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9日电题:“崔东树:6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同比转正,7月市场活力不强”
作者崔东树(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
1、 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回顾
6月零售
6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额达到176.6万辆,同比增长4.9%,较今年1-5月累计下降11.9%有明显改善,也是12个月来首次实现同比正增长。6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额环比增长11.6%,这也是本世纪初以来最大的环比增长。
6月的零售增长主要基于第六地区的第五种模式,该模式需要在月底前“强制”完成清洁。由于国家“十二五”计划库存消化时间紧、任务重,以及今年上半年以来终端消费持续疲软,给经销商和制造商带来了巨大压力。即使一些制造商已经安排了库存调整等各种应急措施,但大多数经销商都意识到,只有实现自主销售,才能将国五计划吸收的综合损失降到最低。因此,经销商仍在努力实现零售,并期待通过金融、精品、保险等横向服务或向主工厂寻求模糊奖励来弥补价格倒挂造成的损失。自6月初以来,该制造商与经销商合作,开展了大规模的定向促销活动,并最终利用所有渠道实现了国六开关的硬着陆,这刺激了零售市场成为正规零售商。
6月,渠道端价格下降明显,各品牌意识到第五款车型的大幅降价对品牌和渠道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多个品牌在清空第五款车型后及时回收价格,并对第六款车型实施理性价格保护。因此,渠道价格的整体压力仍在可控范围内。国五车型大多通过价格促销刺激了消费者需求,国产品牌相比合资车型更难清库存。尚未消化的库存也通过提前上牌等措施进行了切换。国五车型在全国范围内的库存消化相对顺利,但在清仓过程中造成的损失应该不小。
6月,轿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2%,SUV同比增长10.8%。SUV库存消化的压力更大。6月,豪华车零售同比增长24.9%,主流合资品牌增长9.1%,国产品牌下降8.3%。自主品牌想要在6月争取增量增长,确实不容易。
6月批发
6月,狭义乘用车批发量达到168.7万辆,同比下降7.9%。制造商库存减少16.5万辆,渠道库存减少10万辆。这主要是因为6月份,经销商为了清理库存而谨慎采购,导致零售价格走高并实现正增长;
批发疲软,同比增长仍然为负。
6月新能源
尽管6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进入补贴过渡期,但制造商实现了13.4万辆新能源汽车批发的良好销售水平,环比增长38.7%,同比增长98.7%。这表明新能源乘客车正在逐步摆脱对政策的依赖。今年1-6月,中国新能源窄型乘用车销量达到57.7万辆,同比增长65.9%。
6月,A级纯电动乘用车的增长最为强劲,占纯电动乘客车的58%。6月,纯电动汽车表现强劲,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比下降8%。合资车企已经逐渐成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核心力量。
2、 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展望
七月是全年销售的淡季。由于天气炎热和制造商高温假期等因素,首次购房者购车低迷,置换用户积极性不高。因此,七月一直是市场的底部。
上半年的特点是“去库存”,而下半年的“补货”趋势将进一步显现。今年上半年,部分国六车型刚刚申报定型,但尚未全面投产。截至2019年6月20日,市场上只有99家企业,共有2144款国六车型,约占市场上销售车型的一半。国六车型的供应正在逐步推进。7月开始的生产供应逐渐加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制造商批发的持续复苏。但由于今年上半年利润情况不佳,经销商需要在7月份休息调整。除了7月的传统淡季外,预计经销商的购买热情仍不高。
5月至6月的大幅促销扰乱了汽车市场的正常价格趋势,终端价格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此外,第二季度的大力促销将对下半年的购车者产生透支效应。新的购置税政策于7月实施,消费者对购车的具体折扣持观望态度。总体而言,7月份终端零售市场的活力并不强劲。
在经历了上半年艰难的市场趋势后,工厂和企业都需要修改未来的年度目标,以实现有效的目标激励。从8月开始,制造商的采购量将增加,汽车市场的趋势将明显改善。
3、 经销商库存转换周期进入补货阶段
2019年上半年,汽车市场呈现出极其艰难的局面。在消费者信心弱、购买力不足的被动压力下,经销商库存压力较大。
随着7月1日新排放标准的提前实施,占全国销售额60%以上的经销商面临着清理库存的巨大压力。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国六早期实施区的经销商必须完成国五车型库存清理的重任。国六标准的实施导致经销商中国五车型的库存大幅下降。符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标准的制造商批发销售增速继续明显低于零售趋势,形成了上半年较强的“去库存”特征。
