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电动汽车的安全事故数量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我国电动汽车共发生79起安全事故,涉及96辆汽车。10月22日至24日,在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上,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肖扬表示,58%的电动汽车事故是由电池自发引起的,而事故的其他原因是碰撞、电路故障和湿气浸入。
在电动汽车安全技术论坛上,电池为什么会成为电动汽车事故的“罪魁祸首”?肖扬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汽车产品空间有限的前提下,汽车的整体质量仍需不断降低,而提高续航里程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为了从技术角度进一步探索动力电池热失控现象的原理,吉林大学在进行一系列研究分析后发现,过度充电和过度充电无论是低温还是高温环境,都会对动力电池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导致加热失控,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北京理工大学也在进行电池起火机理的研究。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系教授、北京电动汽车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熊睿指出,电池热失控主要有四种形式:内部短路、外部短路、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从进行研究的角度来看,熊睿提出,基于现有文献,研究的主要重点是过度充电和内部短路。但事实上,外部短路涉及26%的电池安全事故,值得进一步关注。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呢?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开发研究院系统集成开发部部长张天强认为,汽车企业应将“安全第一”的理念贯穿于产品和驾驶的全过程。从产品定义、研发到制造和使用,在安全、成本和功能的平衡过程中应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构建安全设计业务流程,对车辆和用户端进行闭环设计,提高电池寿命,确保动力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全使用, ”张天强表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电池系统管理部部长张伟从研发的角度提出,目前汽车企业的研发周期不断缩短,产品验证时间不足。为了确保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eries,需要在早期对系统设计有深入而广泛的了解,否则在后期很难实现电池的功能安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测试认证部首席专家/副总工程师王芳提出了三点建议:提高碰撞安全性、实现车辆一体化、加强热失控保护工作。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长期累积损坏所带来的电池安全隐患,“王芳强调。自今年5月以来,接入国家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的事故车辆数量已占事故总数的60%,其中80%的车辆在事故发生前10天发出警告。”北京理工大学的王振坡教授强调,“从技术角度来看,电动汽车安全事故是可发现的、可预测的、可治疗的。我们需要客观、冷静、理性地对待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编辑:吕彩霞
雷克萨斯在决定电气化之后,就全力以赴的推出电动汽车,虽然目前还未正式上市,但是在2019年东京车展上,它就推出了这一款名为LF30电气化的未来主义概念车型,向我们展示了它对电动豪华车的愿景。
1900/1/1 0:00:00放眼全球汽车市场,以特斯拉为首的造车新势力正在如火如荼地推动纯电动汽车发展,最新大众汽车也开始全面电动化。作为世界销量数一数二的车企,丰田奉行混合动力加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路线。
1900/1/1 0:00:00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70年间,中国汽车市场蓬勃发展,自2009年开始已连续十年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1900/1/1 0:00:00高尔夫是大众品牌旗下一款紧凑型车,目前在售的第七代产品已进入更新换代周期。
1900/1/1 0:00:00随着消费升级,以及合资品牌的强势入局,自主品牌在SUV领域的市场份额一年不如一年了。
1900/1/1 0:00:00据德国汽车周刊报道,在各大汽车制造商进行电驱动转型的过程中,平台战略的选择不同是一项核心分歧点:纯电动车平台还是共享架构,不同的厂家有不同的选择,其中大众MEB平台是纯电动车平台的突出代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