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31家车企10月销量一览:埃安“碾压”蔚小理,东风英菲尼迪“不太妙”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近日,各大车企/品牌陆续公布了10月份的销量成绩。从Gaspar收集的数据来看,本月在整体市场增长6.9%的情况下,各大车企表现参差不齐。有些车企跑赢大盘,甚至翻倍,有些则状况不佳。

Aeon, Dongfeng, BYD, finidi, Toyota

爱安“碾压”韦小立,比亚迪继续“一超多强”

10月份,独立阵营看多了一点。

首先,造车新势力洗牌,小鹏几乎腰斩,零跑未过万,蔚来破万但未达预期,韦小立未进前三。

这种变化暴露了一些品牌的产能问题。10月份,蔚来在合肥的两家整车厂相继停产,影响了当月的生产和交付进度。零跑C01全面进入交付阶段,产能攀升对整体交付节奏产生短期影响,导致其10月交付量下降。

然而,小鹏的表现并不是供应链的“锅”。虽然小鹏并未给出官方解释,但业内普遍认为这与市场上竞品增多有关,其组织架构的调整也可能会产生一些影响。

与上述品牌形成对比的是,AITO成为一匹黑马,10月份交付数据为12,018辆,环比增长18%。虽然还是排在哪吒后面,但是已经把魏小丽挤到前三了。

事实上,自今年3月开始交付以来,M5创下了新品牌单款车型87天销量过万的最快纪录,M7上市仅51天就开始交付,从而加快了交付速度。8月,该系列的交付量首次突破1万,9月和10月继续好转。

当然,更要命的是,号称要把韦小立变成艾肖伟的艾安,10月销量超过3万辆,已经彻底碾压韦小立,就连现在增长迅猛的黑马AITO汽车、哪吒都被它甩在后面了。

Ai 'an, Dongfeng, BYD, finidi, Toyota

不过,相比韦小立或者其他造车新势力,现在业内似乎更倾向于将爱安与比亚迪相提并论。

一方面,相比韦小立的车型基本都在20万元以上,爱安的主力车型都集中在10-20万元的价格区间,与比亚迪目前的热销车型有较高的重合度。

另一方面,爱安加强电池、电驱动等自主产业化布局的动作逐渐加大,走的路线也确实越来越接近比亚迪。

从10月份的销量数据来看,两者的增速也非常接近,爱安增长149.2%,比亚迪增长142.2%。但是,从绝对数量上来说,两者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10月份,永旺销量为30,063辆,而比亚迪10月份销量为217,816辆,比永旺高出6倍。

这其实不难理解。正如金角财经孟卿在相关分析中所说,比亚迪卖的都是爱安在卖的车型,而且都比爱安好。同时他也指出,爱安卖不出去比亚迪,不仅仅是车型的较量,更是产能不足。

据悉,爱安目前在用的生产基地有两个,其中第二工厂(爱安第二智能制造中心)已于今年10月建成投产。投产后,爱安整体规划产能已超过40万辆,多班生产下最大产能可达60万辆。目前,比亚迪已经布局了八大生产基地。如果今年年底能使用,年产能将达到200万辆。差距很明显。

Ai 'an, Dongfeng, BYD, finidi, Toyota

爱安第二智造中心;图片来源:广汽

事实上,不仅是爱安等新能源汽车品牌,比亚迪与传统自主品牌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

回顾这一年,放弃燃油车的比亚迪势头凶猛。以持续翻番和上升的势头,改变了过去几年吉利、长城、长安三足鼎立的格局,变成了比亚迪“一超”“三足鼎立”的新格局。而且从目前来看,比亚迪的增长势头依然凶猛,这种格局短期内很难打破。

当然,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前三”已经不是当时的“前三”了。最大的变化是寂寞已久的奇瑞闯入其中。

