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15年,曾被“PPT造车”质疑;随着爆款的出现,迅速冲进新车交付榜,并多次排名第一;“按销量计算,它是全球第五大、中国第四大的新兴电动汽车公司。”
在关于魏小丽的新闻满天飞的当下,你是不是对上面的描述有点好奇?
这是一辆零油耗汽车。
9月29日,零跑汽车正式在港交所上市。这是继韦小立之后,中国第四家登陆港交所的新造车企业。上市前一天,由来已久的零跑重型车C01正式上市。不过,与之前“韦小立”上市港股的情况类似,零润在港交所上市首日也遭遇破发。零跑实力能“领先”吗?本期《爱卡一角秀》,我们来聊聊散户IPO背后的逻辑。
一、新势力港股第一股
内地科技创新板门槛提高后,相对宽松的港股成为新生力量“筹钱”的渠道。
9月29日,零跑汽车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9863,成为继Xpeng Motors、李、蔚来汽车之后,第四家实现港股IPO的企业。零跑汽车通过此次公开募股净筹得60.57亿港元,有望成为今年港股最大IPO。
至此,零车和韦小立已齐聚港股,成为国内第四家登陆港交所的新型造车企业。值得注意的是,零跑汽车没有采用韦小立使用的境外红筹架构,而是在中国境内架构下直接在香港发行h股,零跑汽车也成为了港股“第一股”,汽车制造的新生力量。
不过,与此前“韦小立”上市港股的情况类似,零润也于今日在港交所上市首日遭遇破发。
对于公司股价首日破发,零跑汽车董事长朱表示,“现在确实不是一个好的时间段,因为全球局势动荡,处于下行通道。但是我们选择去上海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不在乎现在的时间。这是一场长跑比赛。我们更关心真实的质量,尽快获得我们的市场份额。”
第二,招股书“画饼”很香。
2021年以来,被业内视为“二线”阵营的哪吒、威马、零跑三大新车厂商,都传出了赴港上市的消息。2022年1月26日,证监会网站显示,收到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含普通股、优先股等股票及其衍生形式股票)》核准材料。
根据零跑汽车的招股书,零跑汽车是全球第五大、中国第四大新兴电动汽车公司。同时,零跑将自己定位为“专注15-30万元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
根据Jost Sullivan的说法,就交付量而言,这家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新兴电动汽车公司中增长最快的。看了这个,可能难免有些疑惑。截至目前,零跑车共有四款车型,而15-30万元区间的车型只有刚上市一天的零跑C11(参数|询价)和零跑C01(参数|询价)。
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零跑共销售11391辆,其中T03销售10266辆,占比90%。2021年,零跑共交付43121辆,其中T03交付38463辆,占比89%。换句话说,起步价7.95万元的T03,才是零跑真正的销售担当。这是一款微型电动车,外观和大小与“乐老头”相似。由于价格低廉,车身紧凑,这两年一直是新能源市场非常受欢迎的车型。
另一方面,根据招股书内容,2022年第一季度,零跑汽车营收达19.9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78亿元增长616.4%;净亏损10.42亿元,比去年同期的3.97亿元增长162.47%。
今年下半年零跑车的表现确实抢眼。7、8月份的交付量超过“韦小立”,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二。其中,7月份交付量达12,044辆,单月同比增长超177%;8月份,交付量进一步增长至12,525辆,同比增长超过180%。今年1-8月,零跑汽车累计交付量7.66万辆,与“魏小利”基本持平。
虽然近几个月零售额猛增,但与其主打性价比定位不无关系。虽然零跑想以智能和性价比来差异化,但目前优势并不明显。与零跑汽车定位相同的哪吒汽车,初期也是以中低端市场为主,但哪吒汽车2022年8月销量为16017辆,同比增长142.20%;2022年1-8月共交付93185辆,远超零跑车辆。
此外,零跑汽车在上市前也被工信部通报,风险不容忽视。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关于侵害用户权益的APP通报(2022年第5批,共第25批)》,共有47款App(SDK)未按要求完成整改,零售类APP(V1.20.30)涉及的问题为“强制、频繁、过度请求App权限”。
未来的路还很长。
3、3年R&D投资14亿元,是低收益还是高效率?
