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消息:由《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19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出席并致辞。姚洋在演讲中应该如何看待中国未来的技术创新选择?他说,我认为开放仍然是中国创新的唯一途径。“我们能闭门创新吗?是的,我们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前30年,我们基本上是闭门创新的,而且非常成功。我们引爆了自己的原子弹。当然,由于前30年的积累,我们的空间技术、空间技术和导弹技术现在都是世界级的。”失败。然而,我们应该认为,我们在最初的30年里付出的代价太高了,我们是受害者。我们以几乎两代人的代价取得了这样的技术进步。他还提到,中国正越来越接近世界技术的前沿,在这种情况下,你甚至不知道我们未来创新的道路。现在马云的痛苦是什么?进入无人区,包括马化腾。没有人的土地是前方道路的所在。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接受,那么你就必须让这些分散在市场上的创新者进行创新。姚洋表示,政府在促进和鼓励创新方面仍应保持谨慎。事实上,即使政府没有提到我们的企业,他们仍然在创新。我们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了这么多,你终于意识到,能够生存下来的其实是那些传统的汽车公司。如果非传统汽车公司能够成功,恐怕只有特斯拉,我敢打。其他都是传统汽车公司。传统汽车公司可以利用其技术优势,结合电池技术,轻松超越所有PPT汽车制造商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是他的演讲记录。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新的国际环境下选择中国创新道路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自去年以来,国际局势变得非常复杂。与此相关,我国也出现了一种思潮,核心观点是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未来的目标是阻止中国崛起。对我们自己来说,我们应该做好脱钩的准备,有些人甚至建议我们应该利用这种情况进行脱钩。我们应该像以前一样开始从事“自主创新”,并在引号中加上“独立创新”。“自主创新”意味着不依赖他人,而是完全依靠自己从事“自主创新。我认为这两种判断都很有争议。美国国内有人想阻止中国崛起吗?有这样的人,但根据我自己过去二三十年,特别是过去五六年与美国人打交道的经验,我认为那些真正想阻止中国崛起的人实际上在美国是少数。这些人应该说只是共和党的强硬派,以及美国所谓的“深层国家”,指的是军队及其一些安全人员。这些人数量少,声音大,是因为媒体愿意报道他们所说的话,媒体愿意报道一些极端的言论,而不是报道一些相对和平理性的声音。像纳瓦罗这样的人在美国应该是少数。有人可能会说,美国把我们视为竞争对手,但你还在这里说美国不想阻止中国的崛起吗?竞争对手并不意味着淘汰你或阻止你成长。在某种程度上,美国将我们视为竞争对手,并给予我们平等待遇。因为在过去,美国常说你是一个小兄弟。我拍了拍你,给了你一些甜头,还给了你一些糖果吃。对不起,我不会再给你糖果了。你已经成年了,我想平等地对待你。这不是一件好事吗?那么,脱钩能成功吗?我认为脱钩是不可能成功的。美国内部有脱钩的声音,但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商界,不愿意与中国脱钩……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没有它,许多美国高科技公司实际上无法生存。例如,美国芯片占中国芯片产量的40%-60%的芯片行业已经失去了巨大的市场,无法继续竞争。台积电计划投资300亿美元建造一座5纳米大小的新工厂。这项投资的原因是其在大陆市场的存在。因此,当特朗普禁止向华为供货时,台积电不得不长期坚持向华为供货,因为没有这个大陆市场,它就失去了未来。因此,从美国的角度来看,商界不愿脱钩。看看我们谈判的内容,其中许多内容与中国的国内政策有关。特朗普为什么要关注中国的国内市场?他的目标有两个:1。减少贸易逆差。2.让所有美国企业回归。你认为,如果我们像高总之前提到的那样,继续改革和改善中国的商业环境,美国公司就不会更愿意留在中国了吗?特朗普不是个失败者吗?为什么他在与中国谈判时仍在谈论这个问题?我个人的判断是,美国商界正面临着美国政府的压力。换句话说,美国商界搭上了特朗普贸易战的顺风车,希望中国能进一步向他们屈服。当然,我们说改革是一个方面,但他们的要求更多的是确保他们获得更多的福利。因此,在这方面,我认为我们夸大了脱钩的危险。中国未来的技术创新选择应该如何?我认为开放仍然是中国创新的唯一途径。我们能通过关闭大门来进行创新吗?没错,这是可以做到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30年里,我们基本上都是闭关自守,自己创业,相当成功。我们引爆了自己的原子弹。我们的空间技术、空间技术和导弹技术现在都是世界级的。当然,这是战败前30年的积累。然而,我们必须记住,我们在最初的30年里付出的代价太高了。我们以牺牲近两代人为代价取得了这样的技术进步。我们能继续吗?如果我们再牺牲两代人,我们可能很难进行闭门技术创新。在座的许多人都是年轻人。你愿意像邓家贤一样吗?17年来,我没有告诉家人我在哪里工作,但最终,我暴露在辐射下,很小就去世了。我认为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不能为从事科学研究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让我们看看过去二三十年的技术创新是如何产生的?它们都是开放的,高铁就是最好的例子。起初,我们想开发磁悬浮,但后来我们认为它太贵了,所以我们决定不做,并深入研究。高速列车是我们自己的技术,我们应该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因为它可以达到200公里的最高速度。然而,2006年,铁道部领导表示,我们将放弃高铁,建设高铁。我们没有高铁的任何基础,我们如何管理它?我们从日本、加拿大、法国和德国四个国家购买技术,然后将其整合。融入社会的人会想,‘如果你总是从别人的国家购买,我们难道不会成为他们技术的奴隶吗?’