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和长城是中国车企的先锋,它们的旗舰品牌领克和WEY是自主品牌冲击高端市场的先锋。凭借高性价比和丰富的安全配置,WEY实现了2万辆的月销量记录,并在两年内实现了超过20万辆的总销量记录。尽管吉利高端品牌领克的整体销量不如WEY引人注目,但它也有超过9000辆自行车的辉煌月度销量。正如大家一开始为两个独立高端品牌的成功欢呼一样,中国汽车市场的突然降温急剧增加了他们的生存压力。
根据车企发布的数据,领克今年3月销量为9065辆,1-3月总销量为28929辆。主营车型领克01一季度销量仅为13473辆,3月销量低至4054辆,与中断期相比下降了50%以上。WEY品牌3月销量为10247辆,1-3月累计销量为26619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8.02%。尽管从数据角度来看,两个独立高端品牌每月销量超过9000辆的成绩值得称赞,但我相信他们仍然可以做得更好。
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销售负增长期,导致车企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合资品牌纷纷选择降价自救,直接导致领克、WEY等高端自主品牌首先感受到压力。高性价比是领英和WEY挑战合资品牌同行的法宝。然而,合资汽车较低的终端价格大大削弱了独立高端汽车的成本效益优势。同时,由于对高端国产品牌的认可度不够,一些消费者可以接受合资车的价格略贵或配置略低,这直接导致领克01 WEY VV7等车型尽管性价比高,性能不差,但仍无法阻止销量下降。
回顾WEY和领克这两个品牌的发展道路,最遗憾的是没有坚持向上高端的道路。WEY以中型SUV VV7为首,凭借其高性价比、丰富的安全功能和良好的性能,在进入市场后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正如许多人认为它将继续推出中大型SUV一样,WEY相继推出了VV5和VV6两款紧凑型SUV,以开拓低端市场。尽管这带来了销售额的增长,但并没有提升品牌形象。从车型级别和官方售价来看,WEY旗舰车型的价格甚至低于哈弗旗舰车型,这也让其高端定位大打折扣。
和WEY一样,Linke也选择了同样的方法,产品也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领克02和领克03两款车型都主要基于三缸车型。尽管这将大幅降低成本,但负面影响是,国内消费者对三缸发动机非常抗拒,并将其视为低端商品的象征。同时,领克02和领克03 1.5T车型的动力总成技术含量不如吉利嘉际,这也引起了许多消费者对领克品牌高端定位的质疑。
笔者认为,领克和WEY的后续产品更多的是基于销量。与20万元左右的更高级别市场相比,15万元左右紧凑型SUV或紧凑型轿车的市场份额更大。消费者在购车时会更加注重性价比。然而,汽车市场的突然下滑打乱了两个品牌的节奏,迫使它们面临合资企业降价的压力。
面对汽车市场下滑带来的合资车型降价压力,笔者建议WEY尽快推出高端车型,形成差异化竞争。作为自主SUV阵营的绝对领导者,长城依托哈弗积累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度和美誉度,可以用产品力弥补品牌的短板。最明显的例子是哈弗……
H9,起价21.98万元,2018年总销量为14635辆,远超福特撼路者的5699辆。从国内SUV市场的需求特征来看,如果WEY能够在哈弗H8的基础上打造一款7座中大型SUV,并将其主销车型的价格控制在20万元左右,那么它将有良好的市场表现。对于一个独立的高端品牌来说,能够在20万元的市场上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也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
品牌向上发展是独立汽车公司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提升品牌形象,我们不仅要依靠简单的低端汽车添加,还要努力在更高层次的市场竞争。早在2013年,长城汽车(601633)就开始研发哈弗H8和哈弗H9这两款中大型SUV,向高端市场冲刺,这两款车在产品力方面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令人惊讶的是,在达到年产销数百万辆的里程碑后,长城对高端市场的冲击步伐有所放缓,WEY尽管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但仍未能继续崛起。考虑到长城已经在10万至15万元市场的哈弗H6和哈弗F7等稳定销量车型中使用,它不需要依靠WEY VV5和VV6来提高整体销量。WEY可以自信地冲击高端市场,而无需过度考虑当前的销售损益。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ConnectedSignals推出了其信号优先系统产品套件。该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预测型实时交通信号信息提供商,已经研发出一项专有的车到基础设施技术。
1900/1/1 0:00:00证券时报e公司讯,随着上汽集团600104、一汽集团、北汽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入驻福建开展产业项目合作,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福建新的优势产业。
1900/1/1 0:00:002018年,博世集团销售额继续保持历史高位,增长至785亿欧元。
1900/1/1 0:00:00多地开始执行“国六”购买“国五”车正当时?记者丨骆一帆河南、广州、山东、成都越来越多的省市加入了提前执行“国六”排放标准的大军。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捷豹路虎母公司塔塔汽车表示,尚无计划将捷豹路虎出售给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否认了英国某新闻机构的报道。
1900/1/1 0:00:00据美国媒体USAToday报道,Uber和Lyft司机周三在美国的几座大城市展开抗议,呼吁关注其工资和劳动问题。但当地市民的出行似乎并未因此受到太大影响。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