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尚义
近期,随着ETC全面推广时代的到来,A股“ETC概念”的热度迅速上升。今年以来,银行、基金、券商、保险、信托、资管、私募等七大金融机构聚焦ETC相关上市公司,对13只ETC概念股进行了广泛研究。
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加快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应用与服务实施方案》,其中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国ETC用户规模已超过1.8亿,高速公路ETC收费站实现全覆盖。ETC车道成为主要的收费车道,卡车实现了不停车收费。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率达到90%以上,所有人工收费车道都支持移动支付等电子收费方式,显著提高了高速公路不停车收取服务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了ETC业务的发展。
政策红利的催化作用推动ETC概念板块备受追捧。7月9日开盘后,华信新材料涨停,带动ETC概念板块表现强劲。
从机构研究来看,目前共有13只ETC概念股正在进行机构研究,包括千方科技(002373)、金逸科技、好云科技(300448)、万基科技、数字正通(300075)、银江股份(300020)、东方通(300379)、兴舒尔、数字科技、新世界、天宇信息(300205),华信新材料、紫光国威。
其中,最受机构追捧的是千方科技,年内共进行了78项调查,其中18家券商进行了26项调查,24家基金公司进行了27项调查,6家私募股权公司进行了8项调查,3家保险公司进行了3项调查,7家资管公司进行了7项调查,5家其他机构进行了6项调查。关注度方面,年内有13家券商发布21份研报推荐千方科技,其中安信证券最高目标价为26元/股。其中,西南证券(600369)首次给予千方科技“买入”评级,渤海证券也将其评级上调至“买入”。
在对机构的深入研究方面,阿里巴巴在5月份向千方科技投资了36亿元。为此,招商证券(600999)表示,千方科技在2018年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公司再次携手阿里云,围绕智能交通和边缘计算开展深度合作。阿里巴巴36亿元的股份再次证实了该公司在智能交通和车路协同领域的领先地位。通过合作,公司将获得阿里云的先进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持,推动公司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能力的不断升级,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其次是ETC设备龙头金逸科技,年内共调研44次,其中18家券商调研20次,4家基金公司调研4次,13家私募股权公司调研4次元,1家保险公司调研1次,1家资产管理公司调研1次元,其他5家机构调研6次。关注度方面,天风证券6月首次覆盖金逸科技,给予其“增持”评级,目标价为35.19元/股。
天风证券提供的推荐逻辑是,公司是一家纯ETC设备企业,产品覆盖各类ETC应用场景。其中,高速公路ETC设备每年占公司收入的95%以上;
该公司也是ETC设备领域的领先企业。自2015年以来,OBU设备的年销售额一直保持在500万台以上,RSU设备的年均销售额也超过2200台。这两款设备的销量都在市场上名列前茅。在政策的推动下,ETC设备的普及预计将使公司的收入增长一倍以上。同时,“取消省级收费站”预计将大幅提高ETC用户渗透率,有望为公司近年来布局的ETC应用场景带来大量潜在客户。
此外,被机构调研超过10次的ETC概念上市公司还包括好云科技、万集科技、数字正通、银江股份、东方通。
对于ETC行业的下一步发展,民生证券分析师刘振宇认为,多部委已发文要求快速推进ETC应用,目标远超“十三五”规划。预计到2019年,全国ETC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增长率接近5倍。从竞争格局来看,集中度高,壁垒高,未来强者恒强。金逸科技、万集科技、巨力科技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行业资质要求高,客户粘性强,标准建立和完善迅速。目前,随之而来的第一件事是对ETC设备的需求激增。随着信息共享和信用体系的建立,车载多设备标准的提高,ETC设备将成为车联网最重要的入口,甚至与智能手机集成,成为一个新的移动互联网平台。
标签:
盖世汽车讯目前车窗光学质量阻碍了自动驾驶的发展。据外媒报道,DK开发了一种解决方案,提高挡风玻璃的光学质量。该公司为此申请了专利。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的一项关键技术。为了精确检测车辆与静态环境和动态环境之间的距离,激光束必须在特定视野范围内形成光场。
1900/1/1 0:00:00本报记者任小雨7月9日,沪深两市股指冲高回落,盘中沪指跌破半年线。值得一提的是,汽车板块盘中集体拉升,整体上涨147,89只成分股股价实现逆市上涨,占比近七成。
1900/1/1 0:00:00本报记者苏诗钰7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19年7月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150元和140元。
1900/1/1 0:00:00本报记者龚梦泽尽管来自主机厂、经销商以及各大协会的争议控诉声不断,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国六排放标准依然如期而至。
1900/1/1 0:00:00证券时报记者陈慧芳今年6月份,重卡市场共销售各类车型10万辆,环比下降8,同比下降11,创年内重卡月销量最大降幅,并连续第三个月同比下滑。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