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
作为传统汽车行业的典型代表,吉利汽车已向造车新势力龙头企业威马汽车提起诉讼,在此前看似“风平浪静”的中国汽车行业引起轩然大波。
9月17日上午,浙江吉利控股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起诉威马汽车四家子公司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第二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
吉利已向法院申请不公开审理,除审理过程不允许审理外,该诉讼尚未公开。
事实上,从早前Waymo起诉优步、百度起诉景驰、特斯拉起诉小鹏员工,到此次吉利起诉威马,近年来“造车新势力”因知识产权纠纷被起诉的案例屡见不鲜。
但吉利此次起诉威马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暴涨的21亿元索赔金额成为业界关注焦点的同时,也创下了国内知识产权纠纷索赔额的新高。
毫无疑问,飙升的21亿元诉讼金额将对这家初创公司的生存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案件的关键
尽管目前双方都没有披露有关所谓商业秘密的公开信息,但公开报道表明,吉利对魏玛汽车的诉讼是基于魏玛复制其车型。吉利正在寻求经济补偿,并收回魏玛已经申请的专利。
相关专家表示,知识产权案件的证明相对复杂,商业秘密点的范围和确定是本案的难点之一。
9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本案涉及的关键问题以及案件可能的走向采访了盈科律师事务所全球合伙人、盈科(深圳)纠纷解决中心负责人、商业和知识产权纠纷解决领域资深第三方律师肖才元。
具体来说,在这种情况下,这不是一个一般的知识产权案件。商业秘密纠纷属于泛知识产权案件,具有与知识产权案件相似的特点。然而,总体而言,商业秘密的取证特别困难,涉及商业秘密案件中的侵权认定,这往往比其他案件更困难。”肖彩元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肖才元律师认为,商标和专利是有权利的,由国家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根据权利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和注册。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的规定,商业秘密往往是权利人认为不为公众所知的具有商业价值的东西,权利人需要证明其确实具有重大商业价值。
记者调查发现,《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所称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商业信息和其他商业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在商业侵权案件中,需要调查行为人侵犯商业秘密与权利人遭受重大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
行为人实施窃取商业秘密等行为,但该行为本身并未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不成立侵犯商业秘密罪。
也就是说,权利人需要证明已经对这类商业信息采取了合理的保护措施,以防止不必要的人员获取这些商业秘密。权利人还需要证明被保密的商业秘密已经或有机会被他人获取,并有实质性的访问权限,”肖才元告诉记者。
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案的关键是吉利如何证明威马汽车给其造成了与21亿元人民币相匹配的巨额损失。
对此,小菜园表示,计算索赔价格有两个标准,其中一个标准是确定侵权人因侵权而获得的利益。排除其他偶然因素,吉利需要证明威马侵犯其商业秘密后盈利21亿元。另一个标准是衡量权利持有人因侵权而遭受的实际损失。
例如,吉利过去有能力获得22亿元的市场份额,但今年只获得了1亿元的份额。在没有市场环境变化等任何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由于威马侵犯商业秘密,吉利的市场竞争力和份额大幅下降,肖才元告诉记者,如果吉利有足够的证据,通常是根据这两个标准来计算的,但在现实中,这是非常复杂的。一盈一亏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此外,小菜园认为,案件的最终走向取决于双方的证据。吉利需要证明自己的损失或威马通过侵权获得利润的具体情况,而威马则需要提供证据进行反驳和辩护。
这需要对行业进行全面的把握,对利润、市场销售额、声誉、单价构成等影响损益的一些经济因素或指标进行深入的讨论,甚至在必要时,需要第三方对相关损益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出具报告
双方之间的“爱恨交织”关系
“吉利对威马的诉讼没有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威马也没有侵权行为。吉利滥用起诉权本质上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意在通过污名化新兴企业来打压新兴企业。”9月19日上午,威马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上述人士表示:在威马看来,法律赋予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是用来保护其合法权益、维护正常市场秩序、维护公平正义的,不应沦为压制新兴企业发展、维护个人利益的工具。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应始终为用户服务,造福人民。威马始终坚持积极研发、自主开发、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并持续以实际行动为用户创造价值
