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造芯片还要造电池,印度塔塔狠砸900亿美元够了吗?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最近,印度最大的私营企业塔塔集团的控股公司Tata Sons Limited的董事长Natarajan Chandrasekaran在接受《日经亚洲评论》采访时指出,该公司将在未来几年内开始半导体生产。Chandrasekaran称,子公司塔塔电子将成立半导体封装测试部门,并将考虑进一步将业务拓展到之前的工艺,即晶圆制造。

据悉,塔塔电子将与业内多家公司进行磋商,潜在合作伙伴可能包括美国、日本、韩国等地的半导体制造商。塔塔将在未来五年投资900亿美元。除半导体业务外,还将专注于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制造、可再生能源生产、“超级APP”开发等一系列项目。

Nexo

众所周知,芯片和汽车都是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不仅成本高,而且需要大量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技术人员。

近年来,芯片制造业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与战略材料相当的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尤其是在美国多次对中国芯片企业进行制裁后,世界各国政府才意识到芯片自主的关键。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蓬勃发展,这个未来市场的高地也被各国觊觎。

例如,去年以来,美国出台了多项旨在将芯片制造业带回中国的法案。今年,华盛顿将目光转向了电动汽车领域。

拜登签署的芯片法案明确规定,美国将向半导体行业拨款500多亿美元。此外,美国的降低通货膨胀法案把掌握电动汽车市场的野心写在了纸上。该法案规定,只有在北美组装的电动汽车和电池才能享受联邦补贴。

在印度,莫迪总理实际上已经出台了多项产业扶持政策。去年12月,印度批准了一项高达100亿美元的特别金融计划,以吸引全球晶圆厂在那里设厂。不仅如此,印度政府还提出向生产28纳米和更先进工艺技术的晶圆厂提供相当于资本支出50%的补贴。

同时,在电动汽车领域,印度计划设立50亿美元的政府基金,支持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

但在半导体芯片、新能源汽车等关键领域,印度能否实现“印度制造”甚至“印度自给”的目标,还很难说。2021年,全球近80%的芯片产能将集中在亚洲,其中和省占22%,占15%,南韩占21%,日本占15%。其他地区如美国市场份额为12%,欧洲市场份额为9%。

相比之下,印度在芯片领域极其落后。TSMC、三星和辛格等代工企业对在印度建厂兴趣不大。相反,一家名为ISMC数字的国际半导体财团表示有意投资30亿美元建造一家晶圆厂。如果获得批准,最快将于明年2月动工。

值得一提的是,鸿海集团以与印度矿业巨头韦丹塔合资的形式在印度建立了晶圆厂。据后者称,双方的合资企业最早将于2025年使用28纳米工艺生产12英寸晶圆。虽然有几家公司为印度芯片产业做了投资思路,但毕竟不是主流代工厂,投资集聚效应很小。

而且一个晶圆厂投产往往需要几年时间,很难保证工厂经营者乃至印度政府是否经得起“持续烧钱”的考验。更重要的是,芯片制造对于基础设施的标准非常严格,无论哪一个出现水、电、人的问题,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印度《商业标准报》去年年底发表文章称,印度在电力供应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难以保证充足的供水、交通基础设施……真正成熟的工人。印度虽然有很多芯片设计师,但是程序工程师严重不足。此前有媒体报道称,TSMC包机运送数百名工程师前往美国晶圆厂,可见其重要性。

在电动汽车领域,印度的基础设施也严重缺乏。印度评级& amp;Research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印度需要在未来5年内投资2690亿卢比(约合32亿美元)建设约6.3万个充电站,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需求。

未来十年,印度可能需要建设23万个充电站,到2032财年总投资将达到105万亿卢比。到目前为止,印度只有1000个左右的商业充电站。

与遍地开花、消费者意识不断提高的中国新能源市场相比,印度国内市场仍然有限。从销量来看,印度11月份电动两轮车销量为76148辆,三轮和四轮电动车销量为118877辆,总计不到20万辆。从价格上看,印度四轮电动车的销售主力主要集中在10万级(人民币)车型上,其中销量最好的塔塔Nexon和Tigor一个月的销量只有2000多辆。

不管塔塔的900亿美元是不是杯水车薪,要想在芯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有所作为,光烧钱是不够的。最近,印度最大的私营企业塔塔集团的控股公司Tata Sons Limited的董事长Natarajan Chandrasekaran在接受《日经亚洲评论》采访时指出,该公司将在未来几年内开始半导体生产。Chandrasekaran称,子公司塔塔电子将成立半导体封装测试部门,并将考虑进一步将业务拓展到之前的工艺,即晶圆制造。

据悉,塔塔电子将与业内多家公司进行磋商,潜在合作伙伴可能包括美国、日本、韩国等地的半导体制造商。塔塔将在未来五年投资900亿美元。除半导体业务外,还将专注于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制造、可再生能源生产、“超级APP”开发等一系列项目。

Nexo

众所周知,芯片和汽车都是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不仅成本高,而且需要大量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技术人员。

