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都是碰撞测试有什么不同 解读C-NCAP和C-IASI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当面对不同系统下的汽车碰撞测试时,有时同一辆车的测试结果完全不同。作为推动汽车安全性能发展的第三方权威机构,不同系统的检测机构在制定规则和检测方法时会有不同的考虑。作为国内两大知名权威汽车安全检测机构,《中国新车评价条例》和《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今天,我们将对C-NCAP和C-IASI的测试和评分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看看作为汽车消费者,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地理解这两家汽车安全测试机构的表现。

发现

无论是C-NCAP还是C-IASI,安全测试的最终目标都是促进汽车制造商开发出具有更好安全性能的产品。因此,在这两家检测机构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类似的检测和评估方法。同时,由于他们的“背景”不同,在测试和评估方法上也存在一些差异。通用性: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和主动安全性能在两项测试中都是相同的,包括侧面碰撞、鞭笞测试、行人保护以及主动安全。侧面碰撞和主动安全相对容易理解。前者主要检测车辆在发生侧面碰撞时对乘员的保护作用;

后者主要测试车辆的主动安全配置,是否可以主动刹车以避免碰撞,或者在面对前方障碍物时减少碰撞伤害。

发现

鞭打测试和行人保护可能不容易从字面意义上理解。鞭笞试验主要测试座椅和头枕在追尾事故中对乘客颈部的保护作用。当车辆发生追尾事故时,人的颈部和头部会因惯性而形成鞭笞效应,使颈椎变得脆弱。然而,依靠头枕和座椅的合理设计和包裹可以有效地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发现

行人保护测试主要测试车辆的前部设计和材料灵活性。当发生低速人车碰撞时,合理的车头设计和柔软的周边材料可以有效降低行人腿部和头部受伤的风险,避免或减少行人受伤。

发现

由于在各种交通事故中处于弱势群体,行人往往更容易受伤。为了促进汽车制造商开发出更合理的行人保护设计和材料,两家检测机构都推出了相应的检测,这也是国际主流汽车安全检测机构的“强制性”项目。差异:在了解了正面碰撞、车顶强度和维修成本之间的相似之处后,我们需要谈谈它们的差异。它们可以分为三个维度:正面碰撞、车顶强度和低速碰撞修复成本。后两种测试是C-IASI独有的,目前不考虑C-NCAP。1.在所有正面碰撞试验中,车辆前部通常选择25%、40%和100%的三个重叠位置。其中,C-IASI只在前部进行25%偏移重叠角的碰撞,而C-NCAP使用全前部+40%偏移重叠角在前部的位置进行碰撞。

发现

25%偏移重叠角的正面碰撞测试的差异是两个安全测试机构之间最值得注意的差异。相比之下,C-IASI使用的25%正面偏置碰撞被称为“魔鬼角”,目前被认为是该类型最严格的安全碰撞评估标准。因为在40%偏移或100%正面碰撞中,车辆前部的受力点相对较多,大部分冲击力可以通过能量吸收结构抵消。然而,在更极端的25%偏置碰撞场景中,挡泥板、悬架臂和半轴等相对脆弱的功能部件直接面对冲击力,而这个角度基本上绕过了车身的所有能量吸收结构。最终,只有乘客区的刚性结构和被动安全配置才能保护车内乘客。因此,在这个测试中,经常可以看到车辆看起来像是被撕裂了。

发现

然而,C-NCAP并没有使用阳性25%偏差的方法进行测试,事实上,它并没有“消耗”,而是有自己的考虑。据中国汽车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冯毅介绍,25%的小面积偏置碰撞并不是中国最常见的碰撞事故形式。这也是为什么C-NCAP的新评估规则仍然不包括这项测试的原因。因此,他们选择了两个更常见的角度,即40%的正面偏移和完全正面碰撞进行测试,重点是高概率事件。2.车顶强度当车辆侧翻时,车顶强度成为保持车内Lebensraum的重要支柱,因此需要确保较强的刚度。在测试中,可以通过模拟缓慢和恒定压力下的滚动冲击来测量屋顶所能承受的重量极限。