今年7月,奇瑞汽车销量大幅上升,一举超越长城,独立获得第三名。接下来的几个月,基本守住了“前三”的排名。这背后,除了主力车型奇瑞瑞虎8、奇瑞瑞虎7、艾瑞泽5 PLUS的持续发力,还得益于9月26日上市的“新时代全优家用车”艾瑞泽8的亮眼表现,该车型上市后一个月内销量突破万辆。

相对而言,长城最近几个月的增速相对逊色。其中,10月长城新车销量为100,208辆,环比增长7.01%,但同比下降10.58%。1-10月累计销量仍呈现9.4%的下滑,而吉利、长安、奇瑞无论是月销量还是累计销量都呈现正增长。

Aeon, Dongfeng, BYD, finidi, Toyota

长城的表现是由于许多因素。有业内人士表示,长城汽车除坦克外的几大品牌销量下滑,一方面是因为竞争对手电气化速度太快,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产品定位存在一些问题。

此外,不容忽视的是,在追求效率的管理思想指导下,长城砍掉了黑猫和白猫两款纯电动车型,对其销售数据产生了直接影响。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表示,如果这两款车型上市并维持原价,(欧拉)月销量可能超过2万辆。

不过,虽然这让长城失去了销量,但正如崔东树所说,长城顶住了单纯销量增长的“诱惑”,不再以销量为激进的追求目标,而是以利润为导向,发展步伐变得更加稳健。

东风英菲尼迪“不怎么样”,广汽丰田离百万销量也不远了。

相对于独立阵营略显复杂的局面,合资车企大多明显下滑。这在合资品牌整体份额下滑的形势下并不奇怪。

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量为70万辆,同比下降9%,环比下降6%。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额为19.3%,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为18.9%,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美系品牌零售份额达到7%,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与之相对应的是,10月份,上汽通用、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广汽本田、广汽三菱、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东风英菲尼迪的销量表现均落后于去年同期,其中长安马自达、广汽三菱、东风英菲尼迪跌幅更大。

去年8月,一汽马自达正式宣布一汽马自达并入长安马自达。两家的合并是马自达的自救手段,但合并后的长安马自达似乎并没有摆脱危机。从销量数据来看,10月长安马自达销量为7881辆,同比大幅下滑55.34%,1-10月累计销量也出现了17%的下滑。

广汽三菱此前被指“不重视”产品更新,导致销售业绩不佳。从今年来看,虽然广汽三菱在3月份上市了阿图科,随后又发布了2022款鹦哥无畏的升级版,但似乎还是不够。10月份,广汽三菱仅获得3711辆的月销量,…wn同比44.61%。前十个月累计销量30,520辆,同比下滑超四成。

可见广汽三菱的销量并没有明显变化,现在只能寄希望于11月19日上市的新欧蓝德来改变局面。据悉,全新欧蓝德定位于紧凑型SUV,新车已经预售。共推出7款车型,包括4款两驱车型和3款四驱车型。预售价区间为17-23万元。

Aeon, Dongfeng, BYD, finidi, Toyota

欧蓝德;图片来源:广汽三菱

相对而言,东风英菲尼迪的情况更令人担忧。

此前,东风英菲尼迪因发展乏力被迫“降级”。今年1月,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宣布,东风英菲尼迪作为独立的业务总部,纳入东风日产的管理体系,成为东风日产与日产、启辰并列的第三大品牌。同时,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强调,东风英菲尼迪的转型从今年1月1日开始。

然而,东风英菲尼迪的销售业绩并没有出现转机。今年1月,东风英菲尼迪的销量达到1054辆,但从2月开始,月销量就降到了1000辆以下。4月份以来,月销量基本在100-200辆之间波动,10月份仅售出249辆,是近几个月的最高水平。

虽然英国和菲尼迪一直宣称“坚决不退出中国市场”,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加紧在中国的产品攻势。但如此惨淡的市场销量恐怕很难击退“英国和菲尼迪将退出中国市场”的声音。参考讴歌退出中国市场前的销售业绩,月销量最高不到1000辆,最低甚至个位数。现在看来,英国和菲尼迪正在重蹈覆辙。

