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发生事故,理想汽车将从今年11月开始向客户交付新车。
目前,根据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披露的信息,北京和上海的用户本月已经开始驾驶和体验理想ONE。
尽管有媒体报道理想汽车在常州的自建工厂尚未完工,但这似乎并不影响理想汽车理想化的未来。他们告诉媒体,大规模生产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
一切看起来都很美。
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新汽车制造企业,与NIO等新势力相比,整体进展速度较慢。与上一批的一些造车新势力相比,理想汽车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例如,坚持自建工厂,不寻求代工,通过收购力帆汽车获得造车资质;例如,其首款新车理想ONE采用了增量新能源技术路径。
作为后来者,理想汽车看到了别人的亮点和困难,也许可以向他们学习。然而,对新车制造商能力的考验和对其未来的决定一直是他们能否按计划交付新车。如今,理想汽车也达到了这一里程碑。它能否顺利跨越别人无法跨越的门槛,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是一个很容易问但很难回答的问题。
01
你需要首先了解理想汽车为什么选择添加程序。
事实上,无论造车新势力对他们的梦想如何炒作,只要他们仍然想造车,他们都逃不过车企主要依靠卖车在短时间内实现盈利的传统商业逻辑。因此,让某人愿意为他们的产品付费是关键。
拥有三次创业经历的李想在汽车行业并非局外人,他似乎表现出了强烈的产品经理特质——基于用户需求,充分考虑产品体验,并有情感。
例如,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他会及时分享研发团队对理想ONE改进的反馈。
例如,理想汽车官网摘录并展示了理想ONE产品的卖点,这些产品在措辞和描述上都极其简洁,但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
要想体现理想汽车创始人产品经理的特点,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车企很少采用的增量新能源技术的路径。
你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可见的角度来看,推广基于纯电动技术路径的新能源汽车肯定会受到充电设施便利性的影响,而解决充电设施的便利性问题并不容易。因此,新能源汽车续航的痛点将永远存在。
理想汽车选择的增程技术是目前公认的能够解决续航里程痛点的路径之一;
同时,它还具有节能效果。中国工程院院士杨玉生在天津开发区汽车论坛上也得出结论,“增加电动汽车项目非常节能减排”。
以理想ONE为例,它支持外部充电,纯电动续航里程可达180公里。当功率小于30%时,由1.2T发动机组成的增程器将启动并给电池充电,使电机驱动车辆。因此,理想ONE实际上为用户提供了由电力驱动的流畅电力体验。同时,只要有加油站,就不会给用户的续航里程带来麻烦。
当然,添加编程技术的路径并不完美。
例如,由于动力系统由增程器+电池+电机组成,其技术复杂度高于纯燃油和纯电,因此存在“越复杂,可靠性越低”的风险,这将使项目更难实现。
例如,目前在城市地区,由于发动机的效率范围设置和电动机的功率输出特性等因素,增程新能源汽车的节能效果往往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理想。以理想ONE为例,其官方公布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不到5L,在高速公路上,百公里综合能耗不到10L。然而,对于一辆车长超过5米、车重2.3吨、零至100公里/小时加速6.5秒的中大型SUV来说,即使是百公里/小时10升以下的综合油耗水平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既然缺点如此明显,为什么理想汽车会坚持选择增量编程技术的道路?作者认为,原因正是其创始人的产品经理特质。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首先要考虑自己定义的产品是否能解决用户的痛点,是否有足够好的体验,是否有吸引人的卖点,是否被吐槽。简而言之,他应该考虑的是现实。
因此,我们暂时抛开添加程序的优点,重新审视它们的缺点。
首先,该系统复杂且难以实现,这是工程人员面临的问题。优化技术解决方案并增加投资可能会解决问题;此外,这个问题至少只是汽车公司的问题,而不是像充电站那样的产业链问题。
其次,中速和低速更节能,而高速对节能来说并不理想。这个缺点取决于产品的使用场景。如果产品经常在城市地区使用,那么这种缺点就不是缺点;
如果产品经常以高速使用,则很难避免。
基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为理想汽车选择额外编程路径的逻辑是相对清晰的。这是产品经理定义产品的逻辑,基于用户体验和做出选择。事实上,理想ONE略显方正但高端大气的设计,也反映了理想汽车在适应城市和高速条件方面的选择,毕竟对大多数用户来说,高速驾驶是一种低频事件。
清晰的产品逻辑是未来产品能否由人付费的关键。考虑到官网公布的产品卖点,笔者认为理想ONE能够在产品层面满足用户需求,解决续航痛点,有着坚实的基础。
02
您还需要了解理想ONE所面临的挑战。
目前,理想汽车的技术路径选择给了它在市场上竞争的机会,但与其他造车新势力相比,它面临的挑战可能并不乐观。
首先,它是否缺乏运营资本。因为销售汽车以实现利润是汽车公司的传统商业逻辑。如果新车在早期不批量销售,那么在随后的生产、供应和销售周期中必然会投入大量资金,这可能需要足够的支持。从目前的信息来看,有迹象表明NIO汽车在C轮融资后正在寻求海外上市以引入资金。
其次,能否按计划完成批量交付。因为批量交付的背后是对研发、生产线、生产流程、供应链和物流的验证。。。传统车企因长期积累而不重视的挑战,会被造车新势力放大。如何将这些板块的能力“拧成一股绳”,为造车新势力形成新的造车体系,是一项需要时间验证的系统工程。
再一次,它的品牌能否支撑超过30万元的产品价格。至少就目前而言,并不是理想ONE的产品力不够强,而是当预算超过30万时,可供选择的车型太多了。幸运的是,理想汽车创始人的个性可以带来情感,这可能有助于逐渐增强理想汽车的品牌力。
最后,它能否确保产品上市后的可靠性。也许敏捷的售后服务系统和快速的产品升级对于理想汽车来说至关重要。
写在最后:一辆理想的汽车能后来居上吗?我真的无法给出答案,但理想汽车的现状值得乐观。此外,作者作为一名产品经理,非常享受产品经理的角色。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八卦。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也许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手机的依赖已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然汽车也是如此。
1900/1/1 0:00:00这个8月,车市依旧没有呈现出任何“转暖”的迹象。
1900/1/1 0:00:00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成为了过去时,风口过去了,这些无人驾驶公司该怎么办?作者:微温2019年9月18日,自动驾驶货运初创企业图森未来宣布,获得1
1900/1/1 0:00:00日前,EV视界从工信部获得了领克05插电混动版车型的申报图,新车是一款基于CMA平台打造的紧凑型SUV。
1900/1/1 0:00:00世林清风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发展阶段,未来技术水平肯定会越来越高,市场也会越来越成熟,在保护环境和能源替代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有理由对其充满信心。
1900/1/1 0:00:00文也可以先生正值“金九银十”购车旺季,看官们是否已经摩拳擦掌准备挥霍一番?在这里买车君要给大家泼盆冷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