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古人所说,“来者不拒”,当合资汽车品牌在中国成为常态时,长城汽车(601633)全资拥有的图拉工厂让中国独立汽车公司在海外声名鹊起。6月5日,中俄两国领导人参观长城汽车位于图拉州的新工厂一事,刷屏了国内各大媒体平台和朋友圈。在增加长城曝光度的同时,许多小伙伴也产生了一些疑问。作为国内SUV细分市场的行业领导者,长城为何选择在俄罗斯建厂投产?除了国内的“一带一路”政策作为催化剂外,最重要的是双方的贸易需求,这最终导致了图拉工厂的顺利运营。
事实上,近年来,我们也看到了中国车企不断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例如,吉利、奇瑞和上汽都实现了海外工厂建设和生产,让中国制造业不断向海外提交“新名片”。
图拉工厂在海外享有盛誉
6月5日,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以下简称图拉工厂)宣布正式竣工投产,预计年产量8万辆。据外媒报道,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在6月6日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到2020年,该工厂的产能将翻一番,年产能将达到15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长城俄罗斯图拉工厂也是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的第一家全资整车制造厂,涵盖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四大生产流程。据悉,长城图拉工厂目前只有哈弗F7车型在量产,后续哈弗F7X、H9等车型也将引入工厂量产。
此外,在图拉工厂宣布完工的当天,中俄两国领导人还在克里姆林宫听取了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对图拉工厂生产情况的介绍,并签署了图拉工厂首款哈弗F7车型。
关于全资拥有的图拉工厂,魏建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向记者透露:“当前的挑战是‘汽车品牌全球化’。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红利。在21世纪的全球竞争中,如果自主品牌不能在国际上建立影响力,那将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也将被时代压垮。”
俄罗斯市场的SUV红利
事实上,魏建军的担忧并非没有根据。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8年,国内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52.9万辆和2371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5.2%和4.1%。2018年,不仅销售额近30年来首次下降,产量也首次低于销售额。这也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号,即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中国经济的转型,中国汽车市场正在逐步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型。
尽管面对大环境,长城的销量一直很强劲,并连续九年保持SUV销量榜首的记录,但从品牌发展的长远来看,安于现状显然不是长久之计。长城自然明白这一原则,选择通过“走出去”来提升品牌影响力无疑是明智之举。
另一方面,长城之所以选择在俄罗斯建立第一家海外工厂,也与俄罗斯当地的情况密切相关。众所周知,尽管俄罗斯国土面积大,但与中国相比,其道路基础设施仍然不足,冰雪期长,天气更恶劣。因此,俄罗斯市场对SUV和其他车型有着刚性需求。数据显示,俄罗斯SUV车型的消费比例逐年上升,尤其是近两年增长率超过20%,导致2018年俄罗斯市场销量达到180万辆,其中SUV占比42%。
此外,回顾长城的历史发展过程,不难发现它已经正式回归……
成为自主品牌SUV车型的销售冠军。上面提到的长城汽车的销量很好地证明了它的成功。需求和供应之间的高度兼容性也为长城在俄罗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数据显示,2017年,长城汽车在俄罗斯销量为1894辆,同比增长78%;2018年,3213辆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69.6%;2019年1-4月,销量达到2055台,同比增长192.3%。总之,各种有利因素的结合也使图拉工厂的出现成为常态。
仔细看一看
纵观国内汽车市场,以往的自主品牌都过于关注国内市场,相当于大家共同分享了一块蛋糕,潜在的风险可想而知。想象一下,如果某个国产品牌的某款车型月销量达到1万辆,那么它就已经被认为是一款相对成功的车型了。然而,一个外国品牌的车型在全球的销量往往在7万至8万辆之间,利润差距可想而知。这也间接反映了当前汽车品牌“全球化”的重要性。
对此,魏建军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在今天中国车企与外国车企的竞争中,必须面对生死之战。国产品牌走出去、活下去的机会仍然很大,不走出去只有死胡同。别无选择,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因此,近年来,我们逐渐看到中国车企将重心扩大到海外市场。现在,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号召下,吉利、上汽、奇瑞等自主品牌都在海外建厂投产,长城除外,这使得中国制造商不断向海外提交“新名片”。
近年来,吉利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现其在白俄罗斯设立的汽车工厂已正式投入使用,中文简称“白俄罗斯”。据悉,吉利汽车目前在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埃及和英国等七个国家设有工厂。
2017年7月11日,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正式投产,总投资7亿美元,具备年产12万辆整车的能力。这也是中国在印尼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
此外,奇瑞目前在俄罗斯、乌克兰、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阿根廷等地拥有17家海外工厂,年产量达21万辆。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也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尽管国际汽车品牌在中国建厂的例子屡见不鲜,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真正实现“走出去”并在海外建厂投产的自主品牌屈指可数。
中国品牌海外发展现状
事实上,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水土不服”这四个字。此前,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自主品牌进入海外市场的难度并不局限于产品本身,主要是受当地法律法规的限制。从文化运营、员工雇佣关系、劳动关系和产品责任等方面来看,它们都会给车企带来重大挑战,这也让一些缺乏经验的车企对建设海外工厂并投入运营犹豫不决。
以日本和韩国品牌进入北美市场的经验为例,2014年3月24日,丰田因其车辆存在自动加速危险等问题被罚款12亿美元;同年,现代起亚因在当地经销商展示的车窗标签上谎报其车型的燃油经济性而被罚款3亿美元;
2015年,本田汽车因隐瞒2003年至2014年间发生的1729起车祸而被罚款7000万美元。
总之,任何一家想要实现海外生产的车企都不是一个头脑发热就能实现的,做国产化研究是当务之急。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在中国的出色销售表现就是最好的例子。据梅赛德斯-奔驰内部人员介绍,为了确保在中国市场推出的新款E级轿车能够满足各种消费者需求,不仅对E级轿车进行了多次调整,还对发动机和后部音频娱乐系统内饰进行了精心挑选,力求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在中国国内市场逐渐饱和、稳步增长的背景下,随着近年来国产自主品牌产品质量的快速提升,走出去已成为自主车企的共识。拓展市场空间,优化产业结构,获取经济资源,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车企,是必然的选择。所以,目前,如何深耕海外市场,是这些尚未“走出去”的自主车企应该深思的问题。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汽车维基。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格局正在发生剧烈变化:一方面,行业内部的分化正在加剧。头部企业市场份额越来越高,边缘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遭到挤压,“二八定律”逐渐凸显。
1900/1/1 0:00:00拥有戴姆勒、比亚迪两大股东支持、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腾势,七年沉寂之后终于要腾飞了?今年3月底,曾独家报道,腾势原400人团队仅剩40人收尾,其余人全部撤离或者遣散。
1900/1/1 0:00:00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引擎面临“熄火”风险。近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5月销售数据显示,当月汽车总体销量呈现继续下滑的趋势,而近年来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也暂别高增长,进入了低速增长阶段。
1900/1/1 0:00:00曾今的Honda凭借VTEC高转速发动机称霸自然吸气领域,经典的K20和F20C红头机仍然是许多车迷和老男孩的梦。
1900/1/1 0:00:00近段时间来,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密集曝光,引发产业界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1900/1/1 0:00:006月16日,华人运通、悦达集团和东风悦达起亚日前共同宣布,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抓住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机遇,就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供应链等领域展开多方面的合作。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