根据威马提供的信息,截至2019年6月,威马汽车在设计、技术等领域拥有1076项专利。
韦马的代理律师桂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韦马暂时保留对原告采取一切反措施的权利。
9月19日上午,吉利汽车集团一位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我们不予置评,以法律裁决为准。”。
在肖才元律师看来,侵犯商业秘密纠纷诉讼周期长,举证难,认定商业秘密的程序和环节繁琐复杂。
从2018年吉利对威马提起诉讼到正式开庭,已经快一年了。
此前,一切都处于质证阶段,距离判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威马负责人表示,双方的拉锯战将不可避免地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尽管吉利尚未透露魏玛侵权的关键细节,但业内广泛讨论的是魏玛与吉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以及威马核心团队的主要成员,如卢斌、张然、许焕新,都曾在极耳工作过……
或沃尔沃汽车。
2016年,沈晖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威马汽车有200多名核心员工,其中大部分是他的前同事。
通常,这种情况的形成只是可能获得吉利核心机密的一个条件,但这还远远不够。如果离职人员根本不负责技术业务,即使他们担任过吉利的高管,也可能无法接触到吉利在商业领域原有的核心专业技术,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不允许仅仅因为人才流动就认为辞职的员工会夺走雇主的商业秘密。之前在吉利工作过,这只意味着他们可能比其他人更有条件获得吉利的原始商业秘密,但这个商业秘密并不是一个通用概念,而是指《反不正当竞争法》e第9条规定的秘密,以及车型是否涉及抄袭,需要技术专业人员或机构进行评估
由于目前的非公开庭审,我们无法看到大量信息并做出准确的判决。如果吉利在诉讼中准备了确凿的证据,那么双方是否握手或达成和解的主动权将掌握在吉利手中,”肖菜园随后表示。
威马的“烦恼的秋天”
与吉利的“爱恨情仇”尚未结束,一辆路边起火的EX5再次将威马汽车送上“热搜”。
9月23日上午,一段4秒的视频在魏玛汽车的一群车主中流传。视频中,一辆红色新能源汽车在路边点燃大火,车门全开,黑烟在风中蔓延了几米。
随后,威马官方微博账号对事件做出回应,确认起火车辆为威马EX5,起火地点位于温州一条高速公路旁。但也明确表示,该车电池组在事故中没有起火或爆炸,也没有发生人身事故。
威马公司立即与车主取得联系,并派出专业人员前往现场协助处理。据车主回忆,车内的扶手箱和座椅开始冒出浓烟。在打开车门寻找灭火器的过程中,车辆内部开始燃烧,明火逐渐蔓延,导致整辆车燃烧。威马在官方回应中表示,目前,威马正在配合消防人员调查事故原因,并将在未来及时披露。
据了解,这也是威马量产交付后发生的第一起火灾事件。
9月18日,威马汽车发布了1-8月的销售数据。截至8月底,该公司已交付11312辆新车(有保险),8月份的月保险范围为2175辆。与此同时,威马也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第一家2019年累计交付额突破万元的企业。
而这恰好是威马寻求海外D轮融资的关键时期。
今年7月1日,威马汽车首席执行官沈晖表示,该公司正在向全球投资者寻求融资,可能筹集高达10亿美元的资金。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16年的威马汽车迄今已完成6轮融资,最近一轮是今年3月百度领投的30亿元C轮融资。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如果D轮融资完成,威马的融资总额可能达到300亿元人民币。
沈晖曾透露,如果D轮融资成功完成,威马可能成为全球电动汽车行业创业大军中第一家盈利的公司。
然而,无论是与吉利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还是突如其来的燃烧事故,威马能否妥善应对“纷乱的秋天”,都将成为其能否获得海外资本的关键。
2019年9月24日,在上海汽车测试展AutomotiveTestingExpo现场,上海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与北京亮道智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900/1/1 0:00:00文李一帆中国品牌又一次走到了发展的关键时刻。月初的成都车展,有两款中国品牌重磅车型同台上市:吉利博越PRO和长安CS75PLUS。
1900/1/1 0:00:00日前,大众汽车表示,已经在德国萨尔茨吉特的卓越中心开设了一条动力电池试验生产线,大约有300名专家参与了开发,这被看作是大众进军电动车市场的又一个里程碑。
1900/1/1 0:00:00据交强险数据显示,2019年8月份,中国新势力造车总销量仅为5091辆,占当月国产乘用车销量的04。
1900/1/1 0:00:00进入车内,打火、连上数据线、打开手机导航这一套常规操作我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1900/1/1 0:00:00嘈杂、色彩斑斓的嘟嘟出租车算是泰国及东南亚文化当中的一种特别产物,但近一个世纪以来,随处可见的嘟嘟车在方便出行的同时,对当地环境的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事实。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