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的泡沫已经破灭
写作|舒克
达摩财经出品
经过15个月的线下测试,滴滴终于重启了顺风车业务。
滴滴昨日宣布,从11月20日起,滴滴顺风车将在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常州、沈阳、北京、南通等7个城市上线试运营。这意味着,2018年8月因恶性事件进行线下整改的滴滴顺风车业务,时隔一年多一点再次重启。
为什么滴滴对顺风车如此执着?
滴滴停运15个月
滴滴最终坚持“复活”,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滴滴的叫车业务始于2015年6月,当时滴滴深陷与优步中国的市场竞争。其低价叫车业务的推出迅速打开了市场。公开数据显示,滴滴的顺风车线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入驻11个城市;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它覆盖了137个城市。
快速扩张的业务使顺风车成为滴滴第三大产品线,仅次于快车和专车。截至2017年底,滴滴顺风车日均订单量达到200万单,约占滴滴总订单的10%。顺风车乘客数量超过3000万,覆盖351个城市。
尽管与快递和私家车相比,业务规模仍然相对较小,但顺丰的低运营成本是滴滴最赚钱的业务。根据滴滴此前披露的数据,顺风车业务在2017年贡献了近8亿元的利润,成为当时滴滴唯一能够实现规模盈利的业务线。
滴滴收购优步中国后,其在中国叫车市场的垄断地位已经确立,并加速了全球扩张,形成了与优步两大巨头竞争的趋势。当时,“共享经济”泡沫正盛,滴滴成立仅6年,估值就达到数百亿美元。有传言称,该公司将很快推动其上市。
然而,2018年年中,两起顺风车恶性事件爆发,滴滴顺风车被暂停并下线,滴滴的上市计划被搁置。
自成立七年以来,滴滴一直是一个大手笔。2018年9月,程维在滴滴的一封内部信中亲自承认,自2012年滴滴成立以来,他从未盈利。此外,滴滴的亏损情况正在逐渐加剧。数据显示,2017年,滴滴亏损25亿元,而2018年,由于失去了顺风车的金蛋,滴滴的亏损增至109亿元,同比增长336%。
除了亏损,滴滴还必须面对估值的下降。根据优步的招股书,截至2018年底,滴滴的估值为516亿美元。2017年底,滴滴从软银等投资者那里获得40亿美元融资时,其估值高达560亿。此外,滴滴在2018年启动上市计划时,其目标估值至少为700亿至800亿美元。
自今年年初以来,滴滴的估值持续下降。今年7月,《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滴滴开始寻求新一轮20亿美元的融资,总估值约为620亿美元。然而,这一融资计划尚未实施。根据《华尔街日报》10月底的一篇报道,滴滴投资者最近在二级市场出售股权时,其整体估值约为500亿至520亿美元。
滴滴估值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它伴随着强有力的监管和规划检查。北京人鲸品牌的要求以及人车一致性直接堵住了叫车能力的咽喉,让滴滴很难像早期那样快速扩张。
此外,共享经济泡沫破灭,网约车巨头优步和Lyft IPO后估值下降,也是资本市场不再看好滴滴的原因之一。
今年3月底,Lyft先于优步上市,并以72美元的发行价撬动了其206亿美元的市值。但对于缺乏盈利能力的Lyft来说,资本市场并不认可。Lyft上市后迅速爆发,截至11月6日收盘,股价仅为42.93美元,市值仅为128亿美元。
全球叫车领域的领导者优步上市时遭遇了冷遇,其估值从1000多亿美元降至上市时的768亿美元,最新市值达到460亿美元。
优步和Lyft流血上市,并迅速破产,这表明资本市场不再青睐这种高度资本密集、极度烧钱、无利可图的独角兽经济。
今年2月,程维宣布,滴滴将做好过冬准备,将重点放在交通行业,关闭非主要外卖业务。与此同时,滴滴将裁员约15%。
免费乘车市场已经“改变”
尽管滴滴重新推出了顺风车,但从短期来看,顺风车很难再次成为滴滴的利润保障。
网约车市场的高峰是制约滴滴再次登顶的最大因素。
优步和Lyft都在财务报告会上表示,他们希望在2021实现盈利,但他们的在线叫车业务增长明显放缓,业绩增长……
主要依靠外部业务。
优步最新的财务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的收入为38.13亿美元,同比增长30%。净亏损11.62亿美元,同比增长18%。由此可见,优步虽然营收有所增长,但亏损也在不断扩大。值得一提的是,优步的业绩增长主要由外卖推动,其网约车业务收入仅为28.95亿美元,同比增长19%——与亏损扩大基本一致。
Lyft的情况也类似。Lyft今年第三季度的营收为9.6亿美元,同比增长63%;净亏损为4.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净亏损2.492亿美元相比增长了86%。
与前两年的翻倍增长相比,可以看出,尽管优步和Lyft的叫车业务仍在增长,但由于市场逐渐饱和,增长率已逐渐下降。
在中国严格的网约车监管环境下,滴滴的增速可能会下降得更快。尽管滴滴在2018年之后没有直接披露运营数据,但从对其部分高管的采访中仍然可以看出,仍有一些细节。
根据公开报道,2017年底滴滴订单总量为74.3亿,注册用户4.5亿,与2015年底的14亿和2.5亿订单相比分别增长了431%和80%。2019年7月,滴滴出行智控首席科学家唐健在一次演讲中表示,截至那时,滴滴的年总订单量为110亿,注册用户为5.5亿。由此可见,尽管滴滴的规模仍在增长,但增长的高峰期已经过去。
滴滴在顺风车市场上也面临着来自国内竞争对手的竞争。2016年初,滴滴顺风车占据了顺风车近70%的市场份额。但随着滴滴退出竞争,顺风车市场进入了一个分离主义统治的时代,嘀嗒、哈啰等公司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在滴滴回归顺风车的前夕,曹禺出行正式加入顺风车的战场。
即使滴滴能够成功重启顺风车业务,滴滴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摩财经。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EQC是梅赛德斯奔驰EQ品牌首款纯电动车,定位为中型SUV。11月8日,网通社从梅赛德斯奔驰官方获悉,奔驰EQC将于今日上市。
1900/1/1 0:00:00本报记者向炎涛针对顺风车限制女性乘车时间被网友质疑“性别歧视”一事,11月7日晚,滴滴对尚未上线的顺风车产品规则做出了调整并道歉:在试运营期间,
1900/1/1 0:00:0011月7日,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国产Model3。
1900/1/1 0:00:00作者莫羽枫香数据支持勾股大数据1顺风车回归阔别顺风车江湖已经长达435天的滴滴,终于有了新的动作。
1900/1/1 0:00:00滴滴顺风车回归蔚来量产L4自动驾驶特斯拉牵手宁德时代300750股吧最新鲜的车市资讯,最及时的政策新闻,最权威的观点发布。
1900/1/1 0:00:00停摆400余天之后,滴滴顺风车回来了。11月6日,滴滴宣布其顺风车业务将从11月20号起,陆续在7个城市上线试运营。此时,距离滴滴顺风车无限期下线已经超过1年之久。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