近年来,芯片制造业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与战略材料相当的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尤其是在美国多次对中国芯片企业进行制裁后,世界各国政府才意识到芯片自主的关键。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蓬勃发展,这个未来市场的高地也被各国觊觎。

例如,去年以来,美国出台了多项旨在将芯片制造业带回中国的法案。今年,华盛顿将目光转向了电动汽车领域。

拜登签署的芯片法案明确规定,美国将向半导体行业拨款500多亿美元。此外,美国的降低通货膨胀法案把掌握电动汽车市场的野心写在了纸上。该法案规定,只有在北美组装的电动汽车和电池才能享受联邦补贴。

在印度,莫迪总理实际上已经出台了多项产业扶持政策。去年12月,印度批准了一项高达100亿美元的特别金融计划,以吸引全球晶圆厂在那里设厂。不仅如此,印度政府还提出向生产28纳米和更先进工艺技术的晶圆厂提供相当于资本支出50%的补贴。

同时,在电动汽车领域,印度计划设立50亿美元的政府基金,支持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

但在半导体芯片、新能源汽车等关键领域,印度能否实现“印度制造”甚至“印度自给”的目标,还很难说。2021年,全球近80%的芯片产能将集中在亚洲,其中和省占22%,占15%,南韩占21%,日本占15%。其他地区如美国市场份额为12%,欧洲市场份额为9%。

相比之下,印度在芯片领域极其落后。TSMC、三星和辛格等代工企业对在印度建厂兴趣不大。相反,一个名为……的国际半导体财团SMC Digital表示有意投资30亿美元建设晶圆厂。如果获得批准,最快将于明年2月动工。

值得一提的是,鸿海集团以与印度矿业巨头韦丹塔合资的形式在印度建立了晶圆厂。据后者称,双方的合资企业最早将于2025年使用28纳米工艺生产12英寸晶圆。虽然有几家公司为印度芯片产业做了投资思路,但毕竟不是主流代工厂,投资集聚效应很小。

而且一个晶圆厂投产往往需要几年时间,很难保证工厂经营者乃至印度政府是否经得起“持续烧钱”的考验。更重要的是,芯片制造对于基础设施的标准非常严格,无论哪一个出现水、电、人的问题,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印度《商业标准报》去年底发表文章称,印度在电力供应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难以保证充足的供水、交通基础设施和成熟的工人。印度虽然有很多芯片设计师,但是程序工程师严重不足。此前有媒体报道称,TSMC包机运送数百名工程师前往美国晶圆厂,可见其重要性。

在电动汽车领域,印度的基础设施也严重缺乏。印度评级& amp;Research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印度需要在未来5年内投资2690亿卢比(约合32亿美元)建设约6.3万个充电站,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需求。

未来十年,印度可能需要建设23万个充电站,到2032财年总投资将达到105万亿卢比。到目前为止,印度只有1000个左右的商业充电站。

与遍地开花、消费者意识不断提高的中国新能源市场相比,印度国内市场仍然有限。从销量来看,印度11月份电动两轮车销量为76148辆,三轮和四轮电动车销量为118877辆,总计不到20万辆。从价格上看,印度四轮电动车的销售主力主要集中在10万级(人民币)车型上,其中销量最好的塔塔Nexon和Tigor一个月的销量只有2000多辆。

不管塔塔的900亿美元是不是杯水车薪,要想在芯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有所作为,光烧钱是不够的。

标签:Nexo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同比环比均下降 乘联会11月轿车销量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11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1648万辆,同比下降93,环比下降106;111月份累计销量1836

1900/1/1 0:00:00
汇川技术朱兴明董事长:聚焦客户真正需求,高效建立异步开发模式和产品平台

2022年12月3日下午,汇川技术董事长朱兴明先生应邀为思索技术的中高层管理者和研发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产品研发管理课。朱董以其身经百战的丰富阅历和深刻洞察,为思索技术的研发管理传释心法技法。

1900/1/1 0:00:00
别克世纪正式发运并将开启交付

12月9日,上汽通用汽车别克品牌宣布,全新世纪CENTURY从金桥豪华车工厂正式“启程”,运往全国各地别克的经销商,将陆续交付到预定客户的手中。

1900/1/1 0:00:00
售5.1万欧元 爱驰U6在欧洲市场上市

日前,欧版爱驰U6参数询价正式登陆德国、法国、西班牙、丹麦、瑞典、瑞士六国,其中在德国市场的起售价为455万欧元,约人民币3346万元。

1900/1/1 0:00:00
理想再变阵:马东辉接任总裁 沈亚楠主推流程变革

12月9日,理想汽车发布人事任命:总工程师马东辉将接替沈亚楠担任理想汽车总裁并进入董事会,整体负责研发与供应群组。高级副总裁谢炎将出任理想汽车CTO,全权负责系统与计算群组。

1900/1/1 0:00:00
借壳上市,威马的最后一哆嗦?

在赴港IPO失利、CEO沈晖12亿天价年薪和全员降薪风波后,威马汽车再陷舆论旋涡。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威马计划通过借壳Apollo出行在港股上市,以解决当下遇到的资金问题。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