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自主品牌中,会出现“大众丰田”吗?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如果合资车企里有几个“诺基亚”,谁会是“候选人”?

从目前的发展格局来看,主流自主品牌已经显示出潜力。因为自主品牌契合了新能源和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决心足够大,执行力足够强,效率足够高,所以在未来的汽车竞争中赢得了先机。数据显示,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超过60%,主流合资品牌不到10%。

自主品牌通过在新能源和智能两大赛道积累的优势,奠定了堪比大众丰田的基础。如今自主品牌正在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未来可能会诞生中国的“大众丰田”。

Great Wall, Volkswagen, Toyota, BYD and Chang 'an

图片来源:SAIC国际SMIL

实力相当

三十年的发展足以改变自主品牌在国内汽车市场的地位。三十年前,自主品牌只是一只鸡,汽车市场是合资品牌的天下。现在,自主品牌有实力与合资品牌分享“蛋糕”。

2018年是国内汽车市场格局变化的重要节点。虽然中国品牌乘用车早已占据40%的市场份额,但低端市场构筑的“基础”并不牢固,市场份额几乎没有提升。

2018年这种隐秘而动荡的局面被放到了台前。此时汽车市场发展进入分水岭,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SUV红利逐渐消失,新四化趋势叠加,消费结构升级。自主品牌措手不及,市场份额下滑。2019年、2020年连续跌破“40%”红线。吉利、长城等头部车企销量增速放缓或下滑,众泰、野马等边缘车企被市场淘汰。

Great Wall, Volkswagen, Toyota, BYD and Chang 'an

图片来源:广汽阿亚恩

自主下滑的份额被日系品牌“瓜分”,如丰田中国,2019年和2020年销量增速均保持在8%以上。与此同时,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纷纷涌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并逐渐占据重要地位。

市场环境的变化促使自主品牌寻求解决方案,纷纷加快品牌升级战略。新能源和智能成为布局重点。而“韦小立”为自主品牌树立了“标杆”,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头显品牌相机发布新能源汽车品牌及产品,如长城欧拉、广汽爱安、智吉汽车等。

中汽协表示,正是因为中国品牌乘用车抓住了产业转型发展的机遇,全面推进品牌高端化、新能源化、智能化,不断缩小与大众市场主流合资品牌的差距。同理,中国品牌乘用车迅速实现逆袭,2021年市场份额再次升至40%以上。

Great Wall, Volkswagen, Toyota, BYD and Chang 'an

2022年,新能源汽车对自主品牌的帮助将更加明显。今年1-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47.6%,比去年同期上升5.2个百分点。其中7月市场份额无限逼近50%线(达到49.6%)。但是合资品牌并没有及时为电气化改造买单,德系和日系两大主流合资品牌的份额已经下降到20%左右。

随着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的优势不断放大,加斯帕尔汽车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表示,未来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有可能”超过50%。

走向全球机遇

不止一个自主品牌已经意识到新能源和智能化给自己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相信在未来十年,中国一定会诞生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品牌汽车拥有全球机遇。

之所以有这种确定性,除了自身产品竞争力的提升,还有汽车出口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持续增长。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7月,我国汽车出口(含底盘)累计159.7万辆,同比增长43.9%。

Great Wall, Volkswagen, Toyota, BYD and Chang 'an

泰国欧拉,图片来源:长城汽车

中国品牌出口业务持续上升,一定程度上收到了疫情的红利。2020年疫情爆发,加上芯片短缺、地域冲突等问题,影响了欧美、日本等地的汽车产业链。为此,当地的大众、丰田等企业频繁减产甚至停产,无法满足当地乃至全球汽车市场的供应需求。

中国品牌汽车抓住机遇,加快海外市场布局,同时也在寻求新的增长点(国内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目前已初见成效。仅今年7月,就有多家车企单月出口量突破1万辆,如长城汽车1.5万辆,奇瑞集团5.1万辆,SAIC出口及海外基地总销量达9.8万辆,均实现大幅增长。吉利、长安等车企的出口量也在持续增长。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较快。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5.6万辆,同比增长近一倍。