大多数经销商在6月底前基本清空了全国第五库存,截至6月底经销商的整体库存水平也大幅下降至历史低位。
随着国六车型的定型和产销的逐步推进,从7月开始,国六车型库存将逐步补充,形成制造商对经销商的批发销售远高于经销商零售的补货周期的循环。
下半年的行业库存补充周期将显著改善汽车行业的生存状况……
e供应链,对抵御经济压力具有良好的逆周期促进作用。
4、 取消电池白名单反映了一种更加自信和开放的态度
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暂停执行电池白名单文件。
电池白名单的取消体现了一种更加自信和开放的态度,这是新能源行业发展的重大政策利好,有利于行业充分竞争,有利于构建更强大的产业链体系。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课题组发布的《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能、销量和市场分析》报告指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驱动下,动力电池的产销量和装机量均有明显增长。然而,目前高性能动力电池仍然供不应求,高性能动力蓄电池已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
取消电池白名单有利于自主品牌车企降低成本,获得更好的电池资源,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深化,极大地促进了汽车市场的发展。
特别是自6月底以来,补贴大幅下降,导致企业成本压力加大。此时,发布电池公司白名单,有利于车企自主选择电池配套产品,改变自主品牌车企的配套关系,实现更加自主可控的低成本发展。这对实现2019年新能源产销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 新能源汽车颠覆传统汽车的趋势已经体现
2010年之前的微型车和经济型车市场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当时被称为小排量市场。其中,夏利、QQ等国产车型是销售重点,梅赛德斯-奔驰SMART等国际车企也纷纷推出节能减排产品。
随着电动化的发展,微型轿车市场呈现出电动化颠覆传统燃油车的趋势。2016年,电动汽车占微型汽车市场的30%,2019年,电动车辆占微型轿车市场的90%。目前SMART品牌地位的下降和铃木退出中国都是由于小排量轿车在降低油耗需求方面的价值降低。
汽油车的小排量节能理念已被电动汽车的节能理念所取代。在A0级轿车中,国产品牌虽然在轿车市场的市场份额较小,但在A0级SUV市场的表现非常不错。比亚迪(002594)、奇瑞、北汽等电动SUV销量不错的新车型,成为经济型乘用车电动化突破的良好代表。
尽管电动化在主流中级车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电动汽车已经逐渐进入租赁市场,电动叫车的需求取决于政策指导。未来电动汽车市场潜力巨大,对微型和公共用途的市场需求强劲。电动汽车的逐渐渗透将颠覆传统汽车主导的格局。
6、 2019年企业油耗积分压力加大
2018年,中国141家乘用车企业累计生产/进口乘用车2313.91万辆。全行业整车平均整备质量为1456公斤。实际平均油耗为5.80升/100公里,是6.33升目标值的92%。车企整体油耗表现良好。
2018年整体油耗得分为698万分,同比大幅下降370万分,较上年同期下降35%。油耗分数下降对企业的挤压作用逐渐体现出来。其中,国产车的油耗得分为717万分,而进口车的负得分为19万分,两者都比2017年有了明显下降。
2018年,新能源汽车得分达到404万分,整体增长125%。其中,国产车积分达到394万,同比大幅翻了一番……
生长效应。然而,进口汽车的新能源积分减少了10万,表明了国产汽车转型的效果。
目前的新能源积分属于替代油耗积分的低值期,未来作为新能源积分使用时的价值效应将完全不同。
2018年,合资企业的平均油耗总体保持在目标水平,而国产品牌表现良好。随着企业平均油耗从四个阶段的120%下降到2019年的110%,车企降低油耗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目前,合资企业降低传统燃油汽车油耗的速度相对较慢,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产品的销售需要加快。(中新经纬APP)
崔东树
豪华品牌的中大级轿车是国内市场最受追捧的产品,这个级别的车被赋予了很多不同的象征性意义,
1900/1/1 0:00:00文章amp
1900/1/1 0:00:00文亚洲第一半截篮上周买车君对《续航大揭秘》进行了上半年总结,可以看出目前市场上的纯电动车型已经能满足用户的日常出行需求了,续航里程较之前有很大提升,
1900/1/1 0:00:00从去年开始,三菱旗下车型开始陆续换装“DynamicShield”最新家族式设计语言,未来三菱将“解锁”更多的外观风格。
1900/1/1 0:00:00在北京看了新一代揽胜极光之后,除了满身都是闪光点的产品吸引了我之外,我对另一件事的兴趣愈发浓烈起来这一代的揽胜极光在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生产,
1900/1/1 0:00:00捷豹路虎正在研发全新情绪探测及舒缓系统。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