大乘金坛基地的牛闯来说,以大乘的资质造车是合情合理的。小鹏、蔚来等新造车企业都是通过海马、江淮等企业贴牌生产造车。

不同的是,海马、江淮等公司并没有像大乘那样爆发。拥有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双重资质的大乘,并不愿意在资质成为稀缺资源的时代成为配角。所以大乘留下的烂摊子,只能是接受者的负担。

2018年3月,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06批),其中江西江铃集团轻型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铃轻型车”)正式变更为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乘汽车”)。这意味着大乘获得了江铃轻卡的生产资质。

然而不到两年,大乘就濒临破产,留下一个烂摊子和一屁股债。2020年5月,多家媒体报道,多名不同地区的经销商来到大乘金坛基地“讨债”。2021年1月,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产销数据中,大乘的月产量已经降至零。

企业调查信息显示,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历史债权债务超过6.8亿元,违约金额超过6.2亿元。“其实在牛闯入驻大乘金坛基地之前,双方就大乘的债务进行过会谈。显然,牛创的第一辆车需要大乘的资质,但债务问题悬而未决。”一位接近大乘的知情人士透露。

自助游者?牛C……ang?还是大乘?

去年12月,在品牌发布之际,创始人李一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自由家常州工厂的设计产能为18万台/年,工厂已经完成量产前的改造和标定,将于2022年3月投入使用。当时他信心满满,造车计划在掌控之中。“造车三年来,我们没偷过一天懒,也没缺过一天钱。”他告诉在场的媒体。

该品牌去年12月刚刚发布,自行者今年3月宣布,首款汽车自行者NV将于3月31日发布并预订,9月开始交付。但从3月份开始,汽车供应链危机爆发,自助游不得不在官方微信上宣布推迟新车发布会。

按照官方的说法,疫情打乱了自助游原计划的发布节奏。当然,正如李一男所说,自助游者一天也没有懈怠。在自助游官网上,4月份更新了冬季测试的消息。自7月起,自助游员工的微信朋友圈也更新了武汉、杭州、成都、广州等线下门店的完成情况。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让人想不到“自助游”的品牌logo甚至还没有敲定。

在自行者今年1月发布的官方外观图中,车尾印有“自行者NV”的车名和“NIUTRON”的品牌logo。但是,北京的自助游直营店后面已经不见了“自助游”二字。除了“牛创”的logo,左边只有“大乘”,右边只有“NV”。另外,展车的尾部在全国各地的直营店都不一样。有的直营店新车尾部有“大乘”的logo,有的则是“NV”。

知情人士透露,“自助游”一词消失是因为品牌名称尚未申请,企业调查显示的信息也支持这一观点。“商标注册成功后,应当重新启用。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新车上会有‘大乘’二字。”他说。

"企业查看显示的商标注册信息"

牛创和大乘本应分别扮演品牌和代工的角色,携手共赢。但在未来,“代工”更像是牛创的独角戏。

2018年工信部发文。对于停产超过12个月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重新生产需经工信部核实。不能维持准入条件或已经破产的企业可能被取消资格。停产很久的大乘汽车自然也不会例外。

“工厂被牛创接手后,大乘基本不再参与。资格审核基本就是牛创在跑。”接近牛创的消息人士透露,大乘目前正在接受主管部门的检查。对双方来说,只有让大乘顺利复工,才能进行下一步。

另一位知情人士在与汽车之家的沟通中表达了对目前形势的困惑。他说,今年以来,大乘金坛基地门口的招牌已经从牛创换成了大乘。“有段时间有点尴尬,分不清谁给谁代工。”

今年会上市吗?

“市场上的增程车型并不多。自助游的首款车原计划推增程版。但大乘工厂建设前,在环保部门备案生产纯电动乘用车。现在,如果你想生产增程车型,你需要再次经历这一过程。”一位接近牛创的消息人士透露。笔者查阅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官网发现,2019年,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金坛分公司备案了“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项目”,文件中并没有“增程”二字。

“重新备案需要时间,这个问题可能会影响新车上市和交付的进度”,上述消息人士s……d.目前新车还处于PT(生产验证)阶段,车型与配件的匹配程度需要不断调整。自驾游北京直营店的销售人员在与汽车之家的沟通中也提到,店内的展车为试制车,会与最终量产版略有不同。

“一般来说,一个全新平台下的全新车型,从PT到PP(试产)大概需要一年半,从PP到SOP(量产)大概需要一年。新车企的研发周期普遍比传统车企短。即便如此,早期的‘微小李’也花了3-4年才推出首款产品。”汽车企业高级产品战略策划刘洋(化名)告诉汽车之家,新势力汽车企业早期在产品一致性上踩了很多坑,但这并不代表后来进入的企业就可以绕过这些坑。