Great Wall, Volkswagen, Toyota, BYD and Chang 'an

图片来源:SAIC·SMIL

欧洲和东南亚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出口阵地。与大众、丰田等车企相比,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具有长续航、智能化等竞争优势,正在向挪威、瑞典等西欧主要电动车市场渗透。仅MG品牌在前7个月就占据了欧洲电动车市场2%的份额(累计销量1.3万辆)。继MG之后,比亚迪、一汽红旗、蔚来等多家车企的电动产品也已经或即将进入欧洲市场。

另一个大市场东南亚,因为中国品牌的进入,打破了当地日系主导的格局。泰国成为重要布局市场,长城、SAIC、比亚迪、哪吒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该市场,大概率与高性价比、高配置的抗日品牌竞争。长城汽车泰国总经理Narong Sritalayon年初表示,今年泰国新车销量计划达到2万辆。

新能源和智能化的优势,让中国品牌走出去的战略更加顺畅。中汽协预测,今年汽车出口有望突破240万辆。

保持稳健向上的心态。

近年来,车企一直在加入出海队伍。海外建厂已经成为一些车企全球转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有利于加快国产化进程,快速融入当地市场,降低出口关税,降低运输成本。

Great Wall, Volkswagen, Toyota, BYD and Chang 'an

长城巴西工厂,图片来源:长城汽车

长城工厂在俄罗斯投产一年后,先后收购了通用汽车在印度、泰国的工厂和奔驰在巴西的工厂,实现了东欧、南亚、东南亚、南美的市场覆盖。SAIC在泰国、印尼、印度和巴基斯坦建立了四个生产基地和零部件组装工厂。吉利不仅有海外基地,还是沃尔沃、宝腾马来西亚、路特斯等多个海外品牌的控股股东。奇瑞和长安对海外市场也雄心勃勃。

虽然比亚迪没有建设工厂的计划……海外现阶段也在加速新能源乘用车出海的进程。去年进入挪威,今年更频繁。年初进入澳洲市场,8月份陆续进入日本、德国、瑞典、泰国四大市场。通常情况下,比亚迪进入当地市场后选择与当地经销商合作。但针对日本市场,已成立分公司(比亚迪日本有限公司),并表示未来不排除根据市场需求建厂的可能。

Great Wall, Volkswagen, Toyota, BYD and Chang 'an

比亚迪进入日本市场。图片来源:比亚迪。

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或建厂速度,是为了服务于自主品牌的全球化。但或许是知道弯道超车的窗口期较短,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表示“中国汽车要在3-5年内迅速放大优势”。或许如此,自主品牌设定的全球化目标比较激进,大多以2025年为重要节点,时间紧迫。

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发布2025战略的10余家车企销量目标合计超过4000万辆,远超中国市场容量(中汽协预测2025年销量为3000万辆)。SAIC喊出“2025年出口150万辆,占集团总销量的15%”,即集团目标年销量1000万辆(目前徘徊在550万辆左右),与丰田大众全球销量相当。长安、一汽、长城等2025年销量目标不低于400万辆,其中长城提出新能源车占比80%。

有业内人士表示,车企提出的2025战略更像是“画大饼”。根据彭博的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000万辆,按照长城的目标占总量的近20%。2021年,中国汽车销量占全球总量的30%以上。

3到5年内,自主品牌将通过加强“内功修炼”,提升竞争力,加快海外市场布局和产品投放。虽然他们可以迅速放大自己在智能汽车领域的优势,但要想在短时间内在全球市场与“大众丰田”抗衡,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合资车企里有几个“诺基亚”,谁会是“候选人”?

从目前的发展格局来看,主流自主品牌已经显示出潜力。因为自主品牌契合了新能源和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决心足够大,执行力足够强,效率足够高,所以在未来的汽车竞争中赢得了先机。数据显示,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超过60%,主流合资品牌不到10%。

自主品牌通过在新能源和智能两大赛道积累的优势,奠定了堪比大众丰田的基础。如今自主品牌正在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未来可能会诞生中国的“大众丰田”。