?不,我们从事本地化。你看,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几乎所有的高速列车都是国产的,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但是,如果没有最初的开放性,能否通过购买他人的技术并关闭大门来实现?我恐怕再过20年就不能工作了。因此,开放仍然是我国未来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当然,这不意味着开放意味着我们不会进行技术创新或自主创新吗?我们希望进行自主创新,但这是建立在开放的基础上的。既然我们想从事自主创新,就必须谈谈产业政策。是否应该采取产业政策?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发展研究院的两位学术带头人林毅夫教授和张维迎教授就产业政策进行了一场辩论。很多人问我,“作为院长,你同意谁的观点?”?我说我是一个阶段理论家和区域理论家。我需要看阶段和地区,我应该再加一个。我是一名项目理论家。事实上,我认为是否应该暗示……
nt产业政策与否取决于这个项目。项目的关键在于技术路线是否清晰。如果技术路线明确,我认为可以实施产业政策。因为很明显,这里只缺人和钱。如果你既投入资金又投入人员,我们就会想出办法。高铁就是一个例子。另一个例子是芯片。芯片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目前,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股“芯片热”,每个地方都需要制造芯片。如果一家芯片厂投资300亿或400亿美元,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做到。因此,我们国家投资了武汉的光谷和清华紫光,投资了一块存储芯片。投资金额是多少?2000亿元,投入资金。然而,芯片的技术路径非常清晰。缺少的是经验和产量。台积电的收益率可以达到80%或90%,而我们的收益率可能只有60%。如果我们做不到,成本将低于你们,价格也将低于你们。那么,我们在芯片行业应该做些什么呢?在最初的几年里,我们不得不烧钱,实现80%的收益率才能与他竞争。上周,我看到一则新闻,光谷的紫光存储芯片即将进入实用阶段,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我们决心将其粉碎。但对于绝大多数创新,它可能仍需留给市场。因为创新的风险太高,必须有一个匹配的市场结构才能做好,即以分散的方式进行创新,让分散的个人承担风险,而不是利用国家来承担风险。每个人都看到创新成功的人,每个人都为他们欢呼。例如,孙正义投资了马云,他非常成功。我计算过孙正义的回报率似乎是2900倍。你认为这合理吗?这绝对不合理。为什么他投资了这么多钱,却获得了这么高的回报?不合理的事实上,孙正义赚的是谁的钱?我赚的是那些失败的人的钱。马云和阿里巴巴级别的创新成功概率约为1/3000,最终回报必须是3000倍,这是整个社会无法计算的。那么,如果马云的创新是1/3000,政府能处理吗?没办法。在马云的时代,有多少人在1997年创业时想成为马云?恐怕中国有3000多人,数万人。我收到了很多邀请。当时我刚回家,收到了很多邀请。让我们一起创办一家互联网公司,但他们都失败了。只有马云的少数人成功了。他的回报率应该是3000倍。因此,这类工作不应交给政府。中国离世界技术的前沿越来越近,在这种情况下,你甚至不知道我们未来的创新之路。现在马云的痛苦是什么?进入无人区,包括马化腾。没有人的土地是前方道路的所在。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接受,那么你就必须让这些分散在市场上的创新者进行创新。因此,我非常关注目前我国一些政府所呼吁的创新。政府总是认为我应该做点什么,从过去的互联网开始,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然后从事人工智能,现在从事区块链。我似乎很不好意思不做这些事情,因为各个城市都开始采取行动了。当我说光伏时,我可能是在称赞它,因为我们仍然在创造这个行业。我认为结果可能是下一款所谓的新能源汽车。我们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了这么多,你终于意识到,能够生存下来的其实是传统车企。我敢打,特斯拉是唯一一家能够取得成功的非传统汽车公司。其他的都是传统的汽车公司。传统汽车公司已经开始生产新能源汽车,他们很容易与你合作。汽车过去有成千上万的零件,但现在有了成千上万的零件。即使很简单,它们仍然有很强的技术含量。传统汽车公司可以利用其技术优势,结合电池技术,轻松超越所有PPT汽车制造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政府在促进和鼓励创新方面仍然应该谨慎。事实上,我们的政府仍在创新,即使我们不谈论我们的企业。我接触过的所有公司都在一步一步地进行创新。这是中国未来的希望,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记录均为现场速记,未经发言人审阅。在新浪上发表本文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图片来源:摄图网顺风车迟迟未有动静,关于拼车,滴滴倒有了调整。11月4日,有消息称,滴滴出行调整拼车计费规则,没有拼车成功的用户,需按照实时快车价格付费。
1900/1/1 0:00:00说到电动汽车,电池安全性和续航里程是其中的两大关注点。
1900/1/1 0:00:00近日,网通社从奇瑞集团官方获悉,该集团在10月份共销售汽车703万辆,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29,再创今年单月销量新高。
1900/1/1 0:00:00文周天傅叶周天财经原创出品又一个新经济独角兽跑出来了。
1900/1/1 0:00:0010月以来,10家企业发布有关智能网联汽车业务的重要动向,折射出产业发展两大趋势:一是,跨国车企试图通过组织结构调整与扩大资金投入力度获取智能网联汽车优势;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轮胎传感器和数据管理公司Tyrata扩展了其已经获得专利的IntelliTread轮胎胎面磨损传感器平台,新增了一个低外形的驾驶开过系统。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