但是,合资车企并没有全部倒下。SAIC大众10月份销量为125,303辆,同比增长4.42%。广汽丰田虽然销量不如SAIC-大众,但增长势头显然更猛,同比增长32.46%。

Ai 'an, Dongfeng, BYD, finidi, Toyota

广汽丰田的销量主要由电动车、三大旗舰、SUV家族三大矩阵构成。尤其是在电动车方面,10月份,广汽丰田首款中型纯电动SUV bZ4X正式上市,开启了广汽丰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时代,也使得广汽丰田当月实现了23438辆的电动车销量。

其实从今年前十个月来看,广汽丰田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除4月份销售额同比下降外,其他月份均呈正增长,增速相对较好。在芯片短缺、疫情、高温限电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广汽丰田能够保持这样的成绩,充分体现了其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丰田销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其实是因为降价促销的政策。据报道,凯美瑞,雷凌和其他热销车今年有很大的折扣。

不过按照目前的销售进度,广汽丰田年销量百万的目标已经近在咫尺,这是值得先庆祝的事情。近日,各大车企/品牌陆续公布了10月份的销量成绩。从Gaspar收集的数据来看,本月在整体市场增长6.9%的情况下,各大车企表现参差不齐。有些车企跑赢大盘,甚至翻倍,有些则状况不佳。

Aeon, Dongfeng, BYD, finidi, Toyota

爱安“碾压”韦小立,比亚迪继续“一超多强”

10月份,独立阵营看多了一点。

首先,造车新势力洗牌,小鹏几乎腰斩,零跑未过万,蔚来破万但未达预期,韦小立未进前三。

这种变化暴露了一些品牌的产能问题。10月份,蔚来在合肥的两家整车厂相继停产,影响了当月的生产和交付进度。零跑C01全面进入交付阶段,产能攀升对整体交付节奏产生短期影响,导致其10月交付量下降。

然而,小鹏的表现并不是供应链的“锅”。虽然小鹏并未给出官方解释,但业内普遍认为这与市场上竞品增多有关,其组织架构的调整也可能会产生一些影响。

对比上述品牌,AITO成为黑马,交付数据……10月12018辆,环比增长18%。虽然还是排在哪吒后面,但是已经把魏小丽挤到前三了。

事实上,自今年3月开始交付以来,M5创下了新品牌单款车型87天销量过万的最快纪录,M7上市仅51天就开始交付,从而加快了交付速度。8月,该系列的交付量首次突破1万,9月和10月继续好转。

当然,更要命的是,号称要把韦小立变成艾肖伟的艾安,10月销量超过3万辆,已经彻底碾压韦小立,连现在增长迅猛的黑马AITO汽车、哪吒都被它甩在后面了。

Ai 'an, Dongfeng, BYD, finidi, Toyota

不过,相比韦小立或者其他造车新势力,现在业内似乎更倾向于将爱安与比亚迪相提并论。

一方面,相比韦小立的车型基本都在20万元以上,爱安的主力车型都集中在10-20万元的价格区间,与比亚迪目前的热销车型有较高的重合度。

另一方面,爱安加强电池、电驱动等自主产业化布局的动作逐渐加大,走的路线也确实越来越接近比亚迪。

从10月份的销量数据来看,两者的增速也非常接近,爱安增长149.2%,比亚迪增长142.2%。但是,从绝对数量上来说,两者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10月份,永旺销量为30,063辆,而比亚迪10月份销量为217,816辆,比永旺高出6倍。

这其实不难理解。正如金角财经孟卿在相关分析中所说,比亚迪卖的都是爱安在卖的车型,而且都比爱安好。同时他也指出,爱安卖不出去比亚迪,不仅仅是车型的较量,更是产能不足。