发现

与正面25%偏移重叠碰撞测试一样,车顶强度测试也是C-IASI从美国IIHS引入中国的独家测试之一。尽管中国的车辆侧翻在交通事故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但该测试的引入也有助于促进制造商对车顶强度性能的关注。3.如前所述,C-IASI是一家成立的安全测试机构……

n与国内众多保险机构合作,因此引入低速碰撞维护成本测试也是基于自身利益。在低速碰撞中,它不会对车内乘客造成重大伤害。本测试主要考虑车辆损坏程度和维护成本。例如,低速碰撞安全气囊是否有“非必要”的爆裂,前保险杠是否有不可逆的变形损伤,发动机罩是否有变形,等等。

发现

从汽车乘客安全的角度来看,C-IASI独家的低速碰撞修复成本测试并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本次测试的性能主要体现在低速碰撞后的维护成本上。值得一提的是,测试分数较低的车型在行人保护测试中往往表现更好。降低低速碰撞中行人受伤风险的主要方法是依靠前保险杠的能量吸收变形。因此,在评估测试结果时,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辩证地对待这个问题。结论:我们如何合理地解释不同的碰撞测试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中国最权威的两个汽车安全检测机构,C-NCAP和C-IASI都推出了非常全面的检测程序,与国际安全检测机构标准相似。从车辆安全的角度来看,C-NCAP的测试主要基于国内常见的碰撞事故,因此对车辆的整体安全性能有相对直观的反应。相比之下,C-IASI引入了更严格的测试标准,包括25%的正面偏移碰撞和车顶强度,以反映车辆在更极端事故中的安全性能。但需要注意的是,C-IASI的专属低速碰撞维修成本测试与“车辆安全性能”本身并不密切相关,而是主要评估车辆维修成本水平。当然,无论是C-NCAP还是C-IASI,他们权威的专业安全测试都旨在推动汽车制造商开发出更好的安全性能汽车产品。作为消费者,我们只需要理性地将他们的测试结果作为参考,因为提高自己的安全驾驶意识是确保驾驶安全的重要前提。

标签:发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东风日产3月销量破5万 第14代轩逸表现抢眼

4月13日,网通社从东风日产官方渠道获悉,企业公布了今年3月份销量成绩,根据数据显示,3月份东风日产共销售新车52301辆,一季度累计销量达156495辆。

1900/1/1 0:00:00
6.98万元起售,为何说奔奔E-Star同级最保值?

国内新能源市场走向,受政策影响颇为明显,在每年政策过渡期内,销量均会有明显涨幅。补贴政策一方面刺激了终端销量,另一方面也在引导、督促车企技术的发展,例如提高续航、高能量密度、低平均电耗等。

1900/1/1 0:00:00
自主一哥归来!长安汽车拿下SUV销量“大满贯”

逆风飞翔,向阳而生。风云变化是车市发展的基本特点,之所以这次要大书特书,是因为当下正值疫情过后,中国车市复苏的关键时期,这样的变化更加值得深入探讨。

1900/1/1 0:00:00
丰田纯电动家族命名“E进擎” 首款车型4月上市

日前,网通社从相关渠道获悉,丰田品牌旗下纯电动产品由此前的“E擎”正式更名为“E进擎”。同时,首批量产车型广汽丰田CHREV和一汽丰田奕泽IZOAEV将于4月上市。

1900/1/1 0:00:00
EPA纯电续航29km 宾利添越PHEV车型信息公布

近日,网通社从海外媒体了解到,2020款宾利添越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版相关数据公布,其使用173kWh电池组,EPA纯电续航为29公里。

1900/1/1 0:00:00
江铃福特新款撼路者4月25日预售 搭载2.3T发动机

从此前曝光的申报图来看,2020款撼路者在造型方面与现款车型区别不大,由粗壮镀铬横条组成的大嘴式进气格栅,整体造型立体感十足,尾部层次分明,底部保险杠银色护板增强硬派气息,配以下方圆形尾排,

1900/1/1 0:00:00