Great Wall, Volkswagen, Toyota, BYD and Chang 'an

图片来源:SAIC国际SMIL

实力相当

三十年的发展足以改变自主品牌在国内汽车市场的地位。三十年前,自主品牌只是一只鸡,汽车市场是合资品牌的天下。现在,自主品牌有实力与合资品牌分享“蛋糕”。

2018年是国内汽车市场格局变化的重要节点。虽然中国品牌乘用车早已占据40%的市场份额,但低端市场构筑的“基础”并不牢固,市场份额几乎没有提升。

2018年这种隐秘而动荡的局面被放到了台前。此时,汽车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分水岭,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SUV的红利逐渐消失,新四化趋势叠加……d,消费结构升级。自主品牌措手不及,市场份额下滑。2019年、2020年连续跌破“40%”红线。吉利、长城等头部车企销量增速放缓或下滑,众泰、野马等边缘车企被市场淘汰。

Great Wall, Volkswagen, Toyota, BYD and Chang 'an

图片来源:广汽阿亚恩

自主下滑的份额被日系品牌“瓜分”,如丰田中国,2019年和2020年销量增速均保持在8%以上。与此同时,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纷纷涌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并逐渐占据重要地位。

市场环境的变化促使自主品牌寻求解决方案,纷纷加快品牌升级战略。新能源和智能成为布局重点。而“韦小立”为自主品牌树立了“标杆”,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头显品牌相机发布新能源汽车品牌及产品,如长城欧拉、广汽爱安、智吉汽车等。

中汽协表示,正是因为中国品牌乘用车抓住了产业转型发展的机遇,全面推进品牌高端化、新能源化、智能化,不断缩小与大众市场主流合资品牌的差距。同理,中国品牌乘用车迅速实现逆袭,2021年市场份额再次升至40%以上。

Great Wall, Volkswagen, Toyota, BYD and Chang 'an

2022年,新能源汽车对自主品牌的帮助将更加明显。今年1-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47.6%,比去年同期上升5.2个百分点。其中7月市场份额无限逼近50%线(达到49.6%)。但是合资品牌并没有及时为电气化改造买单,德系和日系两大主流合资品牌的份额已经下降到20%左右。

随着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的优势不断放大,加斯帕尔汽车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表示,未来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有可能”超过50%。

走向全球机遇

不止一个自主品牌已经意识到新能源和智能化给自己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认为,未来十年,中国一定会诞生世界级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品牌汽车拥有全球机遇。

之所以有这种确定性,除了自身产品竞争力的提升,还有汽车出口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持续增长。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7月,我国汽车出口(含底盘)累计159.7万辆,同比增长43.9%。

Great Wall, Volkswagen, Toyota, BYD and Chang 'an

泰国欧拉,图片来源:长城汽车

中国品牌出口业务持续上升,一定程度上收到了疫情的红利。2020年疫情爆发,加上芯片短缺、地域冲突等问题,影响了欧美、日本等地的汽车产业链。为此,当地的大众、丰田等企业频繁减产甚至停产,无法满足当地乃至全球汽车市场的供应需求。

中国品牌汽车抓住机遇,加快海外市场布局,同时也在寻求新的增长点(国内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目前已初见成效。仅今年7月,就有多家车企单月出口量突破1万辆,如长城汽车1.5万辆,奇瑞集团5.1万辆,SAIC出口及海外基地总销量达9.8万辆,均实现大幅增长。吉利、长安等车企的出口量也在持续增长。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较快。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新能源汽车出口……今年1-7月达到25.6万,同比增长近一倍。

Great Wall, Volkswagen, Toyota, BYD and Chang 'an

图片来源:SAIC·SMIL

欧洲和东南亚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出口阵地。与大众、丰田等车企相比,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具有长续航、智能化等竞争优势,正在向挪威、瑞典等西欧主要电动车市场渗透。仅MG品牌在前7个月就占据了欧洲电动车市场2%的份额(累计销量1.3万辆)。继MG之后,比亚迪、一汽红旗、蔚来等多家车企的电动产品也已经或即将进入欧洲市场。

另一个大市场东南亚,因为中国品牌的进入,打破了当地日系主导的格局。泰国成为重要布局市场,长城、SAIC、比亚迪、哪吒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该市场,大概率与高性价比、高配置的抗日品牌竞争。长城汽车泰国总经理Narong Sritalayon年初表示,今年泰国新车销量计划达到2万辆。

新能源和智能化的优势,让中国品牌走出去的战略更加顺畅。中汽协预测,今年汽车出口有望突破240万辆。

保持稳健向上的心态。

近年来,车企一直在加入出海队伍。海外建厂已经成为一些车企全球转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有利于加快国产化进程,快速融入当地市场,降低出口关税,降低运输成本。