据悉,爱安目前在用的生产基地有两个,其中第二工厂(爱安第二智能制造中心)已于今年10月建成投产。投产后,爱安整体规划产能已超过40万辆,多班生产下最大产能可达60万辆。目前,比亚迪已经布局了八大生产基地。如果今年年底能使用,年产能将达到200万辆。差距很明显。

Ai 'an, Dongfeng, BYD, finidi, Toyota

爱安第二智造中心;图片来源:广汽

事实上,不仅是爱安等新能源汽车品牌,比亚迪与传统自主品牌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

回顾这一年,放弃燃油车的比亚迪势头凶猛。以持续翻番和上升的势头,改变了过去几年吉利、长城、长安三足鼎立的格局,变成了比亚迪“一超”“三足鼎立”的新格局。而且从目前来看,比亚迪的增长势头依然凶猛,这种格局短期内很难打破。

当然,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前三”已经不是当时的“前三”了。最大的变化是寂寞已久的奇瑞闯入其中。

今年7月,奇瑞汽车销量大幅上升,一举超越长城,独立获得第三名。接下来的几个月,基本守住了“前三”的排名。这背后,除了主力车型奇瑞瑞虎8、奇瑞瑞虎7、艾瑞泽5 PLUS的持续发力,还得益于9月26日上市的“新时代全优家用车”艾瑞泽8的亮眼表现,该车型上市后一个月内销量突破万辆。

相对而言,长城最近几个月的增速相对逊色。其中,10月长城新车销量为100,208辆,环比增长7.01%,但同比下降10.58%。1-10月累计销量仍呈现9.4%的下滑,而吉利、长安、奇瑞无论是月销量还是累计销量都呈现正增长。

Aeon, Dongfeng, BYD, finidi, Toyota

长城的表现是由于许多因素。有业内人士表示,长城汽车除坦克外的几大品牌销量下滑,一方面是因为竞争对手电气化速度太快,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产品定位存在一些问题。

此外,不容忽视的是,在追求效率的管理思想指导下,长城砍掉了黑猫和白猫两款纯电动车型,对其销售数据产生了直接影响。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表示,如果这两款车型上市并维持原价,(欧拉)月销量可能超过2万辆。

不过,虽然这让长城失去了销量,但正如崔东树所说,长城顶住了单纯销量增长的“诱惑”,不再以销量为激进的追求目标,而是以利润为导向,发展步伐变得更加稳健。

东风英菲尼迪“不怎么样”,广汽丰田离百万销量也不远了。

相对于独立阵营略显复杂的局面,合资车企大多明显下滑。这在合资品牌整体份额下滑的形势下并不奇怪。

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量为70万辆,同比下降9%,环比下降6%。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额为19.3%,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为18.9%,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美系品牌零售份额达到7%,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与之相对应的是,10月份,上汽通用、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广汽本田、广汽三菱、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东风英菲尼迪的销量表现均落后于去年同期,其中长安马自达、广汽三菱、东风英菲尼迪跌幅更大。

去年8月,一汽马自达正式宣布一汽马自达并入长安马自达。两家的合并是马自达的自救手段,但合并后的长安马自达似乎并没有摆脱危机。从销量数据来看,10月长安马自达销量为7881辆,同比大幅下滑55.34%,1-10月累计销量也出现了17%的下滑。

广汽三菱此前被指“不重视”产品更新,导致销售业绩不佳。从今年来看,虽然广汽三菱在3月份上市了阿图科,随后又发布了2022款鹦哥无畏的升级版,但似乎还是不够。10月份,广汽三菱仅获得3711辆的月销量,…wn同比44.61%。前十个月累计销量30,520辆,同比下滑超四成。

可见广汽三菱的销量并没有明显变化,现在只能寄希望于11月19日上市的新欧蓝德来改变局面。据悉,全新欧蓝德定位于紧凑型SUV,新车已经预售。共推出7款车型,包括4款两驱车型和3款四驱车型。预售价区间为17-23万元。

