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动力带来了人类的第一次技术飞跃,让人类再次加速的不是燃料,而是电力。事实上,早在19世纪初,电动汽车就已经诞生了。1881年,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制造了第一辆历史上公认的电动汽车,比卡尔·本茨的第一辆汽油动力汽车早了几年。
电动汽车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但由于方便的原因逐渐衰落,直到最近一二十年才开始复兴。作为汽车市场中“前辈”和“小辈”的双重角色,电动汽车的发展现在充满了可塑性,但历史遗留下来的便利性问题仍然是消费者的痛点。为此,人们提出了两种技术路线:快速充电和电池更换。
01
快速充电一段时间,持续充电可能并不总是令人满意
顾名思义,快速充电是指通过更高功率的充电站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目前,我国的快充桩大多为60kW直流快充桩,少量达到120kW的充电功率。私人充电站和常规充电站均为7kW交流充电站。
特斯拉在今年3月发布了增压器V3,最大充电功率高达250千瓦,充电时间几乎翻了一番。2017年,宝马、戴姆勒、福特、奥迪和保时捷五家车企成立了合资公司IONITY,旨在开发和建设一个面向整个欧洲的大功率充电网络,最大充电功率可达350kW。
这种高功率是否意味着未来充电将像加油一样方便?事情没那么简单!首先,充电就像金庸小说中内部力量的传递。有了亚子和天山童姥这样的专家将内力传递给虚竹,它自然在短时间内创造了一位大师。如果虚竹本身的经络强度不够,它可以像被恶魔附身一样温和,也可以像有爆炸和死亡的风险一样严重。因此,更快的充电速度意味着对电动汽车的电池性能和整体电路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长期的快速充电必然会影响电池的衰减程度。
此外,如果每个人都想把武术传下去,那么世界上的高仙就没有这么深厚的内力。如果一个城市的电动汽车保有量仅基于家用7kW充电站就达到100万辆,这将给电网带来700万千瓦的额外负荷,这意味着整个城市的电网都需要翻新。因此,尽管单个多充电桩的成本可能不高,但上游和下游的隐性成本不容忽视。
02
换电池一段时间让人耳目一新,我怎么能一直换呢?
毫无疑问,快速充电似乎没有更换电池那么快。这不再是武侠小说中内力传递速度的问题。这就像乔峰一个人冒险进入聚仙村救阿朱一样。每个人都在进行一场车轮大战来击败乔峰,如果其中一人失败了,他们就会换成其他人。被替换的年轻人可以慢慢恢复内力,而不会有被魔鬼附身的风险。电池更换也是如此。更换后的电池可以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缓慢充电,充分保证了动力电池的耐用性,电网负载也没有过充电站那么高。
听起来换电池真的很酷,为什么现在还没有明显的普及?事实上,十多年前,就有人提出要更换电池。来自国外的Better Place和来自中国的奥东新能源是首批探索电池更换技术的公司。后来,特斯拉也进行了尝试。但直到现在,只有奥东新能源还在坚持,为什么?毕竟,这只是一个词,昂贵!
以北京奥东换装电站为例,加上电池成本,换装电站的总成本将为6700万元。而造车新势力NIO Motors也在推广电池交换模式,但其定位相对高端,NIO的电池交换站成本估计也不低。即使它很贵,关键是它还不是很有利可图。此外,缺乏一定密度的发电站也失去了其重要性,因此这意味着高投资。国家电网十年来的日电价可能是制约换电站发展的主要因素。
由于这是一次电源更换,这意味着两个电池必须相同,包括尺寸、性能和每个螺丝孔。这是一个标准化的问题。7月31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多家企业举行的研讨会上,有消息透露,政府不会干预阻碍行业发展的电池标准问题。如果没有标准化的电池交换模式,它注定只能为少数汽车提供服务。
03
快速充电和电池更换不一定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战斗
中国人重视中间立场,很多事情不一定是选择题。快速充电和电池更换之间存在共存的可能性。换电池的优点是效率更高,而从换电池中衍生出的“车电分离”概念可以大大降低后补贴时代消费者的购买成本。更换发电厂的高昂建设成本意味着只有一定数量的日常活动才能产生利润。
显然,出租车和共享交通领域非常适合换电技术的普及。北汽新能源电动汽车交易所合作伙伴奥东新能源提供的数据显示,电动汽车交易所司机的日均里程比充电司机长60公里,日收入增加84元。而且,新能源出租车必然会越来越多,足够的规模也能保证电站的盈利能力。
普通家庭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随着补贴的减少,“车电分离”的电池交换模式显然是更好的选择。对于豪华电动汽车来说,电池往往是扩大与竞争对手差距的关键之一。不同的品牌和型号有不同的形状,这也会影响电池的形状。因此,基本上与“标准化”无关的豪华电动汽车可能更适合快速充电。
然而,豪华电动汽车还有一个替代品——NIO。事实上,从服务的角度来看,换电站确实为消费者提供了更方便的驾驶体验,也为电动汽车提供了长途旅行的可能性。然而,豪华电动汽车的受众并不广泛,去年获得新能源销售冠军的NIO ES8交付了超过1万辆汽车。也就是说,更换电站的高成本建设很难产生利润。
最后,快速充电和电池更换技术都有各自的优势。汽车行业认为,电池交换技术应该在出租车和共享交通领域继续发光发热,更高功率的充电桩也将在中国出现。然而,如果电池技术发生重大变化,未来是否会有新的技术路线尚不可知。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八卦。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自全新一代宝马3系正式上市之后,《车市进言》的后台就不断收到来自小伙伴们的提问,但问题实在是太多,让我们先来捋一捋。
1900/1/1 0:00:00在25万的价格内,真正能够称得上小钢炮的车型,在笔者的知识库中只有大众高尔夫GTI和福特福克斯ST两款。
1900/1/1 0:00:00当下,虽然中国车市开始逐渐走低,但新能源汽车却增势不减。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辆分别为614万辆和617万辆,相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85和496。这令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刮目相看。
1900/1/1 0:00:00文亚洲第一半截篮沃尔沃V60在时隔8年后终于迎来了换代,于8月5日以进口方式在国内上市,依旧是以进口的方式引入国内。
1900/1/1 0:00:00有这么一群人,即使面对汽车电动化趋势,也改变不了他们对驾驭快感的追求。不过,要在节能环保与用车情怀中,让他们做出一个让满意的选择,似乎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
1900/1/1 0:00:00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联讯证券高级宏观研究员张德礼因部分省市今年7月1日开始执行乘用车国六排放标准,经销商加大了促销力度,6月汽车销售好转是不争的事实。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