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据信是某银行内部邮件的截图在网上泄露,透露“四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即将破产,并在上下游供应商的产业链中涉及500亿元的坏账”。截至目前,所有四家相关汽车公司均已正式否认谣言。
事实上,尽管涉事车企均否认了破产传闻,但从其业绩和管理情况来看,这四家车企目前的生存状况与新闻中几乎如出一辙,几乎只剩下一家宣布破产。
在此之前,华泰汽车多次被曝出欠薪、员工维权、业务停滞、欺诈、质量问题等多重负面问题。截至今年9月,华泰汽车的销量仅为2.05万辆左右,8月销量同比下降98.25%。截至目前,其所有子公司已被质押,其在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份已被冻结,大多数4S店选择关闭,这给企业带来了一片荒凉的景象。其官方网站上的企业新闻仍停留在2019年7月6日更新的“华泰汽车携手富力集团创新能源汽车行业新时代”。据AI报道,8月22日,富力董事长李思廉就此事发表了新的公开声明,并已完全停止与华泰汽车的合作。
成立于1992年的力帆汽车,这家重庆老牌汽摩企业,进入下半年后也处于半停产状态。乘用车月产量只有几百辆,产销同比下降70%以上。在经历了经销商的集体维权之后,许多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金融公司提起诉讼并要求赔偿。2018年,力帆汽车开始通过出售资产牟利来谋求生存,目前已亏损近10亿元。然而,人工智能报道注意到,挣扎在生存线上的力帆汽车,在其官网的公司介绍栏中,仍然挂着“重庆汽车摩托车行业出口第一”、“中国首家在A股上市的民营乘用车企业”、“中国企业500强”等标签。
猎豹汽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员工减薪、停工、被法院锁定银行存款的困境中。由于公司生产经营亏损严重,生产基地运营严重短缺,我们通过调薪、减负、降薪等方式确保了生存。
众泰汽车(000980,股吧)也处于同样的情况,旗下骏马新能源汽车工厂已经停产。2019年8月,100多家骏马汽车经销商齐聚浙江永康的众泰汽车总部维权。据媒体报道,众泰汽车的主营业务几乎停滞不前,每个季度都有数亿元的到期贷款。
这一消息也引发了行业内外对新能源汽车的担忧,引发了人们对其未来如何发展的质疑。
行业整体面临低迷,新能源汽车企业提前进入冬季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六大地区的汽车销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汽车经销商的库存预警指数为58.6%,库存预警指数在警戒线以上。尽管汽车公司在9月底加大了促销力度,但仍没有达到销售预期。
过去,中国汽车市场一直有“九金十银”的说法,车企的销售高峰通常集中在这两个月。但这一说法似乎对今年的中国汽车市场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整个汽车行业目前都处于衰退状态。业内有观点认为,由于9月市场过于低迷,预计10月汽车市场表现不会太好,销量将较9月呈下降趋势。
从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情况来看,面临冷门的不仅仅是华泰汽车、众泰汽车、猎豹汽车、力帆汽车。
最近,一张截图是……
圈内声明,原定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举行的2019上海新能源汽车展览会已推迟至2020年8月,原因是一些参展公司因行业条件不佳而改变了计划。
据悉,本次车展延期的主要原因是,原定的60家参展商中,已有30多家已经关闭,其余十多家因参展费用问题选择退出。自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来,国内市场已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然而,如今,即使是新能源展览会也无法举办,市场形势确实令人感动。
而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开始。随着市场优胜劣汰,预计未来几年将有大量汽车公司被动退出市场,中国汽车行业正在进行大洗牌。
补贴衰退,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致命打击
但汽车行业的整体低迷并不是压垮新能源汽车公司的最严重打击。
回顾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自2009年政府首次出台新能源汽车定点区间购车补贴以来,拉开了新能源汽车“十年补贴”的序幕。可以说,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正在一步一步向前发展。
2014年,中国国家电网决定投资775亿元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并开辟了两个市场,包括分布式电网连接项目和电动汽车充电换电设施。正是因为这些政策的实施,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缺乏基本落实的短板逐步得到改善。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量入市和各种促销活动,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逐渐熟悉,新能源汽车迎来了火爆期。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国家政策在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最重要的是,一些新能源汽车公司过度依赖国家财政补贴,在技术研发和降低成本方面犹豫不决。这导致了新能源汽车车型的狂热,良莠不齐。在此期间,出现了大量的无良企业,他们利用自产、自购、无证、不上市或伪造账目等各种方式获取补贴。因此,在经历了这些风暴之后,政府开始系统地取消一些新能源汽车公司的福利制度。
补贴正在逐渐减少,没有政府补贴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受到很大影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9月发布了2019年汽车行业经济表现。数据显示,2019年1-8月,汽车销量达到1610.4万辆,同比下降11%。其中,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5万辆,同比下降15.8%。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2017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首次连续同比下降。
除了销量下降,在市场上实现量产的造车新势力还面临着产品、业务、消费者信任等诸多负面问题。例如,NIO正面临裁员潮、负电池点火,以及亏损数十亿和股价波动的经营状况;威马经历了一波汽车自燃、交付成本和退款,以及被吉利起诉侵权索赔21亿元;
小鹏G3的换代,由于定价原因,引发了客户“维权”等一系列负面新闻。此外,十多家新势力也被曝光拖欠工资和债务。
与此同时,一场大规模的金融危机正在席卷新势力,无论是大型国有资产还是普通基金,对造车新势力的热情正在迅速消退。可以看出,受补贴退坡、市场高增长停止、传统汽车品牌大规模进军新能源等综合因素影响,许多造车新势力如昙花一现。
新能源汽车需要新的力量吗?