Aeon, Dongfeng, BYD, finidi, Toyota

欧蓝德;图片来源:广汽三菱

相对而言,东风英菲尼迪的情况更令人担忧。

此前,东风英菲尼迪因发展乏力被迫“降级”。今年1月,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宣布,东风英菲尼迪作为独立的业务总部,纳入东风日产的管理体系,成为东风日产与日产、启辰并列的第三大品牌。同时,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强调,东风英菲尼迪的转型从今年1月1日开始。

然而,东风英菲尼迪的销售业绩并没有出现转机。今年1月,东风英菲尼迪的销量达到1054辆,但从2月开始,月销量就降到了1000辆以下。4月份以来,月销量基本在100-200辆之间波动,10月份仅售出249辆,是近几个月的最高水平。

虽然英国和菲尼迪一直宣称“坚决不退出中国市场”,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加紧在中国的产品攻势。但如此惨淡的市场销量恐怕很难击退“英国和菲尼迪将退出中国市场”的声音。参考讴歌退出中国市场前的销售业绩,月销量最高不到1000辆,最低甚至个位数。现在看来,英国和菲尼迪正在重蹈覆辙。

但是,合资车企并没有全部倒下。SAIC大众10月份销量为125,303辆,同比增长4.42%。广汽丰田虽然销量不如SAIC-大众,但增长势头显然更猛,同比增长32.46%。

Ai 'an, Dongfeng, BYD, finidi, Toyota

广汽丰田的销量主要由电动车、三大旗舰、SUV家族三大矩阵构成。尤其是在电动车方面,10月份,广汽丰田首款中型纯电动SUV bZ4X正式上市,开启了广汽丰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时代,也使得广汽丰田当月实现了23438辆的电动车销量。

其实从今年前十个月来看,广汽丰田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除4月份销售额同比下降外,其他月份均呈正增长,增速相对较好。在芯片短缺、疫情、高温限电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广汽丰田能够保持这样的成绩,充分体现了其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丰田销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其实是因为降价促销的政策。据报道,凯美瑞,雷凌和其他热销车今年有很大的折扣。

不过按照目前的销售进度,广汽丰田年销量百万的目标已经近在咫尺,这是值得先庆祝的事情。

标签:埃安东风比亚迪英菲尼迪丰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大众实现新里程碑:纯电动车销量达50万辆,提前一年完成目标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大众汽车宣布,该公司纯电动汽车交付量已达到50万辆,较预期提前一年实现了目标。尽管受新冠疫情蔓延影响,供应链紧张,生产困难,但该公司仍实现了这一目标。

1900/1/1 0:00:00
保时捷电动版Macan将搭载100 kWh电池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保时捷公布了即将发布的纯电动版Macan的技术细节,该公司表示,这款600马力的紧凑型跨界车将是同领域中“最运动的车型”。

1900/1/1 0:00:00
奔驰将于11月16日起调整部分EQ车型售价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宣布,自2022年11月16日起对部分EQ车型的厂商建议零售价进行相关调整。

1900/1/1 0:00:00
泰科电子汽车事业部:深耕本土,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之下,汽车行业越来越“卷”。本土企业奋力突围,外资企业也不甘停留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纷纷开启新的布局。

1900/1/1 0:00:00
【国际快讯】比亚迪取消半导体业务IPO计划;特斯拉缩短国产Model 3/ Y交付周期;SpaceX正寻求融资10亿美元

比亚迪取消半导体业务IPO计划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11月15日表示,已取消其半导体子公司在中国上市的计划,称增加投资提高晶圆生产的举措将显著影响该子公司的资产结构。

1900/1/1 0:00:00
10月国内动力电池榜:10家企业环比下滑 华鼎国联逆势暴涨四倍

10月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也出现了下降。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