“资本是无情的,它等不到漫长的研发周期。而且现在的市场环境也不像2015-2018年:一个新玩家还有3-4年的时间从零开始开发一个产品。”。刘洋解释说,如果说“快”是所有新造车公司的重中之重,那么后来者的窗口期越来越短。

想要在新能源汽车的红海中生存,留给自助游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际知名投资机构投资人在与汽车之家的沟通中表示,工厂、资质等硬性条件只是考验新晋车企的第一关。

李一男曾在一次采访中说,“我的汽车还没有造出来,我还没有上台。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这话没错,毕竟造车的难度和门槛并没有因为他成功创业几次而降低。(文/汽车之家张)7月初的常州,酷暑难耐,十几名经销商老板从外地赶到常州大乘金坛生产基地。他们的诉求很一致:虽然大乘品牌倒了,但经销商当时交的合同保证金是要还的。

不过,这个原本属于大乘的工厂,现在已经交给了做汽车的新玩家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牛创)。去年年底,这家工厂的大门上挂着“纽创”的logo,预示着新主人的到来。

“大门口原来的牌子是‘牛创’,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换成了‘大乘’的牌子。”一位来自的员工表达了他的困惑。一个经销商老板不同意。“现在谁管理这个工厂和我们关系不大。还挂着大乘的牌子,总得有人负责。”

去年12月15日,牛创推出全新汽车品牌“自行者”。今年年初,首款自助游车型NV (parameter | inquiry)正式亮相。原定于3月31日的上市发布会,官方解释由于疫情原因,将延期举行。根据牛创官方发布的计划,自助游NV最快今年年底就可以开始交付。汽车之家近日向游族运营商确认了新车上市时间,但对方并未给出明确答复。

上图:拍摄于2021年12月,下图:拍摄于2022年7月。

牛创原本打算盘活大乘在常州金坛区的工厂,同时以大乘的资质造车。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一位接近大乘的消息人士透露,自2020年起,大乘金坛工厂因经营困难而停工。如果现在想重新开工,需要接受主管部门的核查。验证需要时间,而这恰恰占用了牛创的时间...

乘坐公共汽车的混乱

根据牛创官方发布的消息,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9个一二线城市已经有了首批直营店。

近日,笔者来到北京一家自助游品牌直营店,这里只有一种模式:自助游NV。当笔者询问车尾“大乘”的标识时,销售人员解释说,这款车是自行行者和大乘联合开发的,用的是大乘的资质。

< img alt = "北京,冀……gling,海马和江淮,发现" src = "/eeimg/{ HostI }/img/20230303183610853362/3 . jpg "/>

“自助游女”

对于一开始就把总部和工厂选在大乘金坛基地的牛闯来说,以大乘的资质造车是合情合理的。小鹏、蔚来等新造车企业都是通过海马、江淮等企业贴牌生产造车。

不同的是,海马、江淮等公司并没有像大乘那样爆发。拥有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双重资质的大乘,并不愿意在资质成为稀缺资源的时代成为配角。所以大乘留下的烂摊子,只能是接受者的负担。

2018年3月,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06批),其中江西江铃集团轻型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铃轻型车”)正式变更为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乘汽车”)。这意味着大乘获得了江铃轻卡的生产资质。

然而不到两年,大乘就濒临破产,留下一个烂摊子和一屁股债。2020年5月,多家媒体报道,多名不同地区的经销商来到大乘金坛基地“讨债”。2021年1月,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产销数据中,大乘的月产量已经降至零。

企业调查信息显示,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历史债权债务超过6.8亿元,违约金额超过6.2亿元。“其实在牛闯入驻大乘金坛基地之前,双方就大乘的债务进行过会谈。显然,牛创的第一辆车需要大乘的资质,但债务问题悬而未决。”一位接近大乘的知情人士透露。

自助游者?牛闯?还是大乘?

去年12月,在品牌发布之际,创始人李一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自由家常州工厂的设计产能为18万台/年,工厂已经完成量产前的改造和标定,将于2022年3月投入使用。当时他信心满满,造车计划在掌控之中。“造车三年来,我们没偷过一天懒,也没缺过一天钱。”他告诉在场的媒体。

该品牌去年12月刚刚发布,自行者今年3月宣布,首款汽车自行者NV将于3月31日发布并预订,9月开始交付。但从3月份开始,汽车供应链危机爆发,自助游不得不在官方微信上宣布推迟新车发布会。

按照官方的说法,疫情打乱了自助游原计划的发布节奏。当然,正如李一男所说,自助游者一天也没有懈怠。在自助游官网上,4月份更新了冬季测试的消息。自7月起,自助游员工的微信朋友圈也更新了武汉、杭州、成都、广州等线下门店的完成情况。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让人想不到“自助游”的品牌logo甚至还没有敲定。