同样从招股书来看,其2019年至2021年的研发费用总额仅为14亿元。面对外界对其“全球自研”口号和低投入的质疑,朱澄清“这是高效规划下的合理成本范围。其次,全球自研不是一句空话。其实零跑车已经做到了。我们开发了许多核心组件。今年交付的10多万辆车中,每辆车的电池组、电驱动总成、灯光、智能驾驶舱都是我们自己研发制造的。”
朱说,“全球自研+垂直整合是打造底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其逻辑是在一个平台中,从底层开发系统和电子元件,使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在不同的电动汽车之间重复使用,使零跑汽车的研发更加高效和划算。”
据了解,零跑汽车研发的智能电动汽车核心系统和电子元器件中的所有关键软硬件均实现了底层接口、算法和数据通信协议的统一,独特的模式和能力构建了可在不同电动汽车间高度复用的平台化电子电气架构和整车架构。
零跑汽车背靠国内安防巨头大华,利用曾经IT领域的优势,实现了软硬件结合,全方位自研。可以说,在目前新能源的布局中,零跑汽车是除特斯拉之外唯一真正拥有集智能汽车自研、自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闭环产业链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研发方面,零跑技术团队占比60%以上,成立了L4级算法团队。截至2021年8月31日,零跑汽车累计专利申请量达到1186件,已申请发明专利517件,占比近50%。三电的发明专利占比超过40%,含金量远超造车新势力前三。
根据约斯特沙利文的数据,零跑汽车自主研发的核心系统关键软硬件种类比国内其他新兴电动车企业和中国市场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多,包括动力系统、自动驾驶系统和智能驾驶舱系统。如自主研发的电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减速器和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和整车控制器软硬件。
对于一家新的汽车制造公司来说,全球自主研发离不开大量的R&D投资。是不是说零跑车浪费了很多时间?朱说,“从底层做起确实比较慢,但好处是可以平台化、多车化。平台化之后,未来的研发速度会越来越快。”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自我研究,最近几个月,我真的听到了回音。如前所述,从7月份开始,交付量开始超越“韦小立”。
从零跑汽车历年销量来看,2020年公司共交付智能电动车8050辆,比2019年增长676.3%;2021年共交付43748辆,比2020年增长443.5%。与此同时,零跑汽车收入快速增长。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零跑汽车总营收分别约为1.17亿元、6.31亿元和31.32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零跑汽车营收达19.92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78亿元增长616.4%。
上市后,相当一部分募集资金也将用于研发。零壹车表示,募集资金中约40%将投入研发,约25%将用于增加产能,约25%将用于扩大销售和服务网络及提升品牌知名度,其余10%将作为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第四,依然徘徊在“生死线”上
2021年8月18日,零跑科技完成了45亿元的Pre-IPO轮融资,投资者包括CICC资本、杭国资、中信建投资本和中信余炳轩。天眼查APP显示,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零跑科技累计融资超过120.6亿元。在资本市场上快速获得认可,与其交付量的不断攀升和自身的技术研发路径密切相关。
但是,零跑汽车仍然是亏损的新能源车企,这是不争的事实。零跑IPO的消息一出,其亏损情况也被视为舆论讨论的话题。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零跑汽车调整后亏损分别为8.1亿元、9.35亿元和26.29亿元。
另一方面,虽然近期交付量逐月增长,单位成本因规模经济而降低,但零跑车的毛利率逐年提升。2019年至2021年,零跑汽车的毛利率分别为-95.7%、-50.6%和-44.3%。招股书显示,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26%。而零跑车前期的产品布局以性价比为主,低端规格的定价势必限制利润。那么价格区间为19.38万-28.68万元的C01的市场表现,对于零跑这款将是目前价格最高的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价格越高,保费空间越充足,公司毛利率提升更直接。
朱坦言,零跑汽车还在“生死线”上。
全文总结:其实我们是想通过抢上市前一天上市的重磅新车C01,让资本市场看到零跑的盈利潜力。总结一下,零跑车亏损的原因主要是前期生产阶段成本高,比如电池原材料。同时,全球自研投入的时间和金钱也确实会更多。但随着全球自研的规模化,企业的优势会逐渐凸显,C01的上市也会提高毛利率。
资本市场更看重的是商业模式、技术路径、公司的独特价值和不可替代性等。虽然零跑徘徊在“生死线”上,但或许资本愿意给零跑机会和时间。
成立于2015年,曾被“PPT造车”质疑;随着爆款的出现,迅速冲进新车交付榜,并多次排名第一;“按销量计算,它是全球第五大、中国第四大的新兴电动汽车公司。”
在关于魏小丽的新闻满天飞的当下,你是不是对上面的描述有点好奇?