拥有自身流量的造车新势力拥有雄厚的资金、新的互联网技术和丰富的消费基础,这也让广大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期望达到了顶峰。
事实上,2019年10月11日,英国知名电气公司戴森正式宣布放弃该汽车制造项目。这一消息来自戴森创始人詹姆斯·戴森发给所有员工的一封电子邮件,詹姆斯在邮件中明确表示了公司取消电动汽车制造项目的决定。詹姆斯解释说,他们放弃电动汽车业务并不是因为产品或团队的问题,而是因为该产品在商业上不可行。该公司曾试图出售该汽车项目,但找不到合适的买家,因此董事会不得不决定取消该汽车项目。
这一消息也间接表明,制造新能源汽车的门槛并不像造车新势力想象的那么简单。
从技术角度来看,制造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三电汽车的续航里程。三电系统和部件可以购买,但以这种方式组装的电动汽车没有技术含量可言。它不仅是一个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还涉及车身安全性和舒适性、底盘操纵稳定性等,需要大量的测试和调整。在资金方面,早期建厂、产品研发、品牌推广、后期拓展销售渠道、售后服务渠道、用户服务等都需要巨额资金。产品的成本和成本都很高,这是事实,但如果在销售过程中设定了高价格,市场和消费者都无法接受。如果设定了低价格,那完全是得不偿失。这些极高的成本意味着新部队正带着沉重的负担向前迈进。
电池寿命和充电问题也是纯电动汽车的天花板。市场饱和程度有限,新势力和传统车企都在这个战场上展开竞争。鱼多水少。当中国新能源市场走向稳定时,新势力将成为这场新战役的炮灰,在新能源上投入巨资的传统车企将从这个市场中获益。
但就市场而言,需要新的力量,因为它们会带来鲶鱼效应,使整个汽车市场更加充满活力。正是因为新势力的竞争,这个市场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活力和升级。事实上,不仅汽车制造需要新力量,其他零部件和其他行业也需要新力量。如今,这不再是新能源企业之间的简单竞争,而是汽车行业时代发展变革所驱动的一系列过程。
淘汰赛一直在进行,毕竟造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产品力弱、更新缓慢的企业注定会灭亡。在汽车市场的寒冬中,产品力、大趋势、质量问题等多重因素是决定企业生存的关键。战场上的局势变幻莫测,我们只能等待结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陆家嘴(600663,股吧)财经。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进入投产倒计时。网友JasonYang最近在YouTube上传了一段无人机拍摄的视频,一辆黑色Model3出现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附近的新测试跑道上。
1900/1/1 0:00:00次世代马自达3昂克赛拉在外观造型上使用了马自达家族最新的魂动20设计,全新的设计语言也为其赋予了更为年轻运动的表现力。
1900/1/1 0:00:00本报记者李春莲靠卖吹风机和吸尘器闻名的戴森,曾因宣布造车一事而刷爆朋友圈。有一批戴森的忠实粉丝还开玩笑表示:戴森的吹风机都买不起,电动车的价格简直不敢想象。但目前来看,即便买得起也买不到了。
1900/1/1 0:00:00特斯拉登陆中国近在眼前,然而等待他的不是一块蛋糕,而是一场残酷的“围剿”。中国市场已经成长为新能源车企的核心竞争战场,存在着巨大的机遇,即便是眼高于顶的特斯拉,其国产之路肯定是分秒必争的。
1900/1/1 0:00:00对于蔚来而言,虽然换电成本相较于充电桩成本略有提升,但远未外界想象中那样难以承担。近日,某媒体对于蔚来的“终身双免”政策提出质疑,甚至暗示这是蔚来“最后的疯狂”。
1900/1/1 0:00:00全文总结:作为一款合资中级混动轿车来说,全新本田雅阁锐混动在产品力相比对手来说丝毫不落下风,尤其是高效的混合动力系统,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