在自行者今年1月发布的官方外观图中,车尾印有“自行者NV”的车名和“NIUTRON”的品牌logo。但是,北京的自助游直营店后面已经不见了“自助游”二字。除了“牛创”的logo,左边只有“大乘”,右边只有“NV”。另外,展车的尾部在全国各地的直营店都不一样。有的直营店新车尾部有“大乘”的logo,有的则是“NV”。

知情人士透露,“自助游”一词消失是因为品牌名称尚未申请,企业调查显示的信息也支持这一观点。“商标注册成功后,应当重新启用。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新车上会有‘大乘’二字。”他说。

"企业查看显示的商标注册信息"

牛创和大乘本应分别扮演品牌和代工的角色,携手共赢。但是在未来……,“代工”更像是牛创的独角戏。

2018年工信部发文。对于停产超过12个月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重新生产需经工信部核实。不能维持准入条件或已经破产的企业可能被取消资格。停产很久的大乘汽车自然也不会例外。

“工厂被牛创接手后,大乘基本不再参与。资格审核基本就是牛创在跑。”接近牛创的消息人士透露,大乘目前正在接受主管部门的检查。对双方来说,只有让大乘顺利复工,才能进行下一步。

另一位知情人士在与汽车之家的沟通中表达了对目前形势的困惑。他说,今年以来,大乘金坛基地门口的招牌已经从牛创换成了大乘。“有段时间有点尴尬,分不清谁给谁代工。”

今年会上市吗?

“市场上的增程车型并不多。自助游的首款车原计划推增程版。但大乘工厂建设前,在环保部门备案生产纯电动乘用车。现在,如果你想生产增程车型,你需要再次经历这一过程。”一位接近牛创的消息人士透露。笔者查阅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官网发现,2019年,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金坛分公司备案了“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项目”,文件中并没有“增程”二字。

“重新备案需要时间,这个问题可能会影响新车上市和交付的进度,”上述消息人士表示。目前新车还处于PT(生产验证)阶段,车型与配件的匹配程度需要不断调整。自驾游北京直营店的销售人员在与汽车之家的沟通中也提到,店内的展车为试制车,会与最终量产版略有不同。

“一般来说,一个全新平台下的全新车型,从PT到PP(试产)大概需要一年半,从PP到SOP(量产)大概需要一年。新车企的研发周期普遍比传统车企短。即便如此,早期的‘微小李’也花了3-4年才推出首款产品。”汽车企业高级产品战略策划刘洋(化名)告诉汽车之家,新势力汽车企业早期在产品一致性上踩了很多坑,但这并不代表后来进入的企业就可以绕过这些坑。

“资本是无情的,它等不到漫长的研发周期。而且现在的市场环境也不像2015-2018年:一个新玩家还有3-4年的时间从零开始开发一个产品。”。刘洋解释说,如果说“快”是所有新造车公司的重中之重,那么后来者的窗口期越来越短。

想要在新能源汽车的红海中生存,留给自助游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际知名投资机构投资人在与汽车之家的沟通中表示,工厂、资质等硬性条件只是考验新晋车企的第一关。

李一男曾在一次采访中说,“我的汽车还没有造出来,我还没有上台。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这话没错,毕竟造车的难度和门槛并没有因为他成功创业几次而降低。(文/汽车之家张)

标签: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LG新能源上调2022年全年营收预期 欲五年内营收成倍增长

7月27日,LG新能源(LGEnergySolution)在公布季度财报的同时,也发布了中长期企业战略。根据该战略,该公司希望五年内将营收增加两倍以上,并实现两位数的营业利润率。

1900/1/1 0:00:00
新车何时上市 自游家撞上资质的暗礁

7月初的常州,酷暑难耐,十几位经销商老板从外地赶到常州大乘汽车金坛生产基地。他们的诉求很一致:大乘这个品牌虽然倒下了,但经销商当时支付的合同保证金得有人偿还。

1900/1/1 0:00:00
2022年中盘点:日系品牌优势、短板明显

2022年上半年,汽车行业经历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卷土重来、油价上涨等考验,也经历了新能源汽车销量大涨、购置税减半等积极的一面,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1900/1/1 0:00:00
上半年新能源销量:限购城市仍是主力军

今年上半年,因为疫情、芯片短缺等诸多原因,导致国内汽车销量出现罕见下滑,并且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国内新能源车经历了集体涨价,也让新能源车销量上涨趋势有所放缓。

1900/1/1 0:00:00
涉嫌违纪违法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被查!

7月28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同志涉嫌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审查调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