这是一辆零油耗汽车。
9月29日,零跑汽车正式在港交所上市。这是继韦小立之后,中国第四家登陆港交所的新造车企业。上市前一天,由来已久的零跑重型车C01正式上市。不过,与之前“韦小立”上市港股的情况类似,零润在港交所上市首日也遭遇破发。零跑实力能“领先”吗?本期《爱卡一角秀》,我们来聊聊散户IPO背后的逻辑。
一、新势力港股第一股
内地科技创新板门槛提高后,相对宽松的港股成为新生力量“筹钱”的渠道。
9月29日,零跑汽车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9863,成为继Xpeng Motors、李、蔚来汽车之后,第四家实现港股IPO的企业。零跑汽车通过此次公开募股净筹得60.57亿港元,有望成为今年港股最大IPO。
至此,零车和韦小立已齐聚港股,成为国内第四家登陆港交所的新型造车企业。值得注意的是,零跑汽车没有采用韦小立使用的境外红筹架构,而是在中国境内架构下直接在香港发行h股,零跑汽车也成为了港股“第一股”,汽车制造的新生力量。
不过,与此前“韦小立”上市港股的情况类似,零润也于今日在港交所上市首日遭遇破发。
对于公司股价首日破发,零跑汽车董事长朱表示,“现在确实不是一个好的时间段,因为全球局势动荡,处于下行通道。但是我们选择去上海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不在乎现在的时间。这是一场长跑比赛。我们更关心真实的质量,尽快获得我们的市场份额。”
第二,招股书“画饼”很香。
2021年以来,被业内视为“二线”阵营的哪吒、威马、零跑三大新车厂商,都传出了赴港上市的消息。2022年1月26日,证监会网站显示,收到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含普通股、优先股等股票及其衍生形式股票)》核准材料。
根据零跑汽车的招股书,零跑汽车是全球第五大、中国第四大新兴电动汽车公司。同时,零跑将自己定位为“专注15-30万元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
根据Jost Sullivan的说法,就交付量而言,这家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新兴电动汽车公司中增长最快的。看了这个,可能难免有些疑惑。截至目前,零跑车共有四款车型,而15-30万元区间的车型只有刚上市一天的零跑C11(参数|询价)和零跑C01(参数|询价)。
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零跑共销售11391辆,其中T03销售10266辆,占比90%。2021年,零跑共交付43121辆,其中T03交付38463辆,占比89%。换句话说,起步价7.95万元的T03,才是零跑真正的销售担当。这是一款微型电动车,外观和大小与“乐老头”相似。由于价格低廉,车身紧凑,这两年一直是新能源市场非常受欢迎的车型。
另一方面,根据招股书内容,2022年第一季度,零跑汽车营收达19.9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78亿元增长616.4%;净亏损10.42亿元,比去年同期的3.97亿元增长162.47%。
今年下半年零跑车的表现确实抢眼。7、8月份的交付量超过“韦小立”,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二。其中,7月份交付量达12,044辆,单月同比增长超177%;8月份,交付量进一步增长至12,525辆,同比增长超过180%。今年1-8月,零跑汽车累计交付量7.66万辆,与“魏小利”基本持平。
虽然近几个月零售额猛增,但与其主打性价比定位不无关系。虽然零跑想以智能和性价比来差异化,但目前优势并不明显。与零跑汽车定位相同的哪吒汽车,初期也是以中低端市场为主,但哪吒汽车2022年8月销量为16017辆,同比增长142.20%;2022年1-8月共交付93185辆,远超零跑车辆。
此外,零跑汽车在上市前也被工信部通报,风险不容忽视。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关于侵害用户权益的APP通报(2022年第5批,共第25批)》,共有47款App(SDK)未按要求完成整改,零售类APP(V1.20.30)涉及的问题为“强制、频繁、过度请求App权限”。
未来的路还很长。
3、3年R&D投资14亿元,是低收益还是高效率?