Great Wall, Volkswagen, Toyota, BYD and Chang 'an

长城巴西工厂,图片来源:长城汽车

长城工厂在俄罗斯投产一年后,先后收购了通用汽车在印度、泰国的工厂和奔驰在巴西的工厂,实现了东欧、南亚、东南亚、南美的市场覆盖。SAIC在泰国、印尼、印度和巴基斯坦建立了四个生产基地和零部件组装工厂。吉利不仅有海外基地,还是沃尔沃、宝腾马来西亚、路特斯等多个海外品牌的控股股东。奇瑞和长安对海外市场也雄心勃勃。

虽然比亚迪现阶段没有海外建厂的计划,但也在加快新能源乘用车出海的进程。去年进入挪威,今年更频繁。年初进入澳洲市场,8月份陆续进入日本、德国、瑞典、泰国四大市场。通常情况下,比亚迪进入当地市场后选择与当地经销商合作。但针对日本市场,已成立分公司(比亚迪日本有限公司),并表示未来不排除根据市场需求建厂的可能。

Great Wall, Volkswagen, Toyota, BYD and Chang 'an

比亚迪进入日本市场。图片来源:比亚迪。

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或建厂速度,是为了服务于自主品牌的全球化。但或许是知道弯道超车的窗口期较短,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表示“中国汽车要在3-5年内迅速放大优势”。或许如此,自主品牌设定的全球化目标比较激进,大多以2025年为重要节点,时间紧迫。

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发布2025战略的10余家车企销量目标合计超过4000万辆,远超中国市场容量(中汽协预测2025年销量为3000万辆)。SAIC喊出“2025年出口150万辆,占集团总销量的15%”,即集团目标年销量1000万辆(目前徘徊在550万辆左右),与丰田大众全球销量相当。长安、一汽、长城等在2025年的销售目标都不低于400万辆,其中Gr……t墙提出新能源车占80%。

有业内人士表示,车企提出的2025战略更像是“画大饼”。根据彭博的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000万辆,按照长城的目标占总量的近20%。2021年,中国汽车销量占全球总量的30%以上。

3到5年内,自主品牌将通过加强“内功修炼”,提升竞争力,加快海外市场布局和产品投放。虽然他们可以迅速放大自己在智能汽车领域的优势,但要想在短时间内在全球市场与“大众丰田”抗衡,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标签:长城大众丰田比亚迪长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福特卷入乔治亚州致命车祸,被判赔偿17亿美元

盖世汽车讯据彭博社和《华尔街日报》报道,原告律师GeraldDavidson表示,经过位于乔治亚州劳伦斯维尔(LawrencevilleGeorgia)的州法院为期14天的审判后,

1900/1/1 0:00:00
长城汽车柠檬混动DHT“全能混动王”是怎样炼成的?

在政策与市场的合力助推下,混动市场呈蓬勃发展之势。长城汽车柠檬混动DHT作为国内率先打破合资垄断的混动技术,以全速域全场景、高效能高性能的傲人表现成为全新一代混动技术的代表之作。

1900/1/1 0:00:00
2022新能源汽车用户生态发展论坛将在京举行,聚焦汽车产业数字化变革

金秋将至,第四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2022)即将召开,与此同时,由汽车之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及汽车之友联合主办的2022新能源汽车用户生态发展论坛将在8月27日于北京隆重举办。

1900/1/1 0:00:00
广汽集团设电池公司,开展自主电池产业化建设

8月25日,广汽集团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21次会议,其中主要涉及三件事:一是同意埃安整体变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增资扩股,在产权交易所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进行A轮融资引战,

1900/1/1 0:00:00
现代汽车考虑加快美国新电动车工厂建设

盖世汽车讯据韩联社8月22日报道,因美国新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方案将北美以外地区组装的电动汽车排除在外,现代汽车可能将在美国建设电动汽车和电池工厂的开工日期提前到今年。

1900/1/1 0:00:00
聚焦汽车产业数字化变革,2022新能源汽车用户生态发展论坛将在京举行

金秋将至,第四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2022)即将召开,与此同时,由汽车之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及汽车之友联合主办的2022新能源汽车用户生态发展论坛将在8月27日于北京隆重举办。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