同样从招股书来看,其2019年至2021年的研发费用总额仅为14亿元。面对外界对其“全球自研”口号和低投入的质疑,朱澄清“这是高效规划下的合理成本范围。其次,全球自研不是一句空话。其实零跑车已经做到了。我们开发了许多核心组件。今年交付的10多万辆车中,每辆车的电池组、电驱动总成、灯光、智能驾驶舱都是我们自己研发制造的。”
朱说,“全球自研+垂直整合是打造底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其逻辑是在一个平台中,从底层开发系统和电子元件,使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在不同的电动汽车之间重复使用,使零跑汽车的研发更加高效和划算。”
据了解,零跑汽车研发的智能电动汽车核心系统和电子元器件中的所有关键软硬件均实现了底层接口、算法和数据通信协议的统一,独特的模式和能力构建了可在不同电动汽车间高度复用的平台化电子电气架构和整车架构。
零跑汽车背靠国内安防巨头大华,利用曾经IT领域的优势,实现了软硬件结合,全方位自研。可以说,在目前新能源的布局中,零跑汽车是除特斯拉之外唯一真正拥有集智能汽车自研、自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闭环产业链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研发方面,零跑技术团队占比60%以上,成立了L4级算法团队。截至2021年8月31日,零跑汽车累计专利申请量达到1186件,已申请发明专利517件,占比近50%。三电的发明专利占比超过40%,含金量远超造车新势力前三。
根据约斯特沙利文的数据,零跑汽车自主研发的核心系统关键软硬件种类比国内其他新兴电动车企业和中国市场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多,包括动力系统、自动驾驶系统和智能驾驶舱系统。如自主研发的电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减速器和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和整车控制器软硬件。
对于一家新的汽车制造公司来说,全球自主研发离不开大量的R&D投资。是不是说零跑车浪费了很多时间?朱说,“从底层做起确实比较慢,但好处是可以平台化、多车化。平台化之后,未来的研发速度会越来越快。”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自我研究,最近几个月,我真的听到了回音。如前所述,从7月份开始,交付量开始超越“韦小立”。
从零跑汽车历年销量来看,2020年公司共交付智能电动车8050辆,比2019年增长676.3%;2021年共交付43748辆,比2020年增长443.5%。与此同时,零跑汽车收入快速增长。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零跑汽车总营收分别约为1.17亿元、6.31亿元和31.32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零跑汽车营收达19.92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78亿元增长616.4%。
上市后,相当一部分募集资金也将用于研发。零壹车表示,募集资金中约40%将投入研发,约25%将用于增加产能,约25%将用于扩大销售和服务网络及提升品牌知名度,其余10%将作为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第四,依然徘徊在“生死线”上
2021年8月18日,零跑科技完成了45亿元的Pre-IPO轮融资,投资者包括CICC资本、杭国资、中信建投资本和中信余炳轩。天眼查APP显示,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零跑科技累计融资超过120.6亿元。快速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与其交付量的不断攀升和自身的技术研发路径密切相关。
但是,零跑汽车仍然是亏损的新能源车企,这是不争的事实。零跑IPO的消息一出,其亏损情况也被视为舆论讨论的话题。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零跑汽车调整后亏损分别为8.1亿元、9.35亿元和26.29亿元。
另一方面,虽然近期交付量逐月增长,单位成本因规模经济而降低,但零跑车的毛利率逐年提升。2019年至2021年,零跑汽车的毛利率分别为-95.7%、-50.6%和-44.3%。招股书显示,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26%。而零跑车前期的产品布局以性价比为主,低端规格的定价势必限制利润。那么价格区间为19.38万-28.68万元的C01的市场表现,对于零跑这款将是目前价格最高的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价格越高,保费空间越充足,公司毛利率提升更直接。
朱坦言,零跑汽车还在“生死线”上。
全文总结:其实我们是想通过抢上市前一天上市的重磅新车C01,让资本市场看到零跑的盈利潜力。总结一下,零跑车亏损的原因主要是前期生产阶段成本高,比如电池原材料。同时,全球自研投入的时间和金钱也确实会更多。但随着全球自研的规模化,企业的优势会逐渐凸显,C01的上市也会提高毛利率。
资本市场更看重的是商业模式、技术路径、公司的独特价值和不可替代性等。虽然零跑徘徊在“生死线”上,但或许资本愿意给零跑机会和时间。
过去十年,汽车市场开启了一轮跨越式发展。
1900/1/1 0:00:00分享领克01EMF是搭载LynkEMotive智能电混技术的首款车型,WLTC工况下百公里油耗仅需488L,0100kmh加速时间仅需7
1900/1/1 0:00:00法兰克福当地时间9月29日星期四,保时捷在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上市,这是欧洲近十年来最大IPO,德国历史上第二大IPO,上市发行价最终确定为每股8250欧元(约合人民币574
1900/1/1 0:00:00分享日系和德系中级轿车都选择了老成持重的设计风格,这让很多人对中级轿车形成了思维定式。福特蒙迪欧同样是中级轿车市场的一员老将,但一直保持着更多的年轻色彩。
1900/1/1 0:00:00近日,全球知名调研机构JDPower公布了2022年美国汽车品牌忠诚度研究结果。调查显示,受当前汽车供应短缺的推动,新车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正在上升。
1900/1/1 0:00:00近日,盟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盟识科技)与志存锂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志存锂业)在新疆正式签署《智能无人矿石转